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五年高考湖北卷文言文的三道单选题的格局未变:第一题考查实词的掌握情况,第二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第三题考查文意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仔细分析,发现有如下特点。
取材:课外对接课内
了弄清高考试卷(湖北)近年来文言文实词的取材范围,笔者做了一个统计,请看表格(见本页右边):
从上面20个实词及涉及的义项,我们可以看出,试题取材课外,知识在课内,答案与课本对接。只要我们熟习课本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作出判断,这就是所谓“课外材料考课内能力”。
排他:聚焦中心删除冗余
就篩选信息题而言,2014年卷《吴德基传》是围绕传主“爱民”这一中心筛选6条信息,其中的①是说吴不在乎别人的轻视,⑥是说吴虚心接受朋友的劝诫,因此排除①⑥两条信息,②③④⑤都是符合中心意思的,用排除法就能选中C项(②④⑤)了。
2013年《廉希宪事略》是围绕传主“举止不同寻常”这一中心筛选信息,2012年《家有名士》的中心信息是“家人不了解王湛”,2011年《谏成帝营陵寝疏》的中心信息是“薄葬”与“厚葬”,2010年《原弊》的中心信息是“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该题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信息设置选项,要求我们能抓住关键,去粗取精。从阅卷情况看,三道选择题中,这道题的得分率最高,相对而言,该题难度系数较小。
设陷:干扰排除有章可循
分析和概括题,总会给我们设置一个陷阱,也就是所说的干扰项。不要惧怕这些干扰项,因为排除这些干扰项是有章可循的。
下面是2010年~2015年高考湖北卷设置的干扰项:
(1)县令役使。(2014年C项)
(2)廉希宪不仅解除了秀才的困苦,“还把他们推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2013年D项)
(3)侄儿王济“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也不过寒暄而已”(2012年A项)
(4)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终会……(2011年A项)
(5)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2010年C项)
分析 (1)由原文“擢知莱之潍州事”可知:吴德基担任莱州府下属的潍州的知州。县令是吴的下属官,除了要弄清原文的逻辑,还要搞清官职的领属关系。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不明常识,牵强附会。(2)原文是“诸生但言困苦,乞归”“皆遂其请”(让他们回家了)。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无是生有,妄下结论。(3)未用发展眼光纵览全文,只是截取一点,以偏概全。(4)逻辑不清,颠倒因果。(5)曲解文意,张冠李戴。
上述五种错选项的设置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解决的办法就是以读懂原文为基础,再辨别干扰因素的类别,识破陷阱。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为人骁勇,走及奔马。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挝杀之,军中为股栗,以故高祖起义之初,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高祖疾大渐,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隐帝与业等密谋禁中。乾祐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 (《新五代史·史弘肇传》)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疾大渐 大渐:病危
B. 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 顾命:照看身体
C. 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 干托:请托
D. 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尔曹:你们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史弘肇“骁勇严毅”的一组是( )
①军中为股栗 ②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 ③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 ④(教坊使)往谢弘肇 ⑤悉取所赐还官 ⑥坐广政殿东庑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弘肇侍奉了三朝皇帝:高祖、隐帝、周太祖。
B. 史弘肇治军严明,深为高祖信赖,临终还授命于他。
C. 史弘肇反对私人请托,即使是太后的关系也敢于抵制。
D. 史弘肇对逸乐艺人的评价远不如为国征战的健儿。
[参考答案]
1. B(顾命:天子遗诏)
2. D
3. A (没有侍奉周太祖)
取材:课外对接课内
了弄清高考试卷(湖北)近年来文言文实词的取材范围,笔者做了一个统计,请看表格(见本页右边):
从上面20个实词及涉及的义项,我们可以看出,试题取材课外,知识在课内,答案与课本对接。只要我们熟习课本学过的知识,并迁移运用到高考中,就能迅速作出判断,这就是所谓“课外材料考课内能力”。
排他:聚焦中心删除冗余
就篩选信息题而言,2014年卷《吴德基传》是围绕传主“爱民”这一中心筛选6条信息,其中的①是说吴不在乎别人的轻视,⑥是说吴虚心接受朋友的劝诫,因此排除①⑥两条信息,②③④⑤都是符合中心意思的,用排除法就能选中C项(②④⑤)了。
2013年《廉希宪事略》是围绕传主“举止不同寻常”这一中心筛选信息,2012年《家有名士》的中心信息是“家人不了解王湛”,2011年《谏成帝营陵寝疏》的中心信息是“薄葬”与“厚葬”,2010年《原弊》的中心信息是“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该题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信息设置选项,要求我们能抓住关键,去粗取精。从阅卷情况看,三道选择题中,这道题的得分率最高,相对而言,该题难度系数较小。
设陷:干扰排除有章可循
分析和概括题,总会给我们设置一个陷阱,也就是所说的干扰项。不要惧怕这些干扰项,因为排除这些干扰项是有章可循的。
下面是2010年~2015年高考湖北卷设置的干扰项:
(1)县令役使。(2014年C项)
(2)廉希宪不仅解除了秀才的困苦,“还把他们推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2013年D项)
(3)侄儿王济“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也不过寒暄而已”(2012年A项)
(4)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终会……(2011年A项)
(5)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2010年C项)
分析 (1)由原文“擢知莱之潍州事”可知:吴德基担任莱州府下属的潍州的知州。县令是吴的下属官,除了要弄清原文的逻辑,还要搞清官职的领属关系。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不明常识,牵强附会。(2)原文是“诸生但言困苦,乞归”“皆遂其请”(让他们回家了)。造成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无是生有,妄下结论。(3)未用发展眼光纵览全文,只是截取一点,以偏概全。(4)逻辑不清,颠倒因果。(5)曲解文意,张冠李戴。
上述五种错选项的设置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解决的办法就是以读懂原文为基础,再辨别干扰因素的类别,识破陷阱。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为人骁勇,走及奔马。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挝杀之,军中为股栗,以故高祖起义之初,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高祖疾大渐,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隐帝与业等密谋禁中。乾祐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 (《新五代史·史弘肇传》)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疾大渐 大渐:病危
B. 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 顾命:照看身体
C. 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 干托:请托
D. 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尔曹:你们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史弘肇“骁勇严毅”的一组是( )
①军中为股栗 ②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 ③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 ④(教坊使)往谢弘肇 ⑤悉取所赐还官 ⑥坐广政殿东庑
A. ①②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弘肇侍奉了三朝皇帝:高祖、隐帝、周太祖。
B. 史弘肇治军严明,深为高祖信赖,临终还授命于他。
C. 史弘肇反对私人请托,即使是太后的关系也敢于抵制。
D. 史弘肇对逸乐艺人的评价远不如为国征战的健儿。
[参考答案]
1. B(顾命:天子遗诏)
2. D
3. A (没有侍奉周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