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在骨髓炎兔的实验模型中,载骨形成蛋白2联合肌肤生一期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0.5)kg,制备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并于术后4周进行模型验证.将30只兔慢性骨髓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于病灶清除后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A于病灶清除及骨缺损处植入肌肤生;治疗组B于病灶清除及骨缺损处植入载骨形成蛋白2-肌肤生.术后8周通过血液生化、微生物、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等检查进行治疗作用评价.结果:造模术后4周,30只骨髓炎兔模型验证成功,其中血清学检
【机 构】
: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骨科,浙江 丽水 323000;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 杭州 32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骨髓炎兔的实验模型中,载骨形成蛋白2联合肌肤生一期治疗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0±0.5)kg,制备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并于术后4周进行模型验证.将30只兔慢性骨髓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模型组于病灶清除后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A于病灶清除及骨缺损处植入肌肤生;治疗组B于病灶清除及骨缺损处植入载骨形成蛋白2-肌肤生.术后8周通过血液生化、微生物、影像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等检查进行治疗作用评价.结果:造模术后4周,30只骨髓炎兔模型验证成功,其中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造模术后2周及4周模型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0.05),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治疗术后8周,血液指标检测,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治疗A与治疗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术后8周,骨缺损面积测量,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骨体积/总体积(BV/TV)及骨矿化密度大于模型组(P<0.05),且治疗B组的骨体积/总体积(BV/TV)及骨矿化密度大于治疗A组(P<0.05),骨缺损修复接近完全,骨体积与骨密度显著升高.治疗术后8周,骨组织病理学检测,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HE染色指标成骨细胞数/骨组织面积(N.Ob/T.Ar)、成骨细胞数/骨组织周长(N.Ob/B.Pm)高于模型组(P<0.05),且治疗B组的N.Ob/T.Ar和N.Ob/B.Pm大于治疗A组(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的骨组织周围TNF-α和IL-6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率少于模型组(P<0.05),但治疗组B与治疗组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载骨形成蛋白2-肌肤生联合应用能共同促进骨修复,并减轻病灶部位炎症,可以一期治疗兔慢性骨髓炎,为骨髓炎临床治疗策略制订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促进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强筋功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躯干肌力和活动度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伤骨科门诊,总共招募受试者110例,筛选符合要求受试者98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男25例,女24例,采用强筋功法锻炼,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0套;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康复训练,每周训练2次,3个月为1个疗程.训练12周后评价腰椎躯干肌力与活动度与训练前腰椎躯干肌力与活动度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随着中国社会跨入老龄化时代,OA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受到研究人员不断重视.研究发现,以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 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主的炎症细胞因子是组建起OA炎症网络的罪魁祸首.并且发现以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和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的解聚素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15d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86例,男312例,女674例,年龄(77.71±7.58)岁,其中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97例,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89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外伤原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术前合并病,术前输血情况,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
对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的原酒,进行微量成分及感官质量变化的研究,陈酿效果最好的为陶坛陈酿,其次为不锈钢桶+陶片陈酿,不锈钢桶陈酿的效果最差.因此,白酒企业在进行原酒陈酿时,应尽量采用陶坛陈酿,不锈钢桶+陶片陈酿可作为探索方式.
目的:研究个体化可控性应力外固定架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收治6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3~58岁;病程1.2~10.0 h.根据术后对骨折端应力刺激的大小将其分为4组,其中包括无应力组(15例)及不同应力刺激的3组(各组15例).所有胫骨开放骨折患者行可控性应力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术后4周,应力组以患者体重为参考,调节弹性外固定架向骨折端施加自身体重1/6、2/6、3/6的轴向应力.观察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随访术后4、6、8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难度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42~71(63.44±5.96)岁,病程1.5~6.5(3.69±1.10)年.52例患者均有下肢根性痛或麻木症状,其中41例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51例
利用了五种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原酒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处理效果最佳,其次是光电氧化设备和加热催陈,而颗粒炭和混合处理介质处理的效果不明显.
肩关节后方不稳发生率明显低于前方不稳,但是临床上诊疗难度大,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策略与前方不稳完全不同.因此,深入认识肩关节周围解剖结构、掌握检查方法、基于解剖和受伤方式对肩不稳进行分型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关键作用.CT三维重建对肱骨头及肩盂骨缺损的评估和核磁共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于后方盂唇及关节囊病变评估有助于精确诊断.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肌性不稳建议保守治疗.创伤性及发育不良性不稳建议手术治疗,具体根据肩盂侧或
目的:探讨止血带在胫腓骨下段骨折临床应用中存在诸多并发症,术中是否常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采用钢板螺钉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下段骨折(AO分型43A型)33例,按是否应用气囊止血带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18~69(38.8±17.0)岁,伤后手术时间(6.9±1.7)d,手术中不应用止血带;对照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1~71(43.8±12.4)岁,伤后手术时间(6.5±1.0)d,手术中常规应用 自动气压止血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
介绍机力通风冷却塔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公用工程车间NH型冷却塔风机电机减速机驱动方式进行节能技改,利用回水余压驱动水轮机做功,达到节能目的.分析了节能效果,为今后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