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做得如此成功,以至于戴尔、联想、三星、LG用数百款产品也都从未实现过。而这价值力量有多大,看看人们想在苹果新品上“咬上一口”的疯狂劲和乔布斯遗像前堆起的鲜花就知道了——这对于当下的汽车公司,应该有足够的借鉴意义了吧。
乔布斯没了的那天,我正无聊地歪在沙发上用iPad“快进”一部烂电视剧,年过花甲的老爸則用家里另一个iPad在中国象棋的王国里捉对厮杀,“吃”、“将”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一少一老各自“咬了一口苹果”,然后就被分别带进了一场虚拟的生活和一个虚拟的战场。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以及很多跟我们一样的人已经习惯通过这样一个“苹果”,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就仿佛哈利?波特中神奇的门钥匙。而这一天,这个苹果的创造者被另一个更伟大的创造者召回了身边,前者叫史蒂文?乔布斯,后者叫上帝。
这些天,各种缅怀乔布斯的文章如同纷纷落下的秋叶,我坐在这“秋叶”堆起的各种思绪里,想,他走时,是不是也有那么点儿沮丧?
英国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说:“男人智慧的范畴和富于想象力的头脑会构建一座宏伟的大厦。”这话用在乔布斯身上,贴切,却不完全——他不光在头脑里构建了,还一点点超越个人经历的漩涡,把这大厦盖成了现实。
只是,这个男人就像一个魔力盒子,总往外蹦一些令人惊喜的念头,除了尚未上市的iPhone5、iPad3,还有传说中的iCar,可现在,那些闪光的念头缥缈了,他没有办法在他的“苹果大厦”上再加一块砖,添一块瓦,而与大众总裁文德恩见面商讨iCar的画面也永远被冻结在那个冬天。
这一期,《汽车消费报告》里出现了不少大众系车型,这个当下在中国市场拥有最大份额的汽车制造商,也希望能够在汽车信息系统方面制造出iPhone一般的效应,何止是大众,福特、通用、宝马、奔驰、丰田、日产……都希望和移动通讯的碰撞迸发出新的产业机会,但有谁能成为乔布斯,又有可能出现苹果这样的公司吗?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汽车公司连带着大多数汽车评测类刊物都在关注所谓性能:发动机引擎的速度、变速箱的转速、底盘的调教……不可否认,这些很专业也得体,而且符合技术狂人和极客们对数字的狂热,但另一方面,也让普通消费者与之的距离感陡然增加。
这情景和彼时乔布斯为苹果寻找机会的IT环境如出一辙——CPU的速度、硬盘的容量甚至硬盘的转速是“与世隔绝”的技术派以及测评刊永远的三盘菜,他们才不管大多数人看不看得懂,感不感兴趣。
结果,“人们购买电脑的真实理由就变成了购买最新出品的电脑——这约等于机能最优,以及可以使用最长时间。戴尔、联想们花样翻新地将有限的硬件、外观设计和价格进行排列组合,就是很长时间里的主流。”一位IT记者描述彼时的IT世界。
这倒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对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对更高效更便利技术的追求是根本,但魔力盒子乔布斯在强调这个根本的同时,还找到并赋予苹果的是一个可以被直观感受的说法,比如独特又品质感十足的设计,比如酷以及薄,还有当你使用苹果产品时那种无法言说却又回旋在胸中的精神满足感和身份认同——他做得如此成功,以至于戴尔、联想、三星、LG用数百款产品也都从未实现过。而这价值力量有多大,看看人们想在苹果新品上“咬上一口”的疯狂劲和乔布斯遗像前堆起的鲜花就知道了——这对于当下的汽车公司,应该有足够的借鉴意义了吧。
有人说,上帝想听最棒的通俗音乐,所以召走了迈克?杰克逊,想用最棒的电子产品,所以召走了乔布斯,这话,我真的信。没准儿,现在上帝正开着一辆iCar在天上冲我们炫耀又得意地笑呢。
乔布斯没了的那天,我正无聊地歪在沙发上用iPad“快进”一部烂电视剧,年过花甲的老爸則用家里另一个iPad在中国象棋的王国里捉对厮杀,“吃”、“将”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一少一老各自“咬了一口苹果”,然后就被分别带进了一场虚拟的生活和一个虚拟的战场。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以及很多跟我们一样的人已经习惯通过这样一个“苹果”,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就仿佛哈利?波特中神奇的门钥匙。而这一天,这个苹果的创造者被另一个更伟大的创造者召回了身边,前者叫史蒂文?乔布斯,后者叫上帝。
这些天,各种缅怀乔布斯的文章如同纷纷落下的秋叶,我坐在这“秋叶”堆起的各种思绪里,想,他走时,是不是也有那么点儿沮丧?
英国作家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说:“男人智慧的范畴和富于想象力的头脑会构建一座宏伟的大厦。”这话用在乔布斯身上,贴切,却不完全——他不光在头脑里构建了,还一点点超越个人经历的漩涡,把这大厦盖成了现实。
只是,这个男人就像一个魔力盒子,总往外蹦一些令人惊喜的念头,除了尚未上市的iPhone5、iPad3,还有传说中的iCar,可现在,那些闪光的念头缥缈了,他没有办法在他的“苹果大厦”上再加一块砖,添一块瓦,而与大众总裁文德恩见面商讨iCar的画面也永远被冻结在那个冬天。
这一期,《汽车消费报告》里出现了不少大众系车型,这个当下在中国市场拥有最大份额的汽车制造商,也希望能够在汽车信息系统方面制造出iPhone一般的效应,何止是大众,福特、通用、宝马、奔驰、丰田、日产……都希望和移动通讯的碰撞迸发出新的产业机会,但有谁能成为乔布斯,又有可能出现苹果这样的公司吗?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汽车公司连带着大多数汽车评测类刊物都在关注所谓性能:发动机引擎的速度、变速箱的转速、底盘的调教……不可否认,这些很专业也得体,而且符合技术狂人和极客们对数字的狂热,但另一方面,也让普通消费者与之的距离感陡然增加。
这情景和彼时乔布斯为苹果寻找机会的IT环境如出一辙——CPU的速度、硬盘的容量甚至硬盘的转速是“与世隔绝”的技术派以及测评刊永远的三盘菜,他们才不管大多数人看不看得懂,感不感兴趣。
结果,“人们购买电脑的真实理由就变成了购买最新出品的电脑——这约等于机能最优,以及可以使用最长时间。戴尔、联想们花样翻新地将有限的硬件、外观设计和价格进行排列组合,就是很长时间里的主流。”一位IT记者描述彼时的IT世界。
这倒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对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对更高效更便利技术的追求是根本,但魔力盒子乔布斯在强调这个根本的同时,还找到并赋予苹果的是一个可以被直观感受的说法,比如独特又品质感十足的设计,比如酷以及薄,还有当你使用苹果产品时那种无法言说却又回旋在胸中的精神满足感和身份认同——他做得如此成功,以至于戴尔、联想、三星、LG用数百款产品也都从未实现过。而这价值力量有多大,看看人们想在苹果新品上“咬上一口”的疯狂劲和乔布斯遗像前堆起的鲜花就知道了——这对于当下的汽车公司,应该有足够的借鉴意义了吧。
有人说,上帝想听最棒的通俗音乐,所以召走了迈克?杰克逊,想用最棒的电子产品,所以召走了乔布斯,这话,我真的信。没准儿,现在上帝正开着一辆iCar在天上冲我们炫耀又得意地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