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教育界兴起了教学反思行为。是的,反思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路径之一。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许多教育家和名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但仔细审视身边的老师,或与他们交流起来,却发现很少有老师真正形成了自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仅有的几篇随笔只不过是应付学校检查的作品;备课笔记中的教后小记只是大而化之、不疼不痒的文字,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只能用来对付常规检查。类似的反思又怎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呢?莫说三年、五年,恐怕十年也难以享受反思的乐趣,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反思,是成长的觉醒,教师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化成长,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和名师靠近。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觉地对已有的教学事件进行的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需要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它需要教师的自觉坚持,主动维持,而不只是口头的宣讲,或者是胡乱应付,教师在思想观念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才不会将教学反思视为额外的负担而敷衍了事,凑合完成。但在事实上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层,这种反思是无法促进自己成长的。
一、反思重数量不重质量
当前,许多学校的领导已充分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从而在教师培养中做了安排。但在教师没有形成反思的氛围,导致老师们在对待反思上只求数量,完成任务。每学年,很多教师在总结时常说达到了几十次,至于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老师真正去思考和行动。这样的反思不能改进教学实践,更无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相反,却让很多老师视反思为累赘,成了老师们的“课业负担”。
二、反思缺少深度和思想
“本节课效果良好,通过生活情境、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寥寥数语,大而化之,与其说是反思,倒不如说是“一句话影评”。类似的教后反思,没有具体的阐释和教师自己的看法,何以让自己有实践智慧的提升,又如何在自己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形成教育思想?“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当一个老师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只能在教育的园子里人云亦云、盲目机械地耕耘,这样何以“不跪着教书”!理念在总结中孕育,思想的幼苗在反思中发芽,只有认真关注每天的教育细节,善于从中撷取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思想的小树才能一天天长大。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包括事物的近因和远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它的对立面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下面是一位教师的反思纪录:水,满则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自然要流淌。如果有必要的生活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流淌和宣泄就会十分顺畅。因此,我们的语言教学要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和拥抱语言,去对言语者的心声做出积极的回应。
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要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会着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重新对教学予以了设计和改进,由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活跃了课堂,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科与生活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有思考与执教者本人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三、反思没有和实践结合
一个老师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了脱离课堂实践的反思,即使一年能发表100篇文章又有何意义?还有些老师,为撰写教育随笔,凭空杜撰和想象一些美丽的场景,但这些“罗曼蒂克”式的反思又对老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多少?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的日常反思应着眼于课堂这一场景,总结所得,提出所惑,反思问题,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提高。教师反思的成果应当是学生的发展,是自己的成长,发表仅仅是反思的附加收获。如果把精力用在了这些反思上,而荒芜了自己的“田地”,这样的反思又有何意义!
四、反思没有留下影子
魏书生强调,不写教研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则是极有可能成为创造型的。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他坚持反思总结和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即教师把每天的所见、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很多老师注重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外出听课或听名师报告也有自己的很多想法,但却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只有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才能收获美丽的项链。教师要及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感动、困惑变成文字,写成文章。如果能坚持每天写一篇千字的日记,写十年,就是3650篇,就拥有三百多万字的反思记录。这样还愁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或教育专家吗?
五、反思没有专业的方向
李吉林的伟大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薛发根的成功在于他确定了“简单平实”的语文风格;王崧舟的魅力在于他的“诗意语文”。然而,和这些名师相比,很多教师没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反思就像墙上的芦苇一样,随风而倒没有生根。
一节课下来,我们应坐下来静心沉思,把所上过的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方面是否有新颖的突破,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做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是否到位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归纳和取舍,并反思原因及改进方法,对所讲过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教师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成长的规划,明确自己的课堂风格,提出研究和反思的问题,并及时反思、坚持反思,并把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必定会积累一笔十分宝贵的物资和精神财富,我们也将伴随着反思不断成长,从而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一、反思重数量不重质量
当前,许多学校的领导已充分认识到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从而在教师培养中做了安排。但在教师没有形成反思的氛围,导致老师们在对待反思上只求数量,完成任务。每学年,很多教师在总结时常说达到了几十次,至于反思什么、怎么反思、如何改进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老师真正去思考和行动。这样的反思不能改进教学实践,更无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相反,却让很多老师视反思为累赘,成了老师们的“课业负担”。
二、反思缺少深度和思想
“本节课效果良好,通过生活情境、小组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寥寥数语,大而化之,与其说是反思,倒不如说是“一句话影评”。类似的教后反思,没有具体的阐释和教师自己的看法,何以让自己有实践智慧的提升,又如何在自己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形成教育思想?“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当一个老师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就只能在教育的园子里人云亦云、盲目机械地耕耘,这样何以“不跪着教书”!理念在总结中孕育,思想的幼苗在反思中发芽,只有认真关注每天的教育细节,善于从中撷取最美丽的东西,我们思想的小树才能一天天长大。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揭露事物的根本原因(包括事物的近因和远因),并且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的这样一种品质。它的对立面是粗枝大叶,浅尝辄止。下面是一位教师的反思纪录:水,满则自溢。人,感受深刻,情感充盈,自然要流淌。如果有必要的生活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流淌和宣泄就会十分顺畅。因此,我们的语言教学要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和拥抱语言,去对言语者的心声做出积极的回应。
教师在总结以往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要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体会着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重新对教学予以了设计和改进,由原来的讲解传授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积极体会和感受,活跃了课堂,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科与生活的距离,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所有思考与执教者本人的深入思考,仔细琢磨,积极探索是密不可分的。
三、反思没有和实践结合
一个老师如果把精力都用在了脱离课堂实践的反思,即使一年能发表100篇文章又有何意义?还有些老师,为撰写教育随笔,凭空杜撰和想象一些美丽的场景,但这些“罗曼蒂克”式的反思又对老师的实践性智慧提高多少?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的日常反思应着眼于课堂这一场景,总结所得,提出所惑,反思问题,做到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提高。教师反思的成果应当是学生的发展,是自己的成长,发表仅仅是反思的附加收获。如果把精力用在了这些反思上,而荒芜了自己的“田地”,这样的反思又有何意义!
四、反思没有留下影子
魏书生强调,不写教研文章的老师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常写者则是极有可能成为创造型的。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他坚持反思总结和勤奋写作,教学日记积累了无数本,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童话和短篇小说。即教师把每天的所见、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很多老师注重了课前和课后的反思,外出听课或听名师报告也有自己的很多想法,但却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只有将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才能收获美丽的项链。教师要及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感动、困惑变成文字,写成文章。如果能坚持每天写一篇千字的日记,写十年,就是3650篇,就拥有三百多万字的反思记录。这样还愁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或教育专家吗?
五、反思没有专业的方向
李吉林的伟大在于她毕生研究情境教育;薛发根的成功在于他确定了“简单平实”的语文风格;王崧舟的魅力在于他的“诗意语文”。然而,和这些名师相比,很多教师没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体系,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反思就像墙上的芦苇一样,随风而倒没有生根。
一节课下来,我们应坐下来静心沉思,把所上过的课,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方面是否有新颖的突破,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做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是否到位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归纳和取舍,并反思原因及改进方法,对所讲过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教师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成长的规划,明确自己的课堂风格,提出研究和反思的问题,并及时反思、坚持反思,并把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必定会积累一笔十分宝贵的物资和精神财富,我们也将伴随着反思不断成长,从而走上专业化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