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个遭遇不幸的女性,萧红笔下女性的描写更具真实性,对底层民众,特别是对底层的被男性压迫的女性给予深刻同情。《生死场》中刻画在抗日背景下的不同女性,在男性压迫下,麻木生活着,最终一一走向不幸。通过分析《生死场》中不同女性可以更深入了解那一时代女性地位。
【关键词】:女性;麻木;反抗;挣扎;萧红个人经历
前言
萧红的《生死场》的第一版序言和后记分别由鲁迅和胡风完成。胡风赞扬书中体现的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爱国意识的觉醒,鲁迅也称作品表现“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1】作为男性批评家,两人都模糊了萧红作品对女性权利的强调,而《生死场》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对民族兴亡的关注,更是对个人的关怀,尤其是女性。所以我通过这篇论文来著重强调《生死场》中男性父权专制下女性的典型形象。
一、受压迫而麻木的悲剧女性
(一)麻面婆:
麻面婆在《生死场》中出现次数不多,却是典型的逆来顺受的旧社会农村妇女形象,麻木愚昧。面对二里半的咒骂,她没有怨言,也不会反抗,麻木地做着身为一个妻子应做的琐事。在书中麻面婆洗衣时写到“她的身子向前继续伏动,汗流到嘴了,她舐尝了一点盐的味,汗流到眼睛的时候,那是非常辣,她急切用湿手揩拭一下,但仍不停的洗濯”,尽管她眼睛不适,仍不停洗濯”,以及在写她急忙做饭时“她知道家人要回来吃饭,慌张着心弦,她用泥浆浸过的手去墙角拿茅草,她贴了满手的茅草,就那样,她烧饭,她的手从来没用清水洗过”,“头发飘满了脸,那样,麻面婆是一只母熊了!母熊带着草类进洞”,这一系列动作描写都体现了麻面婆家务繁多,正如书中所写“麻面婆的事是一件紧跟一件,有必要时,她放下一件又去做别的”。她如此慌张着急地做一件又一件事是为什么呢?她害怕丈夫的责骂,对丈夫绝对服从。从这其中便体现出当时农村社会中男性的绝对权威。
之所以说她愚昧是因为在小说中出现过这一场景:“麻面婆看见身旁别人家的倭瓜红了。她看一下,近处没有人,起始把靠菜地长着的四个大倭瓜都摘落下来了。两个和小西瓜一样大的,她叫孩子抱着”麻面婆一家三口摘自家的菜时候,发现别人家倭瓜好,就想占便宜,儿子手中倭瓜在被二里半发现后,“麻面婆在后面走着,她看的儿子遇了事,她巧妙的弯下身去,把两个更大的倭瓜丢进柿秧中。谁都看见她作这种事,只是她自己感到巧妙”,她自作聪明,最终被二里半呵斥,被大家像看戏一样地观望着,颜面扫地。这里写出了农村妇女爱占小便宜的愚昧形象。
(二)金枝母亲
金枝母亲的麻木体现在对亲情的麻木,对女儿的爱、母女之间的亲情已被贫困所吞噬。因为金枝摘了青柿子,十分愤怒地责骂她;在夜里睡觉时“接着她便要吐痰,通夜是这样,她吐痰,可是她并不把痰吐到地上;她愿意把痰吐到女儿的脸上”;在面对女儿出卖肉体赚来的一元票子,“母亲不注意女儿为什么不欢喜,她只跟了一张票子想到另一张,在她想,许多票子不都可以到手吗?她必须鼓励女儿”,“为了心切,她好像责备女儿一般,简直对于女儿没有热情”。这种对女儿的冷漠、麻木完全是出自于旧社会的压迫,人性在贫困中已完全扭曲,女性身上所固有的母爱已被磨灭。
二、在生活折磨中挣扎走向灭亡的女性
(一)金枝
萧红将女性的生育描写的十分具有特点及真实。“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可见,在当时的农村,女性等同于动物一般,是男性传宗接代的一种工具,地位低下。而金枝便是典型形象,在懵懂的年纪里,在并未尝到爱情滋味时候就被成业强占了身体,难道能说成业对她的这种行为是爱的表现吗?当然不能,这只是出于男性性欲。金枝的悲剧命运便始于未婚先孕,“女性在自己的身体防线被诸如暴力、疾病、伤残等打破时,常常会感受到自我遭到侵害,然而怀孕的意味却十分暧昧,怀孕的意义必定是由某一通过将女性身体规范化来控制妇女行为的社会符码所决定的。”【2】怀孕对金枝来说,成为了一种束缚,她不得不嫁给成业,而嫁给成业后便开始无尽的劳作,为成业洗衣做饭,养育孩子,如同小说开篇出现的麻面婆一样,然而,成业对金枝本就无爱,完全是出于对性的渴求,更别提对两人孩子的爱了,在厌恶孩子的哭闹中将其摔死。这一情节的描写使我不由联想到萧红的经历,在写作《生死场》之前,她曾与一个政法大学学生相恋怀孕,最终被遗弃。所以,金枝失去孩子这一情节写的十分真实、残酷而又简短。之所以认为金枝不像麻面婆一样愚昧,是因为在后期金枝具有一定反抗意识,在“金枝勇敢的走进都市,羞恨又把她赶回了乡村”后,看到日本人对同村人所做的恶行,她哼声“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变为“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她的这种反抗并不是一种觉醒,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始终便是父权等级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而她的这种不成熟的反抗也只是一种挣扎,无用的挣扎。
