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气”的内涵实质及层层展开

来源 :中医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气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气是科学范畴,是实体性物质,具能量且是高能。中医学的气可分三个层次,其核心是氢气(H2),更广的层次是液晶态组织液,最大层次则泛指非肉眼可见的具有可流动性挥发性的一类物质,包括统称为气场的声光热电磁粒子等物理场和化学属性的分子运动场。
  关键词:气 氢气 液体系统 液晶态组织液 实物与气场
  中医学是中国文化中传统人体牛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个人类科学文化的独创性奉献。气及经络学说是这一体系的的基础理论之一。该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维持牛命活动的原动力。这一理论经过几千年的验证,证明能成功地指导医疗和养牛健身实践。但遗憾的是和现代科学体系格格不入,无法得到现代科学体系的认可,与现代科学体系在基础理论上难以统一。由此,种种猜想假说应运而生。质疑非难也不绝于耳。笔者根据十几年的研究,吸收有关论点,对于气的物质构成,提出如下观点。
  中医学常气血并称,气与血,都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类物质的集合。气从它的核心到更广的外延,层层展开,这是探索气的物质构成的基本思路,
  一、气的核心是氢气(H2)
  气,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范畴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气文化”,涵盖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医学、武学及社会牛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概念。本文所说,是指传统人体牛命科学的气,这一领域的古今众多气论,都是经过了经验性的自身体认,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实在的物质探索而非纯粹的哲理思辩。“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气是物质,这已是共识。
  近代以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认为气是电磁波、红外线、激光、静电等,这是气学探索上的重大进步和飞跃。但是,这些仅是气的局部属性和效应,而不是气本身。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波在体内的经络中运行,对机体提供能量并在许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从中医和气学的实践看,体内的气是分子结构的实体性物质,而不是物理属性的场态物质。“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古典气论形象地描述了确有实体性物质在体内流动运行。现代科学对物质层次的认识令人叹为观止,宏观至百亿光年之外,微观至基本粒子,纤毫不乱,层次分明。但是,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维持牛命活动的原动力的气这一基本、普遍、常规的物质竞未被认识,简直是不可思议。今人古人之间、东方西方之间、古典现代之间,不应该存在如此亘古奇绝的认识断带。可以断定,气,就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元素之内、物质之中。今人古人之间,缺乏的是概念术语上的沟通。现代科学缺乏的不是物质上的再发现,而是物质作用的再认识。 从众多的论述和体认看,气是一种气体物质。古人命名,象形取意。在命名气的时候,一定经过深思推敲,决不会把子虚无有的东西命名为气,也不会把同体的有形质的物质命名为气。气,核心层次应为气体物质,“古人不予欺也”。更多的接触业内人士,尤其是传统武术如太极拳等领域锻炼有素的人,确确实实感受到气的充盈鼓荡。他们常说这种感觉就象“皮球充了气”。他们同时也说,气不是呼吸之气,这否定了气是氧气。但又无意中肯定了它是气体,并且,它和氧气相似相近,可相提并论。气运行时“气行滑利”、“气行慓悍”等特征,也说明了它的气态性。气还有最轻、最细微、无色、无嗅等特征,“元气,天地之精微也”(王充《论衡·四讳篇》),属于自然界基本物质,又是宇宙的本原物质,“夫气是生物之元也”(成玄英《庄子·在宥疏》),“元者,始也”,“元者,为万物之本”(董仲舒《春秋繁露》)。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能量且是高能,对人体起推动温煦防御同摄作用,“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王三尊《医权初编》)。由此,气是一种具能量且是高能的气体物质。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同时符合以上特点的,即是氢气( H2)。这是气这一概念最核心实质的部分。传统学术中,又多称为“真气”,主要通过体表从大气中吸收。宇宙大气被称为”混元气“。太极拳家蔡肇祺先牛也认为太极之气是氢粒子。与笔者系列研究的结论最接近或同一。
  氢气在体内的来源,目前知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糖类等有机物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脱氢而成(脱下的氢是否气态尚待讨论);第二,体内水通过牛物电的电解,调整自身牛物电的稳恒有序状态,有益于水的电解;第三,肠道产氢菌产牛。通过肠道筋膜汇入腹壁空间,即丹田或气海;第四,通过体表从空气环境中吸收。上述前两点又常称为”水谷之气“,其过程又可称”炼精化气“。
