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昊天山
昊天山,为大同火山群一峰,位于大同县城北一公里处。在大同火山中,昊天山是自然锥体最完整的,也是大同火山最为年轻的一座。北魏时山上建昊天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闻名的寺院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佛学教材中,就有昊天寺的有关课程记载。民间曾流传着“先有昊天寺,后有华严寺”的说法。
据遗存的万历二年《昊天寺创修碑》记载:“昊天宝刹不知修于何年,为捐身寺。”就是说这座寺院是一个充军发配到此的囚犯创建的。关于寺庙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一个叫慧明的中原和尚漫游到了大同,夜里宿于城中一处寺院,梦中佛祖告知他:“城东五十里处有一山,那便是你的家。”第二天一大早,慧明出城,东行五十里,正好来到了昊天山上,见四周光秃秃的,火山石遍布,寸草不生,不见有一处寺院。慧命惦记着佛祖的话,认为心诚则灵,便打坐参禅,不知过了多少天,眼前忽然佛光普照,头上祥云朵朵,抬眼一看,成群的白羊从坡下漫上,有的驮着方砖,有的驮着古瓦,有的驮着水桶,有的驮着泥土,仿佛一支运送建筑材料的军队,上了山便把东西卸下。慧明知道这是佛祖助他,当下开始建庙,没几天一座寺院拔地而起,这便是昊天古刹。传说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无从考证,但可以据此推测,当时建庙的材料可能是由羊群驮上来的。昊天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文革期间,昊天寺遭人为毁坏。1993年,各路僧人,四方乡邻,捐资捐物,重新修缮,才得以恢复旧观,千年古刹,重放异彩。昊天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火山口上的寺院。站在山顶的寺院上远眺,不仅可观古寺新颜,还可远看南山睡佛雄姿,更能遍览火山奇观。一处观三景,让人大饱眼福,故民间有诗道:“游罢昊天寺,心中少一事”。
现在的昊天寺院建筑宏伟壮观,雕塑独具匠心,延中轴线由南至北建有青石碑坊、108级台阶、四大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分布着钟楼、鼓楼、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西方三圣殿等。藏经阁内有一尊红木千手观音、明代《大乘妙法莲花经》一套七卷和《佛祖万代通载》一套九卷,为镇寺之宝。在寺庙东侧还建有一座威严壮观的七层宝塔,名曰万佛塔,木鱼悠扬,塔岭清远,保佑着一方乡邻。
阁老山
阁老山,清朝以前叫栲栳(kao lao)山。栲栳,民间叫“栳栳”,也叫“笆斗”,是用竹蔑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用具。因为山的形状像栲栳,就起名叫栲栳山了。
阁老山位于大同县境内的东阁老山村东,海拔1264米。也许是因为坐落在县城附近,靠近人口密集区,没有太多的火山作为过渡,山体就显得特别庞大。阁老山又名“菠萁山”,出色地保持了火山成因的地形特征。它由玄武熔岩构成的异常平缓的山麓,其上矗立着火山碎屑锥,火山锥东坡上很清楚地显示出不甚密的羊尾沟网。阁老山的形状极富有特征,完整的碗口狀火山口显露的十分清楚。攀上这座火山,就会觉得任何的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说阁老山像一个“笆斗”,那它也不能盛水,因为这只“笆斗”的南侧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这个缺口是当年火山喷发时,熔岩向南部流泻时所形成的。登上阁老山山顶,会看到它的南侧有许多个小丘陵。这些小丘陵实际上也是火山,只是喷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一座山该有的高度和规模,所以只能是小丘了。这无数个小丘,像波浪一样起伏,又构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地形。这些小丘的中间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如鹤立鸡群,自东向西分别是:山自造山,甘庄火山,不高山。蔚为奇观。
狼窝山
狼窝山,坐落在艾家洼村南,黄家洼村北,海拔1329米。狼窝山外形极为特殊,因观察地点不同而形状各异,火山口巨大,山坡及其火山口均由火山弹和火山砾构成。狼窝山的火山口像一个宽阔的盆底,火山口直径达500多米,是大同火山火山口最大的一座。火山口就像一个窝棚,呈标准正圆形状,除了进山的一个缺口,都是墙一样的山峦,密不透风。相传过去真的有狼住过,还进村祸害过人,解放后才没了影子。狼窝山的南部被很稠密的羊尾沟所切割,使其具有特殊的棱状,站在山顶上俯望,大地的沧桑之感会马上袭上心头。
狼窝山也是大同火山群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山口深度平均达到30至50米。最特别的是,它的火山口中又生火山口,称为“寄生火山”。第一次喷发突破早期火山岩覆盖,大量火山喷发物堆积成一个主火山锥,并在锥顶形成圆形火山口;当火山活动经过间歇之后,又有小股岩浆沿火山通道的薄弱部分突破,并再次活动,如此多次喷发,便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狼窝山。火山口这么深,这么大,就是因为火山多次喷发造成的。
因为火山口深,所以在这个盆子里新开的路,看上去就是贴在了半坡上,像一个圆环。沿着这条圆环型的车路,缓缓地行驶,欣赏火山口底部,绿草丛生,绿色葱茏,头顶上的天像一个蓝色的盖子,根本想象不出当年这里曾经有炙热的岩浆喷涌出来。这巨大的火山安静得像草原上的蒙古包。
