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豪华办公楼四面开花,送礼文化愈演愈烈……这种奢靡之风在2007年年初被冠以一个新名词:“中国式奢侈”。席卷其中的消费主力,不仅有一夜暴富的有钱人,更有一些地方政府、商家和普通消费者,“面子经济”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
政府高消费:办公楼劲刮奢豪之风
6幢崭新的办公大楼、一个巨大的半球型会议中心如美国白宫气势恢弘,数百亩的绿地、园林、假山、喷泉环绕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鸳鸯鸭、非洲鹅在悠闲地游弋……
只看这段描述,你会以为这是个风光旖旎的水乡园林呢。其实,这是河南省郑州市穷区县之一的惠济区的政府办公新址。近年来,类似的“官衙工程”四面开花,奢侈程度一山更比一山高。
因为挥霍的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不知道心疼。一些地方领导急于脱掉身上的“土味”,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这可以理解。只可惜劲使得不是地方,经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跟不上,光在面子上下功夫,最后得到的不是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是百姓怨声载道。从“真皮座椅老板台,电视电脑随时开”等越来越多的民谣和顺口溜中,不难看出老百姓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败家子行为十分反感。
豪华衙门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从媒体披露的此类典型案例中发现,越是经济贫困的地方,某些领导越是喜欢搞豪华工程,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盲目投资、形象工程屡禁不止;高能耗、高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公款吃喝、公车消费之风盛行……很多地方、部门利益搅在其中,这也成了近年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中遇到的一大障碍。
天价年夜饭:“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2000年春节时,万元年夜饭才刚刚“试水”。到了2006年1月,杭州一家酒店推出了一桌高达19.8万元的豪华年夜饭,创出了年夜饭的“天价”……
奢侈品不论有多高的“天价”,在中国都不愁找不到买家。“有些人吃天价年夜饭的心态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参加今年两会的陈惠娟代表讲了一个故事:“有位老板发财后到广东一家饭店显富,进门就说,给我做一桌10万元的宴席来。饭店把最贵的菜都端上来,还是凑不够10万元。厨师灵机一动,多上了一盘拍黄瓜,美其名曰‘雷击黄瓜’。我想当时环绕在那位富豪四周的目光里,不仅没有艳羡,反而是鄙夷。他体会的也一定不是满足,而是尴尬。”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主流风气是崇尚节约,反对浪费,而如今,那种炫耀式的奢侈却在一些暴富阶层中间复活了。
有人觉得,只有这样摆谱、摆阔,才能显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才能“光宗耀祖”。还有人会认为这是我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当然,只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富豪们追求自己的生活享受,别人也无权过多地诘责。但是我们想说的是,这样的人富得低俗、富得庸俗。多多投资慈善事业,或办教育,或帮助穷人,他们就会赢得更多的尊敬。
商家造噱头:过度包装“椟贵于珠”
去年中秋,“椟贵于珠”的天价月饼被有关部门叫停,到了今年春节前,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里又出现了“豪华版”的礼品包装。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酒,装进雕成“龙凤”的玻璃装饰品底座,立刻身价数倍。
层出不穷的天价月饼、天价洋酒现象,引起人们对豪华包装的强烈抨击。“过度包装”屡骂不绝,说明它有市场,这绝不是“奢侈”二字所能概括的。谁都清楚,买这么贵的东西,大多数人都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用来送礼的。特别是送给一些有权者。可以说,奢华的包装不仅是用来包礼品的,而且成了行贿受贿的遮羞布。
过度包装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助长了商业欺诈之风。一些商品的包装成本占到产品总价的一半以上,已经是喧宾夺主椟贵于珠,更有商家趁机搭售其他商品,这对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而言,岂非毒瘤?
拉动经济不能靠“虚”的东西,包装行业的GDP倒是上去了,但整个社会将要为此浪费多少资源?专家表示,过度包装一次性耗费大量原材料,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趋紧缺。巨量的生活垃圾随之增加,过度包装物产生的“白色污染”更是严重困扰城市。
大众虚荣心:“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说“比富斗阔”还只是一些有钱人炫富心态的满足,那么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面子经济”的产生,也使得他们不自觉地卷入其中。追求“吃”的奢侈,“用”的奢侈,“送”的奢侈,波及面广,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从彩屏、和弦、无线上网、数码拍照到MP3,每一个噱头十足的新功能都带来一个新“换机时代”。与层出不穷的新款手机受到热烈追捧形成对比,全国每年淘汰7000多万部手机。“手机坏了”早已不是淘汰因素,“有点旧,用着没面子”成为换机的最大理由。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传统美德,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商家的引导,逐渐被演变成一种“中国式奢侈”。每逢重要节日,就会为不少中国人带来一场金钱的“浩劫”、一番送礼的伤神。
是什么挑动大众这种非理性奢侈的神经?明知道有时消费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很多学者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现在消费者购买豪礼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含有“人情”和“面子”。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当深思,自己是否也在推波助澜,迎合商家不理性的市场行为?任何事情都必须适度,过度、盲目的追求表面虚荣,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个危险的信号。
因为奢侈消费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期望于用一个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解决,而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国人的消费观引上一条健康的轨道。
(李 兵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