  看一下现代科学体系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氢是宇宙中最早的物质,粗放地暗合了古典气论中的宇宙本原性。尽管现在的氢气和那时的氢不同,但毕竟都是氢,而不是其他别的。
  化学化工体系研究氢气在工业上的应用,生物学医学体系研究氧气在人体及生命的应用,氢气对于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作用,在不久前还属于空白。氢气氧气水是三位一体的,水和氧气对生命的意义作用已经明了,与之对称的氢气,作用应同样重要。
  氢能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实际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是氢能。常规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都是在逐步脱氢之后,由氢和氧结合释放能量。其相关过程,牛物学已研究的非常细致,但是没有门到氢能的角度和高度。甚至没有牛命氢能的概念和提法。
  氢气是还原剂。已证明,牛命的衰老是过多积累过氧化物导致。氢气的还原性,可分解缓释这些过氧化物,实现氧化还原意义上的平衡。这和气的抗衰老保青春作用一致。还原,连名称的叫法都暗合。需要说明的是,这过程中氢气无任何毒副作用。而其他的还原剂则做不到。
  近年来,众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氢气的牛物学效应,一门新的学科氢气牛物学已经诞牛,氢气确实存在诸多的牛物学意义。对数以百计的众多疑难病症,氢气有超出想象的作用(不列举,有意者搜索查询),以后,还有更多的病症将被氢气疗法治疗。这些作用和传统中的气,非常相似甚至同一。同时,气功、武术尤其是太极拳,通过练气、养气,对众多的奇难杂症有奇特的疗效,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和目前氢气牛物学的实践结论也是一致的。   笔者也在氢气对牛命的意义作用方面作了初步探索,结果是令人惊喜的。氢气确实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又是重要的结构组成物质。参与了牛命活动的方方面面。更深入的实验还在进行中。
  总之,越是接近真理本身,各家各派的认识会趋于一致。氢气牛物学的不断突破,中医武术气功研究的逐步深入,氢气经济的高速发展,这几种力量会不断地汇聚,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终将像一枚氢弹爆炸。这一爆炸,将摧毁中西医学体系在基础领域的屏障,出现一个新的科学天地。
  二、气的第一扩展层次是人体液体系统的总称,主干是液晶态组织液。
  古典气论还十分明显地表述了气的液态性。《内经》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以为一气耳”,“血之为气,同类而异名”,“熏腹充身,如雾露之溉,是为气”。如果不把古论看的过于神秘的话,气的液态性不言而喻。经典气论认为,气的作用是推动、温煦、润泽、充实、沟通、防御等,这也与现代医学认识的体液功能相同。这液体位于不同的位置,或者纯化程度不同,便有不同的名称。现主要谈营卫二气。
  《内经》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者,乃能人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就是血管。由此推断,营气的主体就是血浆。
  卫气是液晶态组织液。“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一般笼统所说的气,多指卫气。真气、元气等,也与卫气相关。卫气,是最能体现气的特质的概念。
  先谈一下组织液。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营养物质经渗透作用渗到血管外,在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所以,组织液又称细胞间隙液。人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得到氧气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通过组织液,这是一切牛命活动的基础。没有此项生理活动,即没有生命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牛命便无法存在。由此可知,血液只是运输作用,真正发牛交换的是组织液,它对人体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比血液更到位”。由于人的直立行走,组织液在细胞间隙,不象血浆有封闭的血管维持其存在状态,因此,组织液呈冻胶态存在,这防止了向脚端的滞留。但是,冻胶态发挥机体物质交换的功能,显然有相当的局限,无法想象在千里冰封的状态下如何很好地完成物质交换,故在冻胶态主体之外,又有能流动的部分,就象茫茫冻原上的条条小溪,使机体充满牛机活力。这部分区别于一般的液体,属于液晶态,主要由它来完成物质交换并沟通机体内部。体内通过这一机制,进行组织液的重新分配输布周转。曾有人说,经络是液晶,实际上,液晶态的是气而不是经络。先哲通过特定的方式认识到了这部分能流动的液晶态组织液,便命名为卫气。又多笼统地称为“气”。
  古典气论的众多结论支持本论点。“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分肉”、“腠理”就是现代术语的间隙。“血为气之母”,组织液来自血液的渗透;“气为血之帅”,组织液输送养料与细胞进行代谢,提供能量动力等,又促进血液的运行。从这个层次上看,气的成分应是复杂的,非单一物质。气血并称,血为多种成分的组合体,气也是。
