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夏天,有的人会每天一连洗两三次澡,一次至少持续二三十分钟。而另外一些人,可能不太爱洗澡,一周洗澡只有两三次,但由于洗澡常常和个人是否爱干净相结合,这些人只好将这个小秘密藏起来。传统观点认为,勤洗澡会更健康,因为洗澡过程归根结底就是洗掉身体的死去的皮肤细胞和有害细菌,干净的人总比邋遢的人健康点吧?然而科学家们认为,当涉及到健康时,那些洗澡频率不高的人反而更健康。
小心化学物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们曾经做了一个研究,试图弄清楚洗发水、沐浴液、化妆品这些化学用品在停止使用后,会不会导致人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在动物研究中,这些化合物已显示能干扰内分泌系统,那么,人类会不会也出现相似的情况呢?
研究者们特意选择了100个年轻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女性是这些个人护理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在现在的香水、美发产品、肥皂、沐浴液等人们日常使用的清洁和化妆用品中,一些化学物质普遍存在,比如邻苯二甲酸酯、苯甲酸酯、三氯生和羟苯甲酮。为了测验不再使用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产品的效果,研究者们向志愿者提供了并不包含这些化学物质的个人护理产品。
这次试验进行了三天。在这期间,志愿者们只用研究者们提供的沐浴液、肥皂等,在实验前后,研究者分别采取了志愿者的尿液样品进行分析。虽然时间短暂,但实验结果显示身体里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下降得很显著。比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这是一般沐浴产品和香水中普遍使用的香料化合物,减少了27%;而用于防腐的防腐剂甲基和丙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分别减少了44%和45%;抗菌肥皂以及某些品牌的牙膏里发现的三氯生,和在某些防晒霜中发现的二苯甲酮-3(BP-3),减少了36%。
那么,为什么个人清洁用品里的化合物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里的化学物质成分呢?这是因为皮肤不是坚不可摧的盾牌,皮肤可以吸收与之接触的物质,有时这些物质能穿过你的皮肤,进入你的血液。
在过去,清洁用品由羊肉脂肪、木灰和天然碱制成,其中的香气则是人们添加了富含香味的药草油,而硬皂则由橄榄油、纯碱、石灰、香草和花卉等天然物质制成。但今天,沐浴液、肥皂中包含了香料,染料和许多化学物质,天然成分已经很少。而且,热水更容易帮助去除我们身上的天然保护物,帮助肌肤吸收沐浴液里的化合物。比如,许多人喜欢泡“泡泡浴”,电视上影视明星会展示一些泡在洁白的泡泡里的洗澡方式,这时化学物质不仅会刺激皮肤,而且还会刺激眼睛、耳朵和尿道。
不利于皮肤健康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发现洗澡太勤也不好。就像肠道一样,皮肤上生活着几十亿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态系统,这些“居民”需要平衡,才能维持我们的皮肤健康。如果洗澡过多,虽然会杀死有害细菌,还会改变我们皮肤上的有益细菌的自然分布。比如,因为皮肤本身是酸性的,有益细菌也更喜欢酸性的皮肤环境,用碱性的肥皂清洗身体后,会溶解掉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
研究者发现,在那些洗澡次数更多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现糠疹,这是皮肤上酵母生物体过度生长的结果。另外一些人常常会抱怨洗澡过多会使得皮肤更干燥,之前人们认为正是洗掉了你皮肤的脂肪和油才让我们的皮肤变干燥,但现在研究者们认为更可能是因为移走了一些有益细菌,才会使得皮肤出现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皮肤上的菌群失衡可能导致了许多健康状况,比如痤疮和哮喘的过敏症。
过度清洗还会导致皮肤脱脂。皮肤表面的最外层(被称为角质层)由硬化的、死去的皮肤细胞构成。这些皮肤细胞为生活在下面一层的健康的细胞提供了保护。角质层不仅仅是死细胞,它们还包括皮肤分泌的天然油脂,这些油脂虽然让人觉得有点脏,但却是保护皮肤细胞的最天然的成分,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分。
在我们洗热水澡的时候,用沐浴液和搓澡巾等,会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就像用热水和洗洁精容易去油脂一样,肥皂和热水的结合会很容易溶解皮肤表层的油脂,擦洗会加重这一趋势。淋浴越频繁,这种损害就会越严重,皮肤通过再次分泌皮肤油脂来自我修复的时间就越少。而且,皮肤的角质层被擦洗掉后,会露出下面一层的娇嫩的肌肤细胞。最终在我们勤于洗澡的好习惯中,皮肤变得越来越薄,变得更干燥,在皮肤表面还会发生皲裂,使得皮肤变得更加好渗透,更容易被细菌和病毒侵入。这个情形同样出现在洗头发的过程中,如果你洗发过勤,很快就会发现头发变得又毛躁又没水分。
另一个有争议的假说由美国维生素D协会的创始人约翰·坎内尔博士提出。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这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坎内尔认为,形成于皮肤表面的维生素D,不会立即被吸收到血液中,经常淋浴会在身体吸收维生素D之前把它洗掉。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除了日照过少外,频繁地洗澡也可能是个重要原因。
一天该洗几次澡?
