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的花朵”——题记
从前,贫困是座孤岛,困在岛上的人以为,“穷”是无人问津的命运,是脱不开的枷锁。然而,脱贫的号角吹响至今,我们见证无数“贫困孤岛”牢牢地连结在了一起,成为生生不息的沃土。正是每一个个体扎根于这片息息相通的大地,才能共同绽放生命的光彩,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白云悠悠,青草芬芳,在蝉鸣蛙声此起彼伏的绵绵夏日,来到一个小小的村庄,一颗心、一双脚,我想勾勒小村的新面貌,更想见见那些令我敬佩的人们。
(一)扎根蹲点摘穷帽 村民携手焕笑颜
见到李书记时,他正戴着老花镜,伏案圈画最新的工作报告,虽是提前打过招呼,但我依然略显窘迫地站在一旁,不知如何开口,倒是李书记抬眼看到了我,招呼我坐下歇着,等他看完这份报告就带我去村民家走访调查。
约莫一刻钟后,李书记站起了身,揉了揉久坐后略显麻木的膝盖,“走,带你到我的亲戚家看看。”“亲戚?”我有些疑惑地嘀咕了一句。“哦哦,就是村民,村民就是我親戚。”脚上一双掉色的老布鞋,身穿发灰的黑色衬衫,李书记带着我前去探访他的“亲戚们”。
沿途是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两边是青瓦白墙的安居房,果园的工人忙忙碌碌,市场的商贩来来往往。路过的人家都会和他打上一声招呼,没有书记的名头,有的只是“老李”这般亲切。
进了这屋,年过七旬的爷爷拄着拐拉着李书记的手,颤颤巍巍说着许多我听不懂的方言,舒展的眉宇之间,是那抑制不住的喜悦,李书记告诉我,爷爷家的小麦在村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改良种苗,今年是个大丰收。再到那屋,门上高悬的“囍”字,桌上散落的喜糖,浓浓爱意溢满空气,新婚的小两口像是等候多时,远远地就邀请李书记进屋喝茶,从异地打工到就近就业,从医疗保障到孩子上学,激动与感恩湿润了眼眶,李书记摆摆手,“哭啥呢,都是应该的。”装上两三颗喜糖,来到第三户人家,后院正在晒花生的婆婆见李书记来了,擦了擦手拖出个小板凳让他坐下,没有过多的寒暄,倒像是交心的朋友一般自然地聊起了家长里短。可谁知几年前婆婆还是令村里头疼的“钉子户”,是李书记一遍又一遍上门走访,不厌其烦地劝说,才最终让婆婆答应搬迁。正是这无数促膝谈心的时光温润了小村贫苦的岁月,一颗颗被贫穷裹挟生活的心从此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从田间到地头,从村头到巷尾,冬桃记住他的目光,丘陵留下他的足迹,人民樵夫身担扶贫使命,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不是长城缺不了我,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穆旦的诗句用在李书记身上再合适不过,“不是村民群不了我,是我与村民相依为命。”一个人的脱贫只是黑暗中窥探光芒,村民的共同富裕才是光明中创造辉煌。从无望到期盼,从孤岛到群岛,这一路,李书记与村民携手共进。
(二)大枣飘香惠村民 齐心协力辟富路
“先富带后富,责任担双肩。”这是马经理办公室中悬挂的牌匾,铿锵有力的墨字让小小的办公室有了熠熠的光彩。
“这辛酸的劳苦并非徒然,你们崇高的理想不会落空。”从一颗枣核到一片枣园,从低产滞销到促枣栽培、销往全国。十年时间,马经理四处搜集信息,汇集各方问题,邀请知名专家,共同研讨改良,终于初尝致富甜头。
远方有海,有山与林,那里飘扬着梦想,而此地世俗又恹恹,是否离开?悠悠落日,喃喃自语,娟娟细流,寂寂无声。
如此念头曾在无数个日夜让马经理辗转反侧,回首十年心酸艰苦,再道一句“初心未改,使命仍在”,又需要多少的勇气与决心。将致富之智无偿共享——这是马经理最终的决定,出版书籍、上门指导、定期验收,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将人生的下一个十年再次倾注到那片他挚爱的大地上,不同的是,曾经是一个人的追梦之旅,如今是一群人的圆梦征途,如果贫穷落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一座山,那么落在一群人头上只是一粒灰。目前,以马经理为首的大枣种植团队已带动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近万人,小小村庄的致富传奇,仍在续写……
在荣誉与田垄之间选择后者,脚踏泥土,俯首躬行致富箴言;在荒芜与贫困之中开辟道路,守在熟悉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喜悦的时节。马经理为小康之路灌注坚定信念与持久恒心,让我们更加坚信:致富路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前行。
(三)万物互联连人心 奇思妙想智脱贫
