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京韵大鼓历史中出现的“怯大鼓”这一称谓所进行的思考。其中包括“怯大鼓”概念的定性,“怯大鼓时期”的主要特点分析,以及“怯大鼓”这一时期的时间限度考察。
关键词:京韵大鼓 怯大鼓 时期特点 时间限度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京韵大鼓是鼓曲类的代表曲种之一,旧时也称为京音大鼓或“怯大鼓”,如今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区。早期的京韵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清音子弟书”相结合,并不断吸收京剧、梆子及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的,到今天已有百年的历史。下面本文将对京韵大鼓发展史上的“怯大鼓”问题作以简单地梳理。
一 “怯大鼓”概念的定性
在论述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将影响京韵大鼓产生的“木板大鼓”及“子弟书”这两种曲艺形式做以简单介绍。
“木板大鼓”是流行于河北一带的农民说唱艺术。演唱者皆半农艺,他们演唱时由于没有丝弦乐器的伴奏,只以木板与鼓击节,因而得名。说唱的内容大都是些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东汉、西汉以及列国等。基本上是以“说”为主的长篇大书形式。木板大鼓这种曲艺形式不仅是京韵大鼓的前身,也是西河大鼓等多种大鼓的前身。
“子弟书”是清朝时期乾隆年间(1736-1795)从满州贵族中产生出来的,是北方鼓词的一个支流。旧时一直在北京有闲阶级之中流传,直至光绪年间(1875-1908)而衰绝。光绪间,震均在《天咫偶闻·卷七》中曾说:
“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西韵尤缓而低,一韵萦纡而良久。此等艺,内城士大夫多擅场,而瞽人其次也。”
在京韵大鼓形成之初,这两种旧时的曲艺形式都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许多音乐史著作中,关于影响京韵大鼓形成时期的木板大鼓这一曲种概念替换为“怯大鼓”的表述,本人认为这存在着一定疑意,甚至有一些概念的混乱。所以下面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笔者将先给“怯大鼓”予以定性。
在如今的部分音乐史著作中,有观点认为京韵大鼓是“怯大鼓”和“子弟书”的合流。而关于“怯大鼓”这一早期曲艺品种的定性问题,笔者在搜集材料中发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傅惜华先生为代表的“木板大鼓”论;另一种是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的“怯调西河”论。以下引用两者的原文,并作以比较。
“怯大鼓”,实为“木板大鼓”,最早是流行在冀中一带的农民说唱艺术。演唱者皆半农半艺,他们演唱时由于没有丝弦乐器的伴奏,只有木板与鼓击节,因而得名。
以上是傅惜华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怯大鼓”指的就是木板大鼓这一久远的艺术形式。傅惜华先生的京韵大鼓发展观简单可表述为:“木板大鼓”与“怯大鼓”时期结合清音子弟书后发展为京韵大鼓。
而杨荫浏先生认为影响京韵大鼓发展的“怯大鼓”这一曲艺形式,就是西河大鼓早期的形式“怯调西河大鼓”。
“怯大鼓”又可称为“怯調西河”或“河间调”,是西河大鼓早期在农村流行的形式,其前身是木板大鼓,在距今二百余年以前,在冀中一带流行,子弟书也是在距今二百年以前,流行在北京有闲贵族中间。早期冀中农村的“怯大鼓”由天津转辗流入北京,在这里,与子弟书结合,应在1900年以后。由分别演唱“怯大鼓”和子弟书发展到京韵大鼓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中间经过了不少大胆艺人们地尝试和加工创造的过程。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看出,杨荫浏先生的京韵大鼓发展观可简单表述为:早期木板大鼓发展到怯调西河(即怯大鼓)之后结合清音子弟书,最终形成京韵大鼓。
之所以出现以上的两种意见,主要的原因是学术界对“怯大鼓”这一概念的定性不准确而造成的。笔者认为,“怯大鼓”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并非是指同一个曲种,而是指北京人对带有河北、天津乡音演唱的大鼓形式的通称,所以“怯大鼓”这一概念既在京韵大鼓的发展史上存在,也在西河大鼓的发展史上也存在。它的表述是不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存在。因此,把“怯大鼓”这一概念表述为某一曲种的发展时期或成熟前期,相对更为合理些。
