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模型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活动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数学儿歌,亲子授课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中,列举了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增添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另外,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用一题多解等形式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要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必须针对错误的原因,可以重复简单问题的练习,并不是题越难越好。最主要的是每天一点一点地积累,绝对不可以操之过急,从简单往困难一步一步迈进最重要。但别忘了认同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对于数学不好的孩子,应让他做参考书上的例题,之后再对照解答、说明,确定自己的做法对不对。如果不相符,要看看什么地方不相符,然后仔细分析解题方法,直到了解为止。一星期后再让他做相同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方法。让他不论做几次都能顺利解题。有时也让他想想用其他解题的方法。但程度差点的孩子,只需要准备一份测试卷,做到完全了解为止。随便更换问题反而无法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倡导师生共算、亲子共算,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我们在计算中思考,探究,丰富思想;我们在沟通中对话、感悟,总结经验;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计算素养。计算,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孩子通过儿歌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数的平方、数的倍数、π的倍数、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如2π=6.28、3π=9.42、4π=12.56……、11×11=121、12×12=144、13×13=169……、 =0.5=50% 、 =0.2=20%……,速度×時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这些常见的量让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特殊的量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计算的兴趣。更好的参与到模型计算中。例如: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l)计算并观察算式特征:3+3+3,2+4+3,4+4+4+4+4,1+3+6+2,……(2)比较以上算式的特征并分类。(3)讨论、探索加数相同的这一类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4)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一简便的方法(乘法)来计算。
(2)假设记住了12π=37.68、那么24π=37.68×2=75.36、13π=37.68+3.14=40.82;假设记住了16π=50.24、那么32π=100.48、64π=100.48×2=200.96……
(3)假设记住了2×2=4、那么:200×200=40000 、0.2×0.2=0.04……
(4)假设记住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那么: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公式和等量关系式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型来举一反三。像:路程=速度×时间、v=sh、s=ch、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等等。只要记住一个数学模型,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几十、上百个等式都可以用。
(5)比多比少的应用题。①校园里有松树200棵,柳树比松树多 , 柳树有多少棵?200×(1+ )=240(棵)。答:柳树有240棵。②校园里有柳树240棵,比松树多 , 松树有多少棵?240÷(1+ )=240× =200(棵),答:松树有200棵。③校园里有柳树240棵,松树比柳树少 ,松树有多少棵?240×(1- )=240× =200(棵),答:松树有200棵。④校园里有松树200棵,比柳树少 , 柳树有多少棵?200÷(1- )=200× =250(棵),答:柳树有250棵.
解析:比单位“1”多都用(1+几分之几);比单位“1”少都用(1-几分之几);已知单位“1”都用乘法;求单位“1”(未知单位“1”)都用除法。比多比少的应用题都具备这一特征和规律,使学生生成计算智慧,实验班的孩子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6)例如,学习“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如下:(l)具有一定情景为背景的数学问题。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米?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块月饼?……(2)列式计算,讨论结果的表示方式,并试图将这一形式泛化。1÷5= ?(米),3÷4=? (米),5÷6=?, 9÷7=?,……(3)将以上的结论、规律以数学语言的方式揭示出来。被除数÷除数=…… (4)用数学符号的方式揭示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这种联系。a÷b=(b≠0)。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以抽象概括方式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具体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前几个环节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而最后一个环节,表现为一个概括的过程,是将抽象出来的规律一般化、形式化的过程,因而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本质的把握。
7、例如,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可以这样设计:用1、2、3、4、5、7、9组成真分数,并把它们化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学生通过自己的组数与计算,会自觉地将分数分成两类:(1)……(2)……并根据刚才的计算,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分母是2或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数则不能。尽管这个猜想很不完整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的创新,正是体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然后,再通过提供其他一组分数,例如……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创造才能,最终发现规律。
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实践操作——提出猜想——进行验证——自我反思——建立模型——生成计算智慧”,这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发现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
我们在计算中思考,探究,丰富思想;我们在沟通中对话、感悟,总结经验;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计算素养。计算,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孩子通过儿歌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数的平方、数的倍数、π的倍数、常见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如2π=6.28、3π=9.42、4π=12.56……、11×11=121、12×12=144、13×13=169……、 =0.5=50% 、 =0.2=20%……,速度×時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这些常见的量让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特殊的量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计算的兴趣。更好的参与到模型计算中。例如:
、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l)计算并观察算式特征:3+3+3,2+4+3,4+4+4+4+4,1+3+6+2,……(2)比较以上算式的特征并分类。(3)讨论、探索加数相同的这一类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4)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一简便的方法(乘法)来计算。
(2)假设记住了12π=37.68、那么24π=37.68×2=75.36、13π=37.68+3.14=40.82;假设记住了16π=50.24、那么32π=100.48、64π=100.48×2=200.96……
(3)假设记住了2×2=4、那么:200×200=40000 、0.2×0.2=0.04……
(4)假设记住了单价×数量=总价、那么: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那么: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公式和等量关系式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型来举一反三。像:路程=速度×时间、v=sh、s=ch、 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100%……等等。只要记住一个数学模型,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几十、上百个等式都可以用。
(5)比多比少的应用题。①校园里有松树200棵,柳树比松树多 , 柳树有多少棵?200×(1+ )=240(棵)。答:柳树有240棵。②校园里有柳树240棵,比松树多 , 松树有多少棵?240÷(1+ )=240× =200(棵),答:松树有200棵。③校园里有柳树240棵,松树比柳树少 ,松树有多少棵?240×(1- )=240× =200(棵),答:松树有200棵。④校园里有松树200棵,比柳树少 , 柳树有多少棵?200÷(1- )=200× =250(棵),答:柳树有250棵.
解析:比单位“1”多都用(1+几分之几);比单位“1”少都用(1-几分之几);已知单位“1”都用乘法;求单位“1”(未知单位“1”)都用除法。比多比少的应用题都具备这一特征和规律,使学生生成计算智慧,实验班的孩子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6)例如,学习“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如下:(l)具有一定情景为背景的数学问题。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米?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块月饼?……(2)列式计算,讨论结果的表示方式,并试图将这一形式泛化。1÷5= ?(米),3÷4=? (米),5÷6=?, 9÷7=?,……(3)将以上的结论、规律以数学语言的方式揭示出来。被除数÷除数=…… (4)用数学符号的方式揭示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这种联系。a÷b=(b≠0)。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以抽象概括方式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具体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前几个环节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而最后一个环节,表现为一个概括的过程,是将抽象出来的规律一般化、形式化的过程,因而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本质的把握。
7、例如,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可以这样设计:用1、2、3、4、5、7、9组成真分数,并把它们化成小数,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学生通过自己的组数与计算,会自觉地将分数分成两类:(1)……(2)……并根据刚才的计算,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分母是2或5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数则不能。尽管这个猜想很不完整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谓的创新,正是体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然后,再通过提供其他一组分数,例如……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创造才能,最终发现规律。
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实践操作——提出猜想——进行验证——自我反思——建立模型——生成计算智慧”,这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发现学习、创新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