(二)月英
我认为月英和金枝都是对现实生活无力反抗,而又挣扎的典型形象。萧红描写月英受病痛折磨这一情节写的很成功。这与萧红自身有肺病是分不开的。“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头皮”,“借着火盆边的火光去细看,知道那是一些小蛆虫,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美丽的月英在生病后遭丈夫嫌弃,没有被照顾,又没有被医治,她大声咒骂丈夫,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在父权专制的社会,月英的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三、具有一定反抗意识的个性鲜明女性
王婆不同于逆来顺受的麻面婆,也不同于无力反抗、痛苦挣扎的金枝、月英,面对父权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制,她表现出自觉的反抗意识。“男权中心的社会体制要控制女性的身体,苛求女性的贞节,惩罚女性的'越轨行为'。”尽管,王婆嫁过三个男人,但她还是要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自己的路。面对丈夫的责骂,她从不忍气吞声;面对丈夫犹豫要不要反抗地主,她比丈夫更果断、更勇猛。有的时候,王婆甚至强于男性。在日本人到村子后,她勇敢地给革命者放哨,把“黑胡子”藏在家里,盡管她对革命不是很了解,但她临危不乱、义无反顾,这更加体现她的勇敢。
萧红曾在死前对友人说:“我最大的悲哀和苦痛,便是做了女人。”书中的女人们都是那一时代的牺牲品,对即使身处和平年代,生活在看似男女平等社会的我们仍然适用。
注释:
【1】鲁迅《(生死场)序》,上海荣光书局1935年版
参考文献:
【2】:刘禾《重返<生死场>》
【关键词】:女性;麻木;反抗;挣扎;萧红个人经历
前言
萧红的《生死场》的第一版序言和后记分别由鲁迅和胡风完成。胡风赞扬书中体现的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爱国意识的觉醒,鲁迅也称作品表现“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1】作为男性批评家,两人都模糊了萧红作品对女性权利的强调,而《生死场》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对民族兴亡的关注,更是对个人的关怀,尤其是女性。所以我通过这篇论文来著重强调《生死场》中男性父权专制下女性的典型形象。
一、受压迫而麻木的悲剧女性
(一)麻面婆:
麻面婆在《生死场》中出现次数不多,却是典型的逆来顺受的旧社会农村妇女形象,麻木愚昧。面对二里半的咒骂,她没有怨言,也不会反抗,麻木地做着身为一个妻子应做的琐事。在书中麻面婆洗衣时写到“她的身子向前继续伏动,汗流到嘴了,她舐尝了一点盐的味,汗流到眼睛的时候,那是非常辣,她急切用湿手揩拭一下,但仍不停的洗濯”,尽管她眼睛不适,仍不停洗濯”,以及在写她急忙做饭时“她知道家人要回来吃饭,慌张着心弦,她用泥浆浸过的手去墙角拿茅草,她贴了满手的茅草,就那样,她烧饭,她的手从来没用清水洗过”,“头发飘满了脸,那样,麻面婆是一只母熊了!母熊带着草类进洞”,这一系列动作描写都体现了麻面婆家务繁多,正如书中所写“麻面婆的事是一件紧跟一件,有必要时,她放下一件又去做别的”。她如此慌张着急地做一件又一件事是为什么呢?她害怕丈夫的责骂,对丈夫绝对服从。从这其中便体现出当时农村社会中男性的绝对权威。
之所以说她愚昧是因为在小说中出现过这一场景:“麻面婆看见身旁别人家的倭瓜红了。她看一下,近处没有人,起始把靠菜地长着的四个大倭瓜都摘落下来了。两个和小西瓜一样大的,她叫孩子抱着”麻面婆一家三口摘自家的菜时候,发现别人家倭瓜好,就想占便宜,儿子手中倭瓜在被二里半发现后,“麻面婆在后面走着,她看的儿子遇了事,她巧妙的弯下身去,把两个更大的倭瓜丢进柿秧中。谁都看见她作这种事,只是她自己感到巧妙”,她自作聪明,最终被二里半呵斥,被大家像看戏一样地观望着,颜面扫地。这里写出了农村妇女爱占小便宜的愚昧形象。