  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医学对组织液还不够重视。认为组织液的成分仅比血浆少了大分子蛋白质。这一结论,几乎封闭了组织液研究的大门。从组织液刚刚渗透出血管的初始状态看,确实是仅比血浆少了大分子蛋白质,但在后来的运行交换及机体内部的沟通中,会有更多的变化。临床及生活中常见虚弱的病人,尽管弱不禁风,但化验血液的指标却都正常。有人“火力”壮,有人“底气”足等等,而血液指标,却不能检测这些。说明目前以血液指标为主的检测手段存在缺陷,为气指标即氢气和液晶态组织液指标的分析检测留下了空白,现代医学应尽快弥补此点。
  营气、卫气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统称为“水谷之气”,以区别于“宇宙混元气”。根据这气的纯度位置作用等的差别,又有“真气”“元气”等概念,应都包括在氢气血浆液晶态组织液这些层面。其中“元气”是最佳表述。“气血足“是人的最佳的生命状态。在躯体肢体,则体现健壮有力矫健轻便,在大脑则体现思路开阔才思敏捷。身心总体表现为体力充沛,精神饱满。因此,气又有了精神行为心智气质方面的延伸,又有了神气、豪气、朝气、底气、力气等方面的描述。
  三、气的最大层次多泛指非肉眼可见的可流动性挥发性的一类物质,包括气体和粒子场。
  上面所述就体内气而言。生物体外乃至自然界,气的概念也有广泛而恰当的应用,也即气物质性还有更广阔的外延。诸如天阳之气、地气、日月之气、植物气、病气、浊气、寒气、暑气、湿气等,仍属于物质气的范围。此处说来,略显复杂。
  就物质组成而言,笔者认为,物质是实物与场组成,实物与场是对应的,实物的信息通过场可以反应出来。实物是指通常情况下可视觉、可触摸,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状态。场是指声光热电磁粒子等物理属性的物理场,和化学属性的分子运动场。这两种场概括而言,在牛物则称牛物场或气场,非牛物则称气场。气场是统括二者的说法,古人直称为气,概括得简洁恰当。通常称被称为“混元气”或“浑圆气”。
  举例言,水果是实物,看得见摸得着,其声光热电磁粒子等物理场,我们可以测到。水果的香味则是实体的分子在水果周围运动的结果,属于化学属性的场。这两种场,构成了水果的“气场”,或简称为水果的“气”。并且,不管有多少成分,总会最后门为“一”一一是水果的而不是其他的。由水果推而广之,气更广阔的的外延也非常明晰,对实物而言,它的场就是气,气就是它的场。具体说,气多泛指体外对人有益的成分,是非肉眼常规可见的具有可流动性挥发性的一类物质的统称。包括实体的分子结构的物质场,和声光热电磁粒子等属性的物质场。统称为气场,简称为气(不能称之为外气,外气一般多指内气发放到体外之后)。实际中应用最多的,应是分子结构的物质场,即具有挥发性流动性的气态物质。任何物质的周围,应都存在这样的分子运动场,有些,我们人类容易感受到,更多的,我们须借助仪器等工具测知。嗅觉灵敏的警犬,能够区别出上万种的物质,就说明这种“气场”的存在。树木周围的芬芳气味,美味食物的香气,化学物质的气味挥发,借着严寒冬天,看到从口中呼出的水雾,等等,都可叫气。例如一个公园,各种植物、动物、矿物等,都有一个以自身为中心的场,这些场互相影响共振叠加,又形成一个大气场,称为“混元气”或“浑圆气”,是非常合适的。
  另外,某些概念如病气、浊气、寒气等对牛命具有消极意义,仍可命名或统称为气。细菌病毒及其代谢物可叫病气。路旁下水道冒出的,也可叫气,浊气而已。诸如此类,也名之为气,是气的一种外延。
  气的概念具有多层次性。这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层层递进。同时由于古时还没有足够的语言词汇来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先哲认识到了这些现象,无以名,名之为气。无论从直观及动态属性上看,都是最佳命名。李时珍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照察之”。非只“内景隧道”,气的发现,“返观者”的“照察”,也与有功焉。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人,能够行善,也存在作恶的可能。因为欲望是会膨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刺激生理需求的东西不断衍生,如果没有自制力,人的纯朴天性就丧失了。所以老子语重心长地警戒世人要自知、自明、自胜,领悟天地恒久之道,超越凡我,实现返璞归真的大生命境界。这就是道家生命哲学的本质。  关键词:知足;返璞归真;内省功夫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
期刊
摘要: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债权本质说混淆了土地租赁权与土地经营权,既不利于构建农村土地私权体系,也无助于落实“三权分置”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政策目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物债二元说则进一步模糊了其经营权的法律性质,关于债权登记的设计路径无法为权利人提供实质保障,亦不符合民事权利规范中物债二分的基本规则。用益物权说可以厘清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应然属性,但实际上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权利客体只限于承包地,不宜理解为农村
期刊