他手里总是拄着一根拐杖,带着一个电脑。你看他早上哼着歌儿在清晨细碎的阳光下赶路,中午打着电话在家家户户间穿梭,汗珠落在屋前的石阶,笑意堆在黝黑的面颊。黄昏收拾行囊,前往下一个远方。他是 “热心小刘”,村庄原先的贫困户,身体残疾的他凭借一股不认命的劲,在磕磕绊绊的荆棘小路摸索出致富密码——电商。
外人乍一瞧,以为小刘不过是赶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讨了巧,发了财,但村里的残疾困难户们知道,小刘花了心思,动了脑筋,学了技术。有了网络还得靠小刘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有了平台也得让小刘看看如何运营。“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初阳透过薄雾,照暖间间小屋,整装待发的直播设备预示着今晚又会是创收的好时机;月光穿越稀云,洒落座座仓库,摆放齐整的货物将于清晨启航。
用互联网连结村民,小刘是第一人,做的时候惱惱,怕自己不够勇敢,愚人的嘲笑,像烧锅的爆声,吵闹而虚空。脱贫的漫漫征程,他是醒目的光芒,就像没有人见过蓄养的凤凰,也没有人可以束缚住月光,每颗流星都有它来去的方向,小刘亦有他自己路。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守住前辈的火,网络开辟新富路。百个贫困残障家庭,不是谁都能以双手换幸福,于是一腔爱、一颗心、一次科技扶贫,一场电商之旅。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扶过浩瀚星海,俯瞰村庄的黄昏,似天河坠落的一弯金色明月,亲吻着那些勤劳可爱的人们。晚风吹过郁郁果林,掺了几分桃子的清香,在静谧的水塘中发酵,醉了奔劳的追梦人,于是抬头仰望,想起昨日之时,他们披荆斩棘、探索未知,而今日,我们亦能温饱之余,再创佳绩。也许真正的脱贫,是一种双向的奔赴,而后牵手,一同抵达幸福的远方。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村民们在稀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在岁月斑驳的深处拥抱生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脱贫攻坚,没有人可以置之度外;创业致富,每个人都是梦想的支点,这是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更是国人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坚强理由……
作者简介:胡逸灵(2000-),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学生,本科在读,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学。
从前,贫困是座孤岛,困在岛上的人以为,“穷”是无人问津的命运,是脱不开的枷锁。然而,脱贫的号角吹响至今,我们见证无数“贫困孤岛”牢牢地连结在了一起,成为生生不息的沃土。正是每一个个体扎根于这片息息相通的大地,才能共同绽放生命的光彩,获得抵御风暴的力量,向着阳光努力生长。
白云悠悠,青草芬芳,在蝉鸣蛙声此起彼伏的绵绵夏日,来到一个小小的村庄,一颗心、一双脚,我想勾勒小村的新面貌,更想见见那些令我敬佩的人们。
(一)扎根蹲点摘穷帽 村民携手焕笑颜
见到李书记时,他正戴着老花镜,伏案圈画最新的工作报告,虽是提前打过招呼,但我依然略显窘迫地站在一旁,不知如何开口,倒是李书记抬眼看到了我,招呼我坐下歇着,等他看完这份报告就带我去村民家走访调查。
约莫一刻钟后,李书记站起了身,揉了揉久坐后略显麻木的膝盖,“走,带你到我的亲戚家看看。”“亲戚?”我有些疑惑地嘀咕了一句。“哦哦,就是村民,村民就是我親戚。”脚上一双掉色的老布鞋,身穿发灰的黑色衬衫,李书记带着我前去探访他的“亲戚们”。
沿途是平整宽敞的水泥路,两边是青瓦白墙的安居房,果园的工人忙忙碌碌,市场的商贩来来往往。路过的人家都会和他打上一声招呼,没有书记的名头,有的只是“老李”这般亲切。
进了这屋,年过七旬的爷爷拄着拐拉着李书记的手,颤颤巍巍说着许多我听不懂的方言,舒展的眉宇之间,是那抑制不住的喜悦,李书记告诉我,爷爷家的小麦在村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改良种苗,今年是个大丰收。再到那屋,门上高悬的“囍”字,桌上散落的喜糖,浓浓爱意溢满空气,新婚的小两口像是等候多时,远远地就邀请李书记进屋喝茶,从异地打工到就近就业,从医疗保障到孩子上学,激动与感恩湿润了眼眶,李书记摆摆手,“哭啥呢,都是应该的。”装上两三颗喜糖,来到第三户人家,后院正在晒花生的婆婆见李书记来了,擦了擦手拖出个小板凳让他坐下,没有过多的寒暄,倒像是交心的朋友一般自然地聊起了家长里短。可谁知几年前婆婆还是令村里头疼的“钉子户”,是李书记一遍又一遍上门走访,不厌其烦地劝说,才最终让婆婆答应搬迁。正是这无数促膝谈心的时光温润了小村贫苦的岁月,一颗颗被贫穷裹挟生活的心从此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从田间到地头,从村头到巷尾,冬桃记住他的目光,丘陵留下他的足迹,人民樵夫身担扶贫使命,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不是长城缺不了我,是我与长城相依为命。”穆旦的诗句用在李书记身上再合适不过,“不是村民群不了我,是我与村民相依为命。”一个人的脱贫只是黑暗中窥探光芒,村民的共同富裕才是光明中创造辉煌。从无望到期盼,从孤岛到群岛,这一路,李书记与村民携手共进。
