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做到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目标的全面性和时空的有限制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目标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检测性。
关键词:教学目标 保持一致 限制性 指向性 可检测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61-01
目标教学法实施以来,教学目标的设计成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图方便直接从练习册、教辅资料上搬过来现成的教学目标,不去思考这些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和总教学目标相一致,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小,目标的突破要么没有障碍,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要么超过学生的基础水平,出现认知困难。教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到达高效呢?
首先,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要保持一致。生物课程尤其总体的教学目标,这个总体目标的完成有赖于教学过程中各个单元和章节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然而这个总体目标相对于每章节的教学来说,显得过于宏大和遥远,这就需要就本章节的学习制定更具体、更可行的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后的相应的学习效果。例如,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说出糖被的主要作用。能力目标:(1)尝试通过阅读科学史资料,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磷脂分子的化学性质探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对细胞膜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主义观点;(2)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在特定教学章节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同,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既可以是彼此并列、共同从属于总目标,又可以彼此之间有一定上位和下位关系,按照教学顺序,逐渐靠近和完成总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教师设置的许多目标都是在一步一步突破总体目标,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更多时候教师将总目标要求的各种能力训练、技能提高和创新精神都作为教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了。
其次,目标的全面性和时空的有限制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全部体现出来,教师只能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有重点地去突破,但是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个维度。然而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活动空间等都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时空的有限制性存在着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实现二者的对立统一,是进行章节教学目标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应道确立单元的首要目标,这要通过具体教学内容作深入地分析,在不同的教学目标间权衡才能处理得当。每个章节都会有知识目标,但是有的单元知识目标或者是很浅显,或者在初中或者其它科目中,早已学习过。现在它又出现在生物课程中,只是一定深度的挖掘或者是复习。教师安排这样的章节的学习目标时,可以将重点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时,因为在初中政治和高中地理中,都学习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放在技能目标(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上。在还有那个使得不同的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侧重;(2)在突出重点学习目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的目标。其它目标和首要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的学习目标有可能是首要目标的前提和条件。就如上边提到的《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教师虽然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作为学习的重点,但是,如果不能熟知知识目标:①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②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重要学习目标就无法突破。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突出主要学习目标,还要制定合理的其它学习目标,既有利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到章节的全部学习内容,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目标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检测性。这个问题涉及到目标的表述问题。总体目标可以高度概括,以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表述较为含糊,只能为教学设计提供宏观指导,而不可能直接成为教学设计的具有操作性的指令。教师要搞好教学设计,必须将总体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要详细、具体,并且要用行为术语。要使用行为术语的原因是这样可以观察、可以测量。这样的表述的目标才能使得能够较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明白什么时候那个目标已经达到或者突破,也有利于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前,对照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检测。用行为术语表述认知领域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比较容易,用行为术语表述情感领域和态度领域的教学目标则显得稍微有难度,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以及在这两个领域可以会表现出的行为,从中选出只有达到教学目标后才能表现出的行为,再用这种具体行为来描述目标。比如,在学习《胡萝卜素的提取》时,其中一个学习目标是:掌握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技术。这个目标的设计就包含了行为术语表述,不但告诉大家药学会提取胡萝卜素,还明确告知了采用的方法,使得学生心中有数,便于检测。
关于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各领域目标的联系和互动等等。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尽量使教学目标切近教学实际,符合生物学科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海涛.浅谈生物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116.
关键词:教学目标 保持一致 限制性 指向性 可检测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61-01
目标教学法实施以来,教学目标的设计成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图方便直接从练习册、教辅资料上搬过来现成的教学目标,不去思考这些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和总教学目标相一致,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小,目标的突破要么没有障碍,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要么超过学生的基础水平,出现认知困难。教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才能使得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到达高效呢?
首先,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要保持一致。生物课程尤其总体的教学目标,这个总体目标的完成有赖于教学过程中各个单元和章节的教学效果。比如,高中生物课程的总目标为:“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然而这个总体目标相对于每章节的教学来说,显得过于宏大和遥远,这就需要就本章节的学习制定更具体、更可行的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后的相应的学习效果。例如,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结构及特点,说出糖被的主要作用。能力目标:(1)尝试通过阅读科学史资料,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磷脂分子的化学性质探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对细胞膜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主义观点;(2)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在特定教学章节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同,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既可以是彼此并列、共同从属于总目标,又可以彼此之间有一定上位和下位关系,按照教学顺序,逐渐靠近和完成总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目标外,教师设置的许多目标都是在一步一步突破总体目标,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更多时候教师将总目标要求的各种能力训练、技能提高和创新精神都作为教学目标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了。
其次,目标的全面性和时空的有限制性。《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些目标不可能在每节课都全部体现出来,教师只能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安排有重点地去突破,但是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个维度。然而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活动空间等都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时空的有限制性存在着矛盾。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实现二者的对立统一,是进行章节教学目标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1)应道确立单元的首要目标,这要通过具体教学内容作深入地分析,在不同的教学目标间权衡才能处理得当。每个章节都会有知识目标,但是有的单元知识目标或者是很浅显,或者在初中或者其它科目中,早已学习过。现在它又出现在生物课程中,只是一定深度的挖掘或者是复习。教师安排这样的章节的学习目标时,可以将重点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时,因为在初中政治和高中地理中,都学习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习重点放在技能目标(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上。在还有那个使得不同的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侧重;(2)在突出重点学习目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的目标。其它目标和首要目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的学习目标有可能是首要目标的前提和条件。就如上边提到的《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学习,教师虽然将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作为学习的重点,但是,如果不能熟知知识目标:①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②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重要学习目标就无法突破。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突出主要学习目标,还要制定合理的其它学习目标,既有利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到章节的全部学习内容,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目标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可检测性。这个问题涉及到目标的表述问题。总体目标可以高度概括,以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表述较为含糊,只能为教学设计提供宏观指导,而不可能直接成为教学设计的具有操作性的指令。教师要搞好教学设计,必须将总体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述要详细、具体,并且要用行为术语。要使用行为术语的原因是这样可以观察、可以测量。这样的表述的目标才能使得能够较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明白什么时候那个目标已经达到或者突破,也有利于学生在每节课结束前,对照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检测。用行为术语表述认知领域和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比较容易,用行为术语表述情感领域和态度领域的教学目标则显得稍微有难度,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以及在这两个领域可以会表现出的行为,从中选出只有达到教学目标后才能表现出的行为,再用这种具体行为来描述目标。比如,在学习《胡萝卜素的提取》时,其中一个学习目标是:掌握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技术。这个目标的设计就包含了行为术语表述,不但告诉大家药学会提取胡萝卜素,还明确告知了采用的方法,使得学生心中有数,便于检测。
关于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各领域目标的联系和互动等等。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各种具体情况,尽量使教学目标切近教学实际,符合生物学科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海涛.浅谈生物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116.