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怎样“对比”,在对比中怎样把某一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串联起来,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关键词]对比;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71-02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两个方面能力能否形成,或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其决定因素之一是学生对所学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说无论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每一首每一篇都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内容上的差别,语言以及布局谋篇上也各有各的特色。而这些差别,都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得以显现的,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道理很简单,“大”是比较“小”而言的,“长”是针对“短”而说的等等。
可以说“对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纵观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虽然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但在教的过程中总要一篇一篇的讲,特别是较长的文章。这样就难免有意无意的把各个篇章孤立起来,比如讲《范进中举》,仅就其所写的内容而言,写出了主人公喜极而疯的结局,深刻揭露了这类人物丑恶的灵魂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们的精神面貌。范进中举是时代的必然,喜极而疯也是时代的必然。这其中教师要着重讲清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物的命运是不同的。如果此时能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拿出来作横向对比,就会更加有说服力了。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不慎”将唾沫溅到将军级文官的身上,吓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大发雷霆,结果公务员遇斥后竟一命呜呼,再现了小人物的奴性心理和不幸的命运。“死”在这里也是时代的必然。进而使学生清楚的知道,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如何,除了主人公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中怎样“对比”,在对比中怎样把某一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串联起来?笔者的做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顺势对比。这类对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教者在讲授中顺势举例即可。比如讲贺敬之的《回延安》,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心灵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艺术,一个“情”字统领全诗。抒情诗重在言情,同样是抒情诗,政治抒情诗与非政治抒情诗有什么不同?教师可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加以对比说明。《再别康桥》也以“情”统领全诗,而抒发的是淡淡的离情别绪。徐志摩再别的是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属个人经历;而贺敬之回到的是革命圣地,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具有政治色彩。
二是铺陈对比。这类对比旨在深度挖掘篇章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以及散文的布局谋篇等等。例如分析塞万提斯《大战风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时,教者必须着重指导学生沿着“描写”这条线索去探究作者塑造人物的思路,进而看到清晰的人物形象。描写在小说这类体裁中,是普遍使用且不能不用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描写主要有:外貌(也叫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大战风车》中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堂吉诃德的外貌:瘦削、面带愁容。心理:受骑士文学影响,当他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时,感到很满足,发出了“驽骍难得”的感慨。行动:他要除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把旋转的大风车当作作恶的巨人,骑着瘦马直冲过去,弄得遍体鳞伤;把羊群当作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语言:当侍从说大风车不是巨人时,堂吉诃德说:“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等我一个人和他们拼命。”此外,小说中也有细节描写。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一个神志不清、疯癫可笑的,且英勇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描写除了在人物的塑造上,在小说主题的表达上也同样有重要的作用。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反映军民雨水深情的优秀短篇,小说中四次描写“破洞”,对突现小说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战士到新媳妇家借被没借到,小说中的“我”来了之后,把从新媳妇那借来的被交给了小战士。小战士“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肩头刮出了一个“破洞”“口子撕得不小”;当小战士归部时,“但还见他肩上撕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战斗中小战士为掩护群众牺牲了,“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出现是新媳妇给牺牲了的小战士缝“破洞”,“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当医生说小战士牺牲了后,“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同一“破洞”在一篇较短的小说中四次出现,其用意是什么?为了主题的突现。“破洞”的第一次出现,在于表明军与民之间在情感上有了“裂痕”;第二次出现体现民对军的爱;第三次是为了认出牺牲了的小战士,为第四次出现后新媳妇缝补做准备;第四次出现后,新媳妇那样认真,甚至是不乏固执地一针一针地缝,民对军的爱此时达到了高潮。
如果说军民间有了矛盾,责任是小战士在借被过程中没把话讲清楚的话,那么小战士为了“民”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军民间的矛盾新媳妇也有责任的话,那么新媳妇已经把自己唯一的嫁妆——洒满百合花的新被盖在了牺牲的小战士身上。小说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得到充分的体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对比”,是指此篇与彼篇的比较,可以是彼一篇,也可以是彼几篇。其中的彼篇应该是学生熟知的,包括已经学习过的。这不是重复,是人的记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再现过程,中学生尤其需要这种不断的重复、再现。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不断地以此篇对比彼篇,久之,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形式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只有把握了不同类文章的不同以及同类文章的相同与不同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较快的提高。例如把握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类文章体裁的特点之后,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划分出文章体裁的类别。同样是散文,也要在对比中总结归纳各自的特点。秦牧的《土地》和高尔基的《海燕》同属抒情散文,也有较大的不同。此外,散文还有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广义的散文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以及传记等,这些同属散文类别的不同文体,它们之间也有严格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教师在讲授中讲解渗透外,有意识地采用对比的方法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别文体的理解和认识是极其必要的。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强化学生对文章体裁的认识,使之把握住某类文学体裁的特点,这就是“授人以渔”,有了这个“渔”,学生会终生受用。
第二,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茅盾先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写下了著名散文《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树干、枝、叶、皮以及站姿的描写,进而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挺拔外形,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由树及人,托物抒情。这是一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秀文章,同样,当代作家袁鹰1961年在去新疆的途中创作了一篇优秀散文《白杨》,作者以白杨树为线索,从看到白杨到谈白杨想白杨,表达了对世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之情。文中的树似人,人如树。树在茫茫戈壁上生根,毫不动摇;建设者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安家。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会认识到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观察,展开想象,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家乡的白杨》为题,让学生完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创作,其效果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3次印刷.
[2]朱震国著.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朱震国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1.
