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2年以后,国内的艺术市场就开始进入了回调,到2015年,市场不断向下调整的趋势仍没有改变。艺术品市场是一个纯粹自由的市场,每一次回调都是因为市场出了一些状况,由市场内部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做调整,力图扭转这些状况。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它调整的目的以及调整的走势和内在逻辑。我们的艺术品市场正面临新的竞争格局。
新旧艺术家之间的竞争
新旧艺术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当代新水墨和传统当代书画之间的对决。其原因有三:
一是传统当代书画价格居高难下,接盘无望。
国内艺术市场所面临的新的竞争格局,令人感受最明显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大力反腐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市场。此前支撑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成交额来自于非常火爆的礼品经济。在前几年,很多当代作家的艺术品价格非常高,比如何家英、范曾、刘大为的作品,平均每平尺的价格竟高过徐悲鸿、齐白石、陆俨少这样非常有名的大师作品,形成了传统当代书画价格堪比近现代经典的局面。而政治上的反腐败带来了艺术市场的一个巨大变化——当代中国书画市场的泡沫被刺破,其交易大约萎缩了将近30%。这个市场的急剧萎缩还将引发连锁反应,老海派和京津画派以及长安画派、岭南画派这些非主流画派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可能也要回调。禁得起考验的还是那些在历史上有定位的大师精品,即使在市场特别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好的价格,所以这次市场调整再一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什么是可以收藏可以投资的?一定是被市场反复检验的,被历史确认的那些大师的精品。
这次市场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泡沫化,去泡沫化是目前市场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而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甚至于还要向深入发展。我认为,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们轻易不能乐观。回顾前两次市场回调,大约是七年一个周期。一次是亚洲金融危机,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一路下行,2003年利用“非典”这一社会事件才实现了反转。从2011年出现亿元行情,2012年开始出现问题,2013年、2014年感觉到寒冷,2015年人们已经确认凋整这个行情是不可否认的,至于何时见底,还说不清,需要看整个国家的情况,看反腐的政治形势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否顺利。希望这一次经济调整能够顺利转型成功,这样艺术品市场也会有希望。
二是收藏群体与审美倾向发生变化。
当代中国书画由于前两年和礼品经济挂钩使得泡沫巨大,价格高抬,无法持续,结果变成了一个真空市场。但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在任何市场里都是主流板块,这个市场不可能一直沉寂下.去,只是由谁来对它进行补充和替代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一次市场的调整重点是买家,买家的心态和文化追求都要调整。年轻买家需要的是时尚的,反映都市情景的,有相当思想内涵和科技含量的,而非以往反映农村生活、农耕文明的作品。因此,这次艺术品市场内部结构的调整也包含了文化趋势的调整,如果我们还买以前那样的作品,在下一轮行情中恐怕要亏钱,因为我们再也找不到接盘人。
对于这种新的市场情形,有媒体称之为80后藏家的崛起。受家族影响的80后藏二代已经成为市场的新星和主力,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特征,既继承了父辈收藏文化的特质,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
三是当代新水墨具有价值空间。
必须关注到,市场参与者发生了变化,买家发生了变化,艺术市场的从业者必须紧紧抓住这种变化,适应市场的要求。这也是荣宝拍卖这几年力推新水墨、新工笔以及新人作品的原因。实践证明,市场效果非常好,很多画家已经小有名气,比如徐华翎、党震、曾健勇、李津等,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就目前的均价来看,与传统当代书画每平尺动辄数十万相比,当代水墨有着上升的空间。未来需要引入更多有市场前景的艺术家进入市场。
目前这一板块还在搭建之中,还需要不断补充、加强新人。而且还要尽快,因为外部资本已经进入,要和我们竞争市场。北京苏富比正在力图打造全新的当代艺术板块,但是他们选择的艺术家和我们所选择的不同,我称之为外国价值观的中国当代艺术。这既是艺术市场的竞争,也是一次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战。
这次市场调整,使我们看到了文化结构上的竞争。一方面是新旧画家的竞争,是80后对60后的年龄结构的转变,由农耕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守着中国自己的画家,还要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好画家也引入我们的市场,力争使我们的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影响力。
海内外艺术市场之间的竞争
这些年,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跻身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纽约。但是两者差异明显。美国纽约市场进行的是全球艺术品交易,除了中国艺术,还有印度艺术、拉美艺术、非洲艺术、日本艺术、欧洲古典艺术以及美国当代艺术,丰富多彩。而我们只是做中国艺术品交易,虽然交易规模以及交易额非常高,但是交易品种太过单一。未来,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一方面,苏富比、佳士得等海外的拍卖企业已经进入中国,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试探向外走出去,但是目前为止还没走多远,在未来竞争中我们要更多地向香港以外去布局,应该具有这样的胸怀。
