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报告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内服中药以达到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理气定痛之功。西药输液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利水消肿及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穴位埋线可振奋阳气,产生长效持久的穴位刺激作用,能达到根本调治之目的。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或临床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6%。结论:本治疗方法疗效好,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保守疗法 治疗
自2005年6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既往和现病史,其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对诊断困难、神经压迫症状较重者,做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
纳入标准:参照以上诊断标准:①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9~71岁;③征求患者意见同意参加本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年龄<19岁而>71岁者;②起病或病情发作在14天以下或1.6年以上者;③合并腰椎骨折、滑脱、结核、肿瘤者;④不愿参加本治疗者。
一般资料:本组191例,男137例,女55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病程14天~1.6年,平均10.2个月。发病原因:外伤后突然发病63例,慢性劳损所致94例,不明原因34例。发病部位:L4~5节段101例,L5~S1节段65例,L4、5~L5S1双节段25例。突出程度:膨出49例,突出97例,脱出45例。突出类型:右侧突出91例,左侧突出76例,中央型24例。
本组191例。均有腰部疼痛、椎旁压痛及行则剧,卧则缓,咳嗽、喷嚏疼痛加剧的特点。均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仰卧挺腹试验均为阳性,直腿抬高双侧阳性者62例,单侧129例。X线正侧位片示脊柱侧弯或生理弧度改变者155例,CT检查提示腰椎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突(膨、脱)出。
中医治疗:①痹证型: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肌腠空虚,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疼痛往往与气侯变化时疼痛加剧,多见于常期工作或生活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者,方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祛风、扶正、舒筋通络之药。药物组成:独活12g,杜仲10g,牛膝9g,细辛4.5g,秦艽10g,茯苓10g,肉桂心10g,防风10g,川芎10g,當归10g,芍药10g,干地黄12g,黄芪12g,党参12g,甘草3g,地龙9g,红花6g,制川乌4.5g等加减。②肾虚型:临床最为多见,多为40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相对病情较长,方药采用加味益肾坚骨汤加减。药物组成:补骨脂10g,菟丝子10g,干地黄12g,白芍10g,黄芪12g,当归10g,陈皮12g,甘草3g,骨碎补12g,川断10g,肉苁蓉10g等加减。③瘀血阻滞型:患者多有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9g,川芎10g,桃仁6g,红花6g,甘草3g,羌活10g,没药9g,当归10g,五灵脂9g,香附10g,牛膝10g,地龙10g等加减。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
西医治疗:输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54-2注射液10mg+维生素C 2.0g静滴,1次/日,连用5天;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香丹注射液30ml静滴,1次/日,连用5天;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静滴,1次/日,连用5天。间隔5天后,再输液5天。
穴位埋线:在患侧腰3~5夹脊穴处选敏感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穿刺针埋线法将一节1cm长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内,术后创可贴固定,一周内严禁洗澡,防止感染,每次2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严禁剧烈运动。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痊愈:腰腿麻痛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②显效:腰腿麻痛基本消失,过早劳动略感不适,尚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③无效:腰腿麻痛时作时止,稍加劳累活动麻痛加重,难以胜任原工作。
结 果
本组191例,服药最多26剂,最少8剂,全部病例均输液10天,穴位埋线2次。
经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131例(68%);显效52例(28%);无效8例(4%);总有效率占9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治疗依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痹证型主要采用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止痹痛之法。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散寒而止痛;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以补血活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再配肉桂心助阳散寒,以鼓舞气血的运行;杜仲、牛膝协地黄补肝肾、健腰膝,壮筋骨,共成扶正祛邪之剂。肾虚型主要治则:补肾填精, 健骨益髓,活血通络。方中补骨脂、骨碎补补肾壮阳,坚骨活血。菟丝子平补肾之阴阳。干地黄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共为主药。黄芪助气壮筋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补肾填精、健骨益髓、活血通络之功。以培本为主,兼治标,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瘀滞型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秦艽、羌活、地龙、没药、五灵脂、香附具有通络宣痹、疏肝行气、温经止痛之效,甘草调和诸药,牛膝引血下行,全方相配,多用于瘀血痹阻于经络而致的腰腿痛。总之,在临床中可按照不同的证型分别给予补肾坚骨、散寒除湿、扶正祛邪、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药物,辨证加减。西医治疗采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维生素C等药物静滴,配合香丹注射液静滴,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起到局部的消炎、消肿及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以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较快恢复。配合应用穴位埋线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脏腑之虚实,有温经散寒之功,结合现代医学坐骨神经是由L3~S4发出下行汇合而成,夹脊穴位于神经发出处,此治疗方法的长效持久刺激作用能达到根本调治之目的,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该病能明显缩短疗程,可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更好更快地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使神经根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保守疗法 治疗
