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至关重要。本文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工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1 营造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是学生只是一味听老师教授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没有主见,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营造创新氛围,我们从下面两点做起:
(1) 转变教学的角色。“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后要多与学生谈心,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想法。
(2) 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鼓励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时常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和谐的教学氛围,就
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2 注重培养学生批评、求新的精神
有批评才有创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积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板书“练武”的“武”字时多写了一撇,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时候,有一位同学举手 ,说:“老师,您写的“武”写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去这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这位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3 注重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我问到:“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邱少云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邱少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 的 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邱少云怎样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连长角度说的, 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邱少云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时时刻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大大激活,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巨大发展,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百利而无一弊。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工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因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1 营造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教学是学生只是一味听老师教授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没有主见,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营造创新氛围,我们从下面两点做起:
(1) 转变教学的角色。“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后要多与学生谈心,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扉,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想法。
(2) 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平时教学中,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鼓励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时常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这样和谐的教学氛围,就
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2 注重培养学生批评、求新的精神
有批评才有创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积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上,板书“练武”的“武”字时多写了一撇,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时候,有一位同学举手 ,说:“老师,您写的“武”写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去这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这位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3 注重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我问到:“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邱少云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邱少云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 的 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邱少云怎样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连长角度说的, 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邱少云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时时刻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总而言之,在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大大激活,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巨大发展,对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百利而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