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玉米瘤黑粉病发生的规律、特征,同时根据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原因,给出了相应防治措施。例如,种子消毒、栽培处理、药剂处理、选取抗病品种等手段,以期降低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玉米;瘤黑粉病;防治方法
  0  引言
  玉米瘤黑粉病又可称为黑穗病,为当前流行的病害。因其传染途径较多且危害较大,若不及时的进行防治,会导致玉米产量急速下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为此,采取轮作、种子消毒等防治措施,以保证玉米健康的生长。
  1  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规律及原因
  玉米瘤病菌会留存在粪便、土壤、病株等地越冬,为第二年的侵蚀做好准备。而玉米种子上的厚垣孢子,针对玉米瘤黑粉病的远距离传播,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春、夏季的气候,湿度和温度条件较好,使生长期的担孢子会随昆虫、风雨等方式进行传播。病菌可从机械损伤、虫伤口、柔软组织等地方侵入,寄主后的菌丝体逐渐在薄壁细胞组织成长,同时产生出类似成长素的成分刺激寄主细胞,使之扩大增殖形成肿瘤。含在肿瘤中的冬孢子逐渐扩散后,则会再次侵染,其扩散速度在玉米抽穗的开花期最为迅速,是发病峰期,在玉米成熟后则逐渐减少侵害。在多湿、高温的气候下,最易发生病害,导致玉米干旱易染病。在山坡的土壤环境中,因极度缺少水分且空气湿度较大,更利于发病。其发病通常在抽穗30d左右时最为频繁,在7月月初时即可看见病斑,8月上旬时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直到8月底才会出现发病高峰。而造成玉米瘤黑粉病的通常因多年堆积的玉米秸秆及其他农作废物未及时的进行清理,随机放置在田间地头,导致其带菌的冬孢子,随土壤或大风将病毒传播到各处,将病毒传染到其他田间,形成二次感染[1]。
  2  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方法
  2.1  轮作
  玉米瘤黑粉病的病菌在越冬时,通常会存留在土壤、粪便等地。结合此情况,若要做好防治瘤黑粉病,还需进行全面的轮作倒茬。重病区要格外重视,轮作倒茬工作需进行3、4年左右,也可与花生、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实行轮作。又因黑粉病是土传病害,其病菌可在干燥的土壤环境存活3~4a,在发病区域2~3a时轮作倒茬,可切实缩减土壤菌病源的数量。
  2.2  消除残株
  根据所处的土壤环境,可运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减少侵染菌源。在成株期后,病穗未消散出冬孢前清除病株、病穗,做好消除残朱的工作。将无用的秸秆和农作物放置田外进行焚烧、掩埋,以避免散落在田间引发次年的病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  种子消毒
  在种子消毒时,可运用0.20%硫酸铜或三效灵克菌单等消毒药剂拌种,进而消除种子上依附的病菌,同时也可提升幼苗成长速度添增活力。也可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kg种子,拌种4~6g,或包衣种子,或20%的菱锈宁乳油,约每1kg种子用5~10g进行拌种,也可用抗菌剂“401”1000倍液进入种子48h,以加强免疫力,其防治效果可达到81.5%左右[2]。
  2.4  栽培管理
  合理运用密植技术,适当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并避免施用氨肥、钾肥、磷肥。同时,为防止在抽雄阶段前后出现早旱情况,要适当给田间进行浇灌,以避免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如要减少虫害、耕作机械的损害,需在进入抽雄阶段前清除病瘤避免连作,是减轻玉米瘤黑粉病发病的有效措施,合理进行轮作,不仅可以缩减病原菌的数量,也能自行调整土壤中的肥料比例,科学运用土壤的水分、养分,改进农田生态的环境。依据当下的种植业模式调整,通常3年轮作即可达到预防病害的基本要求,轮作1~2年也可能会减少病害发生几率,但需根据病情安排科学的轮作,病种地与高粱、玉米等作物需轮作3年以上。播期根据变化适当调整,保证播种质量提升,增强水肥管理工作,巩固植株的自体抗病性,以降低病菌侵染的概率。
  2.5  药剂处理
  玉米瘤黑粉病通常由種子、土壤、灰尘及带菌类肥等途径传播,需逐渐推广包衣种子,并提升包衣的质量。于玉米心叶内喷洒50%辛硫磷乳液,按照1:1比例添加颗粒复剂混合后喷洒,也可使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磨药剂喷洒,其防治效果俱佳。若发病在营养生长阶段时,需在玉米抽雄前的10d左右,喷洒50%的福美双500~800倍液,也可喷洒0.3ml的波美度石硫合剂。亦或者在玉米拔节阶段时,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的福美双粉剂500~800倍液喷洒,及时掌握情况进行药剂喷洒,最大程度上的来减少侵染危害。
  2.6  选取抗病品种
  耐旱、果穗包叶较长且紧实的品种,其坑病能力会强于其他品种。其中,广泛应用的品种,如豫玉22、金穗1号、沈丹16、酒试20等都是抗病力强的品种。同时,种子管理部门与植物检疫部门要落实种子市场监督、检疫工作等相关工作,确保种子的安全性及市场的规范性,严防带有感染病或带菌的品种传入市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玉米瘤黑粉病形成的规律、原因,要运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提高农作物免疫力的同时,尽量减轻虫或其他方面的伤害,以确保玉米的产量、质量,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宗芳,盛春霞,孔慧.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4):61.
  [2] 张明宝.浅析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586(17):146.
其他文献