(二)大枣飘香惠村民 齐心协力辟富路
“先富带后富,责任担双肩。”这是马经理办公室中悬挂的牌匾,铿锵有力的墨字让小小的办公室有了熠熠的光彩。
“这辛酸的劳苦并非徒然,你们崇高的理想不会落空。”从一颗枣核到一片枣园,从低产滞销到促枣栽培、销往全国。十年时间,马经理四处搜集信息,汇集各方问题,邀请知名专家,共同研讨改良,终于初尝致富甜头。
远方有海,有山与林,那里飘扬着梦想,而此地世俗又恹恹,是否离开?悠悠落日,喃喃自语,娟娟细流,寂寂无声。
如此念头曾在无数个日夜让马经理辗转反侧,回首十年心酸艰苦,再道一句“初心未改,使命仍在”,又需要多少的勇气与决心。将致富之智无偿共享——这是马经理最终的决定,出版书籍、上门指导、定期验收,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将人生的下一个十年再次倾注到那片他挚爱的大地上,不同的是,曾经是一个人的追梦之旅,如今是一群人的圆梦征途,如果贫穷落在一个人的身上是一座山,那么落在一群人头上只是一粒灰。目前,以马经理为首的大枣种植团队已带动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近万人,小小村庄的致富传奇,仍在续写……
在荣誉与田垄之间选择后者,脚踏泥土,俯首躬行致富箴言;在荒芜与贫困之中开辟道路,守在熟悉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喜悦的时节。马经理为小康之路灌注坚定信念与持久恒心,让我们更加坚信:致富路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前行。
(三)万物互联连人心 奇思妙想智脱贫
他手里总是拄着一根拐杖,带着一个电脑。你看他早上哼着歌儿在清晨细碎的阳光下赶路,中午打着电话在家家户户间穿梭,汗珠落在屋前的石阶,笑意堆在黝黑的面颊。黄昏收拾行囊,前往下一个远方。他是 “热心小刘”,村庄原先的贫困户,身体残疾的他凭借一股不认命的劲,在磕磕绊绊的荆棘小路摸索出致富密码——电商。
外人乍一瞧,以为小刘不过是赶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讨了巧,发了财,但村里的残疾困难户们知道,小刘花了心思,动了脑筋,学了技术。有了网络还得靠小刘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有了平台也得让小刘看看如何运营。“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初阳透过薄雾,照暖间间小屋,整装待发的直播设备预示着今晚又会是创收的好时机;月光穿越稀云,洒落座座仓库,摆放齐整的货物将于清晨启航。
用互联网连结村民,小刘是第一人,做的时候惱惱,怕自己不够勇敢,愚人的嘲笑,像烧锅的爆声,吵闹而虚空。脱贫的漫漫征程,他是醒目的光芒,就像没有人见过蓄养的凤凰,也没有人可以束缚住月光,每颗流星都有它来去的方向,小刘亦有他自己路。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守住前辈的火,网络开辟新富路。百个贫困残障家庭,不是谁都能以双手换幸福,于是一腔爱、一颗心、一次科技扶贫,一场电商之旅。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扶过浩瀚星海,俯瞰村庄的黄昏,似天河坠落的一弯金色明月,亲吻着那些勤劳可爱的人们。晚风吹过郁郁果林,掺了几分桃子的清香,在静谧的水塘中发酵,醉了奔劳的追梦人,于是抬头仰望,想起昨日之时,他们披荆斩棘、探索未知,而今日,我们亦能温饱之余,再创佳绩。也许真正的脱贫,是一种双向的奔赴,而后牵手,一同抵达幸福的远方。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村民们在稀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在岁月斑驳的深处拥抱生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脱贫攻坚,没有人可以置之度外;创业致富,每个人都是梦想的支点,这是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更是国人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坚强理由……
作者简介:胡逸灵(2000-),女,汉族,江苏淮安人,学生,本科在读,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