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给予了更多关注。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中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南北方人民都非常喜欢小麦,为小麦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小麦种植过程中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植物幼苗极易受到病虫害侵扰,对小麦产量、质量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在用药防控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有待改善。基于此,初步了解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现状,并立足于减药控害角度探讨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小麦种植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减药控害;防控技术;襄阳麦区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7.013
襄阳市是湖北小麦主产区,该区域年小麦产量较高,占全省50%以上。但近年来,由于农民种植理念滞后,过度防范病虫害,导致化学肥料、农药过量施用,引起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因此加快农药减量控害至关重要。
1 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现状
小麦是湖北省襄阳市的主要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见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等病害,其中赤霉病对小麦生产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襄阳麦区连续暴发病虫害,导致小麦产量、质量均受到了重创。另外,鄂西北麦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较为严重的冬繁区之一,该区域是我国黄淮海、华北麦区条锈病的菌菌源地,因此在病虫害防控中,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能够有效缓解华北等区域病虫害的防控压力。
近年来,随着种子频繁运输,加上农业现代化作业的支持下,跨区域作业增加了小麦病虫害发生可能性,如鄂北岗地黄集、古驿等地区也日益严重[1]。2009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400 hm2遇到病虫害,还有少量田块绝收,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该地区小麦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2 襄阳区小麦病虫害控害减药控害技术
2.1 重视植物检疫
一般来说,每年4—5月是襄阳区小麦种植期。在该阶段,要加强对襄阳管辖麦区良种繁殖基地的检疫,严格审查小麦种子质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毒麦、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未发现小麦全蚀病麦区,应在秋播期间,要尽可能避免从病疫区引进种子,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生物侵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2.2 推广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小麦种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根据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公告,选择适合襄阳麦区种植的抗耐、丰产品种较多,如漯麦6010、鄂麦580、襄麦170等,上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抵抗抗赤霉病、条锈病等病害,能在很大程度上予以小麦种子更多保护。
2.3 药剂拌种
实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能够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以此减轻小麦根茎部病害、苗期白粉病等病害,且能够减少后期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襄阳岗地是全蚀病、根腐病较为严重的麦区。因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看,在小麦种植前,可以对每50 kg麦种可以用绿泽四冠400 g+芸天力20 mL对水搅拌,拌种后要堆闷3~4 h,晾干即可播种。而针对小麦条锈病区域,可以利用6%戊唑醇悬浮剂,按照每50 kg干种子加入适量药液与水,与种子充分搅拌,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通风,待种子完全干燥后播种。
2.4 适期晚播
小麦种植中,种植者可以根据墒情适度晚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外来条锈病、白粉病菌源入侵麦苗[2],同时能够使麦苗免受低温冻害、病害加重等问题。另外,实施宽行机播技术,能为小麦种植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满足麦苗生长需求,以此来降低小麦多种病害发生可能性。
2.5 做好保健管理
完成麦种播种后,要积极做好保健管理工作。种植者可以利用机械设备、人工手段开好厢沟、腰沟及围沟,特别是针对低洼地区,避免渍害。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工作,根据苗情进行合理追肥,通过镇压、生长调节等促进小麦茁壮成长,提升麦苗自身抵抗能力,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2.6 适当化学除草
通常情况下,小麦种植20~30 d后,即冬前小麦蘖期11期中旬至12期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齐,如果不及时除草,势必会与麦苗争抢土壤中的养分。因此,种植者要选择晴天,通过叶面喷雾进行化学除草。针对不同的杂草类型,要选择对应的化学药剂,如针对阔叶杂草,可以利用苯磺隆等药剂防治,一般是每667 m2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4 g喷雾;对于抗性双子叶杂草,每
667 m2可用20%氯氟子氧乙酸乳油50~60 mL进行防治;而清除禾本科杂草,每667 m2可以用3%的世玛25~30 mL。在化学除草中,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以此提高除草有效性。
2.7 抽穗期一喷三防
麦苗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圆蜘蛛、蚜虫的防治,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00头以下。返青拔节期间,要加强对条锈病、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点片挑治发病中心,由点及面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消除病虫害防治漏洞。通过观察,如果纹枯病病蔸率超过20%,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实现叶雾防治[3]。抽穗扬花期间,如果外界温度超过15 ℃以上,且连续3 d以上连雨天,要喷洒咪鲜胺等药剂,避免赤霉病的发生。如果出现10%以上的叶锈病,要利用13%的氟环唑予以防治,做到一喷三防,以此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不仅如此,在小麦穗期,还要注意对黏虫、穗蚜等病害的控制,为小麦健康生长提供更多支持。
2.8 及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抢收,在晴的天气快速收割小麦,以此来避免未及时收获导致穗发芽。完成收割后,要对小麦进行晾晒处理,避免赤霉病的病原菌进一步危害小麦。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针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要采用生物等技术,减少化学药剂的应用,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呈现规模化趋势发展,各麦区种植地区的病虫害种类也逐渐增多,尤其是重大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的减药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小麦种植前、种植中及收获全过程探讨减药防治对策。在实践中,种植者要树立现代化种植理念,加强对小麥种植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种植前拌种等处理,确保麦种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在麦苗生长期间,加强对麦苗长势的观察,针对麦苗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杂草,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当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从而保证小麦健康。
参考文献
[1]贾华凑,盛仙俏,陈永萍,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超级稻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6(12):1998-2001.
[2]杨立军,黄朝炎,曹邦治,等.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减药控害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6(6):8-9.