事实上,人们每天淋浴的习惯只是现代才有的现象。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人们一般一周只洗一次澡,比如星期六晚上洗澡是历史上大多数美国人的常态。中国古人在先秦时期,是“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唐朝时期,由五日改为十日,称为休浣日,浣为十天。
在有淋浴设施的洗澡间发明后,在广告商的精心推动下,每天淋浴的想法才慢慢变得特别普遍。人们这样做也常常是出于社会压力或者审美需求而不是实际需要。
既然洗澡太勤、太久都不好,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洗澡呢?研究者们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视你的皮肤类型和你每天的运动量来变化。在冬天,惯于久坐的上班族一个星期可以只洗两次或三次。如果你爱出汗或者工作是一些体力活,可以一天一次短时间地淋浴,那些皮肤敏感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婴儿,淋浴时间和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那么,一次要淋浴多久呢?虽然在洗澡次数上不少科学家还会有争议,但在淋浴时间上,许多人一致认为在温水中淋浴2~3分钟就足够了。一般只是腋下和腹股沟才有产生体臭的腺体,腺体不是遍布全身。所以专家建议人们只需要用非抗菌的更天然的清洁用品,重点清洗臀部、腹股沟、腋下这些异味产生的重灾区,其他地方并不需要用太多的清洁用品。
小心化学物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们曾经做了一个研究,试图弄清楚洗发水、沐浴液、化妆品这些化学用品在停止使用后,会不会导致人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在动物研究中,这些化合物已显示能干扰内分泌系统,那么,人类会不会也出现相似的情况呢?
研究者们特意选择了100个年轻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女性是这些个人护理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在现在的香水、美发产品、肥皂、沐浴液等人们日常使用的清洁和化妆用品中,一些化学物质普遍存在,比如邻苯二甲酸酯、苯甲酸酯、三氯生和羟苯甲酮。为了测验不再使用含有这些化学物质的产品的效果,研究者们向志愿者提供了并不包含这些化学物质的个人护理产品。
这次试验进行了三天。在这期间,志愿者们只用研究者们提供的沐浴液、肥皂等,在实验前后,研究者分别采取了志愿者的尿液样品进行分析。虽然时间短暂,但实验结果显示身体里这些化学物质的水平下降得很显著。比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这是一般沐浴产品和香水中普遍使用的香料化合物,减少了27%;而用于防腐的防腐剂甲基和丙基对羟基苯甲酸酯,分别减少了44%和45%;抗菌肥皂以及某些品牌的牙膏里发现的三氯生,和在某些防晒霜中发现的二苯甲酮-3(BP-3),减少了36%。
那么,为什么个人清洁用品里的化合物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里的化学物质成分呢?这是因为皮肤不是坚不可摧的盾牌,皮肤可以吸收与之接触的物质,有时这些物质能穿过你的皮肤,进入你的血液。
在过去,清洁用品由羊肉脂肪、木灰和天然碱制成,其中的香气则是人们添加了富含香味的药草油,而硬皂则由橄榄油、纯碱、石灰、香草和花卉等天然物质制成。但今天,沐浴液、肥皂中包含了香料,染料和许多化学物质,天然成分已经很少。而且,热水更容易帮助去除我们身上的天然保护物,帮助肌肤吸收沐浴液里的化合物。比如,许多人喜欢泡“泡泡浴”,电视上影视明星会展示一些泡在洁白的泡泡里的洗澡方式,这时化学物质不仅会刺激皮肤,而且还会刺激眼睛、耳朵和尿道。
不利于皮肤健康
