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世纪,新课程理念广为传播,积极的做法。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突出了学生的全面培训的质量,突出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科学探究。科学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调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非常重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教多方位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75-0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象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这种“教”的学习方式沿袭了多少年,未有本质性的改变。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面推进,这才出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而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性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物理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素质。探究性以问题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探究性”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物理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物理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在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而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为物理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因而,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所以,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应该作为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研究和开拓出科学合理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责任。我们既要从长远看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同时又要冷静、清晰地理清思路,有准备地、能动地接受新教法的思想和理念。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有不同的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则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探究式教学的主线应该是一致的,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条主线,笔者认为不管是怎样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都必须包含“学生初探-师生共探-探究反思”三个基本探究环节。这三个基本探究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首先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波普曾说过:“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展就是对“疑问”的追寻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我们从生活情境入手,或从物理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当前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中:我们先播放飞机投掷炸弹的录像,最后定格在飞机下有三枚炸弹的画面,然后问学生:看到屏幕上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能提出哪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呢?学生兴趣大增,纷纷提出问题,教师选取与本节有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燃起对问题寻根究底的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有:(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实验、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取一块大砝码放在桌上,要用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两根线提易断?较多的学生说用一根线提易断,老师演示实验的结果却大出学生所料,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点燃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1 课堂上,要注意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在新课程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否定讲授教学法。为了提高探究质量,不能忽视讲授法的应用。探究教学与讲授教学法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因为探究的过程离不开应用知识和技能;在提出问题时,评价问题的价值和可操作性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在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试验时,需要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检验和评价探究的结果,需要原理、模型和理论。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全靠直接探究获得。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学生怎么会想到忽略空气阻力?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时,即使学生明白了这个方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怎么会想到用左手来判断?在探究电磁感应规律时,若不知道磁通量的概念,怎么会想到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等等。某些内容采用讲授教学法会比用探究式教学更实际和有效。
在面对众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时,哪些内容适合学生探究?哪些内客适合教师讲授?有研究表明,“内容更值得重新发现则更适合探究式教学。如;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物理学探究性实验;与物理有关的多学科综合性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等值得学生去探究”。当教学内容非常简单或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的感性经验时,讲授法可能是一种更适合的选择。所以说,有的课适宜于用讲授法教学,有的课适宜于探究式教学,有的课适宜于讲授中有探究或探究中有讲授的混合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知识,是一种刨新应用的模式。
2 要引导探索,把研究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探究性的过程中,常常難以把握探究性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奏效、问题的解决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启发引导,关键在“导”,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导中一定要有新意,能承上启下,激活学生的原认知,带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学生山重水覆疑无路时,经教师点拨,豁然开朗。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通过教师点拨,设 “疑”布“惑”,激疑启思,启发学生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各种假设因素。然后通过实验对所有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哪些假设是正确的,哪些假设是不正确的。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 更重要的事,要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
根据高中新教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特点,在探究式教学中,对新教材内容的把握,无疑取决于学生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理应成为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要探索内容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授探究性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开展探究。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因此,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索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对于课本上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可改为探索性实验。例如:在楞次定律教学时,先用实验展示情景:导线在蹄形磁铁中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中有电流,电流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然后提出问题,当闭合圆形线圈静止在磁感应强度逐渐增大的磁场中时,方向如何判断?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是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所以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于是引导学生用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首先让学生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在实验之前,先用一节旧电池检查电流的方向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关系,然后,用灵敏电流计与副线圈相连,将条形磁铁在线圈中插入和抽出,观察这两个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变化的关系。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得出楞次定律。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探究,就会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又学会了科学思维的方式,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最后,探究式教学法要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
探究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必须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参加诸如物理数据或資料等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解释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使之认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
