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学院的24小时辅导
因为在国内读信息管理专业,到俄勒冈大学交换的第二个学期,我需要在计算机学院选课。为扎实基础,弥补没有学好基础编程的遗憾,我选了原本为大一学生开设的JAVA课程。教授叫Michal,是个扎马尾的中年男人,造型和长相都有点像布拉德皮特(偷笑)。上课之前我就找他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比起同班同学来有基础,但没有任何操作经验,智商比较低。Michal 听完大笑,非常轻松地说没问题,你肯定能学好。我还是没信心,在国内跟不上老师讲课速度,全班70%的同学不做作业,不愿意去实验室从头开始做的阴影记忆挥之不去。美国难道就不是这个样子?
周一第一堂课我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室里课桌围成了环形,每个人和老师的距离都很近。可是老师讲得也太少了吧?一个小时讲的都是很简单的循环逻辑,而且还主要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个人就能听懂。作业也太多了吧?自己看书的第1到30页,周五交作业。教授和助教的答疑时间每天都有两个小时?谁会去啊,不都是一个人做出来,其他人抄么。下午第一次答疑我抱着观察的心态去了。一到门口,天,办公室里堆满了人!难道大家都这么热爱学习?终于轮到我了,直接跟Michal说这次作业“输入一个值算出两个结果的程序”,我不会做。他看看我,一改慈祥的眼神犀利地问:你的思路是什么?你觉得自己能够解决这道题到什么程度,教科书上的哪一块内容你觉得有帮助?
我懵了。以前,应该是很久以前,我的确是有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以备和老师探讨的习惯,可是后来发现每次问问题,老师根本不会问我的想法是什么,也没有时间去看我写的一堆奇怪的符号,或是听我说思路不清晰的话,因此我也就彻底不做这一步工作了。更别说看书,谁会花时间去自己看教科书?上课讲就讲了,不讲的考试也不会考,管他呢。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真是要好好准备,才能有效地跟老师交流。接着我回到图书馆,花了两天时间把课本看了一遍,又把能想到的程序手写一遍,哇!神奇,原来语法类的问题书上都有,一些思维上不确定的疑问通过手写也得出了结论!问题的40%解决了。
周四的办公室,我终于有备而去。先和Michal讲我的思路:写一个嵌套函数,如果这个函数执行时两次输出结果,那就可以两次输出数值。接着讲出困惑:这种函数没学过,写出来了但是不能执行。Michal 点点头,先逐行检查我的手写程序,终于到倒数第三行时指给我说,这个位置出了小问题,你带一个数去计算,看看结果是什么?按着他的指示,我开始拿着马克笔在教室的白板上算,推演大半天,哦,原来是一个嵌套语句写错。Michal没让我马上回去,而是建议我在白板上把作业全部完成,这样他就能看我的思路,还能顺带帮我解决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好感动!在那个夕阳普照的下午,我乖乖地认真地写了一白板的程序,遇到问题或是有新的想法就随时和Michal 交流,那感觉就像不是师生,而是两个在智囊团工作的同事。没有灌输和指示,只有讨论和启发。
到现在,我依然非常怀念和Michal 在他的办公室白板上一起写程序讨论问题的时光,还有就是JAVA课的两个助教。每次我编程遇到困难发邮件给他们,一定会在2小时之内得到回复,更多时候是半小时之内回复,甚至有一次是在凌晨两点。在俄勒冈学习计算机,让我真的有一种被包围被关爱的感觉,没有人会因为我的想法与大家或者参考答案不同而忽视我的声音,没有人会因为我反应慢而鄙视我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认真的,教授、助教、同班同学,每个人都在传达一个声音:放心大胆地学吧,不会了来问我,我们一起攻克这个难题!现在想想,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美国创立,那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是优秀的海龟。优秀的大学教育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也成就了他们诚恳正直敢问好问的积极性格。
商学院精英的熏陶
我以前总觉得商学或是管理类的课程很空洞,总是学课本上的死东西,空谈理论,背来背去没意思,老师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学生也不知道现在最前线的商业运作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在俄勒冈的第二学期上Personal Selling(自我营销)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并没抱多大希望学到实用的东西。没想到,第一堂课就被教授David的魅力和个人简历镇住了:精神抖擞,带金丝边眼镜,穿V字领水蓝衬衫,非常幽默非常干练的中年美男子。他曾经是全球XX饭店北美区总经理,又在新加坡管理学院做了9年校长,如今是某咨询公司董事,自由运动经济学领域撰稿人。更赞的是,这种振奋和激动的状态我一直保持了整个学期。
