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焦作市高级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是学校实施了“科研兴校”的策略,尤其是持续的做好、做大、做实“校企合作”这一课题,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办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 实践探索 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2-01
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大方向。如何走好校企合作之路,培育德技双高之才,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认真探索的重点课题。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创新型教学的实践模式
例如学生较早参加实习,有些还没有接触专业课就进入专业训练,学校就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时间调整,增加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社会实践和教学的整体对应,学校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这样保证教学和实践的对应性;三是保持与合作单位的沟通,实现合作的双赢。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在项目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主流媒体中寻找合适的实习项目,应该说越来越不容易了。学生实习人力投入、时间投入、经费投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模式,成为搞好教学实践的难点,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合作,学校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积极寻找国家主流媒体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起点高、要求严,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摆正实践与教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应用型专业实践的重要意义。加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打造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第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常规教学模式与非常态实践模式的有机结合,探索学生个体化实习与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多样性不同实习的方式,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点的实践教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这些都是学校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立足企业需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新老替代速度加快,行业企业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支撑的情况下,学校为在职技术工人开办了学制性的高级石油主干专业技工班,开始了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近几年,随着工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学校进一步加大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截止目前,学校已为1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研究院所,开办包括油气开发地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田化学等专业的高级技工和技师培训累计1000余人次。
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和培训方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针对工业技术密集型特点,结合企业技术利用、新产品生产设置;学员的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生产产品选题;教师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學校教师共同组成;学员考核鉴定以企业评审专家为主。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一是对于学制不脱产函授高级技工班,在校集中理论学习或派教师到企业授课,技能训练按教学计划安排课题,在企业完成;二是配合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单项业余短训班,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工人岗位技能调整,解决了生产和学习冲突的矛盾;三是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安排企业选聘的高级技工班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三、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
在校企结合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着力提高培养质量,结合培训对象特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并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提供高水平实习和理论教学师资。
我们安排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聘请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授课,避免教学纯理论化,使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需求紧密结合。如我们开办“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班,在《先进制造技术》讲授中,聘请的是相关企业设计工艺师授课,同时在企业生产现场解答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2.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
高技能人才培训主要是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围绕“四新”要求,我校利用全套多媒体系统进行电化教学,在计算机房进行仿真加工练习,在不同系统上进行实际训练,同时到企业开拓学员的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技能素质。
四、是针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加强教材建设
为保证培训质量,学校针对不同的培训形式,提供与技术工种配套的教材和讲义。对常规学制性脱产和函授培训,以统编教材为主,结合专业需求开发校本教材为辅;对短期脱产培训和专项培训以校本教材加讲义相结合的形式,主要解决培训对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扩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促进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多点培养平台,扩大培养规模。
1.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多技能、快速应用方向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与发展,进一步结合企业生产现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从2009年起,每年为学校开办三期专项短训班,为学校开办长效性业余培训班,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速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2.充分利用学校师资、设备、场地资源同企业生产技术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职责功能,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培训质量,提升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3.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今后学校结合行业工种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将进一步扩大选派优秀毕业生先期到企业顶岗生产实习考察的实践力度,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互惠共赢 实践探索 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42-01
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大方向。如何走好校企合作之路,培育德技双高之才,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成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认真探索的重点课题。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次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创新型教学的实践模式
例如学生较早参加实习,有些还没有接触专业课就进入专业训练,学校就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时间调整,增加了相关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社会实践和教学的整体对应,学校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这样保证教学和实践的对应性;三是保持与合作单位的沟通,实现合作的双赢。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任务,在项目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主流媒体中寻找合适的实习项目,应该说越来越不容易了。学生实习人力投入、时间投入、经费投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模式,成为搞好教学实践的难点,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合作,学校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积极寻找国家主流媒体的重大项目,这些项目起点高、要求严,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意义,摆正实践与教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应用型专业实践的重要意义。加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打造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第二,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常规教学模式与非常态实践模式的有机结合,探索学生个体化实习与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多样性不同实习的方式,探索适合学校办学特点的实践教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改革。这些都是学校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立足企业需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新老替代速度加快,行业企业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支撑的情况下,学校为在职技术工人开办了学制性的高级石油主干专业技工班,开始了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近几年,随着工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大,学校进一步加大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截止目前,学校已为1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研究院所,开办包括油气开发地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田化学等专业的高级技工和技师培训累计1000余人次。
学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企业的需求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和培训方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针对工业技术密集型特点,结合企业技术利用、新产品生产设置;学员的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生产产品选题;教师由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學校教师共同组成;学员考核鉴定以企业评审专家为主。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一是对于学制不脱产函授高级技工班,在校集中理论学习或派教师到企业授课,技能训练按教学计划安排课题,在企业完成;二是配合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单项业余短训班,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工人岗位技能调整,解决了生产和学习冲突的矛盾;三是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安排企业选聘的高级技工班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三、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
在校企结合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实践中,我们着力提高培养质量,结合培训对象特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并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提供高水平实习和理论教学师资。
我们安排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技师,聘请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技术人员进行授课,避免教学纯理论化,使高技能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需求紧密结合。如我们开办“先进制造技术”培训班,在《先进制造技术》讲授中,聘请的是相关企业设计工艺师授课,同时在企业生产现场解答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2.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
高技能人才培训主要是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围绕“四新”要求,我校利用全套多媒体系统进行电化教学,在计算机房进行仿真加工练习,在不同系统上进行实际训练,同时到企业开拓学员的眼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技能素质。
四、是针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加强教材建设
为保证培训质量,学校针对不同的培训形式,提供与技术工种配套的教材和讲义。对常规学制性脱产和函授培训,以统编教材为主,结合专业需求开发校本教材为辅;对短期脱产培训和专项培训以校本教材加讲义相结合的形式,主要解决培训对象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扩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促进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多点培养平台,扩大培养规模。
1.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多技能、快速应用方向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与发展,进一步结合企业生产现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从2009年起,每年为学校开办三期专项短训班,为学校开办长效性业余培训班,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速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2.充分利用学校师资、设备、场地资源同企业生产技术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职责功能,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培训质量,提升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3.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今后学校结合行业工种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将进一步扩大选派优秀毕业生先期到企业顶岗生产实习考察的实践力度,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