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对中学美术课程中渗透环境意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意识的具体措施,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知和保护环境,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美术;环境意识;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5-0081-02
引 言
美术教学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美术创作题材离不开自然环境。目前美术课程中和环境有关的题材较为丰富,因此,将环境意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将其付诸行动,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
将环境教育与中学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增强学生美术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令其充分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观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将环境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索自然环境,树立良好的自然环境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令学生从美术课堂上就能够感受到身边的环境,养成热爱大自然的习惯,从而将环境保护落到实际行动中。总而言之,将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责任感,激发其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1]。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增强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学生才会主动地去调整以及转变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看待环境的问题上,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均持着一种假设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强烈程度有关。但是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知识往往并不等同于能力,即使学生在拥有了环保意识后,也并不总是会转化为行动。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教育,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例如,让学生从一些小动物或者是植物中,发现它们身上的美好之处,形成对小动物以及自然环境的喜爱,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审美观念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从而将环境保护付诸行动中[2]。
二、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方式
将环境教学渗透到小学美术中,除了需要充分挖掘美术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出环境教育的实践价值。因此,中學美术教师需要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价值。
(一)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课指的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或者是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以及美术欣赏能力,利用美术作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美术欣赏课中是非常清晰直观的,其遵循了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记忆。另外,美术欣赏课中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功能,在环境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种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艺术性,使其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海洋、天空、草原等大自然景观,通过视觉和感觉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著名的建筑,让学生掌握建筑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开始关心自己生活和居住的环境,重视自己生存空间的保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从对环境的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意识转变,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例如,在欣赏《拾穗》与《晚钟》两幅美术作品时,由于两幅作品的主题均与泥土有关,因此,在欣赏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触摸一下泥土,学生可能会感觉软绵绵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进行欣赏,最后学生会体会到泥土是充满灵气的,是种子发芽、生长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利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审美情趣。除此之外,在渗透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材上有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与环境教育存在一定联系的内容,应该采用恰当的方式解释其中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思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总之,教师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控好渗透层次,长此以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即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每个人均需要关注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了保证环境教育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以浙江某小学的美术教学为例,该学校始终十分关注生态环境教育,设计并建造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学校内部不仅具有宽阔的草坪,同时还有假山、庭院以及绿化围墙等,但是花园式的小学不是真正的自然环境,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佳模式。因此,为了保证环境教学取得的效果,该小学教师利用好校园内部的资源,将其与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如将其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观察和感受,体会人造环境的美,了解自然环境被破坏造成的反面影响,增强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由于环境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借助于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收集和整理一些与环境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最终帮助学生判断结论是否合理。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其批判思维的形成。 (三)发挥环保手工课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工课,增强学生的环保知识和技能。由于环保工艺课是将学生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的课程,因此在美术手工艺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工,将一些废弃无用的东西,变成非常重要的艺术品。例如,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如牙膏盒或者是易拉罐等材料,制作一幅装饰画,然后让学生利用其装饰自己的房间。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性,而且利用自己的双手来装饰房间,改善居住环境,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让学生积极参加变废为宝的活动,从收集废品直到学生的作品完成,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动手的乐趣,了解到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以及多种层次的教学方法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环保技能和环保意识。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借助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以定性评价为主,2014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在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评价时,必须以遵循艺术规律为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观,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水平,同时还必须注重美术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应该遵循多元化和多维度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考查学生的能力。美术教师在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尽量选择一些多元化的指标,可以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指标制定到评价指标中[3]。例如,为了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观察情况以及外在资料等均收集起来,为学生定制一种定制化的教学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尽量使教学评价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评价可以综合考虑教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必须重视学生自己的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创作作品的过程以及目的讲述出来,将自己作品的构思以及理念传递给其他学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结 语
将环境教育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将环境教育有效渗透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积极參与到环境保护中。
[参考文献]
[1]董 雪.以美术创作呈现生态环保主题:析《保护环境 珍爱生命:于华英环保艺术画集》[J].环境保护,2020(17):65-66.
[2]张中强.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立体研究与运用[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7.
[3]石 雁.浅谈生态道德培养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7):145.
