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班主任,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力求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需求的背景
1.传承历史使命,发挥学科作用
古人云:“言为心生”。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即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从文学作品产生之初,它就承载了育人的神圣使命。从古代的诗歌作品《诗经》开始,到现代的各种文学样式,都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最终推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
2.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德育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纯粹的教书匠,单纯地指导学生就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进行简单的机械复制,忽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层面,应该追求教学和育人两者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3.关注社会动态,建构德育平台
近年来,学校教育“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盛行,过度追求成绩、升学率,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学生的价值取向的扭曲,鉴于当今社会现状,中学的语文教育应该走在德育教育的前沿,利用语文课堂的主阵地,走进学生心灵,改造学生人生观。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效应的运用
1.关注生命意识
近年来,各类学生出现的自杀、斗殴致伤、自残等事件屡见不鲜,让我们不寒而栗,值得深思,因此我认为初中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热爱生命》是一篇宣扬生命意识的最佳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被朋友抛弃后,历经饥饿、寒冷、伤痛和死亡威胁等一系列绝境的考验后,仍然没有放弃生存的信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与作品主人公的遭遇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连这样不幸的人,尚且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就更加应该懂得不应轻视生命的道理。
2.树立奋斗意识
初中时期是人生理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单纯的说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梦想,感受梦想的魅力效果并不明显。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巧妙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依据文本的时代特点,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例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机遇》是最贴近初中生的展示人生美好追求的文章,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情境,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梦想的启迪,从而激励他们的奋斗意识;如果说,前面的文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个人梦想,那么讲解《岳阳楼记》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应成为勉励学生树立心系国家,立志报国的理想的座右铭。
3.加强情感熏陶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感情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异化,而在此刻学校教育便成为纠正错误思想观念的主阵地,而语文教学的许多素材都蕴涵着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的真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选取独特的视角展现父爱,教者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父母身上平凡而却饱含真情的片断,从而转变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与父母感情隔阂的现状;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将丰富的爱国之情浓缩在一堂课上,却让无数读者心灵震撼,我们不妨让学生与小弗郎士换位,谈谈自己的感受,无形之中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顿时油然而生,一堂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关注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仍应继续延伸,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用课堂收获指导自己的作文创作,以审美的目光去走进生活,传达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条道路虽漫长而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让中学语文为德育教育发挥自己的力量。
一、语文教学中德育需求的背景
1.传承历史使命,发挥学科作用
古人云:“言为心生”。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即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从文学作品产生之初,它就承载了育人的神圣使命。从古代的诗歌作品《诗经》开始,到现代的各种文学样式,都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及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最终推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品质。
2.紧扣课程标准,重视德育功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纯粹的教书匠,单纯地指导学生就语文的工具性功能进行简单的机械复制,忽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层面,应该追求教学和育人两者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3.关注社会动态,建构德育平台
近年来,学校教育“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盛行,过度追求成绩、升学率,忽略了学生德育的培养。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学生的价值取向的扭曲,鉴于当今社会现状,中学的语文教育应该走在德育教育的前沿,利用语文课堂的主阵地,走进学生心灵,改造学生人生观。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效应的运用
1.关注生命意识
近年来,各类学生出现的自杀、斗殴致伤、自残等事件屡见不鲜,让我们不寒而栗,值得深思,因此我认为初中阶段应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热爱生命》是一篇宣扬生命意识的最佳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被朋友抛弃后,历经饥饿、寒冷、伤痛和死亡威胁等一系列绝境的考验后,仍然没有放弃生存的信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与作品主人公的遭遇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连这样不幸的人,尚且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就更加应该懂得不应轻视生命的道理。
2.树立奋斗意识
初中时期是人生理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单纯的说教对于引导学生认识梦想,感受梦想的魅力效果并不明显。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巧妙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依据文本的时代特点,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例如:田晓菲的《十三岁的机遇》是最贴近初中生的展示人生美好追求的文章,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情境,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梦想的启迪,从而激励他们的奋斗意识;如果说,前面的文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个人梦想,那么讲解《岳阳楼记》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应成为勉励学生树立心系国家,立志报国的理想的座右铭。
3.加强情感熏陶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感情倾向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异化,而在此刻学校教育便成为纠正错误思想观念的主阵地,而语文教学的许多素材都蕴涵着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的真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选取独特的视角展现父爱,教者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父母身上平凡而却饱含真情的片断,从而转变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与父母感情隔阂的现状;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将丰富的爱国之情浓缩在一堂课上,却让无数读者心灵震撼,我们不妨让学生与小弗郎士换位,谈谈自己的感受,无形之中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顿时油然而生,一堂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需要关注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仍应继续延伸,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用课堂收获指导自己的作文创作,以审美的目光去走进生活,传达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条道路虽漫长而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让中学语文为德育教育发挥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