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级江西赣江新区的设立是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是南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支撑。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展南昌发展新空间、创新驱动等多角度分析赣江新区的建立给南昌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关键词:赣江新区;南昌;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型经济
“十三五”时期是南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基本成型期。201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江西赣江新区,新晋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为顺应国家级赣江新区的设立,引导南昌城市走向沿北纵深推进,南昌将从“跨江发展、沿江拓展”转向“跨江临湖、揽山入城,城市主轴线定位赣江”,边界范围内大南昌城市总用地面积拓展为1500平方公里,赣江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功能区,对南昌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赣江新区是做强南昌的战略支点
南昌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将赣江新区打造成为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高地,江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引爆点,以及新一轮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战略平台。1
(一)带动南昌区域经济合作
赣江新区将支持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对南昌建设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非凡的意义。赣江新区的设立会进一步加强南昌与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分工合作,深化与长沙、武汉、合肥等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构建有强力的“中四角”,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对接上海、重庆和昆明等中心城市,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合作,加快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和沪昆高铁经济走廊,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海西城市群合作,全面对接国际国内运输通道,重点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业产业转移。
(二)促进南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赣江新区要成为江西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杆和典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南昌作为对接“一带一路“的优先区域,赣江新区的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南昌对外经济合作。2015年南昌市实际利用外资27.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港台、东盟和欧盟是南昌的主要贸易、投资伙伴,进出口也主要来自东盟、欧盟以及美国。
在《南昌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中,赣江新区被列为重点试点试验区域,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和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南昌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通过降成本、优环境、稳增长,促进“南昌光谷”“南昌慧谷”产业发展,促进低碳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促进贸易投资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设立小微“两创”示范基金,建设基金集聚区,推广“重资本运营、轻资产招商”模式,探索区域战略合作新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新举措,探索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探索创新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政策,探索新型贸易方式支持机制,建设进境肉类指定口岸,拓宽“走出去”渠道,搭建国际合作服务平台,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国资国企国际投资合作监管体系,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和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扩大开放领域,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新优势,促进内陆地区更高水平开放,优化提升昌北机场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2
在江西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关于深入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中提及,启动建设赣江新区,积极争取在南昌设立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江西最大的综合性改革开放平台;积极筹办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打造展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国际性开放合作平台。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贸易“根据地”,营造开放新环境。依托我国驻外机构、赣籍中资企业、海外江西同乡会,重点设立美国、德国、新西兰、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5个省级驻外经贸代表处,在香港、韩国、北京、上海、广州、厦门设立省商务厅驻外经济联络处或招商中心,培育20个境外示范商会,支持建设20个境外企业示范办事处;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东盟、中东、中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设10个江西商品展示中心及海外物流仓库;打造20个国际友城合作的典范和样板,办好“中国江西国际友城合作周”活动和“海外华侨华人赣鄱投资创业洽谈会”;在欧美国家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海外人才江西行”和“海智惠赣鄱”等活动;争取在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俄罗斯、赞比亚、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干达、赤道几内亚以及多哥等国家建设10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让南昌开放发展的动力更足、活力更旺、合力更强。
二、赣江新区引领南昌城市走向“鄱阳湖时代”
赣江新区范围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共青城市、永修县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使南昌城市延展到鄱阳湖区域,将为南昌城镇化拓展巨大空间。“十三五”期间,南昌将力争市域主题功能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协同有力,着力打造各大新城,创建多核南昌。
