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风火轮”三年赚来百万财

来源 :生意经·创业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都知道时尚的魅力,抓住时尚,就等于抓住了年轻人的钱袋子。可时尚是风,时尚是电,时尚是泥鳅,并非谁想抓就能抓得住的。安徽农业大学年仅22岁的三年级学生张锦,当众多师兄师姐仍在为找工作奔波时,他却凭着自己的智慧抓住了时尚这个精灵,将当时上海正流行的轮滑运动引入合肥,经过近3年努力,赚了100多万元,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打工发现商机
  
  张锦的老家在贫瘠的皖西农村,家里穷。他一直寻思着自己怎样去挣钱。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时尚就是生产力。大受启发。对呀!年轻人都追捧时尚,只要我抓住一个刚刚流行的时尚项目,不就可以成功了吗?可是,如今时尚的东西满天飞,该抓什么呢?
  2006年暑假,张锦去上海打工,可先后找了多份工作,都没有落住脚。无奈之下准备返回的那天,他路过火车站广场时,看到许多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汗流浃背兴高采烈地在玩“直排轮”。好奇的他上前咨询,得知原来是一个“轮滑”培训班正在上课。张锦一下来了劲,参加了培训班。也许是他对轮滑有天赋,仅仅两天时间便掌握了轮滑滑行技巧要领,还能玩些花样。在此要求学习轮滑的小朋友很多,一时缺乏教练人手。张锦便央求负责人给他一个机会,参与当孩子们的教练。在此过程中,张锦了解到,“轮滑运动”起源于法国,盛行于韩国,近来才引入上海,是时下深受年轻人追捧的一种时尚运动。他隐隐感觉到,这个项目大有发展前途。张锦同时发现,这个培训班实际上就是一种体验型直销。首先免费让小朋友试玩,一旦他们产生兴趣,再收取一定的学费,同时向他们推荐“直排轮”产品和护具,以赚取不菲的产品差价。因为基本上都是现场销售,不需要店面,只需向广场管理方交少量的管理费即可。忠厚勤快的张锦很快得到老板的信任,就连器材的采购运输有时也让张锦来做。
  3周过去,一整套的流程接触下来,张锦发现,别看直排轮滑鞋只有小小的4只轮子,如果要置备下一套有些“模样”的“行头”,价格也不菲。即使是业余级的,一双品牌直排轮滑鞋,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护腕、护膝、头盔加起来两百元左右,备齐这整套行头要花一千元左右,不过对于白领们来说,这笔花销完全承受得起。细心的张锦还调查发现,沪上较有名的轮滑鞋销售点每月有上千双的售出纪录,就连一些规模不大的体育器材商店至少每月也能卖出三四百双,且体育用品商家看好了人们在轮滑上的消费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初学者、中级学员和接近专业水准等各种类别的轮滑鞋。产品种类的增加,不仅满足了轮滑爱好者的需要,还使运动用品生产销售商获得了丰厚利润。所以在销售轮滑鞋的同时,精明的商家早就准备好一条龙售后服务,现场教学轮滑技术,或者举办短期的轮滑辅导班,让跃跃欲试的消费者付款后,马上能踩着“风火轮”飞起来。张锦当时受雇的正是一个体育器材商家的培训部。那个暑假,张锦凭借细心热忱,竟然发展了60多名儿童会员,推销掉近百套产品护具,获得的提成和奖励除去食宿各项开支,还余3500元。坐在回程的大巴上,张锦想:在合肥还很少见到轮滑运动,这可是个商机,轮滑在上海玩得开,合肥也应该可以流行起来。他有了赚钱的方向。
  