登上狼窝山顶,沿着同样呈圆形的山峦行走,会看到坐落在西北方向的那高耸入云的金山,而东北方则是黑山,它像一头大象卧在天际。沿着山顶一直走到南端,还会看到两座火山,一座叫小山,另一座叫双山,它们像狼窝山的两个侍卫,并排站在它的面前,仿佛在守护着狼窝,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在山的南侧或东侧,狼窝山的皮肤有一道道深刻的皱纹,植被裸露,那是多少年流水冲蚀的痕迹,是历史的沧桑雕刻。而从山脚下一直往南,又是一条条巨大的堑沟,登上狼窝山南边的山峦,会看到这种深刻,感叹时间如水,风声如铁。
这风声走过、雨水穿过的土地多么像是一幅刀刻的版画。
黑山
黑山是大同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组成最复杂的火山之一,位于大同县东北部的阁老山村北、艾家洼村东,据测算海拔高度为1429.8米,就是说它也是大同火山群最高的一座。黑山在地形上是一个相当大的、坡度平缓的、呈穹窿状向四方展开的高岗,在它的最高峰上矗立着一个古老的烽火台。烽火台沧桑着岁月的烟云,缭绕着历史的留痕。经过许多年风风雨雨的剥蚀,它已经不再强壮了,而日显消瘦和疲惫,但它依然像一个倔强的哨兵守护着黑山以及山下的村庄。 走近黑山区域,远远就看到这一带草丰林茂,密集的草丛从舒缓的山脚一直漫延到山顶,高处几可没膝,丘陵状的地形,恬静的氛围,成群的牧羊,让我们想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而周围新植的松林,又如一队队等待出发的骑兵方阵,为这静谧的火山平添了些许生机。
黑山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在它的四周分布着一道道堑沟,它们像一条条长龙游向远方,同时将火山周围的土地切割成多处断裂,也使得黑山愈见其沧桑。在别的火山周围也能看到这种堑沟,但却没有一座山像黑山周围的断裂这样多。众多的堑沟以及由此形成的断裂,是否可以作出这样一种推断:当年这座叫黑山的火山喷发时,伴随着火山喷发的地震在这一带更加剧烈,地质活动更加活跃?想一想,那该是怎样一种沸腾的景象。站在黑山之顶俯瞰,那四处遍布的深刻的断裂,那一片片松林,那朴素的村庄,那肥硕的牛羊,那世世代代生长的庄稼,构成了一幅平静的、和谐的火山油画,仿佛是一处美好的世外桃源。
窑头疙瘩
窑头疙瘩是大同东区火山群最典型的一座火山,坐落在大同县肖家窑头村西北。
比起西区的火山,窑头疙瘩也许少了一点气势,它不及黑山高大,也不及金山、狼窝山壮观,但作为东区一座典型的火山,也是大同火山之行必去游览的一座。远远看去,窑头疙瘩火山,安静,悠远,就像一块远古的盾牌陈列在肖家窑头村西北,让人浮想联翩。窑头疙瘩没有明显的火山喷发口,也许是被岁月的尘土淹没了。而东南方的一些沟壑和沟壑里触目可见的火山岩,则会让人作出种种猜想。
也像大同火山群家族中的任何一座火山一样,窑头疙瘩横看成峰侧成岭,从西北面看去,它就像平坦的土地上停泊的一艘战舰。而如果你从东南方看去,又会发现它高峻的一面,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山的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几条深深的大堑沟。这种大堑沟,在黑山周围也有许多,但远没有窑头疙瘩周围的裂沟更壮观,更惊心动魄。在这些沟壑里,散卧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岩和光滑的火山弹,而陡峭的沟崖壁上则分布着一层层的火山砾,它们不像别处的火山岩呈现出一种褐红或黑色,而是泛出一种刚出炉的青砖的色泽。
这些沟壑,当地人叫火山沟,近年来每年有不少地质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前来这里考察或实习。可以这样说,攀上窑头疙瘩几乎如履平地。这座火山不像西区的火山下部平缓,上部陡峻,整个火山没有奇崛的隆起,而一律呈缓坡状,走上去毫不吃力,难怪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窑头疙瘩呢。山顶也很平坦,如果没有那座高耸的烽火台,你简直认为这里就是一个现成的足球场或跑马场。这就是火山,连它的顶部都这么奇特。
窑头疙瘩火山的价值可能就在于这些大堑沟,它可以让人们见证火山熔岩究竟会流多远,在奔流的过程中又呈现出怎样奇特的景观。这里的每一条沟,都是一个丰富的地质博物馆;这里的每一条沟,都是一个美丽的景区。这些火山沟以它们的深刻、丰富向我们展示出火山的另一种风韵。
老虎山
老虎山位于大同火山区西部,与牌楼山、狼窝山相毗邻。老虎山有两个顶峰,没有清楚的火山口。两座山峰南北对峙,宛如一只雄大的老虎蹲踞,头朝南尾朝北,中间凹下,因为其状似老虎静卧故名。也可以说老虎山居于大同火山群西区的中心,登上老虎山一览,东西南北方向较为著名的大同火山群名山尽收眼底。向南观望,绵绵恒山和六棱山山系逶逶迤迤,广阔的桑干河河谷大地苍苍茫茫;向北远视,魏巍采凉山高挺起伏,峭拔屏障;东边大地春天洒绿,夏日披翠,秋来呈金,冬季如银;西边与大同市遥相呼望,天气晴好的时候,蓝天白云,文明古城近在眼前。金山是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着力打造的一个靓丽景点,山上遍植花草树木,绿色滴翠,百花妍美。新建的两个观景台上,两座凉亭点缀期间,古色古香,凭添秀丽。北峰的观景台设有一个大理石平台,一颗巨大的火山石安放其上。大理石平台的正面,上书烫金的大字“火山石”,背面烫金小字,是大同火山群的简要介绍。观景台周边,设立了几块造型别致的简介牌,就好像是几本打开的大书,向游人展示大同火山群的相关知识。老虎山绿色掩映,花草覆盖,春夏秋冬风景各异,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是游览观看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胜景的絕佳处所。登高一望,历史烟云,大地沧桑,岁月留痕,天地巨变会满心满眼地涌来,让人感慨万千,心旷神怡。
金山
金山是大同火山群里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火山中的一个,海拔1369米,占地1平方千米。金山是一座外观奇美的火山,每到冬天,雪后的金山银装素裹,就好像是日本的富士山,充满了观赏的诱惑,会让人浮想联翩。
