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明,熟悉这片土地的人也许并不是很多。当全国隆重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人们才知道福建三明市的宁化是中央红军四个出发地之一。70年前,数万名三明人参加红军,无数三明苏区好儿女倒在长征路上,血洒疆场,甚至很多人都没有留下姓名。
三明让我柔肠百结。我在这里长大、读书、工作,我的追求、我的希望都与她紧密相连。我常常静静地凝视着这座城市,去揣测、去欣赏、去感悟、去默读。穿城而过的沙溪河流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我仍能感受到她的博大,就像母亲的胸怀。
三明老区的故事常常震撼着我的心灵。土地革命时期,三明所属的10个县(市),都有大量的青壮年参加红军,累计达4万多人,其中随红军长征的就有1万多人。回顾长征中湘江血战,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湘江,是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为突破这道封锁线进行的湘江战役,打得十分惨烈,付出了沉重代价。担负后卫任务的是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红34师将士大量来自三明苏区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其中一个团为纯宁化籍子弟。红34师担任长征红军的总后卫队,走在大队伍的最后,不断与追赶的敌军进行战斗,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在冲破敌军包围,以急行军速度赶到湘江边后,所有渡口全被敌军占领。这支部队共计6000多精兵,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连夜过江,突破敌人40万大军包围圈,在无险可据的江岸开阔地带以血肉之躯筑成“人墙”,拼死与敌人搏斗,绝大部分都壮烈牺牲,而负伤没有牺牲的红军伤员,除极少数获救外,其余均遭到地方反动民团惨无人道的残杀。灌阳县新圩乡下立湾村旁,有一口天然的石壁深井,形如酒坛,被当地人称为“酒海井”。1934年冬的一个严寒日子,100多名被关押在下立湾祠堂的红军伤员,被当地民团全部扒光衣服,一个接一个地丢进了井里,并用机枪朝井里扫射后,方才离去。据当地百姓讲,好几天后,井里还不时传来红军伤员的呻吟声。三明苏区子弟就这样绝大部分都躺在了远离故乡的土地。湘江之战许多年后,人们在当地收拾遗骨建起了十几座红军墓,那都是没有名字的红军墓。
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就约有3个人倒下,共有6000多名宁化红军壮烈牺牲,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烈士达3300多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58名。解放时健在的宁化籍老红军仅为28人。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孔俊彪少将同宁化家乡时说:宁化当红军的人牺牲的多,而且留下姓名的少,他们客死他乡,我回来了,心里是既高兴又难过。宁化王富添老人72年前同叔叔、弟弟一起参加红军不久,从故乡宁化出发开始长征。途中,叔叔牺牲、弟弟被俘,而他因病掉队,边走边爬,花了半年时间才回到老家。他说:“光我们仕边村就有55个人牺牲在长征路上。”老红军周林谈到,明溪人参加红军长征时有1000多人,湘江血战无一幸存。
三明苏区子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大部分都牺牲了,留下的资料并不多,无法详细描述悲壮的情景,但从不多的资料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长征重大战役中,都有三明苏区儿女牺牲的名字,他们为祖国解放默默地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至1965年间授衔的1603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福建籍将军为83位,三明只有4位,他们是沙县的张廷发、宁化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被授以少将军衔。
三明如诗,三明的壮志雄心溶入血脉。沙溪河默默地流淌着,生生不息,仿佛自然的箫声,殷殷诉说着当年的往事,见证着三明人的奉献精神。40多年的建设,三明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三明市区,繁华似锦,高楼林立,树木成荫,人来车往,大道平坦宽阔,纵横交错。一座座新落成的建筑,无不显出三明城勃勃的生机。三明所辖的10个县(市),历史都很悠久,而三明中心城市的历史却很短暂。1960年2月12日,朱德同志来到三明时,惊讶地说“以前红军时期,我打沙县时从这里走过,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个地方?”是的,三明很年轻,从建市开始仅仅45岁,所在地原称三元镇,60年前仅仅是个小村庄,周围还是寂静的荒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永安成为福建省政府所在地,这个距永安仅54公里的小村庄才逐渐为人所知。1940年6月,永安、明溪、沙县各划出部分区域建立三元县。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各取冠首一字,称三明县。1958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三明悄然崛起,1960年7月改称三明市,1963年改三明专员公署辖市,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三明城市的历史还是如此地短暂,可是三明人为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却是撼人心魂。
