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试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里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电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别高,兴趣很浓。
二、做好实验,积极探究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实验,对学习化学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联系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这就给学生和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改为独立或者合作实验。如点燃石蜡、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铁生锈、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淀粉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实验蛋白质的性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集中纤维的鉴别等。这些实验有的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有的在學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平时,常常有许多学生问这问那,问某些仪器和药品在哪里买,还有许多学生发动家长,大多数学生能及时向我汇报相关试验情况。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
其次,还要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结论,这些实验就成了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内容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既掌握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二氧化碳来不及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使锥形瓶瓶内气压迅速增大,导致橡皮塞被“顶飞”。后来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其中一个学生提出,把锥形瓶换成吸滤瓶,并在导管口接一个气球。接着用此方法做实验,确实未出现橡皮塞被“顶飞”。虽然费时,但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交流实验、互相提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的个性的表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实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就存在着差异,及时通过交流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教师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忽略家庭小实验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完第五章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的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天交流。结果学生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令我耳目一新。如蛋壳表面有(大量)(少量)气泡、蛋壳变软、蛋壳发黄、蛋壳表面过很长时间才有气泡、先有气泡、蛋壳悬浮于醋中、蛋壳在醋中旋转、蛋壳里面成分变硬……平时我常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实验心得。许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喜欢从他人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平时我也注重整理学生的交流成果,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研究进行教学。
四、学习技能、讲究方法
在教学研究方面,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和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技能并没有具体的通过考试检测,但是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发挥起学生的能动作用。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并积极调动起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在此,我有两点(心得)仅供参考: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则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二是要通过典型实验案例讲解,不仅能教给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每做完一个实验,或者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我是怎么看到这些现象和这样化学常识。
综上所述,有关在化学教育中可以避免和改进的新问题、新知识、新理念。一要提高认识;二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化学学习不是那么空洞,化学教学不再是那么枯燥。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更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试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里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电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别高,兴趣很浓。
二、做好实验,积极探究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实验,对学习化学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联系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这就给学生和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改为独立或者合作实验。如点燃石蜡、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铁生锈、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淀粉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实验蛋白质的性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集中纤维的鉴别等。这些实验有的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有的在學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平时,常常有许多学生问这问那,问某些仪器和药品在哪里买,还有许多学生发动家长,大多数学生能及时向我汇报相关试验情况。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
其次,还要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结论,这些实验就成了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内容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既掌握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二氧化碳来不及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使锥形瓶瓶内气压迅速增大,导致橡皮塞被“顶飞”。后来我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其中一个学生提出,把锥形瓶换成吸滤瓶,并在导管口接一个气球。接着用此方法做实验,确实未出现橡皮塞被“顶飞”。虽然费时,但是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交流实验、互相提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的个性的表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实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就存在着差异,及时通过交流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教师的教学。教师往往会忽略家庭小实验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完第五章时,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的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天交流。结果学生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令我耳目一新。如蛋壳表面有(大量)(少量)气泡、蛋壳变软、蛋壳发黄、蛋壳表面过很长时间才有气泡、先有气泡、蛋壳悬浮于醋中、蛋壳在醋中旋转、蛋壳里面成分变硬……平时我常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实验心得。许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喜欢从他人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平时我也注重整理学生的交流成果,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研究进行教学。
四、学习技能、讲究方法
在教学研究方面,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和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化学实验的技能并没有具体的通过考试检测,但是学校教师教学中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发挥起学生的能动作用。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并积极调动起主动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在此,我有两点(心得)仅供参考: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则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二是要通过典型实验案例讲解,不仅能教给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每做完一个实验,或者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如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他解决办法吗。我是怎么看到这些现象和这样化学常识。
综上所述,有关在化学教育中可以避免和改进的新问题、新知识、新理念。一要提高认识;二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化学学习不是那么空洞,化学教学不再是那么枯燥。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更需要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