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丰富的知识流与信息流为英语教学思路的拓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面对多元信息资讯,教师在其教学转化过程中应起到筛选、管理、输出与引导控制作用,将丰富的视听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优良素材。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信息资讯;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4-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网络正在引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甚至学习方式的质变。对于教学来说,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与效果上要逊色于很多新媒体;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的涌入降低了传统课堂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此,探索依托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成为大家的共同呼声。在英语教学中,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时代来临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学习的基础行为是“听、说、读、写”。多年以前,传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听的是教师的课堂口述与录音带,说的是课本与教材内容,读与写的无外乎复习参考资料。以上种种,应对应试教育要求尚可,却终究难以逃脱“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的窠臼。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大大扩展,他们可以轻松借助网络、手机客户端等获取知识与资讯。学生可以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查单词,看好莱坞大片与美剧,阅读英文新闻等。在这样的条件下,课本内提供的基础知识便很容易丧失吸引力,显得乏味、单调,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客观来看,“书本粉笔黑板”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甚至投影、PPT等较新的手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已经滞后于技术的发展。
可见,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引入新思维、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已经势在必行,这些手段可以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良和提升,主要用于利用课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并非抛弃原有基础而另起炉灶。
二、多元信息资讯的收集与筛选以及教学转化
总体来看,能够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帮助,而又易于获取的資料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字类资料,如英文报纸,手机上的英语词典等学习客户端里的文字内容;二是音频类的资料,如CNN、BBC广播等;三是视频类资料,如流行的好莱坞大片、热播美剧、央视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等。这些资源具有容易获取、涉及范围广、内容精彩丰富且可读性相对较高的特点,适于选取其中片段作为中学教学素材使用。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指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对原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出与书本知识难度相近,但趣味性更强,可以相互补充的短文、新闻片段,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进行研读。在前期备课工作中,教师应根据需要,替换掉生僻单词与句式,以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这种模式可以替换掉一部分价值相对较低的课后练习题的讲解,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第二种思路是引导学生自主吸收课外媒体资讯。教师可列出知识目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鼓励学生收看CCTV外文频道的相关节目,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及在阅读中把握信息的能力。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休闲娱乐时注意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假期可适度推荐学生收看《生活大爆炸》等经典美剧,或最新上映的英文版电影,同时提出作业要求,如总结其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背诵经典句式等。
第三种思路是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小游戏,以克服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心理障碍,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与反应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演绎某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模拟一些名人的演讲等。在这种氛围下,相较于传统的课堂问答,学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而小组性的活动也更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教师在以上教学行为中,必须起到多元信息资讯筛选、管理、输出与引导控制中枢的作用,集中负责原材料的净化、过滤以及难易转化。切不可以放任自流的心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节奏失控,导致占用了学习时间却无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极大丰富了中学教学的技术手段,但也对英语教师本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模式与新技术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网络和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更要求其具有在泥沙俱下的信息大潮中准确掌握和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将丰富的视听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优良素材,以新的视听模式进行语言教学,无疑更加契合当今包容与开放的时代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英语学习习惯。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外;信息资讯;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34-01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爆发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网络正在引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甚至学习方式的质变。对于教学来说,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与效果上要逊色于很多新媒体;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的涌入降低了传统课堂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此,探索依托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成为大家的共同呼声。在英语教学中,这一命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时代来临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冲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学习的基础行为是“听、说、读、写”。多年以前,传统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听的是教师的课堂口述与录音带,说的是课本与教材内容,读与写的无外乎复习参考资料。以上种种,应对应试教育要求尚可,却终究难以逃脱“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的窠臼。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大大扩展,他们可以轻松借助网络、手机客户端等获取知识与资讯。学生可以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查单词,看好莱坞大片与美剧,阅读英文新闻等。在这样的条件下,课本内提供的基础知识便很容易丧失吸引力,显得乏味、单调,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客观来看,“书本粉笔黑板”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甚至投影、PPT等较新的手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已经滞后于技术的发展。
可见,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趋势,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引入新思维、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已经势在必行,这些手段可以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手段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良和提升,主要用于利用课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并非抛弃原有基础而另起炉灶。
二、多元信息资讯的收集与筛选以及教学转化
总体来看,能够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帮助,而又易于获取的資料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文字类资料,如英文报纸,手机上的英语词典等学习客户端里的文字内容;二是音频类的资料,如CNN、BBC广播等;三是视频类资料,如流行的好莱坞大片、热播美剧、央视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等。这些资源具有容易获取、涉及范围广、内容精彩丰富且可读性相对较高的特点,适于选取其中片段作为中学教学素材使用。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指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对原材料进行筛选,选择出与书本知识难度相近,但趣味性更强,可以相互补充的短文、新闻片段,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进行研读。在前期备课工作中,教师应根据需要,替换掉生僻单词与句式,以便于学生消化吸收。这种模式可以替换掉一部分价值相对较低的课后练习题的讲解,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第二种思路是引导学生自主吸收课外媒体资讯。教师可列出知识目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鼓励学生收看CCTV外文频道的相关节目,既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及在阅读中把握信息的能力。又如可以鼓励学生在休闲娱乐时注意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假期可适度推荐学生收看《生活大爆炸》等经典美剧,或最新上映的英文版电影,同时提出作业要求,如总结其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背诵经典句式等。
第三种思路是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可以定期在班级内举办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小游戏,以克服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心理障碍,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与反应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演绎某电影中的经典桥段,模拟一些名人的演讲等。在这种氛围下,相较于传统的课堂问答,学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而小组性的活动也更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教师在以上教学行为中,必须起到多元信息资讯筛选、管理、输出与引导控制中枢的作用,集中负责原材料的净化、过滤以及难易转化。切不可以放任自流的心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节奏失控,导致占用了学习时间却无法达到预期学习效果,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极大丰富了中学教学的技术手段,但也对英语教师本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模式与新技术不仅仅要求教师掌握网络和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更要求其具有在泥沙俱下的信息大潮中准确掌握和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将丰富的视听资源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优良素材,以新的视听模式进行语言教学,无疑更加契合当今包容与开放的时代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英语学习习惯。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