杨荫浏先生认为京韵大鼓在形成初期受西河大鼓影响比较大,甚至认为京韵大鼓发展体系内的“怯大鼓”就是指“怯调西河”,即西河大鼓早期的一种形式。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京韵大鼓在它发展成熟的早期,必然是要受到同时代其它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早于它的同源曲种——西河大鼓的影响,这点是应该肯定的。这在今天京韵大鼓的少数唱段中我们仍可以找到这样的痕迹。例如,《大西厢》中的一段垛句:
“这位姑娘乜呆呆、闷悠悠、茶不思、饭不想,孤孤单单、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凄凄凉凉,独自一个人闷坐香闺、低头不语、默默无言、腰儿受损,乜斜着她的杏眼,手儿托着她的腮帮”
这句唱词与西河大鼓早期盛行的“贯口”(要求一段唱词连续、快速地唱出来)唱段的写法格局有一定联系。与木板大鼓及京韵大鼓的早期一板一眼的板式格局也有很大关联。但是西河大鼓对京韵大鼓的形成并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今天看来,京韵大鼓的曲种特点首要是唱词训雅,其次是音乐性强。所以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京韵大鼓,历史上有两点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即内容上和音乐上。
1 内容上的改革。由长篇改为短篇,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在京韵大鼓形成之初,有“大书”和“小段”之分。内容上,成本套的长篇大鼓叫做大书,题材大多为金戈铁马、国家兴亡的长篇故事,规模通常都比较大,称为“大书”。艺人在返场时经常摘唱“大书”中比较精彩的一段,这种“摘唱”的短篇大鼓,叫做“小段”。大书在早期比较流行,但是到了清代中叶以后,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小段便更加盛行起来。于是,有些艺人就开始专门写一些短篇故事的小型唱段。大鼓进入城市以后,由于听众和以往的不同,导致演唱形式及内容发生了变化。京韵大鼓从当时流行的“清音子弟书”中吸收了一些唱段,这类子弟书都为清代文人墨客,八旗子弟所写,唱词的文学性强,但文词过于训雅,不甚通俗,与下层市民的欣赏趣味也产生了一定距离。曲艺研究专家薛宝琨先生曾说“由长篇到短篇的转变是京韵大鼓成熟的标志,因为艺术容量的浓缩自然要促使其文学质量的提高,而文学性提高了,音乐性就提高了,因为它要抒情!”
2 音乐上的改革。将以往一板一眼为主的“紧板”改为以一板三眼为主的“慢板”。在早期的木板大鼓中,主要的唱腔板式即一板一眼的“紧板”。这种早期的曲艺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只用扁鼓、云板伴奏,文学性并不强,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音乐形式也相对比较单调。而京韵大鼓的音乐在吸收了以慢板为主的板式结构之后,抒情性明显比以前增强了,也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力。
总体说来木板大鼓、怯大鼓及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木板大鼓:表演形式以说为主,唱词内容以三国、水浒、列国、红搂等长篇故事为主,语言以河北、天津方言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木板,唱腔板式以一板一眼的“紧板”为主,代表人物有宋五、胡十、霍明亮。
“怯大鼓”: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词内容吸收了文学性强的“清音子弟书”并改革为短篇唱词,语言以河北、天津方言为主,伴奏乐器加入三弦,唱腔板式加入了一板三眼的“慢板”,代表人物有胡十、张筱轩、霍明亮、刘宝全。
京韵大鼓: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词内容以短篇唱词为主,语言为北京语音,伴奏乐器加入琵琶、四胡,唱腔板式为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代表人物有刘宝全、张筱轩、白云鹏。
由此可见,西河大鼓对京韵大鼓的发展并不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怯大鼓”一词在西河大鼓的发展史中,也并不是指原来的木板大鼓这种形态。“怯大鼓”时期的西河大鼓,音乐已经基本定型,但由于方言问题,而被称为“怯大鼓”或“怯调西河”。在京韵大鼓史上也同样如此。京韵大鼓的“怯大鼓”时期,其音乐也已基本定型,并完成了和“清音子弟书”的结合,但因为仍然使用方言的原因,依旧被称为“怯大鼓”而已。
