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诱导的多倍体肿瘤细胞在肿瘤复发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诱导的多倍体肿瘤细胞迁移、上皮间质转化特性及免疫细胞对其杀伤作用,以探讨多倍体肿瘤细胞在肿瘤复发中的潜在作用。方法:使用1 μmol/L多西他赛处理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24 h后收集的细胞为Doc 1 d组,撤除药物,细胞继续在新鲜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至第3天或第5天后收集的细胞分别为Doc 3 d组和Doc 5 d组,以DMSO处理A549细胞24 h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倍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评估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c 1 d组、Doc 3 d组、Doc 5 d组细胞多数发生凋亡,少数存活的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且细胞核呈多核状态。对照组、Doc 1 d组、Doc 3 d组、Doc 5 d组多倍体细胞亚群(DNA含量>4N)比例分别为(1.93±0.55)%、(22.97±2.37)%、(51.30±12.51)%、(67.87±8.31)%,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 F=26.521,n P<0.001),Doc 1 d组、Doc 3 d组、Doc 5 d组多倍体细胞亚群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n P<0.001),且随着撤药时间的延长,Doc 3 d组、Doc 5 d组多倍体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Doc 1 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n P=0.009;n P=0.004)。对照组细胞在培养24 h、48 h后,伤口愈合率均达100%;Doc 3 d组在培养24 h、48 h后,伤口愈合率分别为(39.10±2.12)%、(46.13±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 t=2.126,n P=0.051);与对照组24 h、48 h相比,Doc 3 d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n t=49.756,n P<0.001;n t=30.825,n P<0.001)。与对照组相比,Doc 1 d组、Doc 3 d组和Doc 5 d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逐渐上调,Snail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均未发生明显改变。CIK细胞对对照组、Doc 3 d组、Doc 5 d组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27.27±1.91)%、(17.87±2.35)%、(9.47±0.51)%,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 F=11.294,n P<0.001),Doc 3 d组、Doc 5 d组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n P=0.004;n P<0.001),Doc 5 d组细胞的杀伤效率明显低于Doc 3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 P=0.003)。n 结论:多西他赛诱导的多倍体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减弱,但易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且免疫细胞对其杀伤作用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乳腺癌保乳或改良根治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技术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内乳淋巴结作为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一直倍受关注。目前,对于内乳淋巴结的照射与否存有争议
大灶性骨髓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浆细胞瘤,目前对其生物学行为认识有限,易误诊为经典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髓外浆细胞瘤。现报道1例大灶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对其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新疆锡伯语口语有9个元音和20个辅音,本文利用现代西方语言学理论 对锡伯语口语的音位系统进行描写。 There are nine vowels and twenty consonants in Xibo, Xinjiang. In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路径的深入发展以及相关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可行性,ERAS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ERAS逐渐应用于胃肠外科,通过诊疗方案的
目的:探讨姑息放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诊治的39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后序贯行辅助放疗患者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
αB-晶状体蛋白(CRYAB)具有分子伴侣的作用,可以维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CRYAB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
直肠肛管黑色素瘤(ARMM)是一类起源于直肠肛管区域黏膜上皮的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率高。根治性手术是ARMM治疗的核心手段,尽管随着对疾病了解的深入,包括靶向治
Ⅰ、Ⅱ、Ⅲ型干扰素虽都具有抗肿瘤潜能,但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有所不同。与干扰素治疗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JAK-STAT、PI3K/AKT/mTOR、MAPK、NF-κB、c-Abl等。目前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