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保护小脑颗粒神经元抗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来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o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IL-6慢性预处理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然后后用谷氨酸急性刺激小脑颗粒神经元。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观察神经元的功能和凋亡的变化;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神经元内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和IL-6信号转导蛋白gp130 mRNA的表达。结果:IL-6(2.5、5和10ng/ml)慢性预处理培养的小
其他文献
通过对滨海沙地和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管胞形态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沙地湿地松人工林木材除硬度大于山地红壤湿地松人工林外,其余物理力学性
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总量(t-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及ERK2mRM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分为1h/d和1.5h/d组,共7周,运动结
对 4种水稻除草复混肥防除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表明 ,丁苄复混肥具有高效、水稻安全、省工、使用方便等特点 ,符合一次用药肥、全季有效的化学除草和施肥目标 ,是稻田一
目的:分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基因表达差异,探讨体外基因转染诱导内皮分化的可行性以及作为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应用前景。方法:分别从人
研究了美洲黑杨新无性系短伐期试验林5年生84个单株样本的生物量.结果表明,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下降,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此时林分密度仍是影响林分生物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