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加深对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了解与认识,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生态文化广义以及狭义的两种概念,对甘肃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其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作用,具体研究了甘肃民族生态观的具体内容。以供相关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生态观
甘肃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套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对甘肃民族文化中的生态观进行系统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文化在具有广义以及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明观和价值观,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一种文化表现。广义生态文化认为人与动物具体区别在于文化,同时生态与文化有直接的关联,其是文化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种类以及发展。生态文化是重要的价值观念,是甘肃人民智慧的重要结晶,可以用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衡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1]。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是重要内容,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促进甘肃民族进步的同时,也使甘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一)甘肃民族崇拜自然的生态观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有限,当大自然中出现了人类无法解释的奇特现象时,人类就会对大自然产生原始的敬畏感,因此,人类在社会初期就会将自然力量想象为神灵,对其加以崇拜,人类和自然关系转变为人类与自然代表的神灵之间的关系[2]。甘肃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习惯由来已久,进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崇拜文化,其中包括:自然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等。自然崇拜其实是一种生态保护方式,甘肃民族人民敬畏、珍视自然资源,这既约束了人类的行为,也使生态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甘肃民族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
甘肃民族会利用人民的习惯来保护生态资源环境,这种方法出现的时期较为久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甘肃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习惯转化为内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去约束人类的行为,进而达到人类与生态资源和谐统一的目的。甘肃地区明确了习惯保护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根据甘肃当地具体的经济生产活动、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对其加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甘肃民族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观,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三)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禁忌的关系
民族禁忌是甘肃民族在自然环境的发展中以及社会互动中,慢慢形成的文化现象,其较为复杂,涉及的领域较广,主要包括: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以及婚丧嫁娶等多个生活领域,与此同时,民族禁忌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其可以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身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具有積极意义[3]。甘肃地区的民族禁忌文化渗透于生态环境中,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甘肃民族具有正确的生态观,这有利于甘肃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四)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中的民间文学
甘肃的民间文学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民间文学中包含的样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神话等等,其作为甘肃民族人民智慧的重要结晶,其中也包含着甘肃民族的生态自然知识,彰显着甘肃民族的生态观,甘肃的民间文学对自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体现出了甘肃民族人民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另外,有关于甘肃民间文学的相关书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记载,体现了甘肃民族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
通过分析本文可以认识了解甘肃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知识以及生态观念,本文从甘肃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对甘肃民族崇拜自然的生态观、甘肃民族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禁忌的关系、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中的民间文学、甘肃民族经济活动中的生态观等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可以明确生态资源的重要价值。
[1]卢丽,李海军.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2016,15(02):21- 31.
[2]闵文义.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01):36- 42.
[3]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7,19(09):17- 25.
[4]徐黎丽,祝艾丽.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基础——以甘肃河西走廊生态文化产业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6,24(04):10- 11.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生态观
甘肃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套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这种文化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对甘肃民族文化中的生态观进行系统研究,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甘肃民族文化中生态文化的概述
生态文化在具有广义以及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明观和价值观,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一种文化表现。广义生态文化认为人与动物具体区别在于文化,同时生态与文化有直接的关联,其是文化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种类以及发展。生态文化是重要的价值观念,是甘肃人民智慧的重要结晶,可以用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衡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程度[1]。甘肃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是重要内容,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促进甘肃民族进步的同时,也使甘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
二、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的具体研究内容
(一)甘肃民族崇拜自然的生态观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有限,当大自然中出现了人类无法解释的奇特现象时,人类就会对大自然产生原始的敬畏感,因此,人类在社会初期就会将自然力量想象为神灵,对其加以崇拜,人类和自然关系转变为人类与自然代表的神灵之间的关系[2]。甘肃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习惯由来已久,进而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崇拜文化,其中包括:自然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等。自然崇拜其实是一种生态保护方式,甘肃民族人民敬畏、珍视自然资源,这既约束了人类的行为,也使生态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甘肃民族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
甘肃民族会利用人民的习惯来保护生态资源环境,这种方法出现的时期较为久远,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甘肃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习惯转化为内在的伦理道德规范去约束人类的行为,进而达到人类与生态资源和谐统一的目的。甘肃地区明确了习惯保护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根据甘肃当地具体的经济生产活动、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对其加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甘肃民族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观,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态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三)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禁忌的关系
民族禁忌是甘肃民族在自然环境的发展中以及社会互动中,慢慢形成的文化现象,其较为复杂,涉及的领域较广,主要包括: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以及婚丧嫁娶等多个生活领域,与此同时,民族禁忌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其可以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以及自身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具有積极意义[3]。甘肃地区的民族禁忌文化渗透于生态环境中,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甘肃民族具有正确的生态观,这有利于甘肃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四)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中的民间文学
甘肃的民间文学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民间文学中包含的样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神话等等,其作为甘肃民族人民智慧的重要结晶,其中也包含着甘肃民族的生态自然知识,彰显着甘肃民族的生态观,甘肃的民间文学对自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体现出了甘肃民族人民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另外,有关于甘肃民间文学的相关书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明确的记载,体现了甘肃民族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互惠互利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
结论
通过分析本文可以认识了解甘肃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化知识以及生态观念,本文从甘肃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对甘肃民族崇拜自然的生态观、甘肃民族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观、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禁忌的关系、甘肃民族文化生态观中的民间文学、甘肃民族经济活动中的生态观等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可以明确生态资源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卢丽,李海军.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2016,15(02):21- 31.
[2]闵文义.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01):36- 42.
[3]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7,19(09):17- 25.
[4]徐黎丽,祝艾丽.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基础——以甘肃河西走廊生态文化产业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6,24(04):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