[3]周小蓬主编.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关键词]对比;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71-02
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两个方面能力能否形成,或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其决定因素之一是学生对所学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说无论诗歌、戏剧、散文和小说,每一首每一篇都有其独到之处,不仅内容上的差别,语言以及布局谋篇上也各有各的特色。而这些差别,都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得以显现的,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道理很简单,“大”是比较“小”而言的,“长”是针对“短”而说的等等。
可以说“对比”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纵观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虽然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但在教的过程中总要一篇一篇的讲,特别是较长的文章。这样就难免有意无意的把各个篇章孤立起来,比如讲《范进中举》,仅就其所写的内容而言,写出了主人公喜极而疯的结局,深刻揭露了这类人物丑恶的灵魂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们的精神面貌。范进中举是时代的必然,喜极而疯也是时代的必然。这其中教师要着重讲清的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人物的命运是不同的。如果此时能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拿出来作横向对比,就会更加有说服力了。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不慎”将唾沫溅到将军级文官的身上,吓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大发雷霆,结果公务员遇斥后竟一命呜呼,再现了小人物的奴性心理和不幸的命运。“死”在这里也是时代的必然。进而使学生清楚的知道,无论是哪个时代的、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如何,除了主人公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在教学中怎样“对比”,在对比中怎样把某一方面的知识由点到面地串联起来?笔者的做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顺势对比。这类对比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教者在讲授中顺势举例即可。比如讲贺敬之的《回延安》,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心灵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艺术,一个“情”字统领全诗。抒情诗重在言情,同样是抒情诗,政治抒情诗与非政治抒情诗有什么不同?教师可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加以对比说明。《再别康桥》也以“情”统领全诗,而抒发的是淡淡的离情别绪。徐志摩再别的是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属个人经历;而贺敬之回到的是革命圣地,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具有政治色彩。
二是铺陈对比。这类对比旨在深度挖掘篇章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问题以及散文的布局谋篇等等。例如分析塞万提斯《大战风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时,教者必须着重指导学生沿着“描写”这条线索去探究作者塑造人物的思路,进而看到清晰的人物形象。描写在小说这类体裁中,是普遍使用且不能不用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描写主要有:外貌(也叫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大战风车》中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堂吉诃德的外貌:瘦削、面带愁容。心理:受骑士文学影响,当他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时,感到很满足,发出了“驽骍难得”的感慨。行动:他要除强扶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把旋转的大风车当作作恶的巨人,骑着瘦马直冲过去,弄得遍体鳞伤;把羊群当作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语言:当侍从说大风车不是巨人时,堂吉诃德说:“你真是外行,不懂冒险。他们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巨人。你要害怕就走开些,做你的祷告去,等我一个人和他们拼命。”此外,小说中也有细节描写。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一个神志不清、疯癫可笑的,且英勇无畏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描写除了在人物的塑造上,在小说主题的表达上也同样有重要的作用。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反映军民雨水深情的优秀短篇,小说中四次描写“破洞”,对突现小说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小战士到新媳妇家借被没借到,小说中的“我”来了之后,把从新媳妇那借来的被交给了小战士。小战士“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肩头刮出了一个“破洞”“口子撕得不小”;当小战士归部时,“但还见他肩上撕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战斗中小战士为掩护群众牺牲了,“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出现是新媳妇给牺牲了的小战士缝“破洞”,“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当医生说小战士牺牲了后,“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同一“破洞”在一篇较短的小说中四次出现,其用意是什么?为了主题的突现。“破洞”的第一次出现,在于表明军与民之间在情感上有了“裂痕”;第二次出现体现民对军的爱;第三次是为了认出牺牲了的小战士,为第四次出现后新媳妇缝补做准备;第四次出现后,新媳妇那样认真,甚至是不乏固执地一针一针地缝,民对军的爱此时达到了高潮。
如果说军民间有了矛盾,责任是小战士在借被过程中没把话讲清楚的话,那么小战士为了“民”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如果说军民间的矛盾新媳妇也有责任的话,那么新媳妇已经把自己唯一的嫁妆——洒满百合花的新被盖在了牺牲的小战士身上。小说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得到充分的体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对比”,是指此篇与彼篇的比较,可以是彼一篇,也可以是彼几篇。其中的彼篇应该是学生熟知的,包括已经学习过的。这不是重复,是人的记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再现过程,中学生尤其需要这种不断的重复、再现。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不断地以此篇对比彼篇,久之,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形式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只有把握了不同类文章的不同以及同类文章的相同与不同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有较快的提高。例如把握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类文章体裁的特点之后,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划分出文章体裁的类别。同样是散文,也要在对比中总结归纳各自的特点。秦牧的《土地》和高尔基的《海燕》同属抒情散文,也有较大的不同。此外,散文还有记叙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广义的散文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以及传记等,这些同属散文类别的不同文体,它们之间也有严格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教师在讲授中讲解渗透外,有意识地采用对比的方法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别文体的理解和认识是极其必要的。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强化学生对文章体裁的认识,使之把握住某类文学体裁的特点,这就是“授人以渔”,有了这个“渔”,学生会终生受用。
第二,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茅盾先生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写下了著名散文《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树干、枝、叶、皮以及站姿的描写,进而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伟岸、正直、朴质、坚强不屈的挺拔外形,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由树及人,托物抒情。这是一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的优秀文章,同样,当代作家袁鹰1961年在去新疆的途中创作了一篇优秀散文《白杨》,作者以白杨树为线索,从看到白杨到谈白杨想白杨,表达了对世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战士们的赞美之情。文中的树似人,人如树。树在茫茫戈壁上生根,毫不动摇;建设者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安家。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会认识到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观察,展开想象,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家乡的白杨》为题,让学生完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创作,其效果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3次印刷.
[2]朱震国著.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朱震国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1.
[3]周小蓬主编.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