(一)拓展南昌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南昌城市对外将集中建设区域的边界,北至桑海开发区与永修县边界,南至G60沪昆高速公路,东至塘南,西至石埠,通过实施“揽山入城”计划,规划建设新西外环线和市区至湾里的轻轨线将梅岭纳入城市怀抱。在纵达鄱阳湖及梅岭等大尺度生态区域之间采取田园城市形态,并配以昌景黄高铁、环鄱阳湖旅游公路、昌万公路、昌九抚大道(新东外环线)等东部路网,使南昌城市延展到鄱阳湖区域。根据国家定位,赣江新区是未来产业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区域,有利于加快昌九一体化、南昌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赣江新区将依托南昌省会城市和九江沿江优势,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对内,南昌加快旧城复兴,对省行政中心和洪都原址进行现代商业功能开发。将北起阳明路,南至洪城路,西起赣江、抚河,东至八一大道范围划定为历史城区,规划建设万寿宫、绳金塔、佑民寺、进贤仓等历史文化街区。
此外,对赣江岸线及城市湖岸进行再梳理开发,保持足够和足以体现水城风貌的公共亲水空间。其中,通过步行街区将滕王阁、四湖、八一广场连接,恢复南昌人生活在赣江、娱乐在赣江的往昔景象;对红谷滩CBD局部沿江路的线位进行调整,扩大滨江公园的面积,同时开发利用约2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
(二)提升南昌交通体系
南昌综合枢纽建设将結合赣江新区规划。依托赣江新区设立带来的红利,南昌将构建星字型高速铁路网络格局。一横为杭长客专;一纵为京九客专;一斜为昌景黄客专。其中,京九客专从西侧绕过梅岭与沪昆客专并站于南昌西站,成为南昌市高速铁路的对外交通出入口。此外,新建昌北机场城际铁路枢纽站,提升改造南昌站,成为南昌另一处城际铁路枢纽站。“十三五”重点建设(在建)南绕城高速公路;实施“揽山入城”计划,将九龙湖延伸至梅岭脚下;将南昌西绕城高速公路外移至梅岭东侧,北接昌九高速公路,南与沪昆高速公路对接;推进长江中游江西段6米深水航道建设,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促进九江港与南昌港分工合作,加强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等国内重要港口的接驳运输与合作,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启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密南昌至乌鲁木齐、西安、厦门等国内干线航班,开辟南昌通达东南亚、欧美国际航线。
对内,南昌将构建市域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洪都大道——洪城路高架路,全面打通城区断头路。完善跨赣江通道布局,加速推进在建过江通道建设,争取启动建设二七跨江桥隧及九龙湖的跨江桥隧项目,搭建14座跨江工程。
此外,南昌将建设包括现代有轨电车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中运量公交。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重均达到60%以上。全力保障落实“线网5条,站点128座,总长度约168公里”的轨道交通规划,争取每年新建一条、竣工一条。届时,南昌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将大大提升,极大地缓解南昌市交通出行能力。
三、赣江新区促进南昌城市规模、体量、产业扩大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与长沙、武汉、合肥相对比,南昌无论在GDP还是在人口和面积对落后于其他三个省会城市。如表1所示,2015年南昌的GDP总量大幅度落后于武汉,不到长沙的一半。赣江新区的设立将打开了南昌城镇化的巨大空间,465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南昌区域,按照国家定位,它就是未来产业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就是未来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按照“十二五”期间四个城市GDP增长态势,预期在“十三五”期间,在2016年整合“大昌北”区域管理体制,实施“揽山入城”计划,拖动九龙湖持续开发,以海昏侯墓重大考古发现和万达文化旅游城开业为契机,全面推进国内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在2017年争取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南昌市城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超过60%,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期间,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预期年均增长9%-10%,到2020年将突破7000亿元,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左右和11%左右,到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将突破5万元、农民收入将达到2.3万元。届时,贫困发生率将降低至0.5%。南昌将实现“两提前一成型”,即提前实现2020年较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提前并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核心增长极基本成型。
数据来源:各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赣江新区加速南昌创新驱动
赣江新区,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应该成为江西省的“四区一极”,即:全省创新的引领区、开放的先行区、改革的试验区、合作的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赣江新区的发展是不走传统的拼资源、拼消耗的落后的发展方式,而是依靠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引领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赣江新区及周边集聚了全省大部分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是全省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新区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尽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赣江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新区要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方面走在前面,要在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200强企业、集聚高端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走在前面,成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杆和典范。赣江新区将提升南昌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率先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与山脉水系相融合的滨湖临江宜居宜业新城。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制造业向信息化、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综上所述,赣江新区的建设将促进南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转
型升级,推进南昌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
