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苇也称芦苇。古称蒹葭。《诗經·秦风·蒹葭》,熟悉这首诗的人很多。如果细辨,蒹是芦之未莠者,未莠就是还未抽穗。葭或蒹葭,指初生的芦苇。而白居易《琵琶行》说到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荻又指什么呢?荻的形状似芦苇,但“似苇而小”,芦苇茎中空,而荻实中。《南史·陶弘景传》说他“幼年有异操,五岁常以荻为笔,画灰学书”。荻,秋季开紫色花穗,与芦苇一样长于水边湿地。方以智《通雅》:“荻,茎短小而实,其末(梢)曲如钩,类马鞭节,其叶狭长,而色重于芦,有白脊,其花先紫脆,后白如散丝,今人以为簾箔。”方以智说荻比芦短小、实中,荻梢如钩,叶背有白脊,花如散丝等等,把握这几点便不难判断芦苇和荻的区别。
芦苇周身可用。芦叶裹粽,清香可口;芦根入药,退热清火。芦苇秆可编席,花茎可扎扫帚,荻可披屋;芦、荻可用来护堤;芦、荻还有环保美化的作用。顾少府《池上苇》:“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判曹即分曹,判曹人指上班族。芦苇不足处是容易摇落、摧折。正如杜甫所描写的:“摧折不自守,秋风自落何。暂时花带雪,几处叶沉波。”
水边芦苇,也是农村、旷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春来了,苇的宿根长出青叶,修长青翠、随风摇曳,掀起似水波澜,相映于水光潋滟,美丽极了;到了秋天,芦花飘拂,四处纷飞,一片白色,苍苍凉凉,又是一番景象。李中庭诗:“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丛栽向池沼,长似在汀洲。”唐人张祜诗:“凿池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葱茏好比淮南树,疏雨偏宜海上鸥。”这些诗都流露了诗人对芦苇的喜爱,真是情有独钟。诗人爱芦,芦常与月同出。如杜甫:“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舟前芦荻花。”金人吴徵诗:“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再如京剧《打渔杀家》:“看看不觉红日斜,一轮明月照芦花。”都很有意境。画家爱芦,芦常与雁同出,大画家林风眠“芦雁”是他最擅长的题材之一。他的一幅芦雁图,在南京起拍价为56万元。要问画家为什么把芦苇与雁联系起来呢?就因为雁也能表现苍凉、空阔、孤寂的境界。不妨读一读《千家诗》中刘禹锡写的《雁》这首诗,再揣摩其意境:“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也营造了萧萧、苍凉、孤寂的氛围。芦苇也好,孤雁也好,用西方艺术家的观点来看,它就是一个符号、一个语码,犹如文学中的杜宇、蒲柳,它常用来表现寥旷、苍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写境界,渲染气氛。当年文天祥被俘北上,他有诗写道:“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也选择了芦花作比喻,写他年已老迈尚有亡国之痛、黍离之悲。爱国之情,和盘托出。
(选自《汉字的智慧》,有删减)
芦苇周身可用。芦叶裹粽,清香可口;芦根入药,退热清火。芦苇秆可编席,花茎可扎扫帚,荻可披屋;芦、荻可用来护堤;芦、荻还有环保美化的作用。顾少府《池上苇》:“池上分行种,公庭觉少尘。根离潮水岸,韵爽判曹人。”判曹即分曹,判曹人指上班族。芦苇不足处是容易摇落、摧折。正如杜甫所描写的:“摧折不自守,秋风自落何。暂时花带雪,几处叶沉波。”
水边芦苇,也是农村、旷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春来了,苇的宿根长出青叶,修长青翠、随风摇曳,掀起似水波澜,相映于水光潋滟,美丽极了;到了秋天,芦花飘拂,四处纷飞,一片白色,苍苍凉凉,又是一番景象。李中庭诗:“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丛栽向池沼,长似在汀洲。”唐人张祜诗:“凿池栽芦贮碧流,临轩一望似汀洲。葱茏好比淮南树,疏雨偏宜海上鸥。”这些诗都流露了诗人对芦苇的喜爱,真是情有独钟。诗人爱芦,芦常与月同出。如杜甫:“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舟前芦荻花。”金人吴徵诗:“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再如京剧《打渔杀家》:“看看不觉红日斜,一轮明月照芦花。”都很有意境。画家爱芦,芦常与雁同出,大画家林风眠“芦雁”是他最擅长的题材之一。他的一幅芦雁图,在南京起拍价为56万元。要问画家为什么把芦苇与雁联系起来呢?就因为雁也能表现苍凉、空阔、孤寂的境界。不妨读一读《千家诗》中刘禹锡写的《雁》这首诗,再揣摩其意境:“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也营造了萧萧、苍凉、孤寂的氛围。芦苇也好,孤雁也好,用西方艺术家的观点来看,它就是一个符号、一个语码,犹如文学中的杜宇、蒲柳,它常用来表现寥旷、苍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写境界,渲染气氛。当年文天祥被俘北上,他有诗写道:“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也选择了芦花作比喻,写他年已老迈尚有亡国之痛、黍离之悲。爱国之情,和盘托出。
(选自《汉字的智慧》,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