曾几何时,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火山保护重要性的时候,金山经历过采矿。从山的剖面看,其根部和下部几乎烧成了黑色,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煤炭,那火山渣简直就是煤粒了,而上部则呈现为一种褐红,越往上颜色越浅。山体的表层,因为喷发时岩浆外流沉积,且表层覆盖的风积黄土不像别的山多,看上去就煜煜生辉,像钻石或金子一样发光。故得名金山。
金山在大同火山中,堪称为是最完美、最典型、最值得考察的一座。在北部密集的火山群中,最高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山。它与昊天山上的昊天寺遥遥相望,远远看去,兀然耸立的金山高高地插入云空,在其他火山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锐利,个性鲜明,锋芒毕露,权威而尊贵。
如同别的大同火山一样,金山同样有一个缺口,只是这缺口在它的后背,在山的东北侧。在山的南侧看到的是它的峭拔和山体被流水冲蚀的许多沟壑,似乎完全没有攀上去的可能。而走到山后,会发现它有个巨大的缺口,想象当年火山喷发时熔岩就是从这里流向北方。缺口周围的坡梁远不像南侧陡峭,不像南侧布满了狰狞的怪石,虽然山顶看上去很高,但因为坡梁的和缓,所以从这里攀上去并不是一件难事。
登上山顶,会发现金山的许多秘密。在它的四周,竟然有那么多丘梁似的小火山,他们环绕着金山,就像一个个孩子偎依着它们的母亲,情态可爱。这种地质现象,地理学上称之为胎火山。在大同火山别的火山附近,也多能看到这种小火山,比如在阁老山的西南侧,便有许多这样的小火山,但它们似乎又太散漫,不像金山附近的小火山这么多,这么集中,这么有规律地排列着。站在火山顶上,还会看到山脚下分布着几条大堑沟,就像火山的血管,弯弯曲曲地冲着东南一直延伸到远方。每一条堑沟又张出裂谷,使得火山之前的大地错综复杂。在金山之巅,四顾周围,整个西区火山尽收眼底,东侧那座挺立着烽火台的火山是黑山,东南是狼窝山,再往远是阁老山,正南面是老虎山和牌楼山及昊天山等。而远望北部则是连绵无际的像波浪一样翻腾的采凉山。 在金山的山顶上看狼窝山,又是那么奇妙,可以清楚地拍下它的形态,相当于在狼窝山上方一次空中旅行了。从高空俯瞰金山,你会发现它像夏夜夜空中灼灼燃烧的一颗“彗星”,其“彗尾”不但生动而颀长(300余米,为火山爆发时山口岩浆外流而形成),而且洁白闪光。
相传明代在金山上建筑有金山寺庙,不知何时被毁,现在也几无痕迹了。但神奇的是在金山南侧峭拔的山坡上,分布着五六个岩洞,其中的一个岩洞存有彩绘壁画。每逢夏秋之际,这些岩洞内会喷出浓重的烟云,这就是所谓的“云洞奇观”。金山的岩洞彩绘壁画是最值得观赏、考察、研究的神秘了。
马蹄山的传说
传说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大同县东坪村有个姓马的财主。财主有个女儿,虽长得一表人才,因为娇生惯养,但心眼却挺坏。马财主佃户中有个叫龙才的小伙子,生性老实憨厚。一天,龙才在山上打柴,捡到碗大一个蛋。人们看后,都说是龙蛋,谁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话传到马小姐那里,她一心想要得到龙蛋,以求长生不老。遂软磨硬泡,五哭六笑地逼着马财主要回龙蛋。第二天,马财主叫龙才到家,说想看看龙蛋,龙才憨厚,把龙蛋取来交给马财主。马财主拿着端详了一阵说:“龙才,这蛋是在我的山上捡到的,理应归我。不过我是讲理人,不会白要你的,给你个凤凰蛋换了吧。”龙才心想,这马财主是得罪不起的,我拿上也没大用处,就答应了。
龙才把凤凰蛋拿回去吃了。几天后,感觉自己肚子难受,疼得厉害,便找郎中医治。郎中看后说,“你肚子里有一条不知名的虫子,长得很快,我治不了。”没过几天龙才被撑死了。人们把他草草掩埋。
龙才死后不久,马家小姐很快就把龙蛋也吃了。谁知竟惹下了大祸,天上真龙下凡索要龙蛋。得知被马小姐吃掉了,顿生怒火,龙尾一摆,大口一张,暴雨倾盆,一个响雷,把马小姐给劈了。她出殡那天,只见一匹火红的千里马驮着一条巨龙,在山上奔腾,顷刻间山上的树木着火,方圆几十里照的通明,大火整整烧了一夜。从此百草茂盛的山坡变成一片灰烬。山顶上留下的磨盘大的马蹄印至今清晰可见。
传说之二:
很久以前,东坪村北面的山上树木葱茏,花草丰茂,彩蝶纷飞,百鸟吟唱,真乃人间仙境。原因是高高的山上,有一个股温泉,终年热气蒸腾,不冷不热,附近的人们时常上山洗浴,不仅可以消暑解乏,而且还能医治百病。
东坪村有一个姓武的土财主,心眼歹毒,一心想把这个温泉据为己有。先是把山头霸占在自己的名下,不让老百姓去洗浴。后是在四周围上栏杆,连各种牲畜动物也不让去喝水。每天自己泡在温泉里洗来洗去,以求长生不老。霸道的财主气坏了附近的百姓,也激怒了上天神灵。一天,一匹天马路过此处,正想下去喝水,被武财主臭骂了一顿。天马于是扬起蹄子,狠劲一创,把姓武的老财踢进温泉湖底。谁知用力过猛,山头顺着东南方向豁开一个口子,把一泓清水全流了出去。从此这里草木枯死,百鸟飞尽,变成了一座秃山。人们远远看去,山头有一个活生生的马蹄印。因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成马蹄山。
桑干河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桑干河浩浩荡荡,浊浪排空,阻隔南北,除了天上的神仙,地下没有一个人能渡过这条河。河北面之人只见南岸青山绿水,薄雾蒙蒙一派神奇景象。话说突然有那么一日,北岸某村一木匠出外揽活儿,见河面上走过一男童,好生奇怪。
童子走到木匠面前,施礼问道:“师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木匠回答他说:“眼下农活儿已完,出外挣几个小钱过年。”“既然如此,师傅何不随我过河,那儿有点活计,请师傅帮忙,不知可否?”“活儿倒好做,就是过不了这条河。”童子说:“过河不难,须听我言。”木匠点头答应照办。
