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羌族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文化抢救、恢复、保护与重建成了一个举国上下非常关切的问题。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的学科视野,在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探讨了羌族的民俗文化符号、影响灾后羌族民俗符号实践的政策和北川灾后中羌族民俗符号的实践等一些问题,想通过灾后文化重建中的民俗符号实践,来观感整个文化重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民俗符号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地震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而这一地带主要生活的就是我们国家人口很少的羌族,所以地震造成羌族地区的人口伤亡,财产损失,交通设施破坏,建筑房屋毁坏,文化生态破坏等前所未有,羌族在灾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存考验。本研究主要关注灾后羌族文化重建问题,谋求从文化重建方面来探讨灾后重建的一些问题。
一、羌族的民俗文化符号
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对一些羌族民俗文化符号进行一个大致的罗列,以对羌族文化的符号系统以及不同符号的地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羌族史》主要表述了以下羌族民俗符号:婚俗(入赘婚、莎朗舞等)、葬俗(火葬、土葬等)、医疗、发式、服饰(蓝布长衫、羊皮褂、布鞋、牛皮鞋、云云鞋、束腰等)、房屋(楼房、牛毛帐篷、火塘等)、饮食(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荞麦、猪膘、牦牛肉、羊肉等)、节日(“祭山会”、十月一又叫“过小年”)、礼仪(成年礼或叫冠礼)、塔子会、禁忌、宗教(天神、山神、地神、树神、羊神、火神、祖先神等)、巫师或端公、民歌、舞蹈(莎朗舞、皮鼓舞等)、乐器(羌笛、月琴、口弦等)、碉楼、索桥、栈道、手工艺(纺织、刺绣),等等。此外在《简明羌族史》、《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等著作中都有对羌族民俗符号的叙述都有相似的特点。《四川民俗大典》对羌族的民俗符号则进行了选择,这些民俗符号有:羌历年、祭山会、十月初一牛王会、瓦尔窝足(领歌会)、羊皮褂、云云鞋、猪膘、砸酒、碉楼、庄房、连索桥、驯养牛羊、织麻布、挖药、议话坪、请客、人生礼仪、婚俗、多神崇拜、大禹、求雨、端公、禁忌、神话传说、羌笛、皮鼓、杂耍等。其中所选取、叙述的这些民俗符号,也是经常在其他领域中被叙述的羌族民俗文化符号的代表,其中以碉楼、大禹、羌历年等最为显著。
二、 影响灾后羌族民俗符号实践的政策
在灾难发生以后,有关文化保护的方案和规划迅速得到讨论并出台。国家出台了《重建条例》和《总体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在它们的指导下,省、市、县的文化保护方案和条例相继出台。这些文件、规划不仅成为灾后重建羌族民俗符号实践的国家动员,而且成为羌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构的行动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羌族特色建筑的恢复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救助与安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抢救性征集,传习所,建立数字空间,等等。这些文件和指定的内容,划定了灾后羌族文化重建的范畴。
三、北川灾后中羌族民俗符号的实践
(一)禹王桥
禹王桥位于新北川县城与绵阳至安县公路的交汇点上,是通往新北川县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大禹与羌族关系的一个符号表征,但是在这里它确实是一个被付诸于符号实践的结果。
大桥是山东青岛市援建的,我们2010年10月调查时桥还没有完全竣工。这座桥由桥门和走廊两部分组成。大桥的两边有对称的桥门,桥门很别致,两门墩分别修成碉楼状,碉楼是可以进去的,通往碉楼状门墩的门是铝合金的,门墩的窗户是刷了绿油漆的铁窗。在这两座碉楼门墩之间,修有一面川西民居特征的顶,顶上的瓦片很新,和碉楼状的门墩一样为暗青色,远远看去轰然一体,就像一座崭新而坚实的房屋。在这座“房屋”的正面屋檐下,写有“禹王桥”三个大金字。说是桥,到像是楼房,要到桥上去必须上楼梯形的台阶,在这些台阶下面有几间房子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而当你上到桥的走廊时,台阶下的房子就像是在你所处房屋的楼下一样。这桥的走廊很阔气,汉白玉的柱子支撑着桥顶,红色木头的栏杆和窗户,窗户可以打开看到县城和河流的远处,如果是观看县城的景色这座桥很有制高点的优势。桥顶还有白色的吊顶,顺着这个走廊往前走,你会发现传统的桥梁根本没有的“灭火器”。出了桥,站在侧面观看横着的桥身,就像一座长长的两面屋檐的房子,房顶陡陡的,瓦青青的。而在这座桥的上游和下游也各有一桥,和我们普通见到的桥没有什么区别,桥墩支着桥身,桥的两边仅有路灯和石头的栏杆别无其他。面对着这里不同的桥,让人心里不断发问,到底哪种类型的桥是羌族传统的桥?哪种桥更像是羌族的桥呢?禹王桥和没有鲜明标识的桥除了名称和外形不同还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