1958年,福建省委作出重大举措,在梅列盆地建设工业基地,于是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纷至沓来。理想是浪漫的,而现实是艰苦的。当年的三明,是一片湖滩荒丘,荆棘丛生,蓬蒿遍野,钉螺密布。除了空旷和寂寥,便是让人最为心悸的荒凉。这里仅仅是人口不过5000人的小县城,一下子涌进了五万建设大军,吃住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大厅、牛棚、过道、谷仓、柴木间都住进了人,竹棚、茅棚搭盖好后就成了办公室、商店、卫生所、食堂。就是在这样条件极差的生活环境下,只用1500多天时间,就在一片荒坡上搬走土石方600万立方。三钢的厂址是一个梯田层叠、沟壑纵横的山坡,宽1000多米、南北长3000多米的丘陵变为平地,移山填谷的土方就有130多万立方,填方平均深度为5米,即要削掉几十个山头。当时,工地没有现代施工机械,全靠手挖、肩挑、板车推。没有退却,没有怨言,进行了移山填谷的艰辛而伟大的创业,常常是领导职工一起进工地,雄心壮志,震天动地。三明人以惊人的毅力搬走了一座座山包,造出了一片平坦的宽阔地,为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化合成氨厂竟搬走了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很快一座拥有13家大中企业、49家小型企业、人口12万的重工业城市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
大批的建设者谈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心潮澎湃。原三明市政协的鲍斯春,1958年在中建部西北三分公司宝鸡工程处工作,接到来三明的通知后,坐了8天8夜的火车才抵达三明,然后住在城关老百姓养兔子的地方,而后又住到养牛的地方。食物都是以吃笋干为主。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热情还是非常高,他参与建设三明钢铁厂,与省建一公司的同志们白天头顶蓝天,脚踏黄泥,晚上加班加点,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提前完成了三钢工地任务,使三钢第一炉钢水顺利出来。恰巧,他的孩子也在这个月出生,特别取名“鲍钢”,以纪念建设三钢难忘的日日夜夜。谈起往事,他激动地说,三明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当年为三明添砖加瓦、立下汗马功劳的建设者。
很多人来三明,寻找那缠绕在心中似无还有抓不到却又总是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梦,任何的语言都无法准确地表达这梦境的模样。而我深深知道,这一切真的一直都藏在他们的心里,找不到合适的语言道出,只知道一种情愫让他们来到这里,不光是游览风光,更是一种灵魂的栖息。也许,很多身在三明的朋友无法明白这种感受,商业的气息虽然已是无孔不入,但总有些东西,会留在他们的心底,并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褪色。对三明的情感正是这样。
三明以其卓绝美丽的姿态屹立于天地之间,但又显示出如此的悲壮。我许多次的凝视,都含着恍惚的泪光。在这泪光中,正如一位诗人写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三明让我柔肠百结。我在这里长大、读书、工作,我的追求、我的希望都与她紧密相连。我常常静静地凝视着这座城市,去揣测、去欣赏、去感悟、去默读。穿城而过的沙溪河流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我仍能感受到她的博大,就像母亲的胸怀。
三明老区的故事常常震撼着我的心灵。土地革命时期,三明所属的10个县(市),都有大量的青壮年参加红军,累计达4万多人,其中随红军长征的就有1万多人。回顾长征中湘江血战,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湘江,是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为突破这道封锁线进行的湘江战役,打得十分惨烈,付出了沉重代价。担负后卫任务的是红五军团第34师和红三军团第18团。红34师将士大量来自三明苏区的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其中一个团为纯宁化籍子弟。红34师担任长征红军的总后卫队,走在大队伍的最后,不断与追赶的敌军进行战斗,任务十分艰巨。他们在冲破敌军包围,以急行军速度赶到湘江边后,所有渡口全被敌军占领。这支部队共计6000多精兵,为掩护中央首脑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连夜过江,突破敌人40万大军包围圈,在无险可据的江岸开阔地带以血肉之躯筑成“人墙”,拼死与敌人搏斗,绝大部分都壮烈牺牲,而负伤没有牺牲的红军伤员,除极少数获救外,其余均遭到地方反动民团惨无人道的残杀。灌阳县新圩乡下立湾村旁,有一口天然的石壁深井,形如酒坛,被当地人称为“酒海井”。1934年冬的一个严寒日子,100多名被关押在下立湾祠堂的红军伤员,被当地民团全部扒光衣服,一个接一个地丢进了井里,并用机枪朝井里扫射后,方才离去。据当地百姓讲,好几天后,井里还不时传来红军伤员的呻吟声。三明苏区子弟就这样绝大部分都躺在了远离故乡的土地。湘江之战许多年后,人们在当地收拾遗骨建起了十几座红军墓,那都是没有名字的红军墓。
在红军长征途中,每前进10公里,宁化籍的红军战士就约有3个人倒下,共有6000多名宁化红军壮烈牺牲,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烈士达3300多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58名。解放时健在的宁化籍老红军仅为28人。原兰州军区副政委孔俊彪少将同宁化家乡时说:宁化当红军的人牺牲的多,而且留下姓名的少,他们客死他乡,我回来了,心里是既高兴又难过。宁化王富添老人72年前同叔叔、弟弟一起参加红军不久,从故乡宁化出发开始长征。途中,叔叔牺牲、弟弟被俘,而他因病掉队,边走边爬,花了半年时间才回到老家。他说:“光我们仕边村就有55个人牺牲在长征路上。”老红军周林谈到,明溪人参加红军长征时有1000多人,湘江血战无一幸存。
