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站富人
中国的经济列车,已经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运行状态放缓放稳。这辆缓行的列车,在可预见的未来10年时间里,会择取哪些领域的弄潮儿,放入它的VIP富人包厢?
观察家认为,一个会大规模产生富豪的行业,应该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市场规模要比较大;第二,比较适于创业;第三,市场要处于成长期。
而与过去不同的是,未来中国创业者的创富速度会比以前更快、更猛。以前,创业者需要积累第一桶金,而现在,只需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在这组封面故事里,我们结合业界人士的分析,列举分析了一些可能是创富大户的领域,其中有的已经出现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也有看上去很美,但在实际运作中问题迭出的行业。
未来十年的中国,哪些会是生产富翁的领域?其财富增长方式如何?如果你是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到哪些产业?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近日分别采访了《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以及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请这两位业界人来给中国的财富“算算命”。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会大规模产生富豪的行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周健工:第一,市场规模要比较大;第二,比较适于创业;第三,市场要处于成长期。因为比较成熟的市场相对稳定,新的富豪不太容易产生。对中国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市场开放和准入的问题。你拿中国和印度来比,印度很多的富豪产生在能源、电信、航空、金融这些领域,而在中国,这些领域对民营企业开放还有限。
胡润:这个要看消费的潜力。消费潜力巨大的行业,都有可能产生富豪。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按此标准来衡量,你比较看好哪些领域?
周健工:可以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很多人认为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还有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是印度。它和中国的人口规模很近,发展的程度也大体接近。
我觉得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以及和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其实印度房地产富豪也挺多的,而美国就比较少。由于中国的城市化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最直接受益的一个产业就是房地产及其相关领域。
还有一块是IT互联网。互联网仍然是目前最活跃的创富领域,不断有互联网的概念出来,移动互联网出来了,云计算出来了,大数据也出来了,将来说不定还有人工智能。
从美国来看,高度城市化之后,他的服务和零售业创造了很多的富豪。中国虽然已经产生一批了,但跟高度城市化相关的服务业仍然还有很大的创富空间。不光是零售业,各种各样的连锁服务业,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都有很大的创富空间。
还有金融服务和投资领域。中国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仅会产生很多富豪,还会产生一大批中产阶层。他们在家庭投资理财方面需求是非常大的。这在美国已经很充分。
还有生物制药领域。这方面,印度比中国要发达。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这些都会给医疗、保健和生物制药带来很多的机会。
还有一个是比较难确定的,就是媒体领域。美国有很多媒体的富豪。2011年统计过一次,在美国的400富豪榜上,有十分之一是跟媒体有关的。我说的是传统媒体。印度也有很多。但是在中国,首先,传统媒体将来往哪方面发展还不清楚;其次,传统媒体仍然管制得很严格。如果这个领域对民营开放的话,也会有很多创富的机会。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就是多元化的,不是指某个具体的领域。很多富豪都是多元化的产业集团。比如做制造业的可以很轻易进入房地产领域,然后可以做文化产业,做个主题公园,然后进入零售业,进入电商,很多是慢慢滚雪球滚出来的。
胡润:我比较看好服务业、传媒以及在线购物。
金融业也比较看好。现在第一代企业家很多把孩子送出去,很多人学的是金融,因为你不懂金融,企业就做不大。将来,很多企业家都会转行到金融行业。
互联网我也非常看好。它对我的祖国英国的影响也很大。很多老牌的店都在关掉。互联网和生物结合在一起,将来的潜力会非常大。另外,医疗、教育的造富前景也不错。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很多人在说新能源和有机农业,它涉及到中国增长方式和消费的转型。你对这两个行业的造富前景怎么看?
周健工:太阳能这一块,很多人都从富豪榜上下去了。
我对有机农业不太看好。中国很多地方的土壤、水质和空气都被污染了,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有机作物。你要真正做有机农业,就要对这块土地进行清理,你要保证不用杀虫剂,实际上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做出这种东西,多少人能消费的起?它很难形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是不是有这样的趋势:制造业正在向投资的领域转化?感觉做投资的越来越多,从事制造业的越来越少了。第一代创业家现在似乎都在忙于投资。
周健工:在制造业的某些领域出现了这种情况。第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个是严重依赖出口和出口退税的产业。你不能排除在广东、浙江一些民营制造业要么破产,要么用积累下来的资本投资其他的领域。
但是,制造业仍然存在很多机会。第一,从低端到高端制造业转化,国内还是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另外,也有一些制造业进入到进口替代的领域。比如苏泊尔,2007年把制造业卖给法国的一家公司,最近决定重新进入制造业,专门生产很高级的不锈钢水龙头。他们觉得,可以用很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质量的东西。这是一个制造业走向高端的过程,是一件好事。
另外,中国的“富二代”或新一代的企业家的确有不愿意从事制造业的趋势,这是比较让人担忧的现象。
胡润:我也看到这种趋势。很多企业家把企业卖掉,或者从日常管理退出,利用积累或套现的钱投资。
中国新闻周刊:在产生富豪的几个因素中,将来发挥的作用会不会有所变化?比如,过去房地产势头凶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互联网无处不在,今后技术会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健工:对。技术是一个永恒的因素。刚才列举了好多领域,实际上都跟技术有关,比如在互联网领域,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起的作用比较明显。在房地产领域,将来的技术含量也会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都是智能建筑。
中国新闻周刊:将来的创富模式会不会跟现在有所不同?
胡润: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创业会比以前更快。以前你需要积累第一桶金,现在不用,只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找一个天使投资就行。所以,老的创业者在公司中占的股份一般较高,现在的年轻人则占比较低。
中国新闻周刊:胡润先生,2011年,你曾经用三个人来说明中国产生富豪的三个方向: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代表中国城市化;百度的李彦宏代表新技术;娃哈哈的宗庆后则代表着内需和消费。以后这个格局会有变化吗?
胡润:我认为这是三个主要的方向。城市化作为一个大概念,在未来还是会拉动很大。因为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农村人要变成城市人,这里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但是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积累品牌,你会发现越来越困难,这点我们看得很清楚。比如房地产,虽然宏观调控很紧,但大的房地产商,比如万科、万达都上升很快。这个行业越来越呈现集中的趋势。将来,不进入行业前20名的开发商,空间有限。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你自己投资,在中国会投资哪几个领域?
胡润:从个人投资来说,最想投的还是房地产。但作为外国人,我在中国只能限购一套。我在上海有一套。如果没有限制,我肯定会增加一套。因为中国还要继续城市化。上海的豪华地产已经10万元一平方米,但伦敦的豪华地产比它还要贵一倍。但中国未来10年会有很大的增长,而英国的房地产变化不会特别大。如果我有钱,我觉得投资到中国更有希望。另外,虽然我个人不懂股票,过去投资两三只股票都亏了。但我还是希望能选择一些全球化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