摘 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脱贫摘帽后必须着眼脱贫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兰考县在实践中把一条主线贯穿全局,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抓住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两个关键,把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工作落细,不断提升干部政治领导本领、学习本领、科学发展本领、改革创新本领,对照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在五个方面做好有效衔
期刊
摘 要:西周春秋时期“鸱鸮”意象群生成过程中,创作运思由“内化”向“意化”浅层结构模式的转变,文本叙述由“言”向“意”表层结构模式的转化,实际上就是这一特定物象及其相关事象不断功能抽象化与象征符号化的演进历程。就创作客体而言,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演进与政治生态演化,促使深层结构模式中的文化特质、文化模式、文化风格发生变迁。就创作主体而论,生发于创作主体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对客观物象或事象的反思性判断,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妈咪爱颗粒(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茵多维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预防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静点病毒唑注射液及口服思密达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颗粒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40A,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0A,(n=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18,P0.05为差
期刊
摘要:封禅是具有神圣象征意义的国家祭典,西汉武帝中期全国上下封禅思潮涌动,司马相如在时代氛围影响之下,以撰作经典的心态写下了《封禅文》。此文渊雅堂皇,从天人之际论述了汉代封禅的势在必行,成为封禅文类的典型垂范后世。中古时期历代君臣封禅情结浓厚,《封禅文》也被不断地接受、阐释、应用,保持恒久的经典地位,并逐渐获得盛德之事的符号意义。宋代以后,即使封禅热情不再,《封禅文》也颇受非议,但其文学经典的地位
期刊
原发性阑尾腺癌比较罕见,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1月余”人院。1月余前突发有下腹疼痛,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无黑便,无发热。曾到当地某医院就诊,经B超、血常规等检查后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予以输液抗感染治疗7天,症状缓解。以后右下腹疼痛反复发作,均在卫生院抗感染治疗后能缓解。人院前症状再发,
期刊
摘要:目的针刺配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难治抑郁症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用针刺配合文拉法辛治疗,而对照组单用文拉法辛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4 6 8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针刺组(HAMD)评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2.4.6.8周末(HAMD)减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X? 4.87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3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药物降眼压,必要的全身检查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根切术。结果术后患者眼压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缓解消失,术后出现浅前房5眼,前房积血2眼,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视功能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房角
期刊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对化学性碱烧伤后家兔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监测,来观察化学性烧伤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其对机体血液粘滞性的影响。方法以健康成年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烧伤组,复制碱烧伤模型,对两组伤后即刻,伤后8h、伤后24h、伤后48h四个时相进行采血,检测全血黏度(11b)、全血还原黏度(11 r)、血浆黏度(11 p)、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K)、红细胞比容(HCT)、纤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