  三个月招一名学员
  
  张锦决定在合肥办一个轮滑培训班,可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呢?他将自己准备买电脑用的4000元钱拿出来,又从生活费用中“克扣”了一些,加起来有6000元。随后,他又说服好友江方杰入伙,一共筹集到9000元。他带着这笔钱,利用“十一”黄金周停课的机会到广州购买“装备”。但这笔钱要购足所需的货还是不够的。当某轮滑鞋厂的女老板耐心听完了他的创业设想和在上海的经历后,被他的执着所打动,先垫给他20套轮滑产品及护具,言明是代销,以后再结算。
  张锦的轮滑培训班开张了。他把场地锁定在休闲广场和居民小区内,第一个培训点选择在和平广场。张锦和他的几个铁哥们在每个周末都带着“溜冰鞋”在烈日下守候“招生”。然而,由于没有固定的公司,几个人又很年轻,许多家长似乎有所顾虑,两个多月过去,无一人报名。
   “也许合肥人很传统,我应该在他们的接受方式上努力创新!”于是,张锦精心设计出广告宣传单,大幅标题是:你想飞起来吗?旱地轮滑,给你飞起来的快感!宣传单用简要文字介绍:轮滑运动是风行国内外的一项集惊险刺激、健身娱乐于一身的户外运动,自由式轮滑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普及,鉴于轮滑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已把轮滑运动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5个新增项目之一。每逢周日,张锦和几个伙伴便滑着滑轮在广场上穿梭,散发传单,不厌其烦地介绍轮滑运动的好处。整整坚持了一个月,2006年12月底,终于有一个9岁的小女孩报了名。“这是第一个学员,一定要把她训练成合肥最棒的轮滑手!”张锦想,“要把她作为样板向其他人展示轮滑运动的魅力。”
  每天傍晚,张锦都准时来到广场,精心教这位小姑娘。两个星期后,小女孩自己能独立“上路”了,她在自己的小区与学校中成了“特立独行”的风光人物。有了“榜样”,孩子们对这个新鲜体育运动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很快就有20多个孩子加入了“轮滑”一族。从此,每个双休日的下午,和平广场上都可以看到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套着黑色的护腕和护膝,脚上蹬着一双天蓝色的直排溜冰鞋,头戴深蓝或桔黄色的头盔,快活酣畅地穿行,他们像一幅幅活广告,引来更多的市民注目。从广州进的轮滑很快全卖光了。张锦还清了轮滑厂女老板的货款,获得了这家大厂产品在安徽的惟一代理资格。事业要做大得有规模,2007年9月,张锦和另两名同学一起投资6万元,在校园旁的一座写字楼里租下两间房,正式创立合肥首家轮滑运动机构——“世纪轮滑俱乐部”,并吸收数十名校友加盟,培训后安排他们在俱乐部当兼职教练。
  