(二)禹王广场
紧挨着禹王桥的就是禹王广场,它是和禹王桥相互相应的,两者一起都是为了景观的相互配合而建。这禹王广场是有山东潍坊市援建,援建单位的红色横幅仍旧在广场上挂着。广场的中心在禹王桥的正面前,要从县城里边登上禹王桥必经禹王广场。广场不大,栽了几颗风景树,树旁边地面上还有夜光灯,灯罩是砖头砌成的匡状,上面有玻璃封上,恰似一个碉楼的底座。从广场中心向两边开去,是草坪,草坪上也栽了不大的树,草坪里面有用石板铺成的供人散布的小道。如果说这个广场上还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红色大理石上近似“M”状的羊角符号和几块绘有羊角和花朵状的黄色金属图案。站在禹王广场,除了阅读过羌族历史书写的人能理解设计者、援建者的意图是在建构他们所理解的羌民族文化外,很难从广场看到羌寨里那些传统公共空间的端倪。
(三)尔玛路
不论学者对“尔玛”一词作何解读,并不影响它作为羌族具有“民族特征”的族称,被认为是表达“羌族”认同的概念,北川新县城 “尔玛路”的命名不仅是象征符号的建构,而且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色彩。早在北川被批准为羌族自治县之初,在北川老县城就有将其街道命名为“尔玛路”或其它可以提供对羌族文化身份想象的名字的行动。灾后新县城的命名,可以理解为这些行动的延续。北川新县城的“尔玛路”是由山东日照市援建,和其他城市的道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些象征符号而已,这些符号包括路灯,高高的路灯被造成羊角状,低的路灯的灯罩上也有“羊”字的不同变体。路灯同路边的报栏、公交站台一样一律选用木头材质,努力塑造一种“传统”气氛。
这些命名性质的民俗符号实践,都是为了制造一种在思想和意识层面对羌族的想象,一个不怎么了解羌族的人走在这些地方,听着这些名字都不怎么会联想到羌族,但是当告知这是羌族的东西时,无疑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羌族和有这些名称的事物是有紧密关系的,这些名称也标示或意味着羌族。
参考文献:
[1]《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J].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2]卢丁,工藤元男.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四川省文联组织编写. 四川民俗大典[J].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4]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J].中华书局.2008
【关键词】:灾后重建;羌族;民俗符号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地震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衔接地带,而这一地带主要生活的就是我们国家人口很少的羌族,所以地震造成羌族地区的人口伤亡,财产损失,交通设施破坏,建筑房屋毁坏,文化生态破坏等前所未有,羌族在灾后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存考验。本研究主要关注灾后羌族文化重建问题,谋求从文化重建方面来探讨灾后重建的一些问题。
一、羌族的民俗文化符号
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对一些羌族民俗文化符号进行一个大致的罗列,以对羌族文化的符号系统以及不同符号的地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羌族史》主要表述了以下羌族民俗符号:婚俗(入赘婚、莎朗舞等)、葬俗(火葬、土葬等)、医疗、发式、服饰(蓝布长衫、羊皮褂、布鞋、牛皮鞋、云云鞋、束腰等)、房屋(楼房、牛毛帐篷、火塘等)、饮食(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荞麦、猪膘、牦牛肉、羊肉等)、节日(“祭山会”、十月一又叫“过小年”)、礼仪(成年礼或叫冠礼)、塔子会、禁忌、宗教(天神、山神、地神、树神、羊神、火神、祖先神等)、巫师或端公、民歌、舞蹈(莎朗舞、皮鼓舞等)、乐器(羌笛、月琴、口弦等)、碉楼、索桥、栈道、手工艺(纺织、刺绣),等等。此外在《简明羌族史》、《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等著作中都有对羌族民俗符号的叙述都有相似的特点。《四川民俗大典》对羌族的民俗符号则进行了选择,这些民俗符号有:羌历年、祭山会、十月初一牛王会、瓦尔窝足(领歌会)、羊皮褂、云云鞋、猪膘、砸酒、碉楼、庄房、连索桥、驯养牛羊、织麻布、挖药、议话坪、请客、人生礼仪、婚俗、多神崇拜、大禹、求雨、端公、禁忌、神话传说、羌笛、皮鼓、杂耍等。其中所选取、叙述的这些民俗符号,也是经常在其他领域中被叙述的羌族民俗文化符号的代表,其中以碉楼、大禹、羌历年等最为显著。