我们发现,目前艺术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外热内冷。同样是中国艺术品,在海外市场的交易价格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在上涨,但是拿到国内却卖不出高价,甚至还可能流标。同样一个收藏家,比如很受关注的刘益谦,近两年很少在国内买超过亿元的作品,但在海外买了一批超过亿元甚至几亿元的艺术品,比如明成化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及郑和写经等。
造成这一冷热不均的市场现状的原因,既有社会政治环境因素抑制了炫富式消费,导致国内艺术品交易量缩减,而海外则因具有刷卡消费不受限、外汇转出不受限等便利促进了艺术品交易量增加的因素,还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市场本身也有问题,
目前我们的市场竞争还不够规范,不够成熟,一些制度还不够健全,信誉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我们在和国外市场竞争中的痛点。这些不足也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使之沦为一个不值得参与的市场。如果始终得不到纠正,我们的市场调整将无法结束,直至彻底崩盘。 中外艺术品交易的竞争
近两年,中国富豪频频出手斥巨资购买海外艺术品。2013年纽约佳士得秋拍大连万达集团以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价格买下毕加索《两个小孩》,2015年纽约苏富比春拍又以折合人民币1.265亿元的价格买下莫奈《睡莲池与玫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则于2014年纽约苏富比秋拍和2015年纽约苏富比春拍连番出手,高价拍下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
关于中国富豪购买海外艺术品的动机猜想,可以包括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广告公关、抵御通胀、另类投资、拓展文化产业以及合理避税等,但这些不是重点,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非常成熟的国内买家,不买齐白石、唐伯虎、马远、夏圭,却热衷于毕加索、高更、梵高。外国艺术品成为中国富豪的追逐热点,中国艺术品相对衰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对于重要的中国艺术品的文化解释太不充分了,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其中恶意捣乱,真真假假的争论搅浑了我们的市场。而在国外,对于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几乎不可能产生质疑,也很少有外行人对艺术品发表意见,所以买家会买得非常踏实。这也是外国艺术品对中国富人更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面对中国艺术品和外国艺术品的竞争,我们必须尽快把我们的市场环境整顿好,把我们的学术环境整顿好,坚定大家购买中国艺术品的信心。这也是这次市场调整带给我们的任务。
股市与艺术市场的竞争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启动了一轮牛市,直接对艺术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是关于现金流的竞争。
过去曾有过研究,股票市场与艺术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呈“此消彼长”的对冲型关系,就像一个跷跷板,当股票市场极度不好的时候往往是艺术品市场的高峰期。通过前几轮跷跷板的关系可以发现,往往一轮大牛市结束了一两年以后,就是艺术品市场井喷的时候。
现在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跌到了底部。在这一轮艺术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我的判断是牛市没有结束,甚至还可能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里,以震荡上行的方式继续向前演绎。启动这一轮牛市是符合国家战略的,正因为这一轮牛市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它在短期内结束。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要经过长期的等待后,我们才能启动一轮新的艺术品行情。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春天,我们还要耐心等待。
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由于这一轮市场调整,在我们的拍卖行业内部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今年春拍的时候,很多实力相对不足或者遇到重大困难的企业没有春拍了,很多公司表示今年只拍一回,还有的公司一场都不拍,从中我们切实感觉到,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未来留在市场上的企业,彼此之间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企业和企业之间更残酷的竞争已经开始,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在现阶段,市场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背后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表现在对艺术品的文化解释,以及围绕艺术品进行的讲座、研讨、评选和出版等活动。同样一件艺术品,学者、专家对它进行的文化解释越透彻,买家越放心买,越愿意出高价。我相信文化力强的公司是能胜出的。
提问环节
提问:现在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比较低迷,那么国外市场是否也有兴衰的周期?
