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1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报告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内服中药以达到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滋补肝肾、活血通络、理气定痛之功。西药输液治疗,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利水消肿及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穴位埋线可振奋阳气,产生长效持久的穴位刺激作用,能达到根本调治之目的。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或临床症状减轻,总有效率为96%。结论:本治疗方法疗效好,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保守疗法 治疗
  
  自2005年6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既往和现病史,其诊断标准严格按照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对诊断困难、神经压迫症状较重者,做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诊断。
  纳入标准:参照以上诊断标准:①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19~71岁;③征求患者意见同意参加本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年龄<19岁而>71岁者;②起病或病情发作在14天以下或1.6年以上者;③合并腰椎骨折、滑脱、结核、肿瘤者;④不愿参加本治疗者。
  一般资料:本组191例,男137例,女55例,年龄19~71岁,平均49.3岁。病程14天~1.6年,平均10.2个月。发病原因:外伤后突然发病63例,慢性劳损所致94例,不明原因34例。发病部位:L4~5节段101例,L5~S1节段65例,L4、5~L5S1双节段25例。突出程度:膨出49例,突出97例,脱出45例。突出类型:右侧突出91例,左侧突出76例,中央型24例。
  本组191例。均有腰部疼痛、椎旁压痛及行则剧,卧则缓,咳嗽、喷嚏疼痛加剧的特点。均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麻木,疼痛。仰卧挺腹试验均为阳性,直腿抬高双侧阳性者62例,单侧129例。X线正侧位片示脊柱侧弯或生理弧度改变者155例,CT检查提示腰椎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突(膨、脱)出。
  中医治疗:①痹证型: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肌腠空虚,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疼痛往往与气侯变化时疼痛加剧,多见于常期工作或生活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者,方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祛风、扶正、舒筋通络之药。药物组成:独活12g,杜仲10g,牛膝9g,细辛4.5g,秦艽10g,茯苓10g,肉桂心10g,防风10g,川芎10g,當归10g,芍药10g,干地黄12g,黄芪12g,党参12g,甘草3g,地龙9g,红花6g,制川乌4.5g等加减。②肾虚型:临床最为多见,多为40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外伤史,相对病情较长,方药采用加味益肾坚骨汤加减。药物组成:补骨脂10g,菟丝子10g,干地黄12g,白芍10g,黄芪12g,当归10g,陈皮12g,甘草3g,骨碎补12g,川断10g,肉苁蓉10g等加减。③瘀血阻滞型:患者多有外伤史,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秦艽9g,川芎10g,桃仁6g,红花6g,甘草3g,羌活10g,没药9g,当归10g,五灵脂9g,香附10g,牛膝10g,地龙10g等加减。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
  西医治疗:输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54-2注射液10mg+维生素C 2.0g静滴,1次/日,连用5天;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香丹注射液30ml静滴,1次/日,连用5天;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5mg静滴,1次/日,连用5天。间隔5天后,再输液5天。
  穴位埋线:在患侧腰3~5夹脊穴处选敏感压痛点常规消毒后,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用穿刺针埋线法将一节1cm长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内,术后创可贴固定,一周内严禁洗澡,防止感染,每次25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严禁剧烈运动。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拟定。①痊愈:腰腿麻痛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②显效:腰腿麻痛基本消失,过早劳动略感不适,尚能正常工作和生活;③无效:腰腿麻痛时作时止,稍加劳累活动麻痛加重,难以胜任原工作。
  
  结 果
  本组191例,服药最多26剂,最少8剂,全部病例均输液10天,穴位埋线2次。
  经治疗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131例(68%);显效52例(28%);无效8例(4%);总有效率占9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而出现的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中医治疗依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痹证型主要采用益气养血、祛风胜湿、止痹痛之法。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散寒而止痛;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以补血活血,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再配肉桂心助阳散寒,以鼓舞气血的运行;杜仲、牛膝协地黄补肝肾、健腰膝,壮筋骨,共成扶正祛邪之剂。肾虚型主要治则:补肾填精, 健骨益髓,活血通络。方中补骨脂、骨碎补补肾壮阳,坚骨活血。菟丝子平补肾之阴阳。干地黄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共为主药。黄芪助气壮筋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补肾填精、健骨益髓、活血通络之功。以培本为主,兼治标,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瘀滞型主要采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秦艽、羌活、地龙、没药、五灵脂、香附具有通络宣痹、疏肝行气、温经止痛之效,甘草调和诸药,牛膝引血下行,全方相配,多用于瘀血痹阻于经络而致的腰腿痛。总之,在临床中可按照不同的证型分别给予补肾坚骨、散寒除湿、扶正祛邪、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药物,辨证加减。西医治疗采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维生素C等药物静滴,配合香丹注射液静滴,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起到局部的消炎、消肿及减轻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以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较快恢复。配合应用穴位埋线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脏腑之虚实,有温经散寒之功,结合现代医学坐骨神经是由L3~S4发出下行汇合而成,夹脊穴位于神经发出处,此治疗方法的长效持久刺激作用能达到根本调治之目的,综合保守疗法治疗该病能明显缩短疗程,可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更好更快地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使神经根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肛内置双管冲洗引流在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0例直肠阴道瘘病例采取直肠黏膜移进术加肛内置双管冲洗引流进行治疗。结果:10例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论:在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中采用肛内置双管冲洗引流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操作简单。  关键词肛内置双管直肠阴道瘘
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了检阅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成就,加强对期刊出版工作的导向,扩大期刊的宣传,促进期刊的繁荣,决定于今年九月二日至九日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我国第一次全
<正>根据Freedonia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医药包装市场需求每年将以6%的水平增长,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11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全球医药包装市场需求报告》是针对全球
摘 要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除常规抗心衰治疗外加用缬沙坦。结果:治疗3个月时,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比值(Ep/Ap)、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缬沙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研究显示,肉类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会使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使人变得易烦躁:多吃肉会造成体内钙浓度降低,易暴躁;肉类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过多摄入可使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而血压增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066    资料与方法  收治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38例,男26例,女12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26~63岁,平均45岁。出血具体原因: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0例,占52.6%,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出血11例(28.9%),并消化性溃疡5例(13.1%),其他2例(5.3%)。以上均经积极治疗,在无明显活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29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用自制复方苦参酊治疗阴囊湿疹80例,均为我所门诊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32.5岁;病程10个月~16年,平均7年。  药物制备:苦参30g,蛇床子30g,地膚子20g,置75%酒精1000ml中浸泡7天后过滤,再加入水杨酸20g,薄荷脑5g,甘油50ml溶解即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漠视农村。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乡村振兴将会
“锻炼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如今不同品牌的婴幼儿游泳馆遍地开花,其凭借上述宣传在不少年轻父母中打响了名头,但由于目前国内婴幼儿游泳行业标准的缺失也造成了其资质良莠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