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引起课堂教学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老师通过刻苦研讨课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摸索出了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新路,课改的成果喜人。但喜悦之中静心想一想,教学中的某些环节还是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以笔者的亲身经历和目睹的课堂教学实录为依据,分析了小组合作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五种弊端并针对这五种弊端从四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 弊端 改进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引进课堂教学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老师通过刻苦研讨课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新路。课改的成果喜人,但喜悦之中静心想一想,教学中的某些环节还是存在着较多的误区。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亲历及所见,认为小组合作探究存在着以下五种弊端:
弊端一:问题无论难易,都要在小组内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是只要有疑难问题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不是讲闲话,就是保持沉默,这样不利于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费时,收效甚微,学生对教学方式产生排斥情绪。
弊端二:问题虽然有必要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但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
有些问题虽然是学生通过个体无法解决的,的确有合作解决的必要,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这样,没有经过个体思考,而匆忙展开讨论,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不够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的创见,这样不但解决不了疑难问题,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违反了常规。这样合作探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弊端三: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充分,刚开始就草草收场。
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展示和汇报上,而讨论的时间微乎其微,有的就是流于形式,学生讨论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甚至已经做好了答案,把学生当做朗读工具,一念了之。常此下去,学生的合作探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弊端四:讨论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教学中讨论的时间非长即短,时间短了,使问题刚一展开,就草草收场,长了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弊端五:学生讨论各行其道。
学生不能把精力集中到,问题的讨论上,而是胡乱的争吵,各行其道。不能很好的倾听别人的意见,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不会补充、不知否定,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难于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综上分析,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表面形式,探究的次数之多,探究的范围之广,唯独忽略合作探究的质量,从而从以往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极端,走向了合作探究的极端,为探究而探究。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很好把握。
二、 明确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个体的独立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要参与小组讨论,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品味感悟形成的。个体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有了自己的独道见解,却似懂非懂,这时展开小组讨论,效果最佳,收效最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之前,一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
三、 正确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完成富于挑战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主动参与,不低估学生的能力。把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加以讨论,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不能急功近利。
教师要全力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对讨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步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做到活而不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与倾听、学会否定、质疑、补充,这样学生就达到能;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 弊端 改进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引进课堂教学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老师通过刻苦研讨课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教学新路。课改的成果喜人,但喜悦之中静心想一想,教学中的某些环节还是存在着较多的误区。笔者就几年来的教学亲历及所见,认为小组合作探究存在着以下五种弊端:
弊端一:问题无论难易,都要在小组内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是只要有疑难问题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不是讲闲话,就是保持沉默,这样不利于学生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教学费时,收效甚微,学生对教学方式产生排斥情绪。
弊端二:问题虽然有必要在小组内合作探究,但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
有些问题虽然是学生通过个体无法解决的,的确有合作解决的必要,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这样,没有经过个体思考,而匆忙展开讨论,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表达的见解不够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的创见,这样不但解决不了疑难问题,反而容易掩盖学生的思维困惑,违反了常规。这样合作探究又有什么意义呢?
弊端三: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充分,刚开始就草草收场。
教学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学生的展示和汇报上,而讨论的时间微乎其微,有的就是流于形式,学生讨论的问题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甚至已经做好了答案,把学生当做朗读工具,一念了之。常此下去,学生的合作探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弊端四:讨论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教学中讨论的时间非长即短,时间短了,使问题刚一展开,就草草收场,长了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弊端五:学生讨论各行其道。
学生不能把精力集中到,问题的讨论上,而是胡乱的争吵,各行其道。不能很好的倾听别人的意见,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不会补充、不知否定,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难于驾驭,教学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综上分析,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表面形式,探究的次数之多,探究的范围之广,唯独忽略合作探究的质量,从而从以往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极端,走向了合作探究的极端,为探究而探究。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集体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很好把握。
二、 明确合作学习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个体的独立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要参与小组讨论,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品味感悟形成的。个体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由最初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有了自己的独道见解,却似懂非懂,这时展开小组讨论,效果最佳,收效最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之前,一定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时间。
三、 正确把握科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完成富于挑战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主动参与,不低估学生的能力。把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加以讨论,达到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通过长期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不能急功近利。
教师要全力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对讨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步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做到活而不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与倾听、学会否定、质疑、补充,这样学生就达到能;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