三明苏区子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大部分都牺牲了,留下的资料并不多,无法详细描述悲壮的情景,但从不多的资料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长征重大战役中,都有三明苏区儿女牺牲的名字,他们为祖国解放默默地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至1965年间授衔的1603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福建籍将军为83位,三明只有4位,他们是沙县的张廷发、宁化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被授以少将军衔。
三明如诗,三明的壮志雄心溶入血脉。沙溪河默默地流淌着,生生不息,仿佛自然的箫声,殷殷诉说着当年的往事,见证着三明人的奉献精神。40多年的建设,三明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三明市区,繁华似锦,高楼林立,树木成荫,人来车往,大道平坦宽阔,纵横交错。一座座新落成的建筑,无不显出三明城勃勃的生机。三明所辖的10个县(市),历史都很悠久,而三明中心城市的历史却很短暂。1960年2月12日,朱德同志来到三明时,惊讶地说“以前红军时期,我打沙县时从这里走过,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个地方?”是的,三明很年轻,从建市开始仅仅45岁,所在地原称三元镇,60年前仅仅是个小村庄,周围还是寂静的荒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永安成为福建省政府所在地,这个距永安仅54公里的小村庄才逐渐为人所知。1940年6月,永安、明溪、沙县各划出部分区域建立三元县。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各取冠首一字,称三明县。1958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三明悄然崛起,1960年7月改称三明市,1963年改三明专员公署辖市,1983年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三明城市的历史还是如此地短暂,可是三明人为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却是撼人心魂。
1958年,福建省委作出重大举措,在梅列盆地建设工业基地,于是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纷至沓来。理想是浪漫的,而现实是艰苦的。当年的三明,是一片湖滩荒丘,荆棘丛生,蓬蒿遍野,钉螺密布。除了空旷和寂寥,便是让人最为心悸的荒凉。这里仅仅是人口不过5000人的小县城,一下子涌进了五万建设大军,吃住都遇到了很大困难,大厅、牛棚、过道、谷仓、柴木间都住进了人,竹棚、茅棚搭盖好后就成了办公室、商店、卫生所、食堂。就是在这样条件极差的生活环境下,只用1500多天时间,就在一片荒坡上搬走土石方600万立方。三钢的厂址是一个梯田层叠、沟壑纵横的山坡,宽1000多米、南北长3000多米的丘陵变为平地,移山填谷的土方就有130多万立方,填方平均深度为5米,即要削掉几十个山头。当时,工地没有现代施工机械,全靠手挖、肩挑、板车推。没有退却,没有怨言,进行了移山填谷的艰辛而伟大的创业,常常是领导职工一起进工地,雄心壮志,震天动地。三明人以惊人的毅力搬走了一座座山包,造出了一片平坦的宽阔地,为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化合成氨厂竟搬走了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很快一座拥有13家大中企业、49家小型企业、人口12万的重工业城市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福建的重要工业基地。
大批的建设者谈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心潮澎湃。原三明市政协的鲍斯春,1958年在中建部西北三分公司宝鸡工程处工作,接到来三明的通知后,坐了8天8夜的火车才抵达三明,然后住在城关老百姓养兔子的地方,而后又住到养牛的地方。食物都是以吃笋干为主。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热情还是非常高,他参与建设三明钢铁厂,与省建一公司的同志们白天头顶蓝天,脚踏黄泥,晚上加班加点,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提前完成了三钢工地任务,使三钢第一炉钢水顺利出来。恰巧,他的孩子也在这个月出生,特别取名“鲍钢”,以纪念建设三钢难忘的日日夜夜。谈起往事,他激动地说,三明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当年为三明添砖加瓦、立下汗马功劳的建设者。
很多人来三明,寻找那缠绕在心中似无还有抓不到却又总是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梦,任何的语言都无法准确地表达这梦境的模样。而我深深知道,这一切真的一直都藏在他们的心里,找不到合适的语言道出,只知道一种情愫让他们来到这里,不光是游览风光,更是一种灵魂的栖息。也许,很多身在三明的朋友无法明白这种感受,商业的气息虽然已是无孔不入,但总有些东西,会留在他们的心底,并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褪色。对三明的情感正是这样。
三明以其卓绝美丽的姿态屹立于天地之间,但又显示出如此的悲壮。我许多次的凝视,都含着恍惚的泪光。在这泪光中,正如一位诗人写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