童子把木匠领到河边,吩咐他闭上双眼,抓紧童子的衣衫,随手将两片树叶递给他,让其踩在脚下,并再三叮囑,不让他睁眼时千万不能睁眼。随着一声“过”,老木匠顿觉身轻如燕,双脚如踏在漂浮于水面的木筏上一般。霎时,只听童儿说道:“师傅,睁眼。”木匠睁眼一看,眼前群鹤纷飞,百鸟齐鸣,众兽嬉戏,万物争荣,回头看,滚滚河水向东流淌。木匠正自欣赏,只听童子对他说:“师傅,活计在此,请随我来。”
童子把木匠领到一处富丽堂皇的寺庙前,推门而进,告诉木匠他是这里的一个童子,师傅出外云游时,自己不小心碰坏了门闩,特请帮忙修理,并随手递过一根木棍。老木匠原以为有大的活计,没想到仅是修理个门闩。遂取出所需一应工具,精心细致地做了起来。童子蹲在一边,把劈下的木片木块及刨花都装在木匠的工具袋里。没一袋烟的功夫,门闩做好。童子歉意地说:“对不起,我化缘之人手无分文,无法酬谢,些许木屑送与师傅权当劳资。我师父说不准几时回来,让他撞见又要责怪。还请老师傅速速离去。”说完就要送老木匠过河。木匠心想,我做了大半辈子活儿,这刨花之类不知见了多少,但当着童子的面又不好倒出,只好由童子提着工具袋把他送过河岸。过岸后,童子放下工具袋后再三强调,千万等看不到他的身影后在动工具袋,回家倒出里面的东西。
木匠蹲在河边抽了一袋烟,准备起身回家,又瞧见袋中所装碎渣之类,心想我家要这何用,便随手一提倒在地上,抬头见那童子还隐约可见,怕童子怪罪,又趁点烟之机把这些东西烧着了,等火熄了遂起身回家。村人闻知此事,都觉得奇怪。内有一识字先生,让他把工具袋拿过,再倒倒看有什么新发现。谁知这回一倒,除木匠的工具外,里面竟倒出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散碎金子,袋子一角有完整一卷,想是那刨花未倒尽所变。大家始知木匠遇到了神仙,急忙赶去河边朝拜。到河边一看,不但没有神仙的踪影,连木匠烧刨花的柴灰也没有了。
后人为纪念那童子,就把他们村起名为“渡庄”,意即神人普渡众生的村庄,后演变为杜庄。木匠被童子带过河岸立足之处,聚人居住,起名为“吉结庄”,今称为吉家庄。如今“杜庄”和“吉家庄”是大同县的两个乡村。而河南岸童子与木匠落脚的那个村子则叫佛堂寺,相传过去佛堂寺是一座宏大寺院。这些村名沿用至今。又把那条神河定名为“浴水”,意即凡人在此河沐浴后可入仙境,今称桑干河。 白登之围
周士庄镇北面有座马铺山,历史上叫白登山。著名的白登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叛乱。在铜堤(今沁县一带)与韩王信展开激战,刘邦大获全胜,一直追至晋阳。韩王信逃奔匈奴,部将王喜被杀。之后曼丘臣、王黄收拾残兵败将重整旗鼓,屯兵广武至晋阳一线,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收复晋阳、离石等六城,一直追至娄烦地区。汉军由于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匈奴故意把精兵隐蔽起来,而把老弱残兵摆在阵前,以示溃败的样子,引诱汉军中其埋伏。
为摸清虚实,汉军派刺探几次往返阵前,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残,便信以为真。刘邦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识破匈奴的计谋,盲目带领大军北上。汉军刚刚过了勾注(今雁门关),正碰上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娄敬。娄敬对匈奴的布阵心存疑虑,提醒刘邦不要贸然进兵。他说:“两國打仗,都要炫耀自己的实力,今只见赢瘠老弱,必然有埋伏,我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此时刘邦求胜心切,根本听不进娄敬的劝告,反而将其痛骂一顿,囚禁在广武。接着,刘邦带领骑兵快速前进,也不等步兵赶上,到达白登山时,冒顿单于突然以四十万骑兵将其围住。匈奴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西面全是白色马队,东面是一色青龙马,北面是一色的乌骊马,南面一片赤黄马,阵势威严,于是恶战开始,战斗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也没有突围出去。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气候寒冷,又遇大雪,汉军士兵冻掉手指者就有十之二三。有首歌谣说:“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可见这次战争多么艰苦!
最后刘邦采用陈平密计,重贿阏氏,才得以解围。究竟是何密计?有人说,陈平让画家画了一张美女像,派人送于阏氏,并说,汉王要把这个美女献给冒顿,以作为解围的条件。阏氏害怕冒顿得到美女后自己失宠,就对单于说:“两主不能相困,我听说汉王亦有神灵保护,长期围困,久战不决,终不是办法。即使我们占领了这个地方,也非我久留之地,不如及早撤围。”单于听从阏氏的劝说,首先撤围。另外,冒顿与韩王信部将王黄、赵利约定,共同在白登合击汉军,见他们迟迟未到,加上汉军的援军即将到达,害怕腹背受敌,准备撤军,正好当时天气起了大雾,没法交战,冒顿主动让开包围圈的一角,刘邦乘着大雾,率军撤出重围,冒顿也带领大军撤退而归。
采凉山的传说
传说,众仙奉玉帝之命云游。一日,托塔天王李靖来到采凉山上空,见采凉山古木秀天,涧水潺潺,鸟语花香,山势险峻,雄伟壮观,正是修身养性之所,随按落山头,取下身佩宝剑,命童子埋下作记。天王刚走,送子奶奶曹奶奶也临此处,一眼相中此山。也命侍女埋下绣鞋作为标记。哪知所埋之地正是天王埋剑之处。发现托特天王李靖也埋信物在此,聪明过人、智慧超群的曹奶奶顿生一计。不几日,天兵天将来给天王建宅院,发现曹奶奶早在这里破土动工兴建碧霞宫。托塔天王很生气,责怪曹奶奶占了他的宝地,让她立刻停工拆除。曹奶奶不依不饶。两仙争执不休,遂去玉帝面前评理。二人分别陈述先埋信物一事,玉帝让太白金星到现场评断。太白见所控之处有天王宝剑,而未见绣鞋,断此地应归李靖。曹奶奶叫他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应继续下挖,顷刻间露出了绣鞋。太白见绣鞋在下,宝剑在上,确认这山是曹奶奶先占了。
原来这绣鞋是曹奶奶挖出宝剑后,命侍女下挖三尺所埋。当地人留传:“托塔天王一时误,太白金星老糊涂,送子娘娘施小计,碧霞宫便保留住。”