作者简介:刘 淼(1994— ),女,河南许昌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关键词:中学美术;环境意识;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5-0081-02
引 言
美术教学和环境是紧密相连的,美术创作题材离不开自然环境。目前美术课程中和环境有关的题材较为丰富,因此,将环境意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绘画技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将其付诸行动,提升中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
将环境教育与中学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增强学生美术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可以令其充分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最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观念。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将环境教育与美术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而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索自然环境,树立良好的自然环境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令学生从美术课堂上就能够感受到身边的环境,养成热爱大自然的习惯,从而将环境保护落到实际行动中。总而言之,将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责任感,激发其对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1]。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增强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学生才会主动地去调整以及转变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看待环境的问题上,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均持着一种假设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强烈程度有关。但是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知识往往并不等同于能力,即使学生在拥有了环保意识后,也并不总是会转化为行动。因此,需要加强环境教育,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例如,让学生从一些小动物或者是植物中,发现它们身上的美好之处,形成对小动物以及自然环境的喜爱,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审美观念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从而将环境保护付诸行动中[2]。
二、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方式
将环境教学渗透到小学美术中,除了需要充分挖掘美术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出环境教育的实践价值。因此,中學美术教师需要结合美术课程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价值。
(一)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课指的是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或者是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以及美术欣赏能力,利用美术作品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美术欣赏课中是非常清晰直观的,其遵循了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记忆。另外,美术欣赏课中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功能,在环境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种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艺术性,使其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海洋、天空、草原等大自然景观,通过视觉和感觉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著名的建筑,让学生掌握建筑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开始关心自己生活和居住的环境,重视自己生存空间的保护。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来,从对环境的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意识转变,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例如,在欣赏《拾穗》与《晚钟》两幅美术作品时,由于两幅作品的主题均与泥土有关,因此,在欣赏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触摸一下泥土,学生可能会感觉软绵绵的,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进行欣赏,最后学生会体会到泥土是充满灵气的,是种子发芽、生长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而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利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同时还能够提高其审美情趣。除此之外,在渗透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材上有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与环境教育存在一定联系的内容,应该采用恰当的方式解释其中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思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总之,教师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控好渗透层次,长此以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向学生灌输这种意识,即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每个人均需要关注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环境保护中。为了保证环境教育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以浙江某小学的美术教学为例,该学校始终十分关注生态环境教育,设计并建造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学校内部不仅具有宽阔的草坪,同时还有假山、庭院以及绿化围墙等,但是花园式的小学不是真正的自然环境,只有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最佳模式。因此,为了保证环境教学取得的效果,该小学教师利用好校园内部的资源,将其与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如将其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观察和感受,体会人造环境的美,了解自然环境被破坏造成的反面影响,增强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除此之外,由于环境问题与人们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借助于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收集和整理一些与环境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最终帮助学生判断结论是否合理。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其批判思维的形成。 (三)发挥环保手工课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手工课,增强学生的环保知识和技能。由于环保工艺课是将学生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的课程,因此在美术手工艺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工,将一些废弃无用的东西,变成非常重要的艺术品。例如,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利用一些废旧的材料,如牙膏盒或者是易拉罐等材料,制作一幅装饰画,然后让学生利用其装饰自己的房间。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性,而且利用自己的双手来装饰房间,改善居住环境,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让学生积极参加变废为宝的活动,从收集废品直到学生的作品完成,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动手的乐趣,了解到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多种方式以及多种层次的教学方法开展环境教育,让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环保技能和环保意识。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与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借助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也有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以定性评价为主,2014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在对学生的艺术素质进行评价时,必须以遵循艺术规律为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观,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水平,同时还必须注重美术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应该遵循多元化和多维度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考查学生的能力。美术教师在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时,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尽量选择一些多元化的指标,可以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指标制定到评价指标中[3]。例如,为了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观察情况以及外在资料等均收集起来,为学生定制一种定制化的教学评价。除此之外,还应该尽量使教学评价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评价可以综合考虑教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必须重视学生自己的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创作作品的过程以及目的讲述出来,将自己作品的构思以及理念传递给其他学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结 语
将环境教育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因此,中学美术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将环境教育有效渗透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积极參与到环境保护中。
[参考文献]
[1]董 雪.以美术创作呈现生态环保主题:析《保护环境 珍爱生命:于华英环保艺术画集》[J].环境保护,2020(17):65-66.
[2]张中强.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立体研究与运用[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17.
[3]石 雁.浅谈生态道德培养视域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7):145.
作者简介:刘 淼(1994— ),女,河南许昌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