除此之外,研究者们发现洗澡太勤也不好。就像肠道一样,皮肤上生活着几十亿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态系统,这些“居民”需要平衡,才能维持我们的皮肤健康。如果洗澡过多,虽然会杀死有害细菌,还会改变我们皮肤上的有益细菌的自然分布。比如,因为皮肤本身是酸性的,有益细菌也更喜欢酸性的皮肤环境,用碱性的肥皂清洗身体后,会溶解掉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
研究者发现,在那些洗澡次数更多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现糠疹,这是皮肤上酵母生物体过度生长的结果。另外一些人常常会抱怨洗澡过多会使得皮肤更干燥,之前人们认为正是洗掉了你皮肤的脂肪和油才让我们的皮肤变干燥,但现在研究者们认为更可能是因为移走了一些有益细菌,才会使得皮肤出现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皮肤上的菌群失衡可能导致了许多健康状况,比如痤疮和哮喘的过敏症。
过度清洗还会导致皮肤脱脂。皮肤表面的最外层(被称为角质层)由硬化的、死去的皮肤细胞构成。这些皮肤细胞为生活在下面一层的健康的细胞提供了保护。角质层不仅仅是死细胞,它们还包括皮肤分泌的天然油脂,这些油脂虽然让人觉得有点脏,但却是保护皮肤细胞的最天然的成分,有助于保持皮肤水分。
在我们洗热水澡的时候,用沐浴液和搓澡巾等,会破坏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就像用热水和洗洁精容易去油脂一样,肥皂和热水的结合会很容易溶解皮肤表层的油脂,擦洗会加重这一趋势。淋浴越频繁,这种损害就会越严重,皮肤通过再次分泌皮肤油脂来自我修复的时间就越少。而且,皮肤的角质层被擦洗掉后,会露出下面一层的娇嫩的肌肤细胞。最终在我们勤于洗澡的好习惯中,皮肤变得越来越薄,变得更干燥,在皮肤表面还会发生皲裂,使得皮肤变得更加好渗透,更容易被细菌和病毒侵入。这个情形同样出现在洗头发的过程中,如果你洗发过勤,很快就会发现头发变得又毛躁又没水分。
另一个有争议的假说由美国维生素D协会的创始人约翰·坎内尔博士提出。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这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坎内尔认为,形成于皮肤表面的维生素D,不会立即被吸收到血液中,经常淋浴会在身体吸收维生素D之前把它洗掉。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除了日照过少外,频繁地洗澡也可能是个重要原因。
一天该洗几次澡?
事实上,人们每天淋浴的习惯只是现代才有的现象。100多年前,欧美国家的人们一般一周只洗一次澡,比如星期六晚上洗澡是历史上大多数美国人的常态。中国古人在先秦时期,是“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到了汉代,还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唐朝时期,由五日改为十日,称为休浣日,浣为十天。
在有淋浴设施的洗澡间发明后,在广告商的精心推动下,每天淋浴的想法才慢慢变得特别普遍。人们这样做也常常是出于社会压力或者审美需求而不是实际需要。
既然洗澡太勤、太久都不好,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洗澡呢?研究者们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视你的皮肤类型和你每天的运动量来变化。在冬天,惯于久坐的上班族一个星期可以只洗两次或三次。如果你爱出汗或者工作是一些体力活,可以一天一次短时间地淋浴,那些皮肤敏感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婴儿,淋浴时间和次数需要相应减少。
那么,一次要淋浴多久呢?虽然在洗澡次数上不少科学家还会有争议,但在淋浴时间上,许多人一致认为在温水中淋浴2~3分钟就足够了。一般只是腋下和腹股沟才有产生体臭的腺体,腺体不是遍布全身。所以专家建议人们只需要用非抗菌的更天然的清洁用品,重点清洗臀部、腹股沟、腋下这些异味产生的重灾区,其他地方并不需要用太多的清洁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