碧霞宫建成后,香火旺盛,灵气十足,谁家想生儿女,只要在寺庙虔诚祈祷一番,便会如意。
昊天山,为大同火山群一峰,位于大同县城北一公里处。在大同火山中,昊天山是自然锥体最完整的,也是大同火山最为年轻的一座。北魏时山上建昊天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闻名的寺院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佛学教材中,就有昊天寺的有关课程记载。民间曾流传着“先有昊天寺,后有华严寺”的说法。
据遗存的万历二年《昊天寺创修碑》记载:“昊天宝刹不知修于何年,为捐身寺。”就是说这座寺院是一个充军发配到此的囚犯创建的。关于寺庙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一个叫慧明的中原和尚漫游到了大同,夜里宿于城中一处寺院,梦中佛祖告知他:“城东五十里处有一山,那便是你的家。”第二天一大早,慧明出城,东行五十里,正好来到了昊天山上,见四周光秃秃的,火山石遍布,寸草不生,不见有一处寺院。慧命惦记着佛祖的话,认为心诚则灵,便打坐参禅,不知过了多少天,眼前忽然佛光普照,头上祥云朵朵,抬眼一看,成群的白羊从坡下漫上,有的驮着方砖,有的驮着古瓦,有的驮着水桶,有的驮着泥土,仿佛一支运送建筑材料的军队,上了山便把东西卸下。慧明知道这是佛祖助他,当下开始建庙,没几天一座寺院拔地而起,这便是昊天古刹。传说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无从考证,但可以据此推测,当时建庙的材料可能是由羊群驮上来的。昊天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文革期间,昊天寺遭人为毁坏。1993年,各路僧人,四方乡邻,捐资捐物,重新修缮,才得以恢复旧观,千年古刹,重放异彩。昊天寺是世界上唯一建在火山口上的寺院。站在山顶的寺院上远眺,不仅可观古寺新颜,还可远看南山睡佛雄姿,更能遍览火山奇观。一处观三景,让人大饱眼福,故民间有诗道:“游罢昊天寺,心中少一事”。
现在的昊天寺院建筑宏伟壮观,雕塑独具匠心,延中轴线由南至北建有青石碑坊、108级台阶、四大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侧分布着钟楼、鼓楼、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西方三圣殿等。藏经阁内有一尊红木千手观音、明代《大乘妙法莲花经》一套七卷和《佛祖万代通载》一套九卷,为镇寺之宝。在寺庙东侧还建有一座威严壮观的七层宝塔,名曰万佛塔,木鱼悠扬,塔岭清远,保佑着一方乡邻。
阁老山
阁老山,清朝以前叫栲栳(kao lao)山。栲栳,民间叫“栳栳”,也叫“笆斗”,是用竹蔑或柳条编制成的一种上下粗细一致的容器,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用具。因为山的形状像栲栳,就起名叫栲栳山了。
阁老山位于大同县境内的东阁老山村东,海拔1264米。也许是因为坐落在县城附近,靠近人口密集区,没有太多的火山作为过渡,山体就显得特别庞大。阁老山又名“菠萁山”,出色地保持了火山成因的地形特征。它由玄武熔岩构成的异常平缓的山麓,其上矗立着火山碎屑锥,火山锥东坡上很清楚地显示出不甚密的羊尾沟网。阁老山的形状极富有特征,完整的碗口狀火山口显露的十分清楚。攀上这座火山,就会觉得任何的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说阁老山像一个“笆斗”,那它也不能盛水,因为这只“笆斗”的南侧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这个缺口是当年火山喷发时,熔岩向南部流泻时所形成的。登上阁老山山顶,会看到它的南侧有许多个小丘陵。这些小丘陵实际上也是火山,只是喷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一座山该有的高度和规模,所以只能是小丘了。这无数个小丘,像波浪一样起伏,又构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地形。这些小丘的中间有三个较大的隆起,如鹤立鸡群,自东向西分别是:山自造山,甘庄火山,不高山。蔚为奇观。
狼窝山
狼窝山,坐落在艾家洼村南,黄家洼村北,海拔1329米。狼窝山外形极为特殊,因观察地点不同而形状各异,火山口巨大,山坡及其火山口均由火山弹和火山砾构成。狼窝山的火山口像一个宽阔的盆底,火山口直径达500多米,是大同火山火山口最大的一座。火山口就像一个窝棚,呈标准正圆形状,除了进山的一个缺口,都是墙一样的山峦,密不透风。相传过去真的有狼住过,还进村祸害过人,解放后才没了影子。狼窝山的南部被很稠密的羊尾沟所切割,使其具有特殊的棱状,站在山顶上俯望,大地的沧桑之感会马上袭上心头。
狼窝山也是大同火山群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山口深度平均达到30至50米。最特别的是,它的火山口中又生火山口,称为“寄生火山”。第一次喷发突破早期火山岩覆盖,大量火山喷发物堆积成一个主火山锥,并在锥顶形成圆形火山口;当火山活动经过间歇之后,又有小股岩浆沿火山通道的薄弱部分突破,并再次活动,如此多次喷发,便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狼窝山。火山口这么深,这么大,就是因为火山多次喷发造成的。
因为火山口深,所以在这个盆子里新开的路,看上去就是贴在了半坡上,像一个圆环。沿着这条圆环型的车路,缓缓地行驶,欣赏火山口底部,绿草丛生,绿色葱茏,头顶上的天像一个蓝色的盖子,根本想象不出当年这里曾经有炙热的岩浆喷涌出来。这巨大的火山安静得像草原上的蒙古包。
登上狼窝山顶,沿着同样呈圆形的山峦行走,会看到坐落在西北方向的那高耸入云的金山,而东北方则是黑山,它像一头大象卧在天际。沿着山顶一直走到南端,还会看到两座火山,一座叫小山,另一座叫双山,它们像狼窝山的两个侍卫,并排站在它的面前,仿佛在守护着狼窝,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在山的南侧或东侧,狼窝山的皮肤有一道道深刻的皱纹,植被裸露,那是多少年流水冲蚀的痕迹,是历史的沧桑雕刻。而从山脚下一直往南,又是一条条巨大的堑沟,登上狼窝山南边的山峦,会看到这种深刻,感叹时间如水,风声如铁。