二、 影响灾后羌族民俗符号实践的政策
在灾难发生以后,有关文化保护的方案和规划迅速得到讨论并出台。国家出台了《重建条例》和《总体规划》两个纲领性文件,在它们的指导下,省、市、县的文化保护方案和条例相继出台。这些文件、规划不仅成为灾后重建羌族民俗符号实践的国家动员,而且成为羌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恢复重构的行动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羌族特色建筑的恢复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救助与安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抢救性征集,传习所,建立数字空间,等等。这些文件和指定的内容,划定了灾后羌族文化重建的范畴。
三、北川灾后中羌族民俗符号的实践
(一)禹王桥
禹王桥位于新北川县城与绵阳至安县公路的交汇点上,是通往新北川县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大禹与羌族关系的一个符号表征,但是在这里它确实是一个被付诸于符号实践的结果。
大桥是山东青岛市援建的,我们2010年10月调查时桥还没有完全竣工。这座桥由桥门和走廊两部分组成。大桥的两边有对称的桥门,桥门很别致,两门墩分别修成碉楼状,碉楼是可以进去的,通往碉楼状门墩的门是铝合金的,门墩的窗户是刷了绿油漆的铁窗。在这两座碉楼门墩之间,修有一面川西民居特征的顶,顶上的瓦片很新,和碉楼状的门墩一样为暗青色,远远看去轰然一体,就像一座崭新而坚实的房屋。在这座“房屋”的正面屋檐下,写有“禹王桥”三个大金字。说是桥,到像是楼房,要到桥上去必须上楼梯形的台阶,在这些台阶下面有几间房子不知道干什么用的,而当你上到桥的走廊时,台阶下的房子就像是在你所处房屋的楼下一样。这桥的走廊很阔气,汉白玉的柱子支撑着桥顶,红色木头的栏杆和窗户,窗户可以打开看到县城和河流的远处,如果是观看县城的景色这座桥很有制高点的优势。桥顶还有白色的吊顶,顺着这个走廊往前走,你会发现传统的桥梁根本没有的“灭火器”。出了桥,站在侧面观看横着的桥身,就像一座长长的两面屋檐的房子,房顶陡陡的,瓦青青的。而在这座桥的上游和下游也各有一桥,和我们普通见到的桥没有什么区别,桥墩支着桥身,桥的两边仅有路灯和石头的栏杆别无其他。面对着这里不同的桥,让人心里不断发问,到底哪种类型的桥是羌族传统的桥?哪种桥更像是羌族的桥呢?禹王桥和没有鲜明标识的桥除了名称和外形不同还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
(二)禹王广场
紧挨着禹王桥的就是禹王广场,它是和禹王桥相互相应的,两者一起都是为了景观的相互配合而建。这禹王广场是有山东潍坊市援建,援建单位的红色横幅仍旧在广场上挂着。广场的中心在禹王桥的正面前,要从县城里边登上禹王桥必经禹王广场。广场不大,栽了几颗风景树,树旁边地面上还有夜光灯,灯罩是砖头砌成的匡状,上面有玻璃封上,恰似一个碉楼的底座。从广场中心向两边开去,是草坪,草坪上也栽了不大的树,草坪里面有用石板铺成的供人散布的小道。如果说这个广场上还有什么特别的话,就是红色大理石上近似“M”状的羊角符号和几块绘有羊角和花朵状的黄色金属图案。站在禹王广场,除了阅读过羌族历史书写的人能理解设计者、援建者的意图是在建构他们所理解的羌民族文化外,很难从广场看到羌寨里那些传统公共空间的端倪。
(三)尔玛路
不论学者对“尔玛”一词作何解读,并不影响它作为羌族具有“民族特征”的族称,被认为是表达“羌族”认同的概念,北川新县城 “尔玛路”的命名不仅是象征符号的建构,而且具有明显的政治功利色彩。早在北川被批准为羌族自治县之初,在北川老县城就有将其街道命名为“尔玛路”或其它可以提供对羌族文化身份想象的名字的行动。灾后新县城的命名,可以理解为这些行动的延续。北川新县城的“尔玛路”是由山东日照市援建,和其他城市的道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些象征符号而已,这些符号包括路灯,高高的路灯被造成羊角状,低的路灯的灯罩上也有“羊”字的不同变体。路灯同路边的报栏、公交站台一样一律选用木头材质,努力塑造一种“传统”气氛。
这些命名性质的民俗符号实践,都是为了制造一种在思想和意识层面对羌族的想象,一个不怎么了解羌族的人走在这些地方,听着这些名字都不怎么会联想到羌族,但是当告知这是羌族的东西时,无疑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羌族和有这些名称的事物是有紧密关系的,这些名称也标示或意味着羌族。
参考文献:
[1]《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J].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2]卢丁,工藤元男.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四川省文联组织编写. 四川民俗大典[J].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4]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J].中华书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