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材料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节能的基本目标是尽量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进行讨论,一是建筑采暖,二是建筑玻璃。
  关键词:房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措施
  1 当前建筑材料的发展及趋势
  众所周知,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要求,这一要求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落实,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应该更加节能建设,这是我国目前的建设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趋势,建筑能效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了实现建筑节能,使用节能建筑材料是最关键的举措之一,效果非常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建筑节能的发展,对建筑节能建筑材料的适当选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相信随着各种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利用,其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会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突出。
  1.1 建筑在节能方面的重要性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与民生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能源消耗将污染环境,在以前的建筑中,设计师和建筑商都专注于建筑的外观和性能,但在能源消耗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导致目前能源消耗非常大,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在节能方面,94%的现有建筑是高能建筑,只有20%的新建筑达到能效标准,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平均住宅单位面积能耗为3倍。为此,无论从政府导向到施工方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将建筑节能减排规划重点放在对象上,建筑能效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1.2 材料选择对工程设计产生的影响
  我们要求工程设计人员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特点,来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因为施工的节能设计不仅是结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材料的选择。因此,材料的选择是工程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质量和项目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 采暖材料与建筑节能
  2.1 传统采暖材料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性的选择采暖材料,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黏土红砖是我们在建筑中经常采用的采暖材料,并且在房屋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我们所采用的高效保温材料被大量的研制开发并且使用,保温性能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超过了传统的黏土红砖。其中我们最常见的保温材料主要有玻璃棉、岩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等。而且这些保温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温性能相当于20倍的黏土红砖。因此需要解决的如何复合两层材料的问题,以及保温材料耐候性的表面防护层。
  2.2 节能采暖材料
  复合墙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隔热层的位置,通常可以分为内部绝缘,外绝缘和层间绝缘三个方面。在整個施工过程中,外部绝缘层位于外缘的隔热层和层间绝缘,这种方法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基于结构简单是受欢迎的。在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应用程序通常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在构建墙纸浆聚苯乙烯泡沫板,然后做保护和表面装饰层;第二种是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模板拆除后的模具浇注混凝土,然后做保护和表面装饰层;第三种是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混合组成特殊砂浆,擦拭外墙。
  2.3 用于复合形式墙体的墙体材料
  (1)内保温复合外墙。墙保温复合墙的内侧(室内)粘贴绝缘材料。保温复合墙包括:钢筋水泥聚苯乙烯保温板,提高了石膏板复合聚苯乙烯保温,石膏板复合聚苯乙烯保温板,充气保温石膏板,水泥聚苯乙烯保温板、钢丝架的聚苯乙烯隔热,保温砂浆保温等几种形式。绝缘低投资的优点,结构简单,结构相对简单,等等。(2)夹芯保温复合外墙。夹心保温复合墙体保温材料(聚苯乙烯)中间的墙体,形成三明治墙,墙体材料有利于发挥本身的保护环境,以降低成本。例如,在砖、石或混凝土墙安装岩棉、矿棉板、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或植入物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粒子,然后进入空气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3 建筑玻璃与建筑节能
  3.1 建筑玻璃的作用
  在整个房屋建筑中,建筑玻璃作为建筑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共建筑中我们需要大量的玻璃幕墙,一些住宅甚至于整个开间的外“墙”都是玻璃。根据绝热的基本原理,在整个外保护材料中,玻璃不是最好的材料,同时基于玻璃本身的使用,玻璃的导热率较大,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温差也很大,这导致玻璃不能有效的导热。在炎热的夏天,因为玻璃不能及时阻挡太阳辐射,导致太阳辐射进入房间,作为空调负载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制作出新型节能的玻璃。
  3.2 节能建筑玻璃
  对于这种情况,国家颁布规定,对现有建筑的玻璃能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要求和规定之中,我们有必要根据玻璃的保温性能和建筑面积的比例来确定窗口遮阳性能。隔热性能玻璃与普通玻璃相比,它可以满足整个建筑的设计要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建筑材料。例如,在普通住宅的玻璃安装,如果窗户的面积比墙的面积大,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有保温性能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3 热反射玻璃
  热反射玻璃是一种具有高反射率和低阳光总透射率的节能玻璃,其可以更好地隔离太阳辐射能量并且对可见光具有高透射率。热反射玻璃的较高反射比是通过磁控真空溅射、电浮法、真空离子镀膜、溶胶凝胶等在玻璃表面镀敷或离子交换形成一层极薄的金、银、铝、铜、铬、镍、铁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膜来实现的,因此也称为镀膜玻璃。镀膜玻璃是更为广泛的概念,因为改变膜层的组成和结构,既可制成热反射玻璃,也可形成吸热玻璃和其他品种的玻璃(如低辐射玻璃、减反射玻璃等)。
  3.4 吸热玻璃
  吸热玻璃指既能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又能保持良好可见透光率的一类平板玻璃。
  3.5 双层玻璃
  在原有的玻璃上面再加一层较为普通玻璃同样也能够起到节能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建筑节能工作的迅速开展,在推动建材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根据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开发符合墙的使用和满足中国新建筑节能建筑材料,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建筑供暖和建筑玻璃是建筑材料的主要部分,在建筑节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和节约能源,仅仅依靠采暖和改善玻璃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与绿色和节能的概念,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正权.高性能建筑用窗之——窗户材料及装配:新兴玻璃技术[J].门窗,2011,(10):11-16.
  [2]侯新平,刘琦华.我国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材料及其应用的发展[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1,18(1):47-48.
  [3]丁理峰,叶宏.相变材料和隔热材料在不同地区建筑中应用效果之比较分析[J].太阳能学报,2011,32(4):508-516.
  [4]夏海燕.浅析农村住宅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以孝感市开发区朋兴乡挂口村为例[J].建筑技术开发,2011,38(10):70-71.
  [5]史桂英,郭军璋.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和节能材料的认识和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1,38(4):26-27.
  [6]景国甫.环保玻璃是未来建筑节能环保玻璃的发展方向[J].上海建材,2011,(5):14-16.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是多方面教育影响、反复作用、长期熏陶的过程。本文从教师、校园文化、手段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论述,试图为我国当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近几年,技工院校生源素质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而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等以下水平。整个教育环境也为了追求升学考试,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出现重
摘 要:房屋的结构性抗震能力是房屋耐用性的重要指标,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综合布置,有助于对于整个房屋的构造设置等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和总结。房屋的隔离地震技术和抗震防震技术需要通过对于预测和消解地震所带来的位移等具体工作完成,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我国房屋建筑的综合抗震能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探究  引言  我国建筑的抗震结构能力提升一直是房屋建设的关键部分,这一关键环节的设计探究
近日,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总经理,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祝君波先生受聘为上海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授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校长许晓鸣、副校长陈
时间:2007年11月26日下午3∶30参加者:慎昌宰,韩国大山文化财团理事长兼教保生命总裁金大荣,大山文化财团常务理事郭孝桓,大山文化财团秘书长朴宰雨,《当代韩国》韩方主编、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96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科学回答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
期刊
文化是人与环境的一纸契约。这是我尝试给文化下的定义。如何理解?文化是人与环境的一个动态平衡。人变了,环境未变,文化要变;人未变,环境变了,文化也要变;人变了,环境变了,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是在20世纪各家对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中产生的,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美”的本质。他认为“美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着的,它是依存于人类社会,并不依存于人的主观意识、情趣;它是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而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属于后一范畴的是美感而不是美。”  一、李泽厚初期的实践美学观  李泽厚的“实践说”在当时的大讨论中占有理论上的优势,不是一种单纯地主客观之争论,而是把最重要的主体——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图分类号】G633.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学时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以疑激思  求知欲的产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疑问是创造的先导,只有当人们产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