  一年收“弟子”三千
  
  随着学员的增多,俱乐部以高薪从上海挖了两名教练,增加教学点。2007年暑假,俱乐部迎来了第一个“旺季”,市区同时开设的轮滑教学点达到了近百个,仅教练就有100多人,每个教练带几十个学员,至此,俱乐部月收入保持在2万元以上。
  其后,张锦又将目光瞄准白领们。他在当地晚报上打出醒目广告:“玩轮滑,是在接受一种全新的休闲观念,尝试对自己作一次改变!”对于看了广告后前来咨询的白领,张锦给他们赠送法国轮滑表演的纪录片。白领们被这种美妙的运动所打动,世纪轮滑俱乐部因此又增加了一个学员群体——中青年白领。
  顾客的消费效应,是最有效的无声推销。参加轮滑运动的少年们,他们收获的快乐也感染了他们的父母。于是,不少家长由送孩子来训练到对轮滑运动产生兴趣,再到参与其中,家长之间也互相感染,形成了不少喜爱轮滑运动的家庭,轮滑运动愈显成人化,张锦的“弟子”队伍像滚雪球般不断壮大。2007年,他收的学员超过3000名,现在还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跃跃欲试要报名加盟轮滑大军。
  3年时间,在张锦的经营、推广下,轮滑几乎变成了合肥全民运动。培训与销售产品,张锦收获的纯收益至少有100万元。刚进大学的时候,张锦曾给自己拟订了一个粗略的计划,毕业3年内寻找独立创业的机会,如今尚未毕业的他,创业的蓝图已初现,成为合肥众多高校在读生创业族的领军人物。下一步,张锦准备注册一个公司,进行规范化运作,并让自己的轮滑事业向地级市渗透进行连锁经营。生意做大了,会不会影响学业?张锦的辅导员王老师说:“张锦为人低调内敛,他的生意做这么大,许多老师是今年春节后才听说的,他从未因创业而耽误学业!”好一个学业与创业双丰收的新锐百万富翁!
其他文献
李贝,1984年出生在甘肃南部一个贫困小山村。2003年中专毕业后,赴上海打工。因为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被一家饮料公司录用,成了月薪1000元的打字员。  在一次“国际五金交易会”上,李贝被一家意大利厂商展销的个性钥匙深深吸引住了:玻璃展柜里那一排排钥匙都是彩色的,呆板的普通钥匙披上了烂漫绚丽的“彩衣”,就变得十分惹人喜爱。这种彩色钥匙除了具备普通钥匙的功能外,有的还具有夜光功能,在暗夜里闪烁着晶莹
期刊
饰品加盟、化妆品加盟……10天赚50万的好生意;1800元买台印钞机……时下的网络里充斥着各式各类、充满诱惑的招商广告。殊不知在这些招商广告背后,编织了巨大的欺诈黑网。工商管理部门表示,对于通过网络招商的加盟连锁投资要慎重,在实地考察前第一时间前往工商部门查明招商公司的相关资料。    网络招商陷阱多    小陈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的他一直梦想着做点生意,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家网站上看见
期刊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个性与兴趣所在    开创一个新事业,在前三年之内都是比较辛苦的,业绩收入时好时坏,因此经营者的坚持与投入将会决定这个新事业的存续。  兴趣、理想与热情,是支持经营者能够百折不挠、坚持到底最重要的原动力。选择一个自己衷心热爱的行业投入,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第二步:挑选适合自己“能力”的行业    每一个行业都有投入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就贸然投入,失败可以说
期刊
几年前,一个在著名“0岁方案”发明人冯德全教授门下发传单的打工妹,竟慧眼识珠,认准了这个无人光顾的巨大商机,短短几年,靠卖“育婴小窍门”,不仅从“应招育婴保姆”干到江城育婴师“总教头”,而且巧借平台,创办了全国首家拥有“福娃娃”注册商标、专业提供早教服务和用品的集团公司,江城近万名年轻妈咪由此成为她的忠实“粉丝”!当年的丑小鸭,也如此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跨越!    发传单邂逅商机:  “育婴小
期刊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向塑料袋大声说不!武汉市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用实际行动向塑料袋开战,卖起  了既环保又时尚的折叠菜篮子。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痛恨塑料袋,下岗女工要卖菜篮子  几年前,周峥从武汉市油毡厂下岗后,便做起了家庭主妇。这天早上,周峥去菜市场买菜。等她提着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气喘吁吁的回到家时,却发现少了两斤冰冻鸡翅膀。一个塑料袋竟然破了个洞!她气极了!要是
期刊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裁缝店,在最近又重新“火”了起来。因为服装的涨价,即使是追求时尚的年轻白领们也不得不转向裁缝店内的“以旧翻新”。一条旧裤子,剪掉半截裤腿,再买两条漂亮的花边缝上,一条新款五分裤诞生了;一条旧牛仔裤剪剪裁裁,变成了一个牛仔拎包;普通的外套改领子、加铆钉……旧时装加入了流行元素,变成与众不同的新衣服,虽然有时价格不菲,但仍比添置新衣便宜了很多,让很多人乐此不疲。一
期刊
以前每逢情人节、女友生日、二人相识纪念日,在广州番禺打工的钱明都是一筹莫展,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2008年情人节前夕,钱明在一家花店给女友买礼物时意外地发现有一种玫瑰花内裤,这种玫瑰花内裤初看俨然是一束美丽的情人玫瑰,打开后却发现玫瑰花朵是由一种真丝女式内裤卷成,花朵下面用塑料仿真绿叶相衬,不亚于含苞欲放的真花。它是送给爱人或女友的表白之物。送给她,将给她一种另类的浪漫和惊羞!  当钱明把礼物拿给
期刊
谁没有一颗喜新厌旧的心?女人希望衣服常换常靓,甚至一个小包也不时花样翻新……这些想法看似天方夜谭。不能轻易兑现,所幸如今是创意时代,深圳打工妹莫娅就把童话变成了现实:在鞋面上大做文章,搞出花样来,满足消费者“一天一鞋”的爱美情结。     尴尬中领悟商机     莫娅大学毕业后,和几位同学来到深圳,希望在这块富裕的土地上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在“一块砖头能砸中5个博士”的特区,人才济济,普通
期刊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日前在江苏连云港这句话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劳累了一天,人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琅环府邸”汗蒸房。作为连云港最有名的养生馆,“琅环府邸”不仅是众多百姓的趋之若鹜的地方,也成为创业者们争相投资加盟的事业首选。    偶然邂逅 发现巨大商机    汗蒸起源于韩国,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韩国汗蒸馆相当普及,小区家庭几乎随处可见。一次,现任琅环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汪女士到韩国观光
期刊
近年来一些没有什么资本但头脑活络的打工者在运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模式来赚钱,有不少甚至还当起了“老板”。当然这些老板中,大部分属于“二手老板”,离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尚有距离。但请相信,他们正在朝着老板“进化”。  下面提供几个真实案例,看看他们是以何种模式在创业生财的。这些典型的模式很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A、打工者回乡组织生产做“二手老板”    陈进珍在中山市沙溪镇的一家制衣厂工作。制衣属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