由此看来,对于“怯大鼓”这一概念的阐述,在京韵大鼓的文化体系内与在西河大鼓的概念中,意义并不相同。或者说在两者的系统内部,指的并非是同一种曲艺形态;“怯大鼓”这一称谓是北京人对带有河北、天津乡音演唱的大鼓形式的通称。所以“怯大鼓”一词,只有在特定曲种的历史语境内,才能特指一种曲艺时期,而曲种与曲种之间并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曲艺形式互相借用。
对与傅惜华先生的“怯大鼓”就是木板大鼓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也应当加以思考。因为木板大鼓这一曲种过于久远,大约是两百年前的曲种。而京韵大鼓的定型最晚应该是在20世纪初(1905年),这中间的一百年,木板大鼓不可能是静止而不发展的。并且这一观点与笔者以上收集的资料的描述有一定的出入。
所以在京韵大鼓的体系内部,“怯大鼓”的概念应表述为:由“木板大鼓”发展来的“京韵大鼓”成熟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更为准确。
笔者将“怯大鼓”这一概念定性为一个时期而不是一个曲种,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第一,此一时期属于京韵大鼓即将成熟的前夜。曲种形态虽已大致定型,但还处在多方面吸取其它艺术和脱变为自身成熟形态的前阶段;第二,“怯大鼓”一词的概念过于模糊,没有乐种的特指性,在其它曲种中也有同样的称谓,所以表述为一个吸收、脱变的时期更为合理、准确。
二 京韵大鼓“怯大鼓”时期的时间限度考察
对于京韵大鼓来说,“怯大鼓”这一历史时间段的上线划分,应该是自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城市起,(这大约在清同治年间1862年左右),即可算做京韵大鼓“怯大鼓”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演员演出多为走街串巷、赶庙会或唱堂会,后来陆续进入北京的杂耍园子演出。由于演唱大书不如小段受欢迎,所以艺人逐渐放弃了长篇,以唱短篇为主。并且为了适应北京听众的习惯,他们特意从子弟书、京剧、河北梆子、和民间小曲中吸收营养,丰富了唱腔形式,增添了伴奏乐器,移植了许多子弟书的曲目,在语言方面也开始向北京语音靠拢。
而关于“怯大鼓”这一历史时间段的下线划分,即京韵大鼓的定型年代;杨荫浏先生曾以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的唱词内容推断出其形成年代最迟应该在1905以前。他在《史稿》中这样推论:《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统曲目中十分精彩的一个唱段,又名《三春景》。是描写古代人清晨生活情景的短篇小段。在刘宝全的历史录音中,其中一句唱词为:
“千门开,万户放,一路的举子,急急忙忙,慌里慌张,打点了行囊,出离了店房,勾奔了前面那一座村庄。”
如今的唱词已改为“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
由这其中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1905年前,即清末废除科举前早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出,京韵大鼓的正式形成最迟应该在此曲(《丑末寅初》)出现以前,即在1905年以前。所以“怯大鼓”的时期可以大致确定为1862到1905年之间。
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也曾提到,“1890-1900年间刘宝全回到北京献艺”,而当时他唱的还是老式的“怯大鼓”。所以这样的推论是比较能让人信服的。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中说,京韵大鼓形成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的論断;综合以上几点原因,笔者认为此一说法并不可靠;这一时期(1862-1908)应归为是京韵大鼓的“怯大鼓”时期。
所以京韵大鼓发展史上“怯大鼓”时期的时间限度应该为:由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左右)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城市到清末废除科举前(1905)的这四十年左右。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2] 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4] 傅惜华:《曲艺论丛》,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5]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6]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