这风声走过、雨水穿过的土地多么像是一幅刀刻的版画。
黑山
黑山是大同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组成最复杂的火山之一,位于大同县东北部的阁老山村北、艾家洼村东,据测算海拔高度为1429.8米,就是说它也是大同火山群最高的一座。黑山在地形上是一个相当大的、坡度平缓的、呈穹窿状向四方展开的高岗,在它的最高峰上矗立着一个古老的烽火台。烽火台沧桑着岁月的烟云,缭绕着历史的留痕。经过许多年风风雨雨的剥蚀,它已经不再强壮了,而日显消瘦和疲惫,但它依然像一个倔强的哨兵守护着黑山以及山下的村庄。 走近黑山区域,远远就看到这一带草丰林茂,密集的草丛从舒缓的山脚一直漫延到山顶,高处几可没膝,丘陵状的地形,恬静的氛围,成群的牧羊,让我们想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而周围新植的松林,又如一队队等待出发的骑兵方阵,为这静谧的火山平添了些许生机。
黑山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那就是在它的四周分布着一道道堑沟,它们像一条条长龙游向远方,同时将火山周围的土地切割成多处断裂,也使得黑山愈见其沧桑。在别的火山周围也能看到这种堑沟,但却没有一座山像黑山周围的断裂这样多。众多的堑沟以及由此形成的断裂,是否可以作出这样一种推断:当年这座叫黑山的火山喷发时,伴随着火山喷发的地震在这一带更加剧烈,地质活动更加活跃?想一想,那该是怎样一种沸腾的景象。站在黑山之顶俯瞰,那四处遍布的深刻的断裂,那一片片松林,那朴素的村庄,那肥硕的牛羊,那世世代代生长的庄稼,构成了一幅平静的、和谐的火山油画,仿佛是一处美好的世外桃源。
窑头疙瘩
窑头疙瘩是大同东区火山群最典型的一座火山,坐落在大同县肖家窑头村西北。
比起西区的火山,窑头疙瘩也许少了一点气势,它不及黑山高大,也不及金山、狼窝山壮观,但作为东区一座典型的火山,也是大同火山之行必去游览的一座。远远看去,窑头疙瘩火山,安静,悠远,就像一块远古的盾牌陈列在肖家窑头村西北,让人浮想联翩。窑头疙瘩没有明显的火山喷发口,也许是被岁月的尘土淹没了。而东南方的一些沟壑和沟壑里触目可见的火山岩,则会让人作出种种猜想。
也像大同火山群家族中的任何一座火山一样,窑头疙瘩横看成峰侧成岭,从西北面看去,它就像平坦的土地上停泊的一艘战舰。而如果你从东南方看去,又会发现它高峻的一面,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山的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几条深深的大堑沟。这种大堑沟,在黑山周围也有许多,但远没有窑头疙瘩周围的裂沟更壮观,更惊心动魄。在这些沟壑里,散卧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岩和光滑的火山弹,而陡峭的沟崖壁上则分布着一层层的火山砾,它们不像别处的火山岩呈现出一种褐红或黑色,而是泛出一种刚出炉的青砖的色泽。
这些沟壑,当地人叫火山沟,近年来每年有不少地质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前来这里考察或实习。可以这样说,攀上窑头疙瘩几乎如履平地。这座火山不像西区的火山下部平缓,上部陡峻,整个火山没有奇崛的隆起,而一律呈缓坡状,走上去毫不吃力,难怪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窑头疙瘩呢。山顶也很平坦,如果没有那座高耸的烽火台,你简直认为这里就是一个现成的足球场或跑马场。这就是火山,连它的顶部都这么奇特。
窑头疙瘩火山的价值可能就在于这些大堑沟,它可以让人们见证火山熔岩究竟会流多远,在奔流的过程中又呈现出怎样奇特的景观。这里的每一条沟,都是一个丰富的地质博物馆;这里的每一条沟,都是一个美丽的景区。这些火山沟以它们的深刻、丰富向我们展示出火山的另一种风韵。
老虎山
老虎山位于大同火山区西部,与牌楼山、狼窝山相毗邻。老虎山有两个顶峰,没有清楚的火山口。两座山峰南北对峙,宛如一只雄大的老虎蹲踞,头朝南尾朝北,中间凹下,因为其状似老虎静卧故名。也可以说老虎山居于大同火山群西区的中心,登上老虎山一览,东西南北方向较为著名的大同火山群名山尽收眼底。向南观望,绵绵恒山和六棱山山系逶逶迤迤,广阔的桑干河河谷大地苍苍茫茫;向北远视,魏巍采凉山高挺起伏,峭拔屏障;东边大地春天洒绿,夏日披翠,秋来呈金,冬季如银;西边与大同市遥相呼望,天气晴好的时候,蓝天白云,文明古城近在眼前。金山是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着力打造的一个靓丽景点,山上遍植花草树木,绿色滴翠,百花妍美。新建的两个观景台上,两座凉亭点缀期间,古色古香,凭添秀丽。北峰的观景台设有一个大理石平台,一颗巨大的火山石安放其上。大理石平台的正面,上书烫金的大字“火山石”,背面烫金小字,是大同火山群的简要介绍。观景台周边,设立了几块造型别致的简介牌,就好像是几本打开的大书,向游人展示大同火山群的相关知识。老虎山绿色掩映,花草覆盖,春夏秋冬风景各异,迎接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是游览观看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胜景的絕佳处所。登高一望,历史烟云,大地沧桑,岁月留痕,天地巨变会满心满眼地涌来,让人感慨万千,心旷神怡。
金山
金山是大同火山群里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火山中的一个,海拔1369米,占地1平方千米。金山是一座外观奇美的火山,每到冬天,雪后的金山银装素裹,就好像是日本的富士山,充满了观赏的诱惑,会让人浮想联翩。
