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力,教师需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这三方面入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培育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10
引言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中展开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挖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动力,使学生灵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深入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1]。展开深度学习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个有效的思维活动通常是从强烈的探究欲望出发的,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力。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PPT上面有一些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形的图片。小学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所吸引,教师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图片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有的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大家说得没错,那么你们可以用草稿纸做出这样的轴对称图形吗?想想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更加简便地做出这样的图形呢?”这样,学生通过画一画和剪一剪能够得到许多轴对称图形,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导入的方法能够将简单的数学知识置于有效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深度学习。在这个背景下,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图形的运动,如“同学们,请看PPT上面是一个风车,刚刚我们已经看过了通过轴对称所得到的图形,那么风车可以用怎样的图形运动得到呢?”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学生能够发现通过旋转便可以得到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新课的阶段就已经产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真正地进行主动学习,进而提升学习内在动力,提高数学学习力.
二、展开合作探究,实现互帮互助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钻研数学教材,在自主决策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此,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圆形硬纸板、剪刀、绳子和尺子等工具。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圆,并鼓励小组自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任务要求:首先,学生需要做好准备,将测量工具准备好;其次,学生需要展开具体的测量操作;接着,要对测量结果做出分析;最后,要求学生得出结论并汇报。当有了这些基础的活动步骤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索思路,让学生通过合作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实施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小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好奇心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合作探究,使学优生能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取得进步;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借鉴同伴的学习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可实施生活化学习.目前,生活化学习是广大小学生青睐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在课前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选择小学生熟知的生活案例,将其改编成课堂教学实例,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最后,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要么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学习当中;要么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小功能,有力突破教学难点知识;要么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增大课堂容量,丰富课本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务必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入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适度设置学习任务,进行数学挫折教育,提升学生学习毅力;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归根结底,三类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笔者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加以斧正。
参考文献
[1]胡晔.创新方法提升能力:谈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策略[J].名师在线,2019(31):58-59.
[2]雷晶,靖国平.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7,40(05):19-22
[3]蔡东晞.小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93,202.
太仓市经贸小学 215400
关键词:学习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10
引言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种背景下,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中展开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挖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动力,使学生灵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深入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1]。展开深度学习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个有效的思维活动通常是从强烈的探究欲望出发的,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力。
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PPT上面有一些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這些图片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形的图片。小学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所吸引,教师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图片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有的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大家说得没错,那么你们可以用草稿纸做出这样的轴对称图形吗?想想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更加简便地做出这样的图形呢?”这样,学生通过画一画和剪一剪能够得到许多轴对称图形,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导入的方法能够将简单的数学知识置于有效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深度学习。在这个背景下,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图形的运动,如“同学们,请看PPT上面是一个风车,刚刚我们已经看过了通过轴对称所得到的图形,那么风车可以用怎样的图形运动得到呢?”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学生能够发现通过旋转便可以得到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新课的阶段就已经产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真正地进行主动学习,进而提升学习内在动力,提高数学学习力.
二、展开合作探究,实现互帮互助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共享学习资源,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钻研数学教材,在自主决策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此,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充分的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一些圆形硬纸板、剪刀、绳子和尺子等工具。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圆,并鼓励小组自行合作探究。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任务要求:首先,学生需要做好准备,将测量工具准备好;其次,学生需要展开具体的测量操作;接着,要对测量结果做出分析;最后,要求学生得出结论并汇报。当有了这些基础的活动步骤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展开自主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索思路,让学生通过合作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实施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小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好奇心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合作探究,使学优生能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取得进步;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借鉴同伴的学习方法,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可实施生活化学习.目前,生活化学习是广大小学生青睐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在课前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选择小学生熟知的生活案例,将其改编成课堂教学实例,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最后,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要么创设形象直观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学习当中;要么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小功能,有力突破教学难点知识;要么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增大课堂容量,丰富课本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务必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入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适度设置学习任务,进行数学挫折教育,提升学生学习毅力;引入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归根结底,三类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以生为本”。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笔者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加以斧正。
参考文献
[1]胡晔.创新方法提升能力:谈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策略[J].名师在线,2019(31):58-59.
[2]雷晶,靖国平.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7,40(05):19-22
[3]蔡东晞.小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93,202.
太仓市经贸小学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