关键词:京韵大鼓 怯大鼓 时期特点 时间限度
中图分类号:J625 文献标识码:A
京韵大鼓是鼓曲类的代表曲种之一,旧时也称为京音大鼓或“怯大鼓”,如今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区。早期的京韵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清音子弟书”相结合,并不断吸收京剧、梆子及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的,到今天已有百年的历史。下面本文将对京韵大鼓发展史上的“怯大鼓”问题作以简单地梳理。
一 “怯大鼓”概念的定性
在论述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将影响京韵大鼓产生的“木板大鼓”及“子弟书”这两种曲艺形式做以简单介绍。
“木板大鼓”是流行于河北一带的农民说唱艺术。演唱者皆半农艺,他们演唱时由于没有丝弦乐器的伴奏,只以木板与鼓击节,因而得名。说唱的内容大都是些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东汉、西汉以及列国等。基本上是以“说”为主的长篇大书形式。木板大鼓这种曲艺形式不仅是京韵大鼓的前身,也是西河大鼓等多种大鼓的前身。
“子弟书”是清朝时期乾隆年间(1736-1795)从满州贵族中产生出来的,是北方鼓词的一个支流。旧时一直在北京有闲阶级之中流传,直至光绪年间(1875-1908)而衰绝。光绪间,震均在《天咫偶闻·卷七》中曾说:
“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西韵尤缓而低,一韵萦纡而良久。此等艺,内城士大夫多擅场,而瞽人其次也。”
在京韵大鼓形成之初,这两种旧时的曲艺形式都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如今的许多音乐史著作中,关于影响京韵大鼓形成时期的木板大鼓这一曲种概念替换为“怯大鼓”的表述,本人认为这存在着一定疑意,甚至有一些概念的混乱。所以下面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笔者将先给“怯大鼓”予以定性。
在如今的部分音乐史著作中,有观点认为京韵大鼓是“怯大鼓”和“子弟书”的合流。而关于“怯大鼓”这一早期曲艺品种的定性问题,笔者在搜集材料中发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傅惜华先生为代表的“木板大鼓”论;另一种是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的“怯调西河”论。以下引用两者的原文,并作以比较。
“怯大鼓”,实为“木板大鼓”,最早是流行在冀中一带的农民说唱艺术。演唱者皆半农半艺,他们演唱时由于没有丝弦乐器的伴奏,只有木板与鼓击节,因而得名。
以上是傅惜华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怯大鼓”指的就是木板大鼓这一久远的艺术形式。傅惜华先生的京韵大鼓发展观简单可表述为:“木板大鼓”与“怯大鼓”时期结合清音子弟书后发展为京韵大鼓。
而杨荫浏先生认为影响京韵大鼓发展的“怯大鼓”这一曲艺形式,就是西河大鼓早期的形式“怯调西河大鼓”。
“怯大鼓”又可称为“怯調西河”或“河间调”,是西河大鼓早期在农村流行的形式,其前身是木板大鼓,在距今二百余年以前,在冀中一带流行,子弟书也是在距今二百年以前,流行在北京有闲贵族中间。早期冀中农村的“怯大鼓”由天津转辗流入北京,在这里,与子弟书结合,应在1900年以后。由分别演唱“怯大鼓”和子弟书发展到京韵大鼓以其独特的形式出现,中间经过了不少大胆艺人们地尝试和加工创造的过程。
从以上的引文可以看出,杨荫浏先生的京韵大鼓发展观可简单表述为:早期木板大鼓发展到怯调西河(即怯大鼓)之后结合清音子弟书,最终形成京韵大鼓。
之所以出现以上的两种意见,主要的原因是学术界对“怯大鼓”这一概念的定性不准确而造成的。笔者认为,“怯大鼓”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并非是指同一个曲种,而是指北京人对带有河北、天津乡音演唱的大鼓形式的通称,所以“怯大鼓”这一概念既在京韵大鼓的发展史上存在,也在西河大鼓的发展史上也存在。它的表述是不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存在。因此,把“怯大鼓”这一概念表述为某一曲种的发展时期或成熟前期,相对更为合理些。
