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阐述在教学中如何立足文本进行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模仿练笔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它是初学写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习作的桥梁,是创造的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对怎么积累仿照还摸不到头脑,因此,我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这种模仿式练笔分为三种方式。
  (一)词语拓展
  教学《孔子拜师》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词语拓展”的作业练习:
  文中描写孔子历尽艰辛到洛阳拜师的过程中,用到了“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这些词,描写旅途艰辛的词语,你还积累了哪些?学生在积累了词语的基础上,我会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在什么情境下你也用这些词语?学生自然的就会阐述具体的语言环境,他们在表达的同时,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学会了将词语拓展。
  由孔子的“谦虚好学”,你还联想到了哪些词语?你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由词成句。
  (二)仿句写句
  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结合课文中某些结构或句式有一定特点的语段,进行多种形式的仿句或造句训练,或说或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秋天的雨》一课,语言很美,富有诗意,其中写银杏叶和枫叶的句子尤其充满了童趣:“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样文质兼美的句式,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极好形式。在充分感悟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仿照这一语段来练习说话。通过这一训练,学生不仅丰富了语言,还提高了想象能力。
  (三)片断仿写
  片段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是随文练笔最常用的形式。如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以“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一句话来写”为切入点,接着让学生找到课文中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并且分析这些段落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具体的。进行了扎实的阅读训练之后,我先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片段,用“公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练习说话。接着在让学生自选话题,围绕一个中心句,把意思写具体。这样的练习,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学习心理的需求;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又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由于学生的写作束缚少,自然也就乐于动笔,“心动”而致“笔动”,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延伸练笔
  许多课文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各种空白,教学时,可结合课文具体情境,填补空白,进行续写、补写、看图作文、假想作文、童话故事等形式的随文习作。
  (一)结尾续写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此时,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延伸式练笔。如《小摄影师》全文讲完后,我即时提出:小摄影师明天还会来找高尔基吗?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想像,当堂练笔。
  (二)情节延展
  课文中有些内容作者仅用简短的词句带过,具体内容要由读者去领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像,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三、转换练笔
  对原文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主题思想等加以改变异化而有所创新,这也是随文习作常用途径。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或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创造了语言运用的训练机会,强化了语言的训练力度。方式有三种。
  (一)语言重组
  所谓语言重组是指以课文的某些语段为训练素材,根据一定的句式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课文的第2自然段写了海水五光十色的美以及这样美的原因。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谁来说说这一段围绕第一句话具体写了什么?
  生:写了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师: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呢?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会不一样。
  师:那么,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改写这段话吗?
  这种练笔,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程度,又创造了语言训练机会,真可谓是理解运用相得益彰。
  (二)改变体裁
  同一题材,换一换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创造性表述,如把《我不能失信》改写成第一人称的记叙文。随文练笔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而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刻,是一种感受情感的语言艺术,它为学生自由想象,挥洒才情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因此,我指导学生把古诗改写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如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写为一篇叙事的文章。
  (三)概括归纳
  一堂课快结束时,都要进行全文总结,梳理知识以进行巩固。如教学《赵州桥》一课,在总结时可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赵州桥的?抓住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来写?然后完成下列練笔:课文从、、、、四个方面为我们具体地描写了赵州桥,抓住和的特点,使我感受到了。
  随文练笔的形式还有很多种,如读后感、列提纲、缩写等,丰富的训练形式无疑为学生作文的笔端增添了许多生动的色彩,既进一步厚实了阅读教学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练笔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作文素养。
其他文献
本人从事生物教学工作多年,经历了初中动物、植物、人体生理卫生老教材;初中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教版新教材,现在又正在教授高中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教版新教材。可谓近十余年的初高中生物教材变化都有所触及,感触颇深。  近几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多有涉及初中的生物基础知识的地方,而学生的反应却是十分陌生,显然存在断层现象。“高中生物快节奏、大容量的学习,对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学习进度慢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基于
期刊
一、减负,永恒的话题  “减负”——喊了多年了,但成效不大。看学生,没有一个学生的书包不是鼓鼓的;看教师,只要是尽责的,没有一个教师的案头不是满满的。学生的作业量大,教师的工作量多,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就实际而言,我们也难以“减负”。学生成绩提不高,在于教师的教,但更多在于学生的学。学生不好好学,教师再怎么尽力也是冤枉。如果老师不尽力教,学生却能自主去学,那是
期刊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做到乐学、会学、学会。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理念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运用自主
期刊
今年我在本班进行了个人的市级科研课题“中小学中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想使班级的自主管理做到科学、有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得依赖于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因此,我在我的语文课上借助自己研制的量化表与相应的奖励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下面我想简单地谈一下本人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借助量化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的。  一、借助课上量化表  今年我班语文课上采
期刊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很有道理的。课堂的高效练笔源自对教材文本的深度解读,即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凸显盲点的基础上寻找学生思想火花的爆发点,有机设计创作。这需要老师合理设计教法,依据教材文本的惯性,挖掘课文的引爆点,激发学生的解读思维向创作思维过渡。  新课程背景
期刊
创新的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前,在新课标的的指导下,在创新的课堂的的教学中,首先为小学生提供创造和创新的条件,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情感,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全员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
期刊
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状况,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这种“一锅煮、一刀切”的做法,使许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结果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消”,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这种情形与新课程理念及现代学习方法背道而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期刊
我们学校被县确定为课改示范学校,一年来,学校领导通过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研究,结合本学校特点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课改实施模式——厚生课堂小组合作模式。主要实施四项工作:推行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倡导师徒教育模式;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行“家校联动””合作桥梁模式。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优化组合——“合作”基础  进行合作交流的基本单位是小组,所以合理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与调整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成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电子书包作为智能化移动学习工具,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英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的现状,推进农村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电子书包教育应用的特征十分显著,具有移动性支持泛在学习、按需服务实现个性化学习和交互性凸显学生主体定位等特征,强调“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有效践行,推动农村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互动教学已被广大教师认可,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其理念应用在实践中,焕发了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已取得一些效果,然而有些课堂教学实例中互动教学并未达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把握好互动精神实质,吃透互动教学内涵。现在我们的数学互动课堂存在怎样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在此浅析我个人的一些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