总之,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我们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某节课,而应该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精神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就一定能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75-02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象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这种“教”的学习方式沿袭了多少年,未有本质性的改变。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面推进,这才出现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革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而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性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物理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素质。探究性以问题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们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探究性”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物理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物理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程标准提倡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在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努力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协作者、促进者和组织者。而学生的主动探究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为物理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因而,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所以,顺利开展探究式教学,应该作为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研究和开拓出科学合理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教师的责任。我们既要从长远看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同时又要冷静、清晰地理清思路,有准备地、能动地接受新教法的思想和理念。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多样化、多元化的,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有不同的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则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探究式教学的主线应该是一致的,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条主线,笔者认为不管是怎样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都必须包含“学生初探-师生共探-探究反思”三个基本探究环节。这三个基本探究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首先我们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波普曾说过:“问题能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去实验、去观察”。“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人类的发展就是对“疑问”的追寻和实践创新的结果。我们从生活情境入手,或从物理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当前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如在平抛运动的教学中:我们先播放飞机投掷炸弹的录像,最后定格在飞机下有三枚炸弹的画面,然后问学生:看到屏幕上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们能提出哪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呢?学生兴趣大增,纷纷提出问题,教师选取与本节有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燃起对问题寻根究底的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有:(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实验、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取一块大砝码放在桌上,要用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两根线提易断?较多的学生说用一根线提易断,老师演示实验的结果却大出学生所料,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点燃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1 课堂上,要注意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在新课程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要否定讲授教学法。为了提高探究质量,不能忽视讲授法的应用。探究教学与讲授教学法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因为探究的过程离不开应用知识和技能;在提出问题时,评价问题的价值和可操作性时需要一定的知识;在做出猜想、假设时,需要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试验时,需要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检验和评价探究的结果,需要原理、模型和理论。这些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全靠直接探究获得。例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学生怎么会想到忽略空气阻力?在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时,即使学生明白了这个方向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怎么会想到用左手来判断?在探究电磁感应规律时,若不知道磁通量的概念,怎么会想到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等等。某些内容采用讲授教学法会比用探究式教学更实际和有效。
在面对众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时,哪些内容适合学生探究?哪些内客适合教师讲授?有研究表明,“内容更值得重新发现则更适合探究式教学。如;物理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物理学探究性实验;与物理有关的多学科综合性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等值得学生去探究”。当教学内容非常简单或学生对某一现象有大量的感性经验时,讲授法可能是一种更适合的选择。所以说,有的课适宜于用讲授法教学,有的课适宜于探究式教学,有的课适宜于讲授中有探究或探究中有讲授的混合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知识,是一种刨新应用的模式。
2 要引导探索,把研究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探究性的过程中,常常難以把握探究性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奏效、问题的解决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启发引导,关键在“导”,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导中一定要有新意,能承上启下,激活学生的原认知,带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学生山重水覆疑无路时,经教师点拨,豁然开朗。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通过教师点拨,设 “疑”布“惑”,激疑启思,启发学生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各种假设因素。然后通过实验对所有的可能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哪些假设是正确的,哪些假设是不正确的。在检验假设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 更重要的事,要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
根据高中新教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特点,在探究式教学中,对新教材内容的把握,无疑取决于学生如何开展探究性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理应成为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要探索内容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授探究性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在实验中开展探究。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于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也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因此,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索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对于课本上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可改为探索性实验。例如:在楞次定律教学时,先用实验展示情景:导线在蹄形磁铁中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中有电流,电流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确定。然后提出问题,当闭合圆形线圈静止在磁感应强度逐渐增大的磁场中时,方向如何判断?由于感应电流的产生是由磁通量的变化引起的,所以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变化有关,于是引导学生用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首先让学生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在实验之前,先用一节旧电池检查电流的方向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关系,然后,用灵敏电流计与副线圈相连,将条形磁铁在线圈中插入和抽出,观察这两个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变化的关系。根据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得出楞次定律。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探究,就会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又学会了科学思维的方式,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最后,探究式教学法要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
探究教学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必须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参加诸如物理数据或資料等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解释的活动,使之真正接触由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使之认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
总之,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我们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某节课,而应该将探究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相信,只要加强学习、研究,努力实践,认真总结,让科学探究精神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中,就一定能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