这门商学院下设的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销售。但在这里,不同于国内的照本宣科模式,David设计的课程,前半学期学习哈佛大学经典案例分析,后半学期则请来了各界销售精英做演讲。我最喜欢的要算是CBD Nuggets(一个销售计算机培训软件的小型公司)创始人Rappa Tony给我们做的一次电话销售培训了。如今电话销售在市场上都不理想,一般人一听到是电话推销都会马上挂掉,所以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Tony教我们使用的是超级诚恳法。他让一个同学扮演某计算机公司前台接待,然后自己打电话推销。
“您好,您有两分钟的时间么?”第一句话,不是介绍自己,不是迅速推销培训软件,而是温柔地询问,马上就把这位同学弄懵了,当然傻傻地说“有”。接着超级诚恳法登台:“我其实是XX公司的销售人员,但是现在电话介绍实在是被人恨,所以就算是我们真的有好的产品也没办法让客户知道,最直接的就是前台这关过不去,您要是我会有什么建议呢?”哇,说到这儿,这位同学马上被打动,脱去前台的职业外衣开始对Tony进行人文关怀,“你别急,慢慢说,我先听听看。”鱼已经上钩,Tony马上开始下一轮攻势,几句简单介绍后,他又问:“其实这种技术类的软件肯定是负责人员更明白,可是负责人员的电话我们往往找不到,您觉得这种问题怎么解决?”现在你肯定也猜到了,这位同学马上开开心心地把老板的电话献出了。到此,最难攻克的销售第一道城门被攻破。那天,除了这种实战演练,Tony还用他遇到的真实例子告诉我们如果遇到特别顽固的前台怎么办,如果老总总是推脱没时间怎么办。一场演讲下来,大伙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增加了不少人创业和搞市场销售的信心。 很快我又发现,在美国商学院里,上课的教授个个都是行业精英,他们的言行习惯大概就是这个行业成功人士最好的折射,那些出现在课堂上的演讲嘉宾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人或是刚毕业没多久还在为想法而奋战的兄长,或者就是已经打拼多年小有成就的前辈,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故事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生意场,让你和他一起体会上班以后的酸甜苦辣。我经常想为什么美国学生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那么多,因为他们太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太清楚走出校园面临的生活是什么样,因为未来清晰而真实,所以也就没有莫须有的畏惧。美国大学除了能够学习知识,更是一个早早与社会衔接的平台,或许我们国内的高校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珍贵的校友资源,让大学生更多地受益。
锄草迎校庆
某天中午放学,我发现校园的主路上有人发锄头。什么情况?走上前去,看看告示,原来这天是俄勒冈大学校庆日,正值春季,学校想举办一场大扫除来纪念。学生只要在这里签名领锄头,在校园里帮着整理一下花园或是清理一下道路,干完就能领一件纪念衫。什么?我听完都不敢相信,没有大标语没有大整修,只是号召师生搞个大扫除,这就是校庆么?好吧。那我也试试。
跟一个热情洋溢的志愿者说明情况,我也扛着把锄头加入到了劳动队伍中。我所在的小组是专门给小松树松土的,我旁边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皙女生,一问,生物系大二了。这姑娘今天穿着典型的俄勒冈深绿和明黄色条纹T恤,最简单的水蓝色牛仔裤加一双长筒田间靴(就像咱们的雨鞋),一看就已整装待发。我说你早就准备好参加这次活动了么?她眨着长睫毛的大眼睛说,是啊,每年校庆我都很激动。这棵小松树就是我去年种下的,我要好好照顾它,即使离开校园了,以后我还能跟家里人和朋友炫耀呢。说完,这姑娘又弯腰埋头地干了起来,使劲儿翻土,拍实,还挺利索。咱可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也不能示弱呀,于是我也赶紧抄起家伙忙碌起来。
干了大概有半小时,加上天气也暖和,我出了一身汗。真的付出过就有了感情,领完校庆纪念衫我又折回去看了看我照顾的小树,真有种让它四季常青,永远“傲立”在校园里的冲动。不知道等到50年或是100年大校庆的时候俄勒冈会不会办得很隆重,但是这种除草扫地朴实的小校庆实在是让我感受良多。兴许就像那个发锄头的人说的,校庆的目的,就是想办个活动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参与进来,为我们的校园做一件事情,感谢它给我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就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曹晓晨
因为在国内读信息管理专业,到俄勒冈大学交换的第二个学期,我需要在计算机学院选课。为扎实基础,弥补没有学好基础编程的遗憾,我选了原本为大一学生开设的JAVA课程。教授叫Michal,是个扎马尾的中年男人,造型和长相都有点像布拉德皮特(偷笑)。上课之前我就找他说明了自己的情况:比起同班同学来有基础,但没有任何操作经验,智商比较低。Michal 听完大笑,非常轻松地说没问题,你肯定能学好。我还是没信心,在国内跟不上老师讲课速度,全班70%的同学不做作业,不愿意去实验室从头开始做的阴影记忆挥之不去。美国难道就不是这个样子?
