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现实中,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课堂还是那种传统的以讲解或讲述为主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08年,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围绕“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构建实效课堂”来开展课题研究。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成果—那就是利用学习方案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打造自主学习型课堂和自主学习型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有了“学习方案”的引领,学生渐渐养成了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后,学生不再带着“空脑袋”进入课堂,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已掌握的七七八八了,如何保持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在课堂上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自主型课堂,教师应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教”的尺度?经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型教学体系。自主学习型课堂要做到有实效,高效。就得在课堂上注意以下策略:给情景,让学生感悟;给任务,让学生探究;给问题,让学生解决;给时间,让学生交流;给平台,让学生展示。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首先要更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要制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真正把数学学好。因此,教师在自主型课堂上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1.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
在以学习方案为载体的实效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凡是学生利用基础、迁移规律能够自学解决的知识,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
教师的“教”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倾听者。学生津听乐学,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一举三得。
2.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
有时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会,写不出来或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啊?”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后,教师把前面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获陷入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拨。
3.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
学生的“视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预习时难以看透教材,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通过预习有时是感悟不到的,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隐含的一些规律。
4.重视课堂实时生成的资源,不能走程序
自主型课堂因为有了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学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在研讨时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生成的资源,让学生道出自己的困惑,只有学生道出了困惑,才能确定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5.小组协作不能流于形式
“当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越多,他们的学习就越有效”,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率,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校自主学习型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很多老师都运用过,但常常表现出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的“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浅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学生之间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只是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这种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小组协作是高耗低效的。我们在小组协作学习的尝试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小组协作学习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得处理好如下四个问题:一是精心编排好协作小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协调学生的座位安排,将学生的座位进行优差组合,以便在组内进行以优辅差;二是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探究的情景和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三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四是正确使用激励小组协作的评价机制;五是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展示学习成果。
总之,自主学习型课堂要真正做到有实效,高效。就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时间的支配权真正还给学生,就得正确把握教师的“教”,即:探寻“教”的有效时机,使“教”得适时、适度。“教“在“疑难处”;“教“在“模糊处;”教“在“卡壳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能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原则,适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08年,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围绕“以自主学习为主线构建实效课堂”来开展课题研究。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成果—那就是利用学习方案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打造自主学习型课堂和自主学习型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有了“学习方案”的引领,学生渐渐养成了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后,学生不再带着“空脑袋”进入课堂,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已掌握的七七八八了,如何保持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在课堂上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自主型课堂,教师应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教”的尺度?经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渐渐形成了自主学习型教学体系。自主学习型课堂要做到有实效,高效。就得在课堂上注意以下策略:给情景,让学生感悟;给任务,让学生探究;给问题,让学生解决;给时间,让学生交流;给平台,让学生展示。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首先要更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的新意与深度,提出有创意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而且还要制订出适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真正把数学学好。因此,教师在自主型课堂上应该把握好以下原则。
1.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
在以学习方案为载体的实效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的氛围。凡是学生利用基础、迁移规律能够自学解决的知识,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教师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收获。
教师的“教”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倾听者。学生津听乐学,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一举三得。
2.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
有时学生通过预习仍然不会,写不出来或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啊?”学生把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后,教师把前面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获陷入困惑时老师适时点拨。
3.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
学生的“视力”毕竟有限,有些知识是隐性的,学生在预习时难以看透教材,体会到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适时“补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通过预习有时是感悟不到的,通过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隐含的一些规律。
4.重视课堂实时生成的资源,不能走程序
自主型课堂因为有了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学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在研讨时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生成的资源,让学生道出自己的困惑,只有学生道出了困惑,才能确定教学的下一个方向在哪里。
5.小组协作不能流于形式
“当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越多,他们的学习就越有效”,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率,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校自主学习型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很多老师都运用过,但常常表现出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的“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浅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教师缺少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学生之间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只是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这种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小组协作是高耗低效的。我们在小组协作学习的尝试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小组协作学习产生预期的效果,就得处理好如下四个问题:一是精心编排好协作小组,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协调学生的座位安排,将学生的座位进行优差组合,以便在组内进行以优辅差;二是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探究的情景和任务,以任务驱动学习;三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四是正确使用激励小组协作的评价机制;五是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展示学习成果。
总之,自主学习型课堂要真正做到有实效,高效。就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时间的支配权真正还给学生,就得正确把握教师的“教”,即:探寻“教”的有效时机,使“教”得适时、适度。“教“在“疑难处”;“教“在“模糊处;”教“在“卡壳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能自觉地更新教学理念,坚持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教学原则,适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使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