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智力活动,而是人们充分调动和运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某种相似或共同之处的能力,是一种超越于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因此,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幽默感,对于发展其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非常重要。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做化学实验乃至起火;因顽皮被学校开除,但他母亲能容忍他的“顽皮”、“出轨”行为,使他的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定能有所收获。总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物品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时,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也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3.发展语言,促进思维。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如教师讲述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幼儿探究问题。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幼儿思考与语言表达,使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形成的原因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不是幼儿本身有问题,而是当代我国特有的人文现象造成的。首先,当代儿童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使儿童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平时就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有时还有外公、外婆的特殊照顾,使其产生了优越心理,他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养成爱发脾气、撒娇,凡事就动口不动手的坏习惯;其次,家长认识不足,许多父母认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差,以后培养也不迟;有时幼儿自己能做的,家长能代办的就代劳了,反正孩子长大后就会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反正大人会帮忙,就是想做也没得做,不如不做。所以一旦到了幼儿园,由于家长不在身边,马上就出现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恐惧、陌生、自卑感随之而来,对儿童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三、培养儿童生活独立能力的正确理论
三岁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强,最容易接受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成人做的事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此,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否则,错过了这这个时机,等孩子的依赖性形成后再想对其教育,就十分困难了。
四、培养孩子自立的几个原则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首先要坚持以下认识:
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教育者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2.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做起。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洗脸、刷牙、梳头,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自己洗手绢、袜子……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做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3.孩子不会的事情引导孩子学着做
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独立入睡,第一次学洗袜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教育者一定要以积极的评议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和支持,从而促进他进一步做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4.孩子能做的事情督促孩子坚持做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孩子学会独立地做几件事就意味着孩子具有独立性。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它需要对孩子进行反复地强化和持之以恒地引导。因此,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独立技能或表现出一些独立性行为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孩子不断坚持、反复练习,最后养成习惯。
经过实践,我认为:只要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利用其可塑性强、兴趣广的特点,采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儿童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效果。
一、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非常重要。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做化学实验乃至起火;因顽皮被学校开除,但他母亲能容忍他的“顽皮”、“出轨”行为,使他的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定能有所收获。总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物品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时,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也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3.发展语言,促进思维。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如教师讲述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幼儿探究问题。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幼儿思考与语言表达,使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形成的原因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不是幼儿本身有问题,而是当代我国特有的人文现象造成的。首先,当代儿童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使儿童在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平时就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有时还有外公、外婆的特殊照顾,使其产生了优越心理,他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养成爱发脾气、撒娇,凡事就动口不动手的坏习惯;其次,家长认识不足,许多父母认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差,以后培养也不迟;有时幼儿自己能做的,家长能代办的就代劳了,反正孩子长大后就会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反正大人会帮忙,就是想做也没得做,不如不做。所以一旦到了幼儿园,由于家长不在身边,马上就出现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恐惧、陌生、自卑感随之而来,对儿童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三、培养儿童生活独立能力的正确理论
三岁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强,最容易接受教育,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们对成人做的事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此,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否则,错过了这这个时机,等孩子的依赖性形成后再想对其教育,就十分困难了。
四、培养孩子自立的几个原则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首先要坚持以下认识:
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励孩子试着做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这时教育者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变化,满足孩子的独立需求,鼓励孩子积极探索,让孩子获得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2.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做起。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洗脸、刷牙、梳头,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自己洗手绢、袜子……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做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3.孩子不会的事情引导孩子学着做
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独立入睡,第一次学洗袜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教育者一定要以积极的评议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和支持,从而促进他进一步做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4.孩子能做的事情督促孩子坚持做
孩子的独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孩子学会独立地做几件事就意味着孩子具有独立性。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它需要对孩子进行反复地强化和持之以恒地引导。因此,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独立技能或表现出一些独立性行为后,一定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孩子不断坚持、反复练习,最后养成习惯。
经过实践,我认为:只要根据幼儿的心理需要,利用其可塑性强、兴趣广的特点,采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对提高儿童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