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挥行政复议解决争议主渠道作用的思考——兼论行政复议法修改方向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行政复议制度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是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期望达到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当前行政复议改革面临的共同难题.从行政复议制度性质的“行政性”与“司法性”之争,到行政复议改革的“司法化”与“泛司法化”的分歧,既体现了学者对行政复议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做出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与完善面临的分岔口.本文从我国行政复议面临的困境与最新提出的行政复议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出发,分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与性质,进而分析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选择——复议委员会的优势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提出意见.
其他文献
在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如火如荼,首要目标是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和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导致优质农产品大量滞销,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背道而驰.网络直播营销则为解决这一农村经济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直播带货成为农产品促销的新渠道.基于此,本文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直播营销助农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助推农产品销售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承接主体,培育其承接能力、建立其与各方主体的互动信任关系对于有效满足公众需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ZW社工机构承接鸿博温馨家园助残服务的实践进行解构,发现其在嵌入式服务过程中与各方主体形成的是基于项目制的契约型信任,受“共同利益点未挖掘、信息流动壁垒、政府管控思维”等因素影响,会出现“与社区能力信任基础薄弱、与残疾人关系信任传递受阻、与政府制度信任深化有限”等障碍,因此是短期的、脆弱的.为此,需探求建立合作型信任的可行性路径,即建立任务性组织拓宽横向互动信任
刑法追诉时效制度的运用,在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追诉时效的终止时间设置在刑事诉讼中的哪一阶段,在学术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以刑事诉讼阶段设置追诉时效终止时间,始终存在着与法律条文不相符的现象.为完善我国追诉时效制度,应当设计追诉时效与办案期限相分离制度、追诉时效中止制度,明确“逃避”行为导致追诉时效终止适用的具体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