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完善,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逐步提高,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也越来越多,但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气管内息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长期人工气道的
【机 构】
:
100142 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不断完善,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逐步提高,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也越来越多,但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气管内息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长期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临床处理较为棘手[1].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2019年8月收治1例高龄气管切开患者合并气管内炎性息肉,因家属拒绝介入治疗,尝试选择更换为改良的气管插管,有效解决了气道狭窄问题,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收集荔湾区2004年1月至2021年1月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整理分析。结果共报告12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合计371例(学生366例,教师5例),总罹患率为2.99%(371/12 426),均为轻症病例,男女比例为1.26∶1,年龄2~44岁。12
目的通过评估热室中热习服训练效果,为建立热室并热习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方部队某部新兵做热耐力检测,在温度40℃相对湿度40%的室内环境中,跑步机坡度2°、速度5 km/h,跑步2 h进行耐力评估。核心温度>38.5℃,心率>150次/min,且持续3 min为热耐力不良。将热耐力不良人员9人中的5人分为主动热习服训练组,其余4人分为被动热习服组。主动热习服训练组主动热习服训练采用热耐力评估相同方法每日在热室中训练2 h连续7 d;被动热习服组被动热习服训练,热室温度40℃~45℃,相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