周一第一堂课我一边听一边观察:教室里课桌围成了环形,每个人和老师的距离都很近。可是老师讲得也太少了吧?一个小时讲的都是很简单的循环逻辑,而且还主要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是个人就能听懂。作业也太多了吧?自己看书的第1到30页,周五交作业。教授和助教的答疑时间每天都有两个小时?谁会去啊,不都是一个人做出来,其他人抄么。下午第一次答疑我抱着观察的心态去了。一到门口,天,办公室里堆满了人!难道大家都这么热爱学习?终于轮到我了,直接跟Michal说这次作业“输入一个值算出两个结果的程序”,我不会做。他看看我,一改慈祥的眼神犀利地问:你的思路是什么?你觉得自己能够解决这道题到什么程度,教科书上的哪一块内容你觉得有帮助?
我懵了。以前,应该是很久以前,我的确是有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以备和老师探讨的习惯,可是后来发现每次问问题,老师根本不会问我的想法是什么,也没有时间去看我写的一堆奇怪的符号,或是听我说思路不清晰的话,因此我也就彻底不做这一步工作了。更别说看书,谁会花时间去自己看教科书?上课讲就讲了,不讲的考试也不会考,管他呢。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真是要好好准备,才能有效地跟老师交流。接着我回到图书馆,花了两天时间把课本看了一遍,又把能想到的程序手写一遍,哇!神奇,原来语法类的问题书上都有,一些思维上不确定的疑问通过手写也得出了结论!问题的40%解决了。
周四的办公室,我终于有备而去。先和Michal讲我的思路:写一个嵌套函数,如果这个函数执行时两次输出结果,那就可以两次输出数值。接着讲出困惑:这种函数没学过,写出来了但是不能执行。Michal 点点头,先逐行检查我的手写程序,终于到倒数第三行时指给我说,这个位置出了小问题,你带一个数去计算,看看结果是什么?按着他的指示,我开始拿着马克笔在教室的白板上算,推演大半天,哦,原来是一个嵌套语句写错。Michal没让我马上回去,而是建议我在白板上把作业全部完成,这样他就能看我的思路,还能顺带帮我解决可能出现的小问题。好感动!在那个夕阳普照的下午,我乖乖地认真地写了一白板的程序,遇到问题或是有新的想法就随时和Michal 交流,那感觉就像不是师生,而是两个在智囊团工作的同事。没有灌输和指示,只有讨论和启发。
到现在,我依然非常怀念和Michal 在他的办公室白板上一起写程序讨论问题的时光,还有就是JAVA课的两个助教。每次我编程遇到困难发邮件给他们,一定会在2小时之内得到回复,更多时候是半小时之内回复,甚至有一次是在凌晨两点。在俄勒冈学习计算机,让我真的有一种被包围被关爱的感觉,没有人会因为我的想法与大家或者参考答案不同而忽视我的声音,没有人会因为我反应慢而鄙视我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认真的,教授、助教、同班同学,每个人都在传达一个声音:放心大胆地学吧,不会了来问我,我们一起攻克这个难题!现在想想,为什么那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美国创立,那么多创业公司的老板都是优秀的海龟。优秀的大学教育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也成就了他们诚恳正直敢问好问的积极性格。
商学院精英的熏陶
我以前总觉得商学或是管理类的课程很空洞,总是学课本上的死东西,空谈理论,背来背去没意思,老师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学生也不知道现在最前线的商业运作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在俄勒冈的第二学期上Personal Selling(自我营销)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并没抱多大希望学到实用的东西。没想到,第一堂课就被教授David的魅力和个人简历镇住了:精神抖擞,带金丝边眼镜,穿V字领水蓝衬衫,非常幽默非常干练的中年美男子。他曾经是全球XX饭店北美区总经理,又在新加坡管理学院做了9年校长,如今是某咨询公司董事,自由运动经济学领域撰稿人。更赞的是,这种振奋和激动的状态我一直保持了整个学期。
