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设置,师资、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配备,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出发,探讨该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验动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考核方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20-0320-02
  Discuss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HEN Ze-dong SHEN Xiao-peng MU Hong-yun WANG Cheng-li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The vocational schools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was probed,from course setting and the resources of teachers,training bases and also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in order to offer the help for the 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laboratory animal technology;course setting;teaching resources;assessment method;teaching reform
  实验动物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技术人才需求量逐年增高,同时也对本专业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自2005年开设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现结合我院10余年的办学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个人见解。
  1 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程设置
  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分布在药物安全性评价公司、实验动物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生物或化学制药企业等领域,从事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管理与动物实验等技术工作[1]。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岗位与专业特点,我院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设置由3个部分组成: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表1)。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医学或动物医学中作为实验动物专业基础的部分课程,包括解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外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体现专业特色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包括动物实验技术、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实验动物选择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监测、实验动物饲养与繁殖管理;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为了学生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开设的作为核心课程有益补充的课程,主要包括细胞培养技术、重组DNA技术、组织切片技术、生物统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的基础,为更好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内容,体现了该专业的特色,与就业岗位密切相关;专业拓展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补充与拓展,有益于学生职业层次的提高与发展。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岗位的调研,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知识基础上,专业拓展课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肿瘤疾病模型造模中用于接种的肿瘤细胞的培养需要细胞培养技术,而肿瘤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初步筛选则需要PCR技术,对于动物实验的设计与结果分析则又得益于生物统计学,因此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设置应以打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兼顾专业拓展课程为目标。本专业职业技术课程设置与学时进度分配见表1[1-2]。
  2 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师资等教学资源配备改革
  2.1 师资配备改革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2]。由于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是培养从事实验动物或动物实验相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的专业程度、知识范围的宽窄、教授内容的实用性以及与工作岗位的对口性直接影响实验动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了提高教師的专业水平、课堂教学内容与毕业生工作内容吻合性,专任教师需要定期赴不同工作内容的实验动物相关的岗位锻炼与调研,在教师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教师过硬的实践技能,将企业的要求、新技能引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工作任务的对接;本专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0名,兼职教师7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助级职称2名。专任教师10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有9人,本科1人,均有累计1年以上企业工作或企业锻炼的经历。此外,我院还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苏州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等知名企业遴选在实验动物行业企业担任技术骨干或操作能手或管理骨干建立外聘兼职教师资源库,在接受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训后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外聘兼职教师,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实践操作演练或参与教材编写的方式将操作技能、经验传授给学生,实现校园学习的知识在未来工作中应用的目标[3-4]。
  2.2 实训基地建设改革   实训基地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化水平的高低与技能的娴熟程度。实训基地建设主要着眼于校内与校外2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平台,让学生掌握技能、熟练技能,包括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动物实验实训室,为学生从事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繁育、实验动物中心的管理与维护、动物实验技术学习与应用等提供必要的环境与场所。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包括药物安全性评价机构、制药企业、生物制品企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科研院所实验室、实验动物生产单位。通过探索“校企合作,携手共进”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尤其是有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未来从事的工作,为今后踏上工作打下基础[3]。
  3 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
  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该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该专业的教学方式应是理论讲授、实践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有机配合。理论讲授有助于本专业的学生理解、掌握必要够用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感性认识的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符合高职类一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则兼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的优点,既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又能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高职类实验动物技术专业职业技术课的考核方式应根据具体课程的特点与教学资源配置情况决定,而非采用统一的考核方式。总体而言,本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考核应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的统一且实践操作考核比重应大于理论知识考核。如动物实验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动物实验的各项技能的掌握以及培养他们对各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因此,在教学资源配置允许的条件下应着重从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进行考核;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造模的原理、疾病模型与实际疾病的差异之处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几种常见疾病模型的具体造模过程与模型评价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应将理论知识与课程论文(主要是某种疾病的造模与评价)相结合。
  此外,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动物福利意识以及高度责任心的培养。作为生命科学分支的实验动物技术实验态度的严谨程度、责任心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动物福利优劣除了是实验结果能否被接受的重要条件之外,实验动物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实验动物技术从业人员应本着动物福利意识,从“3R”原则出发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和痛苦。
  4 结语
  总之,高职实验动物技术专业教学要围绕职业化教育这个核心,从职业技术课程的设置,教师、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与考核模式等方面入手,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滿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性的实验动物高技能技术型人才。
  5 参考文献
  [1] 沈晓鹏,陆华圣,刘俊栋,等.就业导向的实验动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31-132.
  [2] 穆洪云,王成丽,陈则东.高职院校宠物医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5):209-210.
  [3] 周涛.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的意义[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5):210.
  [4] 韩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43-4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的若干临床情况.方法对住院的20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及实验资料(心肌酶谱、ALT)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8例轮状病毒肠炎中散发于秋冬流行季节以外12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柚样观察102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治疗组62例,对照组40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巴曲酶治疗组用药后血浆纤维
目的探讨留置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安全性、方便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6例伴有填塞症状的病人,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置入心包腔内行持续引流和局部用药.结果本组患者心
目的分析食管癌化疗与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50例,全部经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其中胸上段癌25例,胸中段癌20例,胸下段癌5例.DP方案为:DDP、PYM,静脉或肌肉注射.
目的分析5种常用的肌腱保存方法对肌腱生物力学的影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寻找最佳的保存方法,用于指导临床肌腱移植.方法采用50只健康白色Leghorn鸡,随机分成5组,建立2,3,4爪
目的探讨B超诊断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和分期.方法在膀胱适度充盈下,探头以纵、横、斜切各种切面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彩色血流情况以及侵犯膀胱壁的程度.结果原位癌(Tis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5例自发性气胸病人经电视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除1例老年肺气肿、弥漫性肺大疱患者术后长时间漏气,1个月后再开胸
在普通话大范围普及与应用的环境下,分析论述了广东粤语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并且阐述了传承和保护粤语以及以粤语为基础的广府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根据现阶段粤语发展和传播的大
漆画,作为一门新兴快速发展的画种,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同时,漆画的快速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漆画所具有的绘画性与工艺性的双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