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96号。
[2]《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南昌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
关键词:赣江新区;南昌;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型经济
“十三五”时期是南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基本成型期。2016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江西赣江新区,新晋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为顺应国家级赣江新区的设立,引导南昌城市走向沿北纵深推进,南昌将从“跨江发展、沿江拓展”转向“跨江临湖、揽山入城,城市主轴线定位赣江”,边界范围内大南昌城市总用地面积拓展为1500平方公里,赣江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功能区,对南昌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赣江新区是做强南昌的战略支点
南昌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将赣江新区打造成为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的战略通道,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高地,江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引爆点,以及新一轮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战略平台。1
(一)带动南昌区域经济合作
赣江新区将支持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对南昌建设成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非凡的意义。赣江新区的设立会进一步加强南昌与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的分工合作,深化与长沙、武汉、合肥等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构建有强力的“中四角”,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对接上海、重庆和昆明等中心城市,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合作,加快发展长江黄金水道和沪昆高铁经济走廊,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海西城市群合作,全面对接国际国内运输通道,重点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业产业转移。
(二)促进南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赣江新区要成为江西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杆和典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南昌作为对接“一带一路“的优先区域,赣江新区的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南昌对外经济合作。2015年南昌市实际利用外资27.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港台、东盟和欧盟是南昌的主要贸易、投资伙伴,进出口也主要来自东盟、欧盟以及美国。
在《南昌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中,赣江新区被列为重点试点试验区域,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和形成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南昌在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通过降成本、优环境、稳增长,促进“南昌光谷”“南昌慧谷”产业发展,促进低碳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促进贸易投资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设立小微“两创”示范基金,建设基金集聚区,推广“重资本运营、轻资产招商”模式,探索区域战略合作新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新举措,探索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探索创新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政策,探索新型贸易方式支持机制,建设进境肉类指定口岸,拓宽“走出去”渠道,搭建国际合作服务平台,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国资国企国际投资合作监管体系,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和外向型产业集群,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扩大开放领域,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新优势,促进内陆地区更高水平开放,优化提升昌北机场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化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2
在江西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关于深入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中提及,启动建设赣江新区,积极争取在南昌设立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江西最大的综合性改革开放平台;积极筹办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打造展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国际性开放合作平台。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投资贸易“根据地”,营造开放新环境。依托我国驻外机构、赣籍中资企业、海外江西同乡会,重点设立美国、德国、新西兰、新加坡、埃塞俄比亚等5个省级驻外经贸代表处,在香港、韩国、北京、上海、广州、厦门设立省商务厅驻外经济联络处或招商中心,培育20个境外示范商会,支持建设20个境外企业示范办事处;在欧美发达国家和东盟、中东、中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设10个江西商品展示中心及海外物流仓库;打造20个国际友城合作的典范和样板,办好“中国江西国际友城合作周”活动和“海外华侨华人赣鄱投资创业洽谈会”;在欧美国家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开展“海外人才江西行”和“海智惠赣鄱”等活动;争取在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俄罗斯、赞比亚、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干达、赤道几内亚以及多哥等国家建设10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让南昌开放发展的动力更足、活力更旺、合力更强。
二、赣江新区引领南昌城市走向“鄱阳湖时代”
赣江新区范围包括南昌市青山湖区、新建区和共青城市、永修县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65平方公里,使南昌城市延展到鄱阳湖区域,将为南昌城镇化拓展巨大空间。“十三五”期间,南昌将力争市域主题功能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协同有力,着力打造各大新城,创建多核南昌。
