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木游戏中探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前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和社会情感正逐步萌发。积木作为幼儿园的经典玩具之一,因其具有高开放、低结构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积木游戏自主、自由的活动环境,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引发幼儿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在自发、开放的积木活动中,有利于幼儿掌握社会技能,激发社会情感,了解社会行为规范,提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积木游戏;发展
   一、积木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认知包括对社会环境、现象的认知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幼儿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能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家庭、社区、幼儿园都是幼儿获取社会环境和社会现象认知的主要途径。在积木建构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规范的认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策略一:借交通游戏开展积木建构,增进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性角色的交通游戏,在积木建构游戏中,幼儿建构公路、交通工具,模仿司机驾驶交通工具,学习交通规则,增进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宸宸用拱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搭建了一座带斜坡的小桥,他拿着一辆玩具小汽车,在桥上开上开下。小雨“驾驶”着一辆小汽车,挤到了宸宸的前面,宸宸赶紧拦住她说:“不行,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能插队。”
   宸宸边驾驶着汽车开过小桥,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老师问宸宸:“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宸宸说:“你去看《流浪地球》了吗?电影里就是这么说的。你知道吗,要遵守交通规则,记住‘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幼儿对社会规范的认知,是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指出: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宸宸去观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记住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段交通标语,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但幼儿并没有开车遵守交通规则的体验,于是他们就借助积木游戏的机会,自己建构马路、小桥,创设交通游戏的情境,把自己学到的交通规则知识运用并表现出来,体验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
   策略二:借主題活动开展积木建构,增进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不是通过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必须营造一种与教育内容相关的氛围,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让环境成为幼儿可以探索的对象。积木建构游戏,涉及房屋、公园、交通等各类设施设备,能引发幼儿对身边环境的关注。
   在“我们居住的地方”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谈话、绘画等活动表达了对自己所居住的小区的认识,但是,这些活动都是教师主导的,幼儿是被动接受、了解的,他们的认知都只停留在表面。当把“我们居住的地方”与积木建构游戏相结合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幼儿正在分组制订游戏计划书,这次的主题是“我们居住的房子”,大家都在为自己组的计划书出谋划策。尧尧说:“我们的房子有尖尖的屋顶,还要有很多窗户,从窗户看出去可以看到很多树。”前前说:“我们的屋顶是平的,房子的前面有个圆形的广场。”琪琪提议:“我们要在小区的旁边搭一个咖啡馆,这样我们出去玩累了的时候,可以去咖啡馆坐一会儿,小朋友可以吃个蛋糕,爸爸妈妈可以喝杯咖啡。”于是,尧尧用纸杯搭建了长长的林荫道,前前用单元积木建构了圆形的广场,琪琪用纸杯和纸板组合成了咖啡馆。
   从小环境到大环境,从居住的房子到小区的环境,幼儿的关注点不再仅仅聚焦于房子的结构和造型,他们关注到了房子周边的社会环境,包括绿化、娱乐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在积木游戏中,幼儿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与创意,用多样化的材料表现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认知。
   二、积木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积木游戏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幼儿之间能有更多的互动,在参与积木建构时,幼儿需要通过讨论、协商来确定游戏主题,通过分工、合作来共同达成游戏目标。为了与同伴进行合作,幼儿需要参与交往,主动发起、邀请交往,学会维持交往,使交往顺利进行,习得最初的社会技能,发展社会行为。
   策略一: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交往能力的提升
   同伴交往有利于提高活动实效,积木游戏是同伴互动的重要场所。在积木游戏中,幼儿因建构需要不由自主地聚在一起,性格开朗的孩子能带动其他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他们互相帮助、交流想法、讨论问题、分享经验,提升交往技能。
   在“车”的主题游戏中,建构区热闹非凡。
   悦悦“驾驶”着一辆消防车,自言自语地说:“有火灾吗?有火灾吗?”
   毛毛回答:“没有。”
   悦悦换了一辆公交车,问:“要上学吗?”
   桐桐:“要。”
   悦悦:“来,上车吧。”
   悦悦又换了一辆黄色的汽车:“我这个车停在哪儿呢?”
   毛毛说:“哦,我来搭个停车场吧,车要停在停车场的。”
   建好了停车场,毛毛又说:“我再搭个洗车店,你们可以来我这里洗车。”
   积木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交往的机会,悦悦用“消防车”吸引同伴参与她的游戏,但没有成功。于是她换了“公交车”,成功找到了伙伴,又以“车停在哪儿”的问题引出了毛毛的“停车场”“洗车店”。幼儿借助游戏表达主动交往的愿望,尝试交往的方法与技能,最终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获得自我的成长。
   策略二:搭起互助的平台,促进合作经验的形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建构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积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建构经验丰富的幼儿会向同伴传授建构经验,协助同伴进行建构,弥补幼儿能力差异的不足。幼儿通过参与群体活动,体会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湖南通道侗族织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通过梳理侗族织锦技艺的历史发展脉络,挖掘其经过历史积淀遗留下来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
摘 要:早期阅读是锻炼幼儿大脑思维的有效方式,从幼儿园时期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自小引导幼儿建立学习平台,指导幼儿进行阅读,增加幼儿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高幼儿个人思维与能力水平。探讨了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创新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   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关系着幼儿的知识增长水平,对幼儿知识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弥补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的不足,幼儿教师要懂得顺应
摘 要:對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进行策略研究,并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需要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次要完善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物质与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展开教学。教与玩的结合,让孩子在玩耍中学到智慧,玩中取乐,乐有所学。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阅读活动;开展策略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都开始从小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对于学前教育也愈发重视起来,但是
摘 要:游戏化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应用能够更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有助于幼儿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在课程创新建设中引入情智文化,能够进一步帮助幼儿在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同时获得更多情感体验。所以幼儿园教师需要加强对情智文化的重视度,根据课程内容及建设要求,制定合理的应用对策。就情智文化与游戏化课程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智文化;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   幼儿园教育阶段
摘 要:立足幼儿园教育实践,以创造性戏剧游戏对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为切入点,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依托创造性戏剧游戏有效矫正幼儿问题行为的必要性及其有效策略进行了细致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问题行为;创造性戏剧游戏;必要性;有效策略   创造性戏剧游戏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主题,有意识地安排场地、角色、故事情节等,以此引领幼儿全身心融入其中的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创造性戏剧游戏的特点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