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重要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提高质量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拓宽思维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个人思考的表现,提出别具一格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儿童时期正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由于孩子对世界万物的存在不理解,又想不明白,渴望得到答案,因此,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总是喜欢问这问那,“打破沙锅问到底”。同时,好奇心是孩子进行创造的前提和动力。老师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随意呵斥孩子,扼杀孩子刚刚萌芽的创造意识。
2. 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事物和奥秘
在教授《6的乘法口诀》这一节课时,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当孩子把6句口诀都总结完之后,是让孩子观察6的乘法口诀表,然后找规律,说出自己的发现。在备课时,我先自己总结出了几条规律:首先竖看,第一列是逐次增加一,第二列不变,第三、四列是逐次增加6;横看,“一六得六”第一句有一个“得”字,这一句表示的意思是一个六得六,第二句“二六十二”由于得数大于十,为了念起来流畅,所以省略了“得”字,表示的意思是两个六相加等于十二,以此类推。此外,前五句只有四个字,而第六句有五个字组成。
在上课时,我先提问学生,让他们自己找规律。结果我所想到的学生们陆续也总结出来了,我又有条理地总结了一遍规律。没想到过了一会,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老师,你还漏了一条,还有一个规律。”“好,你说说看。”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盯着他,他站起来,自信得说:“我发现前四句都可以帮助我们算两个算式,比如‘一六得六’可以计算1×6=6和6×1=6.可是最后一句‘六六三十六’只能算一道算式6×6=36.”我听了他的回答恍然大悟!是我不曾想到,一个很细小的规律,最容易发现的一点我却忽略了。我马上用惊奇的语气对全班同学说:“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的是这样啊!你的眼光真独特,居然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大家为他鼓鼓掌!”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孩子向我们报告新发现的时候,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去鼓励孩子,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与热情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事物和奥秘。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只要老师去鼓励、引导和激励他,他总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3. 加强对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一样,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甚至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属于后者。
我在教授《乘加乘减》这一节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其中有一条就是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新授之后,我设计的环节是趣味练习,拓展延伸。其中有一个开放型的题目:如果想知道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算法。我先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由学生汇报答案。他们说出了自己各式各样的算法。有的说一个一个得数人数,但这个办法很快被大家驳斥了,原因是不够简便;有人说把每一行的人数依次相加,列式为:9+9+9+9+9+9+9+9+8=80;有人说用本节课所学的乘加或乘减,每一列有9人,一共有8列,最后一列只有8人,由此列式为:9×8+8=80或9×9-1=80;有同学说:10×8-8+8=80.学生的办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这节课的目标已经实现。这道题不仅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意义和算法,并教会了孩子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4.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发现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落实“双基”,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力求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够动脑思考。
这一环节教师放手讓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通过反馈结合摆法说说不同的算法,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一般是思维的结果,即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通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不断掌握思维的方法。这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或获取的数学结论和概念才是深刻的。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正确引导。
总之,坚持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重要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 提高质量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想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拓宽思维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个人思考的表现,提出别具一格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儿童时期正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由于孩子对世界万物的存在不理解,又想不明白,渴望得到答案,因此,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总是喜欢问这问那,“打破沙锅问到底”。同时,好奇心是孩子进行创造的前提和动力。老师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随意呵斥孩子,扼杀孩子刚刚萌芽的创造意识。
2. 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事物和奥秘
在教授《6的乘法口诀》这一节课时,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当孩子把6句口诀都总结完之后,是让孩子观察6的乘法口诀表,然后找规律,说出自己的发现。在备课时,我先自己总结出了几条规律:首先竖看,第一列是逐次增加一,第二列不变,第三、四列是逐次增加6;横看,“一六得六”第一句有一个“得”字,这一句表示的意思是一个六得六,第二句“二六十二”由于得数大于十,为了念起来流畅,所以省略了“得”字,表示的意思是两个六相加等于十二,以此类推。此外,前五句只有四个字,而第六句有五个字组成。
在上课时,我先提问学生,让他们自己找规律。结果我所想到的学生们陆续也总结出来了,我又有条理地总结了一遍规律。没想到过了一会,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老师,你还漏了一条,还有一个规律。”“好,你说说看。”全班同学的目光都盯着他,他站起来,自信得说:“我发现前四句都可以帮助我们算两个算式,比如‘一六得六’可以计算1×6=6和6×1=6.可是最后一句‘六六三十六’只能算一道算式6×6=36.”我听了他的回答恍然大悟!是我不曾想到,一个很细小的规律,最容易发现的一点我却忽略了。我马上用惊奇的语气对全班同学说:“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的是这样啊!你的眼光真独特,居然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大家为他鼓鼓掌!”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孩子向我们报告新发现的时候,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去鼓励孩子,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与热情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事物和奥秘。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真理的眼睛,只要老师去鼓励、引导和激励他,他总会给我们一些惊喜。
3. 加强对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一样,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甚至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属于后者。
我在教授《乘加乘减》这一节课时,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其中有一条就是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新授之后,我设计的环节是趣味练习,拓展延伸。其中有一个开放型的题目:如果想知道咱们班有多少位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算法。我先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由学生汇报答案。他们说出了自己各式各样的算法。有的说一个一个得数人数,但这个办法很快被大家驳斥了,原因是不够简便;有人说把每一行的人数依次相加,列式为:9+9+9+9+9+9+9+9+8=80;有人说用本节课所学的乘加或乘减,每一列有9人,一共有8列,最后一列只有8人,由此列式为:9×8+8=80或9×9-1=80;有同学说:10×8-8+8=80.学生的办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这节课的目标已经实现。这道题不仅让他们进一步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意义和算法,并教会了孩子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4.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发现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落实“双基”,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力求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够动脑思考。
这一环节教师放手讓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通过反馈结合摆法说说不同的算法,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数学课本上看到的一般是思维的结果,即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通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不断掌握思维的方法。这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发现,而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或获取的数学结论和概念才是深刻的。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机会,正确引导。
总之,坚持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重要的。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