这门商学院下设的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销售。但在这里,不同于国内的照本宣科模式,David设计的课程,前半学期学习哈佛大学经典案例分析,后半学期则请来了各界销售精英做演讲。我最喜欢的要算是CBD Nuggets(一个销售计算机培训软件的小型公司)创始人Rappa Tony给我们做的一次电话销售培训了。如今电话销售在市场上都不理想,一般人一听到是电话推销都会马上挂掉,所以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Tony教我们使用的是超级诚恳法。他让一个同学扮演某计算机公司前台接待,然后自己打电话推销。
“您好,您有两分钟的时间么?”第一句话,不是介绍自己,不是迅速推销培训软件,而是温柔地询问,马上就把这位同学弄懵了,当然傻傻地说“有”。接着超级诚恳法登台:“我其实是XX公司的销售人员,但是现在电话介绍实在是被人恨,所以就算是我们真的有好的产品也没办法让客户知道,最直接的就是前台这关过不去,您要是我会有什么建议呢?”哇,说到这儿,这位同学马上被打动,脱去前台的职业外衣开始对Tony进行人文关怀,“你别急,慢慢说,我先听听看。”鱼已经上钩,Tony马上开始下一轮攻势,几句简单介绍后,他又问:“其实这种技术类的软件肯定是负责人员更明白,可是负责人员的电话我们往往找不到,您觉得这种问题怎么解决?”现在你肯定也猜到了,这位同学马上开开心心地把老板的电话献出了。到此,最难攻克的销售第一道城门被攻破。那天,除了这种实战演练,Tony还用他遇到的真实例子告诉我们如果遇到特别顽固的前台怎么办,如果老总总是推脱没时间怎么办。一场演讲下来,大伙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也增加了不少人创业和搞市场销售的信心。 很快我又发现,在美国商学院里,上课的教授个个都是行业精英,他们的言行习惯大概就是这个行业成功人士最好的折射,那些出现在课堂上的演讲嘉宾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些人或是刚毕业没多久还在为想法而奋战的兄长,或者就是已经打拼多年小有成就的前辈,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故事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生意场,让你和他一起体会上班以后的酸甜苦辣。我经常想为什么美国学生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那么多,因为他们太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太清楚走出校园面临的生活是什么样,因为未来清晰而真实,所以也就没有莫须有的畏惧。美国大学除了能够学习知识,更是一个早早与社会衔接的平台,或许我们国内的高校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珍贵的校友资源,让大学生更多地受益。
锄草迎校庆
某天中午放学,我发现校园的主路上有人发锄头。什么情况?走上前去,看看告示,原来这天是俄勒冈大学校庆日,正值春季,学校想举办一场大扫除来纪念。学生只要在这里签名领锄头,在校园里帮着整理一下花园或是清理一下道路,干完就能领一件纪念衫。什么?我听完都不敢相信,没有大标语没有大整修,只是号召师生搞个大扫除,这就是校庆么?好吧。那我也试试。
跟一个热情洋溢的志愿者说明情况,我也扛着把锄头加入到了劳动队伍中。我所在的小组是专门给小松树松土的,我旁边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皙女生,一问,生物系大二了。这姑娘今天穿着典型的俄勒冈深绿和明黄色条纹T恤,最简单的水蓝色牛仔裤加一双长筒田间靴(就像咱们的雨鞋),一看就已整装待发。我说你早就准备好参加这次活动了么?她眨着长睫毛的大眼睛说,是啊,每年校庆我都很激动。这棵小松树就是我去年种下的,我要好好照顾它,即使离开校园了,以后我还能跟家里人和朋友炫耀呢。说完,这姑娘又弯腰埋头地干了起来,使劲儿翻土,拍实,还挺利索。咱可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也不能示弱呀,于是我也赶紧抄起家伙忙碌起来。
干了大概有半小时,加上天气也暖和,我出了一身汗。真的付出过就有了感情,领完校庆纪念衫我又折回去看了看我照顾的小树,真有种让它四季常青,永远“傲立”在校园里的冲动。不知道等到50年或是100年大校庆的时候俄勒冈会不会办得很隆重,但是这种除草扫地朴实的小校庆实在是让我感受良多。兴许就像那个发锄头的人说的,校庆的目的,就是想办个活动让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参与进来,为我们的校园做一件事情,感谢它给我提供了美好的环境,就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