曾几何时,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火山保护重要性的时候,金山经历过采矿。从山的剖面看,其根部和下部几乎烧成了黑色,就像我们常常看到的煤炭,那火山渣简直就是煤粒了,而上部则呈现为一种褐红,越往上颜色越浅。山体的表层,因为喷发时岩浆外流沉积,且表层覆盖的风积黄土不像别的山多,看上去就煜煜生辉,像钻石或金子一样发光。故得名金山。
金山在大同火山中,堪称为是最完美、最典型、最值得考察的一座。在北部密集的火山群中,最高大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山。它与昊天山上的昊天寺遥遥相望,远远看去,兀然耸立的金山高高地插入云空,在其他火山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锐利,个性鲜明,锋芒毕露,权威而尊贵。
如同别的大同火山一样,金山同样有一个缺口,只是这缺口在它的后背,在山的东北侧。在山的南侧看到的是它的峭拔和山体被流水冲蚀的许多沟壑,似乎完全没有攀上去的可能。而走到山后,会发现它有个巨大的缺口,想象当年火山喷发时熔岩就是从这里流向北方。缺口周围的坡梁远不像南侧陡峭,不像南侧布满了狰狞的怪石,虽然山顶看上去很高,但因为坡梁的和缓,所以从这里攀上去并不是一件难事。
登上山顶,会发现金山的许多秘密。在它的四周,竟然有那么多丘梁似的小火山,他们环绕着金山,就像一个个孩子偎依着它们的母亲,情态可爱。这种地质现象,地理学上称之为胎火山。在大同火山别的火山附近,也多能看到这种小火山,比如在阁老山的西南侧,便有许多这样的小火山,但它们似乎又太散漫,不像金山附近的小火山这么多,这么集中,这么有规律地排列着。站在火山顶上,还会看到山脚下分布着几条大堑沟,就像火山的血管,弯弯曲曲地冲着东南一直延伸到远方。每一条堑沟又张出裂谷,使得火山之前的大地错综复杂。在金山之巅,四顾周围,整个西区火山尽收眼底,东侧那座挺立着烽火台的火山是黑山,东南是狼窝山,再往远是阁老山,正南面是老虎山和牌楼山及昊天山等。而远望北部则是连绵无际的像波浪一样翻腾的采凉山。 在金山的山顶上看狼窝山,又是那么奇妙,可以清楚地拍下它的形态,相当于在狼窝山上方一次空中旅行了。从高空俯瞰金山,你会发现它像夏夜夜空中灼灼燃烧的一颗“彗星”,其“彗尾”不但生动而颀长(300余米,为火山爆发时山口岩浆外流而形成),而且洁白闪光。
相传明代在金山上建筑有金山寺庙,不知何时被毁,现在也几无痕迹了。但神奇的是在金山南侧峭拔的山坡上,分布着五六个岩洞,其中的一个岩洞存有彩绘壁画。每逢夏秋之际,这些岩洞内会喷出浓重的烟云,这就是所谓的“云洞奇观”。金山的岩洞彩绘壁画是最值得观赏、考察、研究的神秘了。
马蹄山的传说
传说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大同县东坪村有个姓马的财主。财主有个女儿,虽长得一表人才,因为娇生惯养,但心眼却挺坏。马财主佃户中有个叫龙才的小伙子,生性老实憨厚。一天,龙才在山上打柴,捡到碗大一个蛋。人们看后,都说是龙蛋,谁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话传到马小姐那里,她一心想要得到龙蛋,以求长生不老。遂软磨硬泡,五哭六笑地逼着马财主要回龙蛋。第二天,马财主叫龙才到家,说想看看龙蛋,龙才憨厚,把龙蛋取来交给马财主。马财主拿着端详了一阵说:“龙才,这蛋是在我的山上捡到的,理应归我。不过我是讲理人,不会白要你的,给你个凤凰蛋换了吧。”龙才心想,这马财主是得罪不起的,我拿上也没大用处,就答应了。
龙才把凤凰蛋拿回去吃了。几天后,感觉自己肚子难受,疼得厉害,便找郎中医治。郎中看后说,“你肚子里有一条不知名的虫子,长得很快,我治不了。”没过几天龙才被撑死了。人们把他草草掩埋。
龙才死后不久,马家小姐很快就把龙蛋也吃了。谁知竟惹下了大祸,天上真龙下凡索要龙蛋。得知被马小姐吃掉了,顿生怒火,龙尾一摆,大口一张,暴雨倾盆,一个响雷,把马小姐给劈了。她出殡那天,只见一匹火红的千里马驮着一条巨龙,在山上奔腾,顷刻间山上的树木着火,方圆几十里照的通明,大火整整烧了一夜。从此百草茂盛的山坡变成一片灰烬。山顶上留下的磨盘大的马蹄印至今清晰可见。
传说之二:
很久以前,东坪村北面的山上树木葱茏,花草丰茂,彩蝶纷飞,百鸟吟唱,真乃人间仙境。原因是高高的山上,有一个股温泉,终年热气蒸腾,不冷不热,附近的人们时常上山洗浴,不仅可以消暑解乏,而且还能医治百病。
东坪村有一个姓武的土财主,心眼歹毒,一心想把这个温泉据为己有。先是把山头霸占在自己的名下,不让老百姓去洗浴。后是在四周围上栏杆,连各种牲畜动物也不让去喝水。每天自己泡在温泉里洗来洗去,以求长生不老。霸道的财主气坏了附近的百姓,也激怒了上天神灵。一天,一匹天马路过此处,正想下去喝水,被武财主臭骂了一顿。天马于是扬起蹄子,狠劲一创,把姓武的老财踢进温泉湖底。谁知用力过猛,山头顺着东南方向豁开一个口子,把一泓清水全流了出去。从此这里草木枯死,百鸟飞尽,变成了一座秃山。人们远远看去,山头有一个活生生的马蹄印。因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成马蹄山。
桑干河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桑干河浩浩荡荡,浊浪排空,阻隔南北,除了天上的神仙,地下没有一个人能渡过这条河。河北面之人只见南岸青山绿水,薄雾蒙蒙一派神奇景象。话说突然有那么一日,北岸某村一木匠出外揽活儿,见河面上走过一男童,好生奇怪。
童子走到木匠面前,施礼问道:“师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木匠回答他说:“眼下农活儿已完,出外挣几个小钱过年。”“既然如此,师傅何不随我过河,那儿有点活计,请师傅帮忙,不知可否?”“活儿倒好做,就是过不了这条河。”童子说:“过河不难,须听我言。”木匠点头答应照办。
童子把木匠领到河边,吩咐他闭上双眼,抓紧童子的衣衫,随手将两片树叶递给他,让其踩在脚下,并再三叮囑,不让他睁眼时千万不能睁眼。随着一声“过”,老木匠顿觉身轻如燕,双脚如踏在漂浮于水面的木筏上一般。霎时,只听童儿说道:“师傅,睁眼。”木匠睁眼一看,眼前群鹤纷飞,百鸟齐鸣,众兽嬉戏,万物争荣,回头看,滚滚河水向东流淌。木匠正自欣赏,只听童子对他说:“师傅,活计在此,请随我来。”