[3]徐庆宣.麦田三种间作模式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A].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小麦;病虫害;减药控害;防控技术;襄阳麦区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7.013
襄阳市是湖北小麦主产区,该区域年小麦产量较高,占全省50%以上。但近年来,由于农民种植理念滞后,过度防范病虫害,导致化学肥料、农药过量施用,引起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因此加快农药减量控害至关重要。
1 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现状
小麦是湖北省襄阳市的主要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见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等病害,其中赤霉病对小麦生产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襄阳麦区连续暴发病虫害,导致小麦产量、质量均受到了重创。另外,鄂西北麦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较为严重的冬繁区之一,该区域是我国黄淮海、华北麦区条锈病的菌菌源地,因此在病虫害防控中,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能够有效缓解华北等区域病虫害的防控压力。
近年来,随着种子频繁运输,加上农业现代化作业的支持下,跨区域作业增加了小麦病虫害发生可能性,如鄂北岗地黄集、古驿等地区也日益严重[1]。2009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400 hm2遇到病虫害,还有少量田块绝收,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该地区小麦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2 襄阳区小麦病虫害控害减药控害技术
2.1 重视植物检疫
一般来说,每年4—5月是襄阳区小麦种植期。在该阶段,要加强对襄阳管辖麦区良种繁殖基地的检疫,严格审查小麦种子质量,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毒麦、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未发现小麦全蚀病麦区,应在秋播期间,要尽可能避免从病疫区引进种子,从源头上控制有害生物侵入,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2.2 推广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小麦种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根据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公告,选择适合襄阳麦区种植的抗耐、丰产品种较多,如漯麦6010、鄂麦580、襄麦170等,上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抵抗抗赤霉病、条锈病等病害,能在很大程度上予以小麦种子更多保护。
2.3 药剂拌种
实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能够将病虫防治关口前移,以此减轻小麦根茎部病害、苗期白粉病等病害,且能够减少后期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襄阳岗地是全蚀病、根腐病较为严重的麦区。因此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看,在小麦种植前,可以对每50 kg麦种可以用绿泽四冠400 g+芸天力20 mL对水搅拌,拌种后要堆闷3~4 h,晾干即可播种。而针对小麦条锈病区域,可以利用6%戊唑醇悬浮剂,按照每50 kg干种子加入适量药液与水,与种子充分搅拌,待种子均匀着药后,倒出摊开通风,待种子完全干燥后播种。
2.4 适期晚播
小麦种植中,种植者可以根据墒情适度晚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外来条锈病、白粉病菌源入侵麦苗[2],同时能够使麦苗免受低温冻害、病害加重等问题。另外,实施宽行机播技术,能为小麦种植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满足麦苗生长需求,以此来降低小麦多种病害发生可能性。
2.5 做好保健管理
完成麦种播种后,要积极做好保健管理工作。种植者可以利用机械设备、人工手段开好厢沟、腰沟及围沟,特别是针对低洼地区,避免渍害。加强小麦冬前田间管理工作,根据苗情进行合理追肥,通过镇压、生长调节等促进小麦茁壮成长,提升麦苗自身抵抗能力,更好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2.6 适当化学除草
通常情况下,小麦种植20~30 d后,即冬前小麦蘖期11期中旬至12期时,大部分杂草已经出齐,如果不及时除草,势必会与麦苗争抢土壤中的养分。因此,种植者要选择晴天,通过叶面喷雾进行化学除草。针对不同的杂草类型,要选择对应的化学药剂,如针对阔叶杂草,可以利用苯磺隆等药剂防治,一般是每667 m2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4 g喷雾;对于抗性双子叶杂草,每
667 m2可用20%氯氟子氧乙酸乳油50~60 mL进行防治;而清除禾本科杂草,每667 m2可以用3%的世玛25~30 mL。在化学除草中,要坚持针对性原则,以此提高除草有效性。
2.7 抽穗期一喷三防
麦苗生长期间,要注意对圆蜘蛛、蚜虫的防治,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00头以下。返青拔节期间,要加强对条锈病、纹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点片挑治发病中心,由点及面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消除病虫害防治漏洞。通过观察,如果纹枯病病蔸率超过20%,可以利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实现叶雾防治[3]。抽穗扬花期间,如果外界温度超过15 ℃以上,且连续3 d以上连雨天,要喷洒咪鲜胺等药剂,避免赤霉病的发生。如果出现10%以上的叶锈病,要利用13%的氟环唑予以防治,做到一喷三防,以此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不仅如此,在小麦穗期,还要注意对黏虫、穗蚜等病害的控制,为小麦健康生长提供更多支持。
2.8 及时收获
小麦成熟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抢收,在晴的天气快速收割小麦,以此来避免未及时收获导致穗发芽。完成收割后,要对小麦进行晾晒处理,避免赤霉病的病原菌进一步危害小麦。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针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要采用生物等技术,减少化学药剂的应用,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呈现规模化趋势发展,各麦区种植地区的病虫害种类也逐渐增多,尤其是重大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针对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的减药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小麦种植前、种植中及收获全过程探讨减药防治对策。在实践中,种植者要树立现代化种植理念,加强对小麥种植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种植前拌种等处理,确保麦种保持良好的状态。同时在麦苗生长期间,加强对麦苗长势的观察,针对麦苗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杂草,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当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从而保证小麦健康。
参考文献
[1]贾华凑,盛仙俏,陈永萍,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超级稻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6(12):1998-2001.
[2]杨立军,黄朝炎,曹邦治,等.襄阳麦区小麦病虫害减药控害防控技术[J].湖北植保,2016(6):8-9.
[3]徐庆宣.麦田三种间作模式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A].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