(一)拓展南昌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南昌城市对外将集中建设区域的边界,北至桑海开发区与永修县边界,南至G60沪昆高速公路,东至塘南,西至石埠,通过实施“揽山入城”计划,规划建设新西外环线和市区至湾里的轻轨线将梅岭纳入城市怀抱。在纵达鄱阳湖及梅岭等大尺度生态区域之间采取田园城市形态,并配以昌景黄高铁、环鄱阳湖旅游公路、昌万公路、昌九抚大道(新东外环线)等东部路网,使南昌城市延展到鄱阳湖区域。根据国家定位,赣江新区是未来产业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区域,有利于加快昌九一体化、南昌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赣江新区将依托南昌省会城市和九江沿江优势,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对内,南昌加快旧城复兴,对省行政中心和洪都原址进行现代商业功能开发。将北起阳明路,南至洪城路,西起赣江、抚河,东至八一大道范围划定为历史城区,规划建设万寿宫、绳金塔、佑民寺、进贤仓等历史文化街区。
此外,对赣江岸线及城市湖岸进行再梳理开发,保持足够和足以体现水城风貌的公共亲水空间。其中,通过步行街区将滕王阁、四湖、八一广场连接,恢复南昌人生活在赣江、娱乐在赣江的往昔景象;对红谷滩CBD局部沿江路的线位进行调整,扩大滨江公园的面积,同时开发利用约2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
(二)提升南昌交通体系
南昌综合枢纽建设将結合赣江新区规划。依托赣江新区设立带来的红利,南昌将构建星字型高速铁路网络格局。一横为杭长客专;一纵为京九客专;一斜为昌景黄客专。其中,京九客专从西侧绕过梅岭与沪昆客专并站于南昌西站,成为南昌市高速铁路的对外交通出入口。此外,新建昌北机场城际铁路枢纽站,提升改造南昌站,成为南昌另一处城际铁路枢纽站。“十三五”重点建设(在建)南绕城高速公路;实施“揽山入城”计划,将九龙湖延伸至梅岭脚下;将南昌西绕城高速公路外移至梅岭东侧,北接昌九高速公路,南与沪昆高速公路对接;推进长江中游江西段6米深水航道建设,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促进九江港与南昌港分工合作,加强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等国内重要港口的接驳运输与合作,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启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密南昌至乌鲁木齐、西安、厦门等国内干线航班,开辟南昌通达东南亚、欧美国际航线。
对内,南昌将构建市域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洪都大道——洪城路高架路,全面打通城区断头路。完善跨赣江通道布局,加速推进在建过江通道建设,争取启动建设二七跨江桥隧及九龙湖的跨江桥隧项目,搭建14座跨江工程。
此外,南昌将建设包括现代有轨电车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中运量公交。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重均达到60%以上。全力保障落实“线网5条,站点128座,总长度约168公里”的轨道交通规划,争取每年新建一条、竣工一条。届时,南昌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将大大提升,极大地缓解南昌市交通出行能力。
三、赣江新区促进南昌城市规模、体量、产业扩大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与长沙、武汉、合肥相对比,南昌无论在GDP还是在人口和面积对落后于其他三个省会城市。如表1所示,2015年南昌的GDP总量大幅度落后于武汉,不到长沙的一半。赣江新区的设立将打开了南昌城镇化的巨大空间,465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南昌区域,按照国家定位,它就是未来产业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就是未来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按照“十二五”期间四个城市GDP增长态势,预期在“十三五”期间,在2016年整合“大昌北”区域管理体制,实施“揽山入城”计划,拖动九龙湖持续开发,以海昏侯墓重大考古发现和万达文化旅游城开业为契机,全面推进国内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在2017年争取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南昌市城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超过60%,实现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期间,南昌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预期年均增长9%-10%,到2020年将突破7000亿元,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左右和11%左右,到2020年城镇居民收入将突破5万元、农民收入将达到2.3万元。届时,贫困发生率将降低至0.5%。南昌将实现“两提前一成型”,即提前实现2020年较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提前并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核心增长极基本成型。
数据来源:各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赣江新区加速南昌创新驱动
赣江新区,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应该成为江西省的“四区一极”,即:全省创新的引领区、开放的先行区、改革的试验区、合作的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赣江新区的发展是不走传统的拼资源、拼消耗的落后的发展方式,而是依靠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引领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赣江新区及周边集聚了全省大部分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是全省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新区将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尽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培育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赣江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条件,新区要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方面走在前面,要在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200强企业、集聚高端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走在前面,成为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杆和典范。赣江新区将提升南昌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率先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与山脉水系相融合的滨湖临江宜居宜业新城。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制造业向信息化、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综上所述,赣江新区的建设将促进南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转
型升级,推进南昌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
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96号。
[2]《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南昌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