(二)金枝母亲
金枝母亲的麻木体现在对亲情的麻木,对女儿的爱、母女之间的亲情已被贫困所吞噬。因为金枝摘了青柿子,十分愤怒地责骂她;在夜里睡觉时“接着她便要吐痰,通夜是这样,她吐痰,可是她并不把痰吐到地上;她愿意把痰吐到女儿的脸上”;在面对女儿出卖肉体赚来的一元票子,“母亲不注意女儿为什么不欢喜,她只跟了一张票子想到另一张,在她想,许多票子不都可以到手吗?她必须鼓励女儿”,“为了心切,她好像责备女儿一般,简直对于女儿没有热情”。这种对女儿的冷漠、麻木完全是出自于旧社会的压迫,人性在贫困中已完全扭曲,女性身上所固有的母爱已被磨灭。
二、在生活折磨中挣扎走向灭亡的女性
(一)金枝
萧红将女性的生育描写的十分具有特点及真实。“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可见,在当时的农村,女性等同于动物一般,是男性传宗接代的一种工具,地位低下。而金枝便是典型形象,在懵懂的年纪里,在并未尝到爱情滋味时候就被成业强占了身体,难道能说成业对她的这种行为是爱的表现吗?当然不能,这只是出于男性性欲。金枝的悲剧命运便始于未婚先孕,“女性在自己的身体防线被诸如暴力、疾病、伤残等打破时,常常会感受到自我遭到侵害,然而怀孕的意味却十分暧昧,怀孕的意义必定是由某一通过将女性身体规范化来控制妇女行为的社会符码所决定的。”【2】怀孕对金枝来说,成为了一种束缚,她不得不嫁给成业,而嫁给成业后便开始无尽的劳作,为成业洗衣做饭,养育孩子,如同小说开篇出现的麻面婆一样,然而,成业对金枝本就无爱,完全是出于对性的渴求,更别提对两人孩子的爱了,在厌恶孩子的哭闹中将其摔死。这一情节的描写使我不由联想到萧红的经历,在写作《生死场》之前,她曾与一个政法大学学生相恋怀孕,最终被遗弃。所以,金枝失去孩子这一情节写的十分真实、残酷而又简短。之所以认为金枝不像麻面婆一样愚昧,是因为在后期金枝具有一定反抗意识,在“金枝勇敢的走进都市,羞恨又把她赶回了乡村”后,看到日本人对同村人所做的恶行,她哼声“从前恨男人,现在恨小日本子。”变为“我恨中国人呢!除外我什么也不恨。”她的这种反抗并不是一种觉醒,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始终便是父权等级制度对女性的压迫,而她的这种不成熟的反抗也只是一种挣扎,无用的挣扎。
(二)月英
我认为月英和金枝都是对现实生活无力反抗,而又挣扎的典型形象。萧红描写月英受病痛折磨这一情节写的很成功。这与萧红自身有肺病是分不开的。“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头皮”,“借着火盆边的火光去细看,知道那是一些小蛆虫,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美丽的月英在生病后遭丈夫嫌弃,没有被照顾,又没有被医治,她大声咒骂丈夫,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在父权专制的社会,月英的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三、具有一定反抗意识的个性鲜明女性
王婆不同于逆来顺受的麻面婆,也不同于无力反抗、痛苦挣扎的金枝、月英,面对父权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制,她表现出自觉的反抗意识。“男权中心的社会体制要控制女性的身体,苛求女性的贞节,惩罚女性的'越轨行为'。”尽管,王婆嫁过三个男人,但她还是要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自己的路。面对丈夫的责骂,她从不忍气吞声;面对丈夫犹豫要不要反抗地主,她比丈夫更果断、更勇猛。有的时候,王婆甚至强于男性。在日本人到村子后,她勇敢地给革命者放哨,把“黑胡子”藏在家里,盡管她对革命不是很了解,但她临危不乱、义无反顾,这更加体现她的勇敢。
萧红曾在死前对友人说:“我最大的悲哀和苦痛,便是做了女人。”书中的女人们都是那一时代的牺牲品,对即使身处和平年代,生活在看似男女平等社会的我们仍然适用。
注释:
【1】鲁迅《(生死场)序》,上海荣光书局1935年版
参考文献:
【2】:刘禾《重返<生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