刘尚勇:国外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兴衰周期大体上和经济周期是相对一致的,而国内则不一定。目前来讲,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在金融危机以后还处于恢复期,并不是非常好的时期,可是艺术品市场照样火爆,因为艺术品和实体经济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是富人的游戏,受经济动荡影响最大的是中下层人士的生活,而往往每一次经济危机富人都得利了。
提问:您觉得这拔调整期什么时候能结束?
刘尚勇:我原来以为2016年能见底,现在我认为2017年也许会见底。这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国家的经济形势,看国家的这次调结构稳增长能否成功,这是宏观条件制约。微观条件制约则是这轮股票的牛市,艺术品市场的重振要滞后于股票牛市一两年,只有这轮牛市结束以后,才会有一部分资金回到艺术品市场。
提问:近期北京市文物局下发通知,指出市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将不再进行一、二、三类的划分。这就表示从2003年开始施行的“文物拍卖资质等级制”寿终正寝,同时也预示着北京市艺术品拍卖企业不再有品类门槛的限制。北京放开艺术品拍卖资质,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刘尚勇:我们要赶紧打造出中国价值观的当代艺术,否则将来我们要买的是外国价值观的中国当代艺术。
提问:前几年比较热的艺术品金融有进展吗?
刘尚勇:艺术品金融这件事已经失败了,所有的艺术品基金几乎没听说有一家赚钱的。艺术品金融首先要由懂艺术品的人来做,然后才是银行的专家。但现在反过来了,所有的艺术品基金都是金融人士在做,懂艺术品的人在帮助,而且帮的都是倒忙,所以做不成功。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人才。在银行对艺术品的抵押方面,事实上由于艺术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从财务角度上无法把握,因此艺术品是小能够进入财务的资产项下的。
新旧艺术家之间的竞争
新旧艺术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当代新水墨和传统当代书画之间的对决。其原因有三:
一是传统当代书画价格居高难下,接盘无望。
国内艺术市场所面临的新的竞争格局,令人感受最明显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大力反腐直接影响到了艺术市场。此前支撑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成交额来自于非常火爆的礼品经济。在前几年,很多当代作家的艺术品价格非常高,比如何家英、范曾、刘大为的作品,平均每平尺的价格竟高过徐悲鸿、齐白石、陆俨少这样非常有名的大师作品,形成了传统当代书画价格堪比近现代经典的局面。而政治上的反腐败带来了艺术市场的一个巨大变化——当代中国书画市场的泡沫被刺破,其交易大约萎缩了将近30%。这个市场的急剧萎缩还将引发连锁反应,老海派和京津画派以及长安画派、岭南画派这些非主流画派的近现代书画作品可能也要回调。禁得起考验的还是那些在历史上有定位的大师精品,即使在市场特别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好的价格,所以这次市场调整再一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什么是可以收藏可以投资的?一定是被市场反复检验的,被历史确认的那些大师的精品。
这次市场调整的根本目的就是去泡沫化,去泡沫化是目前市场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而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甚至于还要向深入发展。我认为,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们轻易不能乐观。回顾前两次市场回调,大约是七年一个周期。一次是亚洲金融危机,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一路下行,2003年利用“非典”这一社会事件才实现了反转。从2011年出现亿元行情,2012年开始出现问题,2013年、2014年感觉到寒冷,2015年人们已经确认凋整这个行情是不可否认的,至于何时见底,还说不清,需要看整个国家的情况,看反腐的政治形势以及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否顺利。希望这一次经济调整能够顺利转型成功,这样艺术品市场也会有希望。
二是收藏群体与审美倾向发生变化。
当代中国书画由于前两年和礼品经济挂钩使得泡沫巨大,价格高抬,无法持续,结果变成了一个真空市场。但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在任何市场里都是主流板块,这个市场不可能一直沉寂下.去,只是由谁来对它进行补充和替代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一次市场的调整重点是买家,买家的心态和文化追求都要调整。年轻买家需要的是时尚的,反映都市情景的,有相当思想内涵和科技含量的,而非以往反映农村生活、农耕文明的作品。因此,这次艺术品市场内部结构的调整也包含了文化趋势的调整,如果我们还买以前那样的作品,在下一轮行情中恐怕要亏钱,因为我们再也找不到接盘人。