杨荫浏先生认为京韵大鼓在形成初期受西河大鼓影响比较大,甚至认为京韵大鼓发展体系内的“怯大鼓”就是指“怯调西河”,即西河大鼓早期的一种形式。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京韵大鼓在它发展成熟的早期,必然是要受到同时代其它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早于它的同源曲种——西河大鼓的影响,这点是应该肯定的。这在今天京韵大鼓的少数唱段中我们仍可以找到这样的痕迹。例如,《大西厢》中的一段垛句:
“这位姑娘乜呆呆、闷悠悠、茶不思、饭不想,孤孤单单、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凄凄凉凉,独自一个人闷坐香闺、低头不语、默默无言、腰儿受损,乜斜着她的杏眼,手儿托着她的腮帮”
这句唱词与西河大鼓早期盛行的“贯口”(要求一段唱词连续、快速地唱出来)唱段的写法格局有一定联系。与木板大鼓及京韵大鼓的早期一板一眼的板式格局也有很大关联。但是西河大鼓对京韵大鼓的形成并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今天看来,京韵大鼓的曲种特点首要是唱词训雅,其次是音乐性强。所以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的京韵大鼓,历史上有两点改革起到了关键作用,即内容上和音乐上。
1 内容上的改革。由长篇改为短篇,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在京韵大鼓形成之初,有“大书”和“小段”之分。内容上,成本套的长篇大鼓叫做大书,题材大多为金戈铁马、国家兴亡的长篇故事,规模通常都比较大,称为“大书”。艺人在返场时经常摘唱“大书”中比较精彩的一段,这种“摘唱”的短篇大鼓,叫做“小段”。大书在早期比较流行,但是到了清代中叶以后,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小段便更加盛行起来。于是,有些艺人就开始专门写一些短篇故事的小型唱段。大鼓进入城市以后,由于听众和以往的不同,导致演唱形式及内容发生了变化。京韵大鼓从当时流行的“清音子弟书”中吸收了一些唱段,这类子弟书都为清代文人墨客,八旗子弟所写,唱词的文学性强,但文词过于训雅,不甚通俗,与下层市民的欣赏趣味也产生了一定距离。曲艺研究专家薛宝琨先生曾说“由长篇到短篇的转变是京韵大鼓成熟的标志,因为艺术容量的浓缩自然要促使其文学质量的提高,而文学性提高了,音乐性就提高了,因为它要抒情!”
2 音乐上的改革。将以往一板一眼为主的“紧板”改为以一板三眼为主的“慢板”。在早期的木板大鼓中,主要的唱腔板式即一板一眼的“紧板”。这种早期的曲艺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只用扁鼓、云板伴奏,文学性并不强,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音乐形式也相对比较单调。而京韵大鼓的音乐在吸收了以慢板为主的板式结构之后,抒情性明显比以前增强了,也大大拓展了艺术表现力。
总体说来木板大鼓、怯大鼓及京韵大鼓的艺术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木板大鼓:表演形式以说为主,唱词内容以三国、水浒、列国、红搂等长篇故事为主,语言以河北、天津方言为主,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鼓、木板,唱腔板式以一板一眼的“紧板”为主,代表人物有宋五、胡十、霍明亮。
“怯大鼓”: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词内容吸收了文学性强的“清音子弟书”并改革为短篇唱词,语言以河北、天津方言为主,伴奏乐器加入三弦,唱腔板式加入了一板三眼的“慢板”,代表人物有胡十、张筱轩、霍明亮、刘宝全。
京韵大鼓: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词内容以短篇唱词为主,语言为北京语音,伴奏乐器加入琵琶、四胡,唱腔板式为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代表人物有刘宝全、张筱轩、白云鹏。
由此可见,西河大鼓对京韵大鼓的发展并不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怯大鼓”一词在西河大鼓的发展史中,也并不是指原来的木板大鼓这种形态。“怯大鼓”时期的西河大鼓,音乐已经基本定型,但由于方言问题,而被称为“怯大鼓”或“怯调西河”。在京韵大鼓史上也同样如此。京韵大鼓的“怯大鼓”时期,其音乐也已基本定型,并完成了和“清音子弟书”的结合,但因为仍然使用方言的原因,依旧被称为“怯大鼓”而已。