摘要:林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必须更加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搞好林业研究,规划设计,是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实践讨论了林业研究计划和设计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并提供了针对相关工作发展的指导。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应用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严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对于水果以及蔬菜的需求量以及质量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实际设施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蔬菜水果種植的管理,番茄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一种蔬菜,其自身的营养价值比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番茄种植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通过设施栽培管理方式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番茄的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避免其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类自然环境问题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设施栽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林业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开展林业工程项目时,工程内容逐渐呈现着复杂性特征,直接加大了林业人员工作难度。为了推动林业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充分重视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可以合理运用资源,并逐渐培养林业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可以有效保障林业工程树苗整体成活率。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合理建议,
摘要: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尤其是小麥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为了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应该选择适合的小麦种植技术,尤其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开始应用于小麦种植中,为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为此,应该加强对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工作  0 引言  因为小麦种植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松树病害,严重时导致大批的松树死亡,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松材线虫病预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预防效果。  关键字:松材线虫病;预防问题;预防对策  松材线虫病也叫松樹萎篶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既可以依靠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而有时人类的一些不当行为如
摘要:加州鲈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长的周期较短,食用价值较大,养殖商业价值丰富。在此,基于提升加州鲈鱼养殖效益的目的,对其网箱养殖技术予以分析,以期裨益于养殖户的实践,为其具体的技术操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加州鲈;商品鱼;网箱养殖  加州鲈鱼也经常被叫做大口黑鲈,是一种兼具较强抗病力、优质食用口感且生长速度较快的商品鱼种。自引进养殖以来,其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然而在具体的网箱养殖过程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林业体系建设在我国社会各界已经引起了广泛性的关注。林业建设工程作为我国重要森林产业,加强绿色林业工程技术创新发展不但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绿色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当前林业技术创新发展在我国林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当前推动我国林业技术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林业技
摘要:立足陕西沙地气候条件,结合沙地鲜食枣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多年沙地鲜食枣栽培管理经验,总结沙地鲜食枣栽培技术要点,分别自:培育壮秧强苗、定植前改土、适期组织定植、水肥管理、树形整形修剪、注意保花保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就优化沙地鲜食枣栽培技术要点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沙地鲜食枣;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1 前言  鲜食枣种植为陕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种植业也随之扩大了规模。小麦作为主食之一,需求量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大面积的种植小麦传统老旧的耕种方式也不能够满足,因此引进大型的植保机械是必不可少。大型的植保机械可以起到小麦病虫害的防治作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农药的用量,实现绿色无公害的种植要求。  关键词:大型植保机械;小麦病虫害;应用效果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小麦的大面积种植推广,引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管理中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有效促进了农业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际情况,探讨了该项工作存在的些许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旨在更好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促进农业生产、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夯实基础。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对策  大新县位于云贵高原南缘、广西壮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