对于这种新的市场情形,有媒体称之为80后藏家的崛起。受家族影响的80后藏二代已经成为市场的新星和主力,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特征,既继承了父辈收藏文化的特质,同时又有鲜明的个性。
三是当代新水墨具有价值空间。
必须关注到,市场参与者发生了变化,买家发生了变化,艺术市场的从业者必须紧紧抓住这种变化,适应市场的要求。这也是荣宝拍卖这几年力推新水墨、新工笔以及新人作品的原因。实践证明,市场效果非常好,很多画家已经小有名气,比如徐华翎、党震、曾健勇、李津等,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就目前的均价来看,与传统当代书画每平尺动辄数十万相比,当代水墨有着上升的空间。未来需要引入更多有市场前景的艺术家进入市场。
目前这一板块还在搭建之中,还需要不断补充、加强新人。而且还要尽快,因为外部资本已经进入,要和我们竞争市场。北京苏富比正在力图打造全新的当代艺术板块,但是他们选择的艺术家和我们所选择的不同,我称之为外国价值观的中国当代艺术。这既是艺术市场的竞争,也是一次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战。
这次市场调整,使我们看到了文化结构上的竞争。一方面是新旧画家的竞争,是80后对60后的年龄结构的转变,由农耕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守着中国自己的画家,还要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好画家也引入我们的市场,力争使我们的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影响力。
海内外艺术市场之间的竞争
这些年,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跻身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纽约。但是两者差异明显。美国纽约市场进行的是全球艺术品交易,除了中国艺术,还有印度艺术、拉美艺术、非洲艺术、日本艺术、欧洲古典艺术以及美国当代艺术,丰富多彩。而我们只是做中国艺术品交易,虽然交易规模以及交易额非常高,但是交易品种太过单一。未来,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一方面,苏富比、佳士得等海外的拍卖企业已经进入中国,无法回避;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试探向外走出去,但是目前为止还没走多远,在未来竞争中我们要更多地向香港以外去布局,应该具有这样的胸怀。
我们发现,目前艺术市场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外热内冷。同样是中国艺术品,在海外市场的交易价格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在上涨,但是拿到国内却卖不出高价,甚至还可能流标。同样一个收藏家,比如很受关注的刘益谦,近两年很少在国内买超过亿元的作品,但在海外买了一批超过亿元甚至几亿元的艺术品,比如明成化鸡缸杯、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及郑和写经等。
造成这一冷热不均的市场现状的原因,既有社会政治环境因素抑制了炫富式消费,导致国内艺术品交易量缩减,而海外则因具有刷卡消费不受限、外汇转出不受限等便利促进了艺术品交易量增加的因素,还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市场本身也有问题,
目前我们的市场竞争还不够规范,不够成熟,一些制度还不够健全,信誉体系还不够完善,这是我们在和国外市场竞争中的痛点。这些不足也造成了市场的不公平,使之沦为一个不值得参与的市场。如果始终得不到纠正,我们的市场调整将无法结束,直至彻底崩盘。 中外艺术品交易的竞争
近两年,中国富豪频频出手斥巨资购买海外艺术品。2013年纽约佳士得秋拍大连万达集团以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价格买下毕加索《两个小孩》,2015年纽约苏富比春拍又以折合人民币1.265亿元的价格买下莫奈《睡莲池与玫瑰》;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则于2014年纽约苏富比秋拍和2015年纽约苏富比春拍连番出手,高价拍下梵高和毕加索的作品。
关于中国富豪购买海外艺术品的动机猜想,可以包括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文化、广告公关、抵御通胀、另类投资、拓展文化产业以及合理避税等,但这些不是重点,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非常成熟的国内买家,不买齐白石、唐伯虎、马远、夏圭,却热衷于毕加索、高更、梵高。外国艺术品成为中国富豪的追逐热点,中国艺术品相对衰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对于重要的中国艺术品的文化解释太不充分了,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其中恶意捣乱,真真假假的争论搅浑了我们的市场。而在国外,对于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几乎不可能产生质疑,也很少有外行人对艺术品发表意见,所以买家会买得非常踏实。这也是外国艺术品对中国富人更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因此,面对中国艺术品和外国艺术品的竞争,我们必须尽快把我们的市场环境整顿好,把我们的学术环境整顿好,坚定大家购买中国艺术品的信心。这也是这次市场调整带给我们的任务。