童子把木匠领到一处富丽堂皇的寺庙前,推门而进,告诉木匠他是这里的一个童子,师傅出外云游时,自己不小心碰坏了门闩,特请帮忙修理,并随手递过一根木棍。老木匠原以为有大的活计,没想到仅是修理个门闩。遂取出所需一应工具,精心细致地做了起来。童子蹲在一边,把劈下的木片木块及刨花都装在木匠的工具袋里。没一袋烟的功夫,门闩做好。童子歉意地说:“对不起,我化缘之人手无分文,无法酬谢,些许木屑送与师傅权当劳资。我师父说不准几时回来,让他撞见又要责怪。还请老师傅速速离去。”说完就要送老木匠过河。木匠心想,我做了大半辈子活儿,这刨花之类不知见了多少,但当着童子的面又不好倒出,只好由童子提着工具袋把他送过河岸。过岸后,童子放下工具袋后再三强调,千万等看不到他的身影后在动工具袋,回家倒出里面的东西。
木匠蹲在河边抽了一袋烟,准备起身回家,又瞧见袋中所装碎渣之类,心想我家要这何用,便随手一提倒在地上,抬头见那童子还隐约可见,怕童子怪罪,又趁点烟之机把这些东西烧着了,等火熄了遂起身回家。村人闻知此事,都觉得奇怪。内有一识字先生,让他把工具袋拿过,再倒倒看有什么新发现。谁知这回一倒,除木匠的工具外,里面竟倒出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散碎金子,袋子一角有完整一卷,想是那刨花未倒尽所变。大家始知木匠遇到了神仙,急忙赶去河边朝拜。到河边一看,不但没有神仙的踪影,连木匠烧刨花的柴灰也没有了。
后人为纪念那童子,就把他们村起名为“渡庄”,意即神人普渡众生的村庄,后演变为杜庄。木匠被童子带过河岸立足之处,聚人居住,起名为“吉结庄”,今称为吉家庄。如今“杜庄”和“吉家庄”是大同县的两个乡村。而河南岸童子与木匠落脚的那个村子则叫佛堂寺,相传过去佛堂寺是一座宏大寺院。这些村名沿用至今。又把那条神河定名为“浴水”,意即凡人在此河沐浴后可入仙境,今称桑干河。 白登之围
周士庄镇北面有座马铺山,历史上叫白登山。著名的白登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叛乱。在铜堤(今沁县一带)与韩王信展开激战,刘邦大获全胜,一直追至晋阳。韩王信逃奔匈奴,部将王喜被杀。之后曼丘臣、王黄收拾残兵败将重整旗鼓,屯兵广武至晋阳一线,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收复晋阳、离石等六城,一直追至娄烦地区。汉军由于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匈奴故意把精兵隐蔽起来,而把老弱残兵摆在阵前,以示溃败的样子,引诱汉军中其埋伏。
为摸清虚实,汉军派刺探几次往返阵前,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残,便信以为真。刘邦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没有识破匈奴的计谋,盲目带领大军北上。汉军刚刚过了勾注(今雁门关),正碰上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娄敬。娄敬对匈奴的布阵心存疑虑,提醒刘邦不要贸然进兵。他说:“两國打仗,都要炫耀自己的实力,今只见赢瘠老弱,必然有埋伏,我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此时刘邦求胜心切,根本听不进娄敬的劝告,反而将其痛骂一顿,囚禁在广武。接着,刘邦带领骑兵快速前进,也不等步兵赶上,到达白登山时,冒顿单于突然以四十万骑兵将其围住。匈奴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西面全是白色马队,东面是一色青龙马,北面是一色的乌骊马,南面一片赤黄马,阵势威严,于是恶战开始,战斗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也没有突围出去。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气候寒冷,又遇大雪,汉军士兵冻掉手指者就有十之二三。有首歌谣说:“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可见这次战争多么艰苦!
最后刘邦采用陈平密计,重贿阏氏,才得以解围。究竟是何密计?有人说,陈平让画家画了一张美女像,派人送于阏氏,并说,汉王要把这个美女献给冒顿,以作为解围的条件。阏氏害怕冒顿得到美女后自己失宠,就对单于说:“两主不能相困,我听说汉王亦有神灵保护,长期围困,久战不决,终不是办法。即使我们占领了这个地方,也非我久留之地,不如及早撤围。”单于听从阏氏的劝说,首先撤围。另外,冒顿与韩王信部将王黄、赵利约定,共同在白登合击汉军,见他们迟迟未到,加上汉军的援军即将到达,害怕腹背受敌,准备撤军,正好当时天气起了大雾,没法交战,冒顿主动让开包围圈的一角,刘邦乘着大雾,率军撤出重围,冒顿也带领大军撤退而归。
采凉山的传说
传说,众仙奉玉帝之命云游。一日,托塔天王李靖来到采凉山上空,见采凉山古木秀天,涧水潺潺,鸟语花香,山势险峻,雄伟壮观,正是修身养性之所,随按落山头,取下身佩宝剑,命童子埋下作记。天王刚走,送子奶奶曹奶奶也临此处,一眼相中此山。也命侍女埋下绣鞋作为标记。哪知所埋之地正是天王埋剑之处。发现托特天王李靖也埋信物在此,聪明过人、智慧超群的曹奶奶顿生一计。不几日,天兵天将来给天王建宅院,发现曹奶奶早在这里破土动工兴建碧霞宫。托塔天王很生气,责怪曹奶奶占了他的宝地,让她立刻停工拆除。曹奶奶不依不饶。两仙争执不休,遂去玉帝面前评理。二人分别陈述先埋信物一事,玉帝让太白金星到现场评断。太白见所控之处有天王宝剑,而未见绣鞋,断此地应归李靖。曹奶奶叫他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应继续下挖,顷刻间露出了绣鞋。太白见绣鞋在下,宝剑在上,确认这山是曹奶奶先占了。
原来这绣鞋是曹奶奶挖出宝剑后,命侍女下挖三尺所埋。当地人留传:“托塔天王一时误,太白金星老糊涂,送子娘娘施小计,碧霞宫便保留住。”
碧霞宫建成后,香火旺盛,灵气十足,谁家想生儿女,只要在寺庙虔诚祈祷一番,便会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