自2005年6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既往和现病史,其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对诊断困难、神经压迫症状较重者,做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
纳入标准:参照以上诊断标准:①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9~71岁;③征求患者意见同意参加本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年龄<19岁而>71岁者;②起病或病情发作在14天以下或1.6年以上者;③合并腰椎骨折、滑脱、结核、肿瘤者;④不愿参加本治疗者。
一般资料:本组191例,男137例,女55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病程14天~1.6年,平均10.2个月。发病原因:外伤后突然发病63例,慢性劳损所致94例,不明原因34例。发病部位:L4~5节段101例,L5~S1节段65例,L4、5~L5S1双节段25例。突出程度:膨出49例,突出97例,脱出45例。突出类型:右侧突出91例,左侧突出76例,中央型24例。
本组191例。均有腰部疼痛、椎旁压痛及行则剧,卧则缓,咳嗽、喷嚏疼痛加剧的特点。均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仰卧挺腹试验均为阳性,直腿抬高双侧阳性者62例,单侧129例。X线正侧位片示脊柱侧弯或生理弧度改变者155例,CT检查提示腰椎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突(膨、脱)出。
中医治疗:①痹证型: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肌腠空虚,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疼痛往往与气侯变化时疼痛加剧,多见于常期工作或生活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者,方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祛风、扶正、舒筋通络之药。药物组成:独活12g,杜仲10g,牛膝9g,细辛4.5g,秦艽10g,茯苓10g,肉桂心10g,防风10g,川芎10g,當归10g,芍药10g,干地黄12g,黄芪12g,党参12g,甘草3g,地龙9g,红花6g,制川乌4.5g等加减。②肾虚型:临床最为多见,多为40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相对病情较长,方药采用加味益肾坚骨汤加减。药物组成:补骨脂10g,菟丝子10g,干地黄12g,白芍10g,黄芪12g,当归10g,陈皮12g,甘草3g,骨碎补12g,川断10g,肉苁蓉10g等加减。③瘀血阻滞型:患者多有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9g,川芎10g,桃仁6g,红花6g,甘草3g,羌活10g,没药9g,当归10g,五灵脂9g,香附10g,牛膝10g,地龙10g等加减。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
西医治疗:输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54-2注射液10mg+维生素C 2.0g静滴,1次/日,连用5天;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香丹注射液30ml静滴,1次/日,连用5天;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静滴,1次/日,连用5天。间隔5天后,再输液5天。
穴位埋线:在患侧腰3~5夹脊穴处选敏感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穿刺针埋线法将一节1cm长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内,术后创可贴固定,一周内严禁洗澡,防止感染,每次2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严禁剧烈运动。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痊愈:腰腿麻痛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②显效:腰腿麻痛基本消失,过早劳动略感不适,尚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③无效:腰腿麻痛时作时止,稍加劳累活动麻痛加重,难以胜任原工作。
结 果
本组191例,服药最多26剂,最少8剂,全部病例均输液10天,穴位埋线2次。
经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131例(68%);显效52例(28%);无效8例(4%);总有效率占9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治疗依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痹证型主要采用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止痹痛之法。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散寒而止痛;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以补血活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再配肉桂心助阳散寒,以鼓舞气血的运行;杜仲、牛膝协地黄补肝肾、健腰膝,壮筋骨,共成扶正祛邪之剂。肾虚型主要治则:补肾填精, 健骨益髓,活血通络。方中补骨脂、骨碎补补肾壮阳,坚骨活血。菟丝子平补肾之阴阳。干地黄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共为主药。黄芪助气壮筋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补肾填精、健骨益髓、活血通络之功。以培本为主,兼治标,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瘀滞型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秦艽、羌活、地龙、没药、五灵脂、香附具有通络宣痹、疏肝行气、温经止痛之效,甘草调和诸药,牛膝引血下行,全方相配,多用于瘀血痹阻于经络而致的腰腿痛。总之,在临床中可按照不同的证型分别给予补肾坚骨、散寒除湿、扶正祛邪、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药物,辨证加减。西医治疗采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维生素C等药物静滴,配合香丹注射液静滴,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起到局部的消炎、消肿及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以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较快恢复。配合应用穴位埋线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脏腑之虚实,有温经散寒之功,结合现代医学坐骨神经是由L3~S4发出下行汇合而成,夹脊穴位于神经发出处,此治疗方法的长效持久刺激作用能达到根本调治之目的,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该病能明显缩短疗程,可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更好更快地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使神经根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