股市与艺术市场的竞争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启动了一轮牛市,直接对艺术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是关于现金流的竞争。
过去曾有过研究,股票市场与艺术品市场之间的关系呈“此消彼长”的对冲型关系,就像一个跷跷板,当股票市场极度不好的时候往往是艺术品市场的高峰期。通过前几轮跷跷板的关系可以发现,往往一轮大牛市结束了一两年以后,就是艺术品市场井喷的时候。
现在我们的艺术品市场已经跌到了底部。在这一轮艺术品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我的判断是牛市没有结束,甚至还可能在一段相对长的时间里,以震荡上行的方式继续向前演绎。启动这一轮牛市是符合国家战略的,正因为这一轮牛市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它在短期内结束。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可能要经过长期的等待后,我们才能启动一轮新的艺术品行情。艺术品市场的下一个春天,我们还要耐心等待。
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由于这一轮市场调整,在我们的拍卖行业内部也出现了新的现象。今年春拍的时候,很多实力相对不足或者遇到重大困难的企业没有春拍了,很多公司表示今年只拍一回,还有的公司一场都不拍,从中我们切实感觉到,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未来留在市场上的企业,彼此之间都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企业和企业之间更残酷的竞争已经开始,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在现阶段,市场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背后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表现在对艺术品的文化解释,以及围绕艺术品进行的讲座、研讨、评选和出版等活动。同样一件艺术品,学者、专家对它进行的文化解释越透彻,买家越放心买,越愿意出高价。我相信文化力强的公司是能胜出的。
提问环节
提问:现在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比较低迷,那么国外市场是否也有兴衰的周期?
刘尚勇:国外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兴衰周期大体上和经济周期是相对一致的,而国内则不一定。目前来讲,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在金融危机以后还处于恢复期,并不是非常好的时期,可是艺术品市场照样火爆,因为艺术品和实体经济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是富人的游戏,受经济动荡影响最大的是中下层人士的生活,而往往每一次经济危机富人都得利了。
提问:您觉得这拔调整期什么时候能结束?
刘尚勇:我原来以为2016年能见底,现在我认为2017年也许会见底。这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国家的经济形势,看国家的这次调结构稳增长能否成功,这是宏观条件制约。微观条件制约则是这轮股票的牛市,艺术品市场的重振要滞后于股票牛市一两年,只有这轮牛市结束以后,才会有一部分资金回到艺术品市场。
提问:近期北京市文物局下发通知,指出市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将不再进行一、二、三类的划分。这就表示从2003年开始施行的“文物拍卖资质等级制”寿终正寝,同时也预示着北京市艺术品拍卖企业不再有品类门槛的限制。北京放开艺术品拍卖资质,对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刘尚勇:我们要赶紧打造出中国价值观的当代艺术,否则将来我们要买的是外国价值观的中国当代艺术。
提问:前几年比较热的艺术品金融有进展吗?
刘尚勇:艺术品金融这件事已经失败了,所有的艺术品基金几乎没听说有一家赚钱的。艺术品金融首先要由懂艺术品的人来做,然后才是银行的专家。但现在反过来了,所有的艺术品基金都是金融人士在做,懂艺术品的人在帮助,而且帮的都是倒忙,所以做不成功。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的人才。在银行对艺术品的抵押方面,事实上由于艺术品价值的不确定性,从财务角度上无法把握,因此艺术品是小能够进入财务的资产项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