由此看来,对于“怯大鼓”这一概念的阐述,在京韵大鼓的文化体系内与在西河大鼓的概念中,意义并不相同。或者说在两者的系统内部,指的并非是同一种曲艺形态;“怯大鼓”这一称谓是北京人对带有河北、天津乡音演唱的大鼓形式的通称。所以“怯大鼓”一词,只有在特定曲种的历史语境内,才能特指一种曲艺时期,而曲种与曲种之间并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曲艺形式互相借用。
对与傅惜华先生的“怯大鼓”就是木板大鼓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也应当加以思考。因为木板大鼓这一曲种过于久远,大约是两百年前的曲种。而京韵大鼓的定型最晚应该是在20世纪初(1905年),这中间的一百年,木板大鼓不可能是静止而不发展的。并且这一观点与笔者以上收集的资料的描述有一定的出入。
所以在京韵大鼓的体系内部,“怯大鼓”的概念应表述为:由“木板大鼓”发展来的“京韵大鼓”成熟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更为准确。
笔者将“怯大鼓”这一概念定性为一个时期而不是一个曲种,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第一,此一时期属于京韵大鼓即将成熟的前夜。曲种形态虽已大致定型,但还处在多方面吸取其它艺术和脱变为自身成熟形态的前阶段;第二,“怯大鼓”一词的概念过于模糊,没有乐种的特指性,在其它曲种中也有同样的称谓,所以表述为一个吸收、脱变的时期更为合理、准确。
二 京韵大鼓“怯大鼓”时期的时间限度考察
对于京韵大鼓来说,“怯大鼓”这一历史时间段的上线划分,应该是自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城市起,(这大约在清同治年间1862年左右),即可算做京韵大鼓“怯大鼓”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演员演出多为走街串巷、赶庙会或唱堂会,后来陆续进入北京的杂耍园子演出。由于演唱大书不如小段受欢迎,所以艺人逐渐放弃了长篇,以唱短篇为主。并且为了适应北京听众的习惯,他们特意从子弟书、京剧、河北梆子、和民间小曲中吸收营养,丰富了唱腔形式,增添了伴奏乐器,移植了许多子弟书的曲目,在语言方面也开始向北京语音靠拢。
而关于“怯大鼓”这一历史时间段的下线划分,即京韵大鼓的定型年代;杨荫浏先生曾以京韵大鼓《丑末寅初》的唱词内容推断出其形成年代最迟应该在1905以前。他在《史稿》中这样推论:《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传统曲目中十分精彩的一个唱段,又名《三春景》。是描写古代人清晨生活情景的短篇小段。在刘宝全的历史录音中,其中一句唱词为:
“千门开,万户放,一路的举子,急急忙忙,慌里慌张,打点了行囊,出离了店房,勾奔了前面那一座村庄。”
如今的唱词已改为“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
由这其中反映的生活内容可以看出,它是一个1905年前,即清末废除科举前早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出,京韵大鼓的正式形成最迟应该在此曲(《丑末寅初》)出现以前,即在1905年以前。所以“怯大鼓”的时期可以大致确定为1862到1905年之间。
在《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也曾提到,“1890-1900年间刘宝全回到北京献艺”,而当时他唱的还是老式的“怯大鼓”。所以这样的推论是比较能让人信服的。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中说,京韵大鼓形成于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的論断;综合以上几点原因,笔者认为此一说法并不可靠;这一时期(1862-1908)应归为是京韵大鼓的“怯大鼓”时期。
所以京韵大鼓发展史上“怯大鼓”时期的时间限度应该为:由清朝同治年间(1862年左右)木板大鼓艺人进入城市到清末废除科举前(1905)的这四十年左右。
参考文献:
[1]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2] 栾桂娟:《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3]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4] 傅惜华:《曲艺论丛》,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5]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北京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
[6]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