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23-01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函数奇偶性这一堂课是,我备了这样一个例题: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求实数a,b的值。我的用意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函数奇偶性,若f(x)是奇函数?对任意定义域内的x,满足f(-x)=-f(x)。所以追求代数式的恒成立问题。具体解法:
但当时就有学生说这种做法“繁”,我让他说出他的解法。利用f(0)=0,f(-1)=-f(1)马上就有a=1,b=2。其实f(0)=0,f(-1)=-f(1)是f(x)是奇函数的必要条件,所以我把他的方法加以补充,再证明其充分性,就是一种好方法。
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教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备课仔细,但具体教育情境下难免出现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意外统称“非预设问题”。从教学设计、情景营造、课堂评价等环节,都需要体现对“非预设问题”的关注和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对“非预设问题”的出现举足无措或敷衍忽略。“非预设问题”常见的就是解法的多样性。再比如,解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用正弦定理,但不排除有学生用余弦定理解方程,这种情况,怎样处理,也是考察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的良好表现。
“非预设问题”其它常见情景:
我有一次讲直线方程。已知直线经过点P(1,2),与两坐标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OAB面积最小,求直线方程。分析:确定该直线就差一个斜率k,隐含条件k<0,设方程,求直角边,用k的代数式表示△OAB面积,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完后请一位学生(相对基础较差)上黑板书写,结果不会,愣在上面一动不动。再请一位学生,结果设了直线的斜截式,书写也不规范。我的例题分析成了无用的摆设,完全把我的计划打乱。这种“非预设问题”我把他称为“非预设板演”。这个时候,我按照斜截式重新梳理思路,用k代换b,借助方程进行函数转化,又回到了我的初衷。
师生的问答往往也会遇到“非预设问题”。 我们称“非预设问答”。例如高中立体几何中提问生活中的柱体,结果没有多少人能举出一个以上的例子来。还有举例学过的向量,也比较少,还出现标量的情况。
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扼杀学生的奇思妙想。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教学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过程中的“非预设问题”其实很正常;从教学目标上看,一种是“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这是预设的,对大部分同学来讲都是共同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预设。一种是“表现性目标”,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预知的,这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非预设问题”是精彩的亮点。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非预设”相统一呢?
一、认真充分的备课。
为了使“非预设问题”可控,更具有方向性、有效性,预设必须尽可能充分;这样预设的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这样的预设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教”的预设,因此,在编写教案时要突出两点:1.备课充分,意在搭臺。对于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情况,要充分做好准备。对于“非预设问答”和“非预设板演”,在备课时就要尽量考虑,提前想好应对措施。2.设计力行“简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留有空白,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二、课堂正确引导。
关键是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与课本、师生的对话中碰撞出火花。不怕“节外生枝”,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路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教师不是单纯地授课,讲解,我认为更多的是旁听者,聆听者的角色,还有如法官一样的宣判者,引导者。面对一些消极的、负面的“非预设问题”则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机智的方法,回到预设的安排上来。例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就要采取恰当科学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来。
三、课后及时反思。
“非预设问题”的出现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会对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握知识传授的分寸,建构属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
总之,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不好,不管他的性格是开朗的,还是内向的,他们对于同样的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是一般的,也可能是独特的;当然也可能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有可能释放出来,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积极意义的。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非预设问题”,教师的这种作用如果发挥不到位的话,即使有“精彩”的苗头,也会“稍纵即逝”。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这只是一则寓言,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虽没有这样愚笨的“渔夫”,可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函数奇偶性这一堂课是,我备了这样一个例题: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求实数a,b的值。我的用意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函数奇偶性,若f(x)是奇函数?对任意定义域内的x,满足f(-x)=-f(x)。所以追求代数式的恒成立问题。具体解法:
但当时就有学生说这种做法“繁”,我让他说出他的解法。利用f(0)=0,f(-1)=-f(1)马上就有a=1,b=2。其实f(0)=0,f(-1)=-f(1)是f(x)是奇函数的必要条件,所以我把他的方法加以补充,再证明其充分性,就是一种好方法。
其实,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
教师在课前充分预设,备课仔细,但具体教育情境下难免出现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情况。我们把这种意外统称“非预设问题”。从教学设计、情景营造、课堂评价等环节,都需要体现对“非预设问题”的关注和推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预设,也不能对“非预设问题”的出现举足无措或敷衍忽略。“非预设问题”常见的就是解法的多样性。再比如,解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用正弦定理,但不排除有学生用余弦定理解方程,这种情况,怎样处理,也是考察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业务水平的良好表现。
“非预设问题”其它常见情景:
我有一次讲直线方程。已知直线经过点P(1,2),与两坐标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OAB面积最小,求直线方程。分析:确定该直线就差一个斜率k,隐含条件k<0,设方程,求直角边,用k的代数式表示△OAB面积,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完后请一位学生(相对基础较差)上黑板书写,结果不会,愣在上面一动不动。再请一位学生,结果设了直线的斜截式,书写也不规范。我的例题分析成了无用的摆设,完全把我的计划打乱。这种“非预设问题”我把他称为“非预设板演”。这个时候,我按照斜截式重新梳理思路,用k代换b,借助方程进行函数转化,又回到了我的初衷。
师生的问答往往也会遇到“非预设问题”。 我们称“非预设问答”。例如高中立体几何中提问生活中的柱体,结果没有多少人能举出一个以上的例子来。还有举例学过的向量,也比较少,还出现标量的情况。
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扼杀学生的奇思妙想。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教学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学过程中的“非预设问题”其实很正常;从教学目标上看,一种是“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这是预设的,对大部分同学来讲都是共同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预设。一种是“表现性目标”,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预知的,这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非预设问题”是精彩的亮点。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非预设”相统一呢?
一、认真充分的备课。
为了使“非预设问题”可控,更具有方向性、有效性,预设必须尽可能充分;这样预设的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这样的预设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教”的预设,因此,在编写教案时要突出两点:1.备课充分,意在搭臺。对于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的情况,要充分做好准备。对于“非预设问答”和“非预设板演”,在备课时就要尽量考虑,提前想好应对措施。2.设计力行“简约”。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留有空白,为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
二、课堂正确引导。
关键是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与课本、师生的对话中碰撞出火花。不怕“节外生枝”,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指路人,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教师不是单纯地授课,讲解,我认为更多的是旁听者,聆听者的角色,还有如法官一样的宣判者,引导者。面对一些消极的、负面的“非预设问题”则不能放任自流,而应采取机智的方法,回到预设的安排上来。例如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就要采取恰当科学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来。
三、课后及时反思。
“非预设问题”的出现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的总结和反思,会对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握知识传授的分寸,建构属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既是对学生发现的肯定,更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的教学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
总之,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不好,不管他的性格是开朗的,还是内向的,他们对于同样的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是一般的,也可能是独特的;当然也可能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潜能才有可能释放出来,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积极意义的。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互动”的。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非预设问题”,教师的这种作用如果发挥不到位的话,即使有“精彩”的苗头,也会“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