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的高考要求的落实,高中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考的要求,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作为高中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教学;教育理念;走班制;思考建议
目前,新的高考政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个性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而且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也能充分体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为此,我们学校从14学年开始,着力思考和探讨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得到肯定。考虑到数学和英语学科,学生的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相较其它学科差异度更大,在新高一学生入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作为身处其中的一线教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观察,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走班教学之利
1.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
经过分班之后,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离度较低,和以往的教学相比,教师在备课时能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基本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以往的课堂,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往往顾及中间层次的学生较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困难学生“吃不了”的状态,造成前者的懈怠和后者的自卑心理。而分层后的课堂,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也能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作业的完成度也较以往提高。
尤其是不同层次班级之间一定阶段的学生流动,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自我发展观念,不盲目跟风,更注重个性的养成和发展
在进行走班教学之初,有部分学生和家长还认为被分到层次较低的班级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都体会到合适自身学习状况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他们不仅安心于所在的班级,甚至在自己达到升班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还是在原有班级继续学习一个阶段更合适;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主动要求降低一个层次。逐渐地,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基础学科的学习还是加三科目的选择,乃至其它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也是新的高考和当前社会人才培养中应该具有的意识。
二、走班教学之弊
1.给年级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每天两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可能要接触全年级的学生,这对于年级组和班级的日常管理来说,不论是课程时间的安排,还是思想行规的教育,和以往相比,量和质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和智慧管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在应对上难度增大。由于分层教学,数学和英语课必须同时上,一旦上课老师有事,很难在年级组中协调。
班主任有可能并不是自己班级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往常的情况相比,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就相应减少,这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
2.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辅导和个别指导的时间难以保证
由于其他课程是按照原有的行政班级上课,所以,当走班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时,无论是班级还是个人,都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甚至有时难以协调。这也就相应减少了学生得到教师辅导的时间。
3.学生的班级流动还受到两门课程的班级设置的互相制约
由于走班的课程设置,四个班数学和英语必须同时进行,有的学生两门课差距较大,在班级安排和流动时就受到制约,有时不得不调整班级的安排,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对于走班教学的建议
1.分班要更加合理有效
目前,学生的分班,大致按照他们的中考成绩或是到校后初次测试的情况,而从高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分析,中考的成绩或是期初的测试情况未必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而这些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高一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他所处的班级层次不符,而此时,再大幅度调整已很难进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不符分层教学的本意。
2.学生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分班完成之后,學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习情况分别发生变化,如何进行各班级之间的调整,是一个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流动人数太少,对大多数学生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整人数过多,对于班级的稳定性和教师的教学组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年级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协调,确定恰当的比例,做好学生的流动调整工作。
3.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实,走班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延伸到其它基础学科和加三的学科,甚至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这对于教学和教务管理以及教师的安排都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而不是仅仅在一个年级组内来进行。
以上,是我们对于分层走班教学的一些细微的思考,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教学;教育理念;走班制;思考建议
目前,新的高考政策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个性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而且多元多维的评价体系,也能充分体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为此,我们学校从14学年开始,着力思考和探讨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得到肯定。考虑到数学和英语学科,学生的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相较其它学科差异度更大,在新高一学生入学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分层走班教学,作为身处其中的一线教师,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观察,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一、走班教学之利
1.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
经过分班之后,一个班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离度较低,和以往的教学相比,教师在备课时能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基本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以往的课堂,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的客观存在,教师往往顾及中间层次的学生较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困难学生“吃不了”的状态,造成前者的懈怠和后者的自卑心理。而分层后的课堂,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也能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作业的完成度也较以往提高。
尤其是不同层次班级之间一定阶段的学生流动,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自我发展观念,不盲目跟风,更注重个性的养成和发展
在进行走班教学之初,有部分学生和家长还认为被分到层次较低的班级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他们都体会到合适自身学习状况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他们不仅安心于所在的班级,甚至在自己达到升班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还是在原有班级继续学习一个阶段更合适;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主动要求降低一个层次。逐渐地,学生和家长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了和以往不同的认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基础学科的学习还是加三科目的选择,乃至其它兴趣爱好的培养,这也是新的高考和当前社会人才培养中应该具有的意识。
二、走班教学之弊
1.给年级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每天两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可能要接触全年级的学生,这对于年级组和班级的日常管理来说,不论是课程时间的安排,还是思想行规的教育,和以往相比,量和质都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校各个层面的协调配合和智慧管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在应对上难度增大。由于分层教学,数学和英语课必须同时上,一旦上课老师有事,很难在年级组中协调。
班主任有可能并不是自己班级学生的任课老师,和往常的情况相比,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就相应减少,这也增加了班主任的管理难度。
2.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辅导和个别指导的时间难以保证
由于其他课程是按照原有的行政班级上课,所以,当走班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时,无论是班级还是个人,都会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甚至有时难以协调。这也就相应减少了学生得到教师辅导的时间。
3.学生的班级流动还受到两门课程的班级设置的互相制约
由于走班的课程设置,四个班数学和英语必须同时进行,有的学生两门课差距较大,在班级安排和流动时就受到制约,有时不得不调整班级的安排,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对于走班教学的建议
1.分班要更加合理有效
目前,学生的分班,大致按照他们的中考成绩或是到校后初次测试的情况,而从高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分析,中考的成绩或是期初的测试情况未必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而这些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在高一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他所处的班级层次不符,而此时,再大幅度调整已很难进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不符分层教学的本意。
2.学生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的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分班完成之后,學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习情况分别发生变化,如何进行各班级之间的调整,是一个需要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流动人数太少,对大多数学生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整人数过多,对于班级的稳定性和教师的教学组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年级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综合协调,确定恰当的比例,做好学生的流动调整工作。
3.随着新高考政策的落实,走班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延伸到其它基础学科和加三的学科,甚至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这对于教学和教务管理以及教师的安排都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而不是仅仅在一个年级组内来进行。
以上,是我们对于分层走班教学的一些细微的思考,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