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张定邦村,一排排别墅式花园洋房整齐气派,道路宽阔平整,绿树环绕挺立,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便民超市、大型文化广场错落有致……俨然一派城市高档社区的模样。难怪人们惊讶地说,这个前些年与世隔绝的“贫穷部落”创造了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太玉。
正如村民们说的,推选张太玉为当家人他们没有看错。自上任起,张太玉就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看到村里道路坑洼难行,他就到上级部门软磨硬泡反映情况,最终得到惠济区交通局和古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修了一条3公里的水泥路,他自己为此还花了2万余元。张定邦村小学校舍年久失修,张太玉就掏出几千元钱送到了學校,又从市团委、古荥信用社以及三全公司筹到了足额资金用于校舍修缮。过去村里没有自来水,他就积极跑项目、找资金,最终实现了全村自来水户户通。粗略统计,10多年来,他自己共拿出30万余元用于村里的脱贫建设。
面对张定邦村荒坡纵横交错,没有像样的土地供村民种粮种果的恶劣条件,张太玉带领全村200多人上山治理荒坡。工地上,他既是“指挥员”又是“壮劳力”,即使高烧39度,肩膀磨出了血。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硬是在荒坡上开垦出50亩良田,退耕还林2000亩,治理荒山6座,种石榴、山楂等果树12万棵,年经济收入五仟多万元。
张太玉上任二十多年,村里粮丰了,果多了,昔日穷得叮肖响的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冒尖户”的积蓄达到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张定邦村成了郑州市有名的“先进村”。
面对全村的可喜变化,张太玉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张定邦村地处郑州西北部的邙岭腹地,276户人家散居于20多条沟壑中,南北扯了七八里,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走出大山,搞村企合作,让张定帮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张太玉开始东奔西走,一面到外地取经,一面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设张定邦新村。
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话;定一件,干一件,件件落实。这正是张太玉的工作作风。经过艰苦努力,2009年年初,张定邦村先后与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正商集团等合作,这些企业出资8500万元进行社区建设,而置换、节约出来的300多亩土地则由村企联合开发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
2009年12月,张定邦新村建设破土动工。从奠基开工的第一天起,直到村民住宅楼主体建设完工,张太玉和村“两委”一班人吃住在工地,分工到位,各负其责,昼夜监督工地施工情况。
张太玉不仅搞建设大刀阔斧,对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关怀入微。谁家有红白事或生病住院,他常常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去。他自己有一部车,谁家有难事需要的,他总是自己加足油料,让群众无偿使用。他还定期组织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开茶话会,会上送去祝福和慰问品。每年春节,他还为这些老人每人发200元的慰问金。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第一期分房中,有一套位置不好的房屋,群众都不愿意要,而他二话不说,主动提出自己居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太玉的带领下,张定邦村渐渐形成了一家有难众人相帮的好风气,多次受到市、区表彰的“文明富裕村”。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张太玉带领村“两委”班子又在谋划新的未来:以邙山景观为依托,发展以水上游乐为核心的生态休闲业;结合邙山墓园的地理位置,在横沟建设生态公墓,发展生态殡葬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果树种植,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有可采摘的新鲜水果;利用村里散养柴鸡远近闻名的优势,以现有的千余亩林地为基础,进行绿色特色养殖;采取与旅行社挂钩的模式,开设山村宾馆,推出各具特色的乡村美食,以“吃在张定邦、住在张定邦、游在张定邦”为主题,吸引山外游客,打造“桃花源式”的特色山村。
沐浴着党的十九大春风,有好书记张太玉的带领,张定邦人的生活将会更上一层楼。
正如村民们说的,推选张太玉为当家人他们没有看错。自上任起,张太玉就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看到村里道路坑洼难行,他就到上级部门软磨硬泡反映情况,最终得到惠济区交通局和古荥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修了一条3公里的水泥路,他自己为此还花了2万余元。张定邦村小学校舍年久失修,张太玉就掏出几千元钱送到了學校,又从市团委、古荥信用社以及三全公司筹到了足额资金用于校舍修缮。过去村里没有自来水,他就积极跑项目、找资金,最终实现了全村自来水户户通。粗略统计,10多年来,他自己共拿出30万余元用于村里的脱贫建设。
面对张定邦村荒坡纵横交错,没有像样的土地供村民种粮种果的恶劣条件,张太玉带领全村200多人上山治理荒坡。工地上,他既是“指挥员”又是“壮劳力”,即使高烧39度,肩膀磨出了血。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硬是在荒坡上开垦出50亩良田,退耕还林2000亩,治理荒山6座,种石榴、山楂等果树12万棵,年经济收入五仟多万元。
张太玉上任二十多年,村里粮丰了,果多了,昔日穷得叮肖响的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冒尖户”的积蓄达到了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张定邦村成了郑州市有名的“先进村”。
面对全村的可喜变化,张太玉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张定邦村地处郑州西北部的邙岭腹地,276户人家散居于20多条沟壑中,南北扯了七八里,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走出大山,搞村企合作,让张定帮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张太玉开始东奔西走,一面到外地取经,一面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建设张定邦新村。
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话;定一件,干一件,件件落实。这正是张太玉的工作作风。经过艰苦努力,2009年年初,张定邦村先后与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正商集团等合作,这些企业出资8500万元进行社区建设,而置换、节约出来的300多亩土地则由村企联合开发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
2009年12月,张定邦新村建设破土动工。从奠基开工的第一天起,直到村民住宅楼主体建设完工,张太玉和村“两委”一班人吃住在工地,分工到位,各负其责,昼夜监督工地施工情况。
张太玉不仅搞建设大刀阔斧,对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关怀入微。谁家有红白事或生病住院,他常常是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去。他自己有一部车,谁家有难事需要的,他总是自己加足油料,让群众无偿使用。他还定期组织村里60周岁以上老人开茶话会,会上送去祝福和慰问品。每年春节,他还为这些老人每人发200元的慰问金。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第一期分房中,有一套位置不好的房屋,群众都不愿意要,而他二话不说,主动提出自己居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张太玉的带领下,张定邦村渐渐形成了一家有难众人相帮的好风气,多次受到市、区表彰的“文明富裕村”。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张太玉带领村“两委”班子又在谋划新的未来:以邙山景观为依托,发展以水上游乐为核心的生态休闲业;结合邙山墓园的地理位置,在横沟建设生态公墓,发展生态殡葬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果树种植,让游客一年四季都有可采摘的新鲜水果;利用村里散养柴鸡远近闻名的优势,以现有的千余亩林地为基础,进行绿色特色养殖;采取与旅行社挂钩的模式,开设山村宾馆,推出各具特色的乡村美食,以“吃在张定邦、住在张定邦、游在张定邦”为主题,吸引山外游客,打造“桃花源式”的特色山村。
沐浴着党的十九大春风,有好书记张太玉的带领,张定邦人的生活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