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所谓的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进展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罕见,因和涎腺ACC有相似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而得名,在第3版和第4版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被列入宫颈“其他上皮性肿瘤”分类中描述。宫颈ACC和涎腺ACC不同,不存在MYB基因断裂重排,而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相关,宫颈ACC预后差,放疗敏感,免疫治疗疗效尚不确定。2020年第5版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宫颈ACC未被纳入宫颈癌的分类中,宫颈ACC是HPV相关性癌,可能是具有ACC样形态特征的多表型癌,所以基于病因学的宫颈癌分类,宫颈ACC的名称可能成为历史。尽管如此,对于类似涎腺ACC形态学特征的宫颈癌目前尚无统一名称,因此本文暂且使用“宫颈ACC”来进行叙述。
其他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日益升高,病情复杂多变,易迁延反复,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众多医家“从脾论治”,应用健脾类方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对近10年应用健脾类方剂如参苓白术散、理中汤、痛泻要方、四君子汤、升阳益胃汤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证治规律和病理机制提供参考.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椎管内硬脊膜的黏液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等。患者女,39岁。右侧背部疼痛、右小腿麻木伴行走不稳3个月;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胸椎椎管内占位,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显微镜下于黏液背景中见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瘤细胞体积中等大小,呈短梭形或星芒状,胞质淡染,细胞核轻微不规则;间质内可见薄壁、扩张的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表达STAT6和CD34,不表达脑膜瘤标志物SSTR2,不表达神经鞘瘤标志物S-100蛋白、SOX10和
期刊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承担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开展中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数据库及特藏空间等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今后还需在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图书馆品牌、打造真人图书馆、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
本文探讨伴有乳头状结构的颅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患者女,56岁。因枕叶占位切除术后17年头晕、头痛入院,外院CT平扫示枕叶占位伴梗阻性脑积水,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右侧侧脑室内囊实性血供丰富的占位性病变,考虑脉络丛乳头状瘤可能。低倍镜下,肿瘤与周围脑组织境界清楚,90%以上区域排列呈乳头状,胖梭形或立方状瘤细胞围绕血管,且远离血管轴心,近血管轴心可见一无细胞区。血管壁玻璃样变性明显。高倍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无序,细胞密度高,由单一
期刊
KIF3复合体是一种依赖于微管的驱动蛋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总结KIF3复合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介导初级纤毛的发生、调控神经元发育等),及其与各种疾病发生的关系,以期为今后更进一步了解KIF3复合体与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2015年Baltimore会议将胰腺>1 cm、衬覆胃型黏液上皮、细胞异型性小且呈单层线状非乳头状排列、无卵巢样间质的囊肿病变推荐命名为简单型黏液囊肿。胰腺简单型黏液囊肿较少见。该例为79岁男性,因腹腔囊肿入院,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10 cm囊性占位,镜下见囊肿结构,内衬黏液上皮,呈平坦线状排列,部分上皮脱落,轻度异型,分子检测显示KRAS存在突变。病理诊断为胰腺简单型黏液囊肿。该囊肿切除13周后复发,再次手术病理形态同前,提示胰腺简单型黏液囊肿切除后仍有复发风险。该类囊肿相关数据的积累对于明确其发病机制
期刊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是WHO 2016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的新增独立类型。本病为高度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主要通过病理组织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MYC、bcl-2和bcl-6基因而确定。少数病例无明显髓外肿物,以累及外周血和骨髓为主要表现,并以此作为诊断依据。HGBL形态学为胞体中等至大的肿瘤细胞,需要与伯基特淋巴瘤(B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母细胞型鉴别。我们报道1例伴有MYC和bcl-6基因重排的HGBL
期刊
肾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骨髓外的浆细胞单克隆增生性惰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肾脏的髓外浆细胞瘤。腹腔镜下右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组织形态表现为肿瘤由分化较成熟的具有浆细胞特征的瘤细胞构成,细胞形状大小均匀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偏位,光镜下呈现车辐状。免疫组织化学CD38、CD79α、MUM1、Kappa及CD56阳性。
期刊
本研究报道1例艾滋病继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视网膜炎(varicella-zoster virus retinitis,VZVR)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因“恶心伴吞咽痛1个月”入院,病程中双眼相继出现视物模糊,左眼房水穿刺检查中检测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中外层结构坏死、缺损等VZVR特征性病变。予膦甲酸钠等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仍进展至失明,最终因化学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例提